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之争 自然吸气与涡轮增压孰优孰劣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7047157 上传时间:2018-04-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动机之争 自然吸气与涡轮增压孰优孰劣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发动机之争 自然吸气与涡轮增压孰优孰劣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发动机之争 自然吸气与涡轮增压孰优孰劣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发动机之争 自然吸气与涡轮增压孰优孰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动机之争 自然吸气与涡轮增压孰优孰劣(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动机之争发动机之争 自然吸气与涡轮增压孰优孰劣自然吸气与涡轮增压孰优孰劣自然吸气发动机与涡轮增压发动机究竟孰优孰劣的争论一直未停止。有关自然吸气(NA)发动机和涡轮发动机孰优孰劣的争论,似乎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以本田 VTEC、宝马VANOS 为首的自然吸气(NA)发动机阵营,与以大众、SAAB 代表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军团,在上演龙争虎斗的同时,也不断提高着各自的发动机技术研发水平。即将在中国上市的 2009AcuraRL 搭载的新 3.7 升 V 型 6 缸VTEC 发动机,堪称自然吸气(NA)发动机的典范。而大众带来的最新 TSI 发动机,也代表了涡轮增压的最新技术。21

2、 世纪的自然吸气(NA)和涡轮之争,战场似乎已经转移到了中国。涡轮增压升功率占优涡轮增压究竟有何优势?讴歌深圳经销商方面的技师解释说,发动机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描述为:空气和燃料混合物在汽缸内经过燃烧爆炸之后,产生动力从而推动汽车前进。一般的引擎是利用汽缸内产生的负压力,将外部空气吸入,跟人类吸取空气一样,这种吸气方式称为自然进气引擎(NaturallyAspirated),缩写为自然吸气(NA)。目前世界上最忠于自然吸气(NA)发动机的厂商是本田和宝马,本田独步江湖的当然是 VTEC,宝马则是 VANOS。VTEC 系统全称是可变气门正时和升程电子控制系统,是本田的专有技术,它能随发动机转速、负

3、荷、水温等运行参数的变化,适当调整气门正时和气门升程,使发动机在高、低速下均能达到最高效率。涡轮增压发动机涡轮的两侧滑轮叶片连接进气口和排气口,在引擎运作的状况下,利用排出的废气推动排气涡轮叶片,从而带动进气涡轮叶片吸收更多的空气,达到增压的效果,实现更大的动力输出。空气是被动地被吸入汽缸内,导致汽缸内的气压始终小于或等于一个气压这是自然吸气(NA)发动机无法回避的事实。它的升功率跟涡轮增压发动机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升功率 PK,涡轮增压发动机胜出。自然吸气胜在日常驾驶及保养涡轮增压发动机虽然能增加最大输出功率,但缺点是在转速低的时候,排放出的废气还不足以推动排气涡轮,不但没有增压的效果反而

4、造成排气的阻碍,必须在达到一定转速后才会推动涡轮叶片运转进行增压,这成为“涡轮延迟”(turbolag)。很多驾驶经验不足的人驾驶大 Turbo 车在过弯时经常会发生危险,就是因为涡轮迟滞,马力突然增加让车子甩尾失控。此外,涡轮增压发动机长时间及高速工作状态下,油温、水温和进气温度会急速攀升,因此长途行车时涡轮车的温度会很高,停车前必须让涡轮继续工作 23 分钟,如果此时断掉行车用电,失去润滑的中轴很容易被烧毁。对自然吸气(NA)发动机来说,油温水温可以控制在比较适合引擎工作的范围之内,而进气温度则不受引擎工作时间影响。对于家用车来说,自然吸气(NA)发动机的工作方式更为适合,动力输出非常平顺

5、,不会因为转速的变化而出现骤然的猛加速。而且,自然吸气发动机还有另一大好处就是寿命更长,维修更为简便。未来自然吸气或成主流虽然大众在中国最新推出了 TSI 发动机,但从世界车坛发展趋势看来,自然吸气(NA)发动机在家用车上的优势,已经成为越来越多汽车品牌的选择。在同等转速的情况下,自然吸气(NA)发动机的动力胜过涡轮发动机,马力随传随到,而涡轮发动机必须要等到涡轮扇叶开始工作后才会输出更大的马力。从欧洲汽车厂商对涡轮和自然吸气(NA)的选择可窥一斑。虽然欧洲品牌 SAAB 最先运用涡轮技术,但目前欧洲厂商很少使用涡轮进气引擎,只有 SAAB、大众、Volvo 还生产少数的涡轮引擎,而且大部分还是小排量的涡轮引擎,大排量的涡轮引擎基本已经不再生产。自然吸气(NA)发动机技术的不断提高,也是促成其被越来越多厂商采用的原因。 (本文来源:南方日报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