试论“胃气”的范畴和意义金智生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705540 上传时间:2017-08-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胃气”的范畴和意义金智生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试论“胃气”的范畴和意义金智生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试论“胃气”的范畴和意义金智生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试论“胃气”的范畴和意义金智生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试论“胃气”的范畴和意义金智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胃气”的范畴和意义金智生(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论“胃气”的范畴和意义金智生提要 :“胃气”本义是指胃的生理功能,广义则涵盖了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本文从胃气与脉象、脏腑之气、形气、神色方面的关系探讨了胃气的内涵及意义。关键词 :胃气范畴 概念“胃气”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 。 简明中医辞典的解释有二:一是指胃的生理功能;二是指脾胃功能在脉象上的反映。笔者则认为,要正确理解胃气概念,准确判断胃气的盛衰与存亡并指导于临床,必须从多角度去把握其内涵。“胃气”与“脉象”素问玉机真脏论说:“ 脉弱以滑,是有胃气” 。这里的“胃气”实指脾胃正常生理功能在脉象上的反映。人体这种正常脉象除随春夏秋冬、三部九候的不同而不同外,主要随胃气的变化而变化。如难经

2、十五难指出:“胃者,水谷之海,主享四时” ,四时之脉“皆以胃气为本” 。 “如春脉微弦曰平,弦多胃气少曰病,但弦无胃气曰死,春以胃气为本夏脉微钩曰平,钩多胃气少曰病,但钩无胃气曰死,夏以胃气为本秋脉微毛曰平,毛多胃气少曰病,但毛无胃气曰死,秋以胃气为本冬脉微石曰平,石多胃气少曰病,但石无胃气曰死,冬以胃气为本” 。可见脉象不仅时刻反映着胃气,而且四时的正常脉象必得胃气的正常才能反映出是平人之脉。即胃气充盛者为平脉,胃气减少者为病脉,无胃气者为死脉。 “死脉,即是 “真脏脉” 。正如素间 平人气象论说:“脉无胃气亦死。所谓无胃气者,但得其真脏脉,不得胃气也” 。从上所述可知,有无“胃气”临床首先

3、从脉象得知。这也是迄今为止文献所论判断“胃气”有无(或表现)的主要方法,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在临床上,有胃气之脉大多为平和之脉,即在四时主脉基础上微带和缓之意。如上述难经中提到的“微弦” 、 “微钩” 、 “微毛” 、 “微石”等均为有胃气之脉。在病理情况下,有胃气之脉则大多称之为, 顺脉” 。如温热病脉象“洪大而数” ,虚弱之人脉象“虚细弱小”等均不失为有胃气之脉象。相反,与病情不相符合的脉象,如病危之人脉象突然表现为“弦大数实” ;一些疮疡痈疽患者在病愈过程中脉象突然表现为“滑数疾促”等,均称之为“逆脉” ,亦即无胃气之脉象。“胃气”与“脏腑之气素间五脏别论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在大

4、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 。 素问玉机真脏论也说:“五脏者皆察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 。人体在正常情况下,脾胃的水谷精微是滋养五脏六腑的源泉,而五脏六腑功能的正常则是“胃气”充盛的必备条件。关于胃气与脏腑之气的关系, 景岳全书杂证漠脾胃精辟地指出:“五脏中皆有脾气获而脾胃中亦有五脏之气 ”。由此看来,五脏六腑之气的盛衰可以反映在胃气上,胃气的盛衰也可以反映在五脏六腑之气上,在一定条件下, “胃气”实指人体脏腑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综合体现;反映在脉象上, “脏腑之气”必须通过“胃气”来体现,如素间玉机真脏论曰:“脏气者,不能自至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反映在临床表现

5、上。 “胃气”也可由“脏腑之气”来体现,如景岳全书杂证漠脾胃指出:“凡短气夺而声哑喘急者,此肺之胃败也; 神魂失守昏昧日甚而畏寒异常者,此心之胃败也;躁忧烦剧 ;囊缩痉强而恐惧无已者,此肝之胃败也 ;胀满不能运。饮食不能入,肉脱痰奎而服药不应者,此脾之胃败也;关门不能禁,水泉不能化,热蒸不能退,骨痛之极不能解者,此肾之胃败也” (1) 。由此可见,胃气与五脏六腑的功能密不可分。从中医整体观念看,一脏病变可导致多脏同病,某一脏腑胃气败绝可以导致其它脏腑胃气败绝。临床上一些严重证候往往是多脏多腑同病,同时出现胃气少或无胃气的临床表现。如水肿、疲闭、淋证等病证,在发病过程中出现的“关格” ,大多是因

6、久病后脾阳亏损,肾阳衰微,阳不化水,水浊逗留,浊邪壅塞三焦或湿热弥漫三焦,温热传入营血,气化失常而出现头晕、目糊,甚或神昏澹语、抽搐等心肝胃气败绝之象;胸闷、喘促等肺之胃气败绝之象;恶心、呕吐等脾之胃败之象;水肿、无尿等肾之胃败之象。可见,五脏六腑之中,均有胃败之象,判断有无胃气可从脏腑之气的盛衰而得知,而脏腑之气的盛衰可从特定的复杂的临床表现去综合分析。此外, 吕氏春秋,贵生篇在论述九窍之病时指出:“俗主亏情,故每动为亡败。耳不可赡,目不可厌,口不可满,身尽府种,筋骨沉滞,血脉壅塞,九窍寥寥” , “耳不乐声,目不乐声,口不甘味,与死无择” (2) 。实际上是因素体正气亏虚不能充养九窍而为病

7、,也是胃气少或无胃气的临床表现。 素问通评虚实论也指出:“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 。李东垣在其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中更明确地指出;“胃气一虚,耳目口鼻俱为之病” 。由此可见,脏腑胃气的有无,还可以从九窍功能的正常与否来判断。如临床上危重病患者或老年患者,若见耳鸣耳聋,双目失明,纳食吊顿,二便不通,均为胃气衰败之象。“胃气”与“形气”形即形体,气即脏腑组织的功能。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形与气是相互依存的。没有形则气无以存,没有气则形无以成。 素问玉机真脏论说: “形气相得,谓之可治” , “形气相失,谓之难治” ,就是这个意思。形与气的这种协调则离不开胃气的旺盛。因为人体形体肌肉为脾胃所

8、主,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来充养形体,形体得充,则气以得成,这就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的“味归形,形归气” 。所以脾胃虚则形体消瘦,脾胃衰则形肉脱尽,从形气的盛衰就可以判断胃气的有无。在临床上,如果患者形肉已脱,即使没有明显的其它证候,也表明患者胃气衰少或胃气已绝。正如素问.三部九候论说的“形肉已脱。九候虽调,犹死” , “脱肉身不去者死”。王冰注云:“谷气外衰,则肉如脱尽,天真内竭,故身不能行,真谷并衰,故死之至也。去,犹行也” 。 素问玉机真脏论对于从形气盛衰判断疾病预后方面的论述甚详。如“大骨枯搞,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其气动形,其六日死大骨枯稿,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十

9、日之内死大骨枯搞,大肉陷下,胸中气满,腹内痛,心中不便,肩项身热,破胭脱肉,目眶陷,真脏见,目不见人,立死” 。可见,在上述 3 种情况下, “大骨枯搞,大肉陷下,胸中气满”这些形气衰败之象,是判断胃气有无的重要内容。临床上很多疾病特别是消渴、肺痊及恶性肿瘤患者,在后期出现的严重消瘦,无不表明是形气相失、胃气败绝之候。 “胃气”与“神色” 神的内容非常广泛。广义指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包括生理性或病理性外露的征象;狭义指思维意识活动。神虽内藏于心,由心所主,但神的生成则离不开胃气的旺盛。如灵枢平人绝谷篇指出: “神者,水谷之精气也” 。 素问 六节脏象论也说: “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

10、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故神的产生离不开胃气,判断神的有无就能判断胃气的有无。神也是胃气表现在外的又一重要征象。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与“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实际上有着内在的联系。 色与神密切相关,五色的变化也体现着胃气的变化。 素问移精变气论说:“理色脉而通神明” , “夫色之变化,以应四时之脉以合于神明也” ,近人论述神与色的关系时也指出:“色者,神之旗也,神旺则色旺,神衰则色衰, 神藏则色藏,神露则色露” ,且“色为气血所荣气血变幻,色即应之” (3) 。可见,五色是神在外表现的重要内容之一,故有“神色”之谓。五色的变化体现着神的变化。也体现着胃气的变化。五色

11、正常,则胃气旺盛;五色真脏色见,则胃气败绝。这就是素问脉要精微论指出的“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 , “五色精微象见矣,其寿不久也” 。 素问玉版论要也指出:“色夭面脱,不治,百日尽已” 。 景岳全书杂证漠脾胃更明确地论述了五色与胃气的关系:“五色之有胃气者,无论青红黑白皆宜苍黄明润” 。其在素问脉要精微论基础上有所补充:“若色赤如赭或如衃血,色青如蓝或如草滋,色白如盐或如枯骨,色黄如枳实或如黄土,色黑如炲或如地苍而加之沉晦,是皆五色之胃败也” 。情志也是神的重要内容之一。从情志的变化也可以判断胃气的变化。如灵枢本神篇说:“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悲与笑等情志变化既然是“神”包涵的内容,所

12、以情志的变化本身就能反映胃气的变化。该篇还论述了因情志的原因导致的胃气败绝:“怵惕思虑者则伤神,神伤则恐惧因悲哀而动中者,竭绝而失生” 。在病理情况下, “情志”与“胃气”往往是互为因果的,有因情志失调而致胃气衰少者,也有因胃气衰少而致情志失常者。正如景岳全书杂证谟脾胃一语破的所指出的“情性气质亦无不关于胃气”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胃气” ,顾名思义,狭义是指胃的生理功能而言。广义则包涵了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胃气盛则生理功能正常,胃气衰则生理功能不足或异常。虽然迄今为止,脉象变化仍是判断胃气盛衰的主要依据,但实际上脏腑之气、形气、神色等征象均体现着“胃气”的变化,都能判断“胃气”的盛衰。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表现本身便是“胃气”盛衰在人体的具体体现。我们必须更广泛地认识和理解“胃气” ,并应用于临床。参考文献1. 张介宾.景岳全书.第 1 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 : 2152. 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吕氏春秋.第 1 版.北京.中华书局,1954:16,173. 中医药研究编辑部.郭振球教授谈中医诊断学现代化的前景.中医药研究 1993;(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