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见淡水鱼的钓法(一)鲫鱼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7052036 上传时间:2018-04-0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几种常见淡水鱼的钓法(一)鲫鱼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几种常见淡水鱼的钓法(一)鲫鱼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几种常见淡水鱼的钓法(一)鲫鱼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几种常见淡水鱼的钓法(一)鲫鱼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几种常见淡水鱼的钓法(一)鲫鱼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几种常见淡水鱼的钓法(一)鲫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几种常见淡水鱼的钓法(一)鲫鱼(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几种常见淡水鱼的钓法几种常见淡水鱼的钓法(一一)鲫鱼鲫鱼一、钓鲫鱼鲫鱼分布广,繁殖快,耐受力强,食性杂,喜爱群游,常栖息在杂草丛生地,到有腐殖质的水底觅食。鲫鱼胆小而警觉,稍有惊动即逃。同时,鲫鱼还常因气温的变化而游弋于不同水域,并随之改变其食性。它在产卵期也不停觅食,故一年四季从早到晚都能钓到鲫鱼。这就要求垂钓者,不但要选好钓位,而且要采取适宜的钓具和钓饵。所以,钓鲫鱼是初学钓鱼的起点,也是检验运动员垂钓技艺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学习钓鲫鱼的启示 1989 年 5 月 6 日在杭州,同年 5 月 13 日在北京,海峡两岸举行了两场钓鲫比赛,结果前 6 名均被台北队所囊括。为此,我对台北队的

2、垂钓技艺进行了研究,阅读了有关文章。他们的经验,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小渔钩、极细的线,是钓鲫鱼的重要一环。这是由鲫鱼胆小而警觉、个体较小的特点所决定的。台北队所用的脑线粗 004 毫米,主线粗 007 毫米,丸袖式无倒刺渔钩 46 号,均为日本所产。2长脑线、立柱形两头带金属环的铅坠、漂坠搭配适当,反应灵敏。台北队所用的脑线长度为 3350 厘米。为什么要用长脑线?这是由鲫鱼叼食的特点所决定的。在实验观察时,看到它的吞饵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先是围着钓饵转,有时用身体蹭或用尾巴扇。这时反应在短脑线的渔漂上,表现为上下抖动,提竿时可能挂住鱼体或鱼尾,偶尔能提上岸,但绝大多数是空钩,或

3、钩上挂点鳞片。这种上下抖动的现象,若用长脑线(50 厘米)就会消除,渔漂纹丝不动。 第二阶段,经过看、围转、蹭或扇,感到无危险或口味适宜,将饵钩一口吞下,叼着饵钩起游逃走。反应在长脑线渔漂上,是迅速下沉,见沉漂就提竿,十拿九稳能得鱼。没有假信息,从来不送漂,这就是长脑线的优点。因为脑线和主线都很细,酷似蛛丝,从而解除了鲫鱼的警觉,只见它头朝下、尾朝上一口吞下饵钩,抬头游走。所以,出现“闷漂”和“领漂”。 这对动作比较缓慢的老年垂钓者是比较适用的,就广大青壮年垂钓者而言,落空的机会就更少了。立柱形两头带金属小环的铅坠,长约 3335 厘米,上环与主线联结,下环与长脑线打结,保持了原线固有的拉力强

4、度。因为与金属小环联线不存在线与线之间打结。根据渔漂的浮力大小,在立柱体上增加或减少卷上去的铅皮重量,是十分便当的,可以把漂坠搭配到最佳灵敏度。台队的钓法是两条脑线各拴一只渔钩,一长一短,上下仅差 3335 厘米。好的漂坠状况是,下面那只渔钩刚好擦地,上面的那只渔钩悬浮在水中,反应非常灵敏。我在仿效实践中,唯感美中不足的,就是两条长脑线极易绞在一起。为了克服此弊,可把脑线与下金属环联结处,各加衬一段长约 2 厘米的细小塑料管,从管中穿线,并固定在金属环的两侧,使两条长脑线分开,并保持 57 厘米的间距。 3拉直主线,为缩短提竿时间创造了条件。投钩之后就把主线拉直,并把竿梢插入水中。这样,能抗风

5、,防止钓竿晃动,保持渔漂的稳定性。这是台北选手的第三种做法。需要注意的是,把主线拉直后的多余线段不好处理。为此,可将威海产 450 厘米长手竿装上导线环,安上小 102 型绕线轮,使用起来便会得心应手,不仅是钓鲫鱼的常用竿,用小铅坠能甩出 30 多米远,钓其他底层鱼,代海竿用也挺好。或在手竿柄节上装一个塑料圆盘式绕线轮(渔具店有售),在其与竿相衔接处,夹入一小条塑料板(如废旧的 X 光胶片),剪成 62 厘米的长条,固定在绕线盘与竿柄衔接处,摇盘收直主线后,把线勒入此夹缝中。假若大鱼上钩后,鱼要线时又可自由抽出拉动绕线盘倒转。为使竿与线保持一体或不乱线,可根据竿身的长度,套上 35 条扎辫子用

6、的橡皮筋。为了使上线下线方便,可在主线上穿入长 25 厘米的气门心,上线时把气门心套在竿梢上即可,下线时从气门心中抽出竿梢即可收线。经过这样改装后的手竿,不仅钓鲫鱼时好用,钓其他鱼也好用。 台北队参赛的运动员,绝大多数都是钓鲫鱼专门研究团体“名人会”的会员,他们经常在一起切磋钓鲫技术,并用比赛等各种形式进行实地训练,对钓技精益求精,曾在世界性钓鲫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在钓具方面也比较先进,如用日本产的 54 米碳素竿,其重量仅有 145 克,既轻便,又有高强度。抽拉式竿架,既能调长度又可调角度。伸缩式两节的抄网把柄,既方便,又灵活。岛内还有专门生产各种鱼饵的工厂,有香型独特专用于钓鲫鱼的饵料。这些

7、都是他们的优势。 (二)钓鲫鱼的室内实验 为摸清鲫鱼的习性、特别是它的食性特点,可把钓回来的鲫鱼放在一个大玻璃缸中,进行人工喂养,作“垂钓”实验,不仅另有一番情趣,更重要的是可以积累第一手资料。初入缸中的鲫鱼,或因刺伤等原因表现为惊恐不安,食欲不好。 一周之后,若再增加了伙伴,无论是喂荤饵或素饵,都会出现抢食现象。但当鲫鱼的数量减少,这种抢食现象较为罕见,特别是喂素饵时,在吞饵之前,鲫鱼总是头朝缸底,翘着尾巴,向饵团拱动或用身子蹭,或用尾巴不停地扇动,有时吞入嘴中又吐出,吐出后再吞入。经过吞吞吐吐 24 次之后,才吞入压磨嘴。这种现象说明:鱼多时抢食,咬钩凶猛;鱼少时特别是喂素饵时,鲫鱼吞钩分

8、为两个阶段,即头朝下拱、蹭、扇、吞吞吐吐为第一阶段;吞入后压磨嘴为第二阶段。为实验装钩方法与钓获的关系,把同样的小钩、同样的素饵,一个装成钩尖裸露,一个把钩尖全用面饵包封。结果,钩尖裸露的只要吞进就无法吐出,而不露钩尖的吞进后仍可吐出。钩尖裸露的只要吞进就无法吐出,而不露钩尖的吞进后仍可吐出。这个实验告诉我们,装钩时以裸露钩尖为好。因为只要鲫鱼咬上这种钩,就惊恐万状,四处乱窜,拼命挣扎。越挣扎,刺鱼越深,也就越难挣脱,形成刺鱼有力的良性循环。由此可见,裸露式饵钩的裸露式饵钩的威力是比较大的。威力是比较大的。 再看用糟食诱钓鲫鱼的实验。将集束式无托饵器炸弹式钩,捏上糟食后投入玻璃缸中,饵团刚落缸

9、底就被鲫鱼团团围住,用嘴不停地拱饵团。此刻鱼尾扇动次数,较其他时间快得多。这是一种“信号”,是在呼喊同伴来此觅食,也是一种“高兴”的表现。饵团被鱼拱动后,提前溶化散开,有的鲫鱼吞入一小片豆饼渣游到缸角处压磨嘴,而有的则是在吞食溶化饵液的同时,也将渔钩吞入,此时只见原来的“小雾团”被上钩鱼使劲搅动,范围迅速扩大,未咬钩的鱼表现惊恐不安,有的乱窜,有的企图找到一个地方藏身,个别胆大的继续吸食饵液又上了钩,饵液呈雾状。这种现象告诉我们两点:一是鲫鱼遇到危险时,会发出信号,让其同伴离开危险区;二是液态饵较块状饵更便于鱼吸食,看不出吞饵阶段性。 鲫鱼食性虽杂,但在多种饵料中,则有明显的选择性。如把细玉米

10、面制成酸、臭、香和不加任何添加剂的 4 种颗粒状饵料,分别放在鱼缸的 4 个角,鲫鱼就先吃带气味的,后吃无味的。这个实验和观察说明,鲫鱼的味觉很好,觅食主要靠品尝而确定取舍。 为了筛选出供钓鲫鱼的专用饵,作了下列试验:(1)荞麦面适量,掺点维生素 B2,染成略呈金黄色。(2)蒸熟的白薯适量,掺点鸡蛋黄。(3)高粱米面适量,经冲烫后,加点红糖。(4)白薯切成片,晒干后磨成粉,掺点虾皮碎末。 (5)土豆粉(市售粉面子)冲烫后掺入细麦麸。(6)荞麦面、白薯粉、土豆粉各等量拌匀,冲烫后再掺入适量草莓酱。 (7)白薯粉、土豆粉各半,冲烫后加点炒黄豆粉。(8)蒸熟的白薯去皮,掺入荞麦面,捣成粘糊状。(9)

11、高粱面、荞麦面、豆饼粉、白薯、土豆粉各等量拌匀,冲烫后揉软。(10) 炒黄豆粉、蚕豆粉、精面粉各等量拌匀,用鱼塘水调和,揉到软硬适宜。(11)玉米面、荞麦面各等量拌匀,冲烫后掺点炒茧蛹粉,揉到软硬适宜。(12)精面粉、玉米面各等量拌匀,冲烫后掺点孑孓粉,揉到软硬适宜。(13)精面粉、玉米面、荞麦面各等量拌匀,冲烫后掺点蚯蚓粉或奶粉,或带糖的豆浆粉(市售),或鸡骨发酵后的臭水。在鱼缸实验中,上述各种钓饵鲫鱼都爱吃,拿到鱼塘去实际应用时,鲤鱼、草鱼等也照样上钩。这说明,专钓鲫鱼的饵料还有待进一步开发。 (三)钓鲫鱼的几种方法 无论怎样先进的经验,都不可生搬硬套,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措施

12、。 1深秋冬初浮钓鲫鱼。鲫鱼原本是底鱼,怎么可以进行浮钓?这是在特定条件下采用的一种垂钓技法。由于这个季节气温逐渐降低,鱼儿很少游动。但假如在向阳背风的高崖下银光闪闪的水域,刮着 12 级西南风,在 1114 点这段时间里,水面温度稍高,水中溶氧量较多,常常可见到成群结队的鲫鱼浮游戏耍,晒太阳,有的把背鳍露出水面一动不动(稍受干扰便立刻下潜),这正是浮钓鲫鱼的好时机。垂钓时,最好把钓位选在有柴草或沙丘的隐蔽处,用长竿短线,不用坠,不加漂,装上蚯蚓饵,再蘸点香精,轻轻地、慢慢地把饵钩送到鱼群的近岸方或侧边处,不可送到鱼群的中央,以防鱼上钩后把鱼群惊散。钓群浮鲫鱼,必须由近及远,鱼上钩后,千万不能

13、让它闹水,抖竿刺鱼后,快速向岸边或鱼群的侧缘拉。一般情况下,重 150200 克的鲫鱼上钩后用不着遛,可直提上岸。假如投钩后鱼儿仍在晒太阳或吸氧,尚未发现适口的钓饵,可轻轻上下提拉或轻抖竿显示钓饵,提高其可见度,诱鱼上钩。注意手不能离竿,有手感就抬竿,拾竿就得鱼。当把一个钓位的群游鲫鱼快要钓光时,应撒上制备的羊油拌麦麸诱鱼。由于羊油不沉水底,会被吹到漂浮物或水沫子的边缘,与竿梢下的浮游饵钩汇集在一起,又可形成上鱼的小高潮。 2钓拱。在炎热的夏天,有的池塘长满浮萍,特别是沿岸水域生长得尤为茂密。当扒开一个洞,想要打窝时,一会儿又合上,很难下钩。在这种环境中,钓拱是最理想的。所用钓具很简单:一根长

14、竿,挂上从竿梢到饵钩长约 40 厘米的短线,不用渔漂,不上渔坠。这种钓法,全凭认真观察和主动出击。当听到“吧哒、吧哒”的声响时,多是鲫鱼吞食所发出的声音,同时,常能看到声响处有鲫鱼拱动浮萍,或凸起一个浮萍包,甚至伸出头在水面吸氧。遇到上述现象后,就要不失时机地把饵钩送到鲫鱼活动处。如果递钩后,没见鱼上钩,要上下提拉钓钩,以此诱鱼和显示钓饵可见度。如有手感就提竿,提竿就得鱼。这种钓法,上钩鱼个体较大,小的极少。钓拱,全靠耳聪目明、手技动作迅速,切忌钓翁群集,高谈阔论。因鱼受惊不起拱,所以防止各种干扰很重要。 应把钓位选在宁静处,便于听“吧哒”声,观察“凸包”或“浮头”。有时这些动态可能是青蛙所为

15、,但它的特点是拱着浮萍跑,一拱一条线,而鲫鱼则是上下拱动。对此,要注意区别。 3“春钓浅滩”。我国北方过了清明之后,在池塘的背风向阳坡下,可化出一块无冰明水区。此处水温稍高,溶氧较足,经过漫长饥寒文迫“猫冬”的鲫鱼,常到此水域觅食或晒暖吸氧,虽然个体较小,但警觉性很高,稍受惊动就逃之夭夭。如果能找到隐蔽处,力求避免人影和钓竿晃动把鱼惊跑,可取得较好的垂钓效果。钓位只能选在背靠高坡的向阳背风处,才有冰冻融化后的明水区。勘探明确、选准钓位后,最好头天傍晚喂好窝子,第二天的 10 点钟以后再去垂钓,往往能高兴而去满意而归。如果钓位前没有沙丘或土堆供隐藏身体,最好人工架设草堆,或用近似岸色的布或草袋等

16、物搭一个隐蔽所,否则,鱼受惊后,打窝的诱饵再好,它也不敢来吃。要根据地形或隐蔽所的距离,来选择钓竿的长度。如距水面近,用小短竿操作为宜,比较灵便。如距水面较远,竿也要相应加长。不用砣,不加漂,全凭手把竿的感觉来判断提竿时机。这个期间的鲫鱼咬钩轻微,必须选用小而锋利的渔钩,装饵不超过大米粒大,裸露钩尖。随着天气渐暖水温升高,可逐步向塘内延伸钓点,同时加坠、加漂,可一直钓到在浅滩有杂草生长、小满以后。其钓获量,也随着水温的不断上升而增加。 (四)钓鲫鱼的饵料 在前面室内钓鲫鱼的实验中,已列举了 13 种配方,经过对比实验,筛选出下列较为适用的钓鲫鱼用饵: 1粉末状饵。炒黄豆磨碎过筛后的细粉、当年白皮蚕豆(陈旧的效果差)扒皮后磨碎成粉末状或不加任何添加剂的富强粉各适量,分别装瓶备用。临钓场时,先把渔钩用该塘水湿一下,然后放在瓶中滚蘸一下,再湿一下,再滚蘸一次,如此反复 45 次即可施钓。将上述三种粉饵,以上鱼多少、快慢为标准排列,其效果分别为最佳、佳、一般。 2调和成的基础饵。人胎盘焙黄研成粉末、羊骨粉各半,加适量面粉,用羊油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