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模拟试卷 10月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7030810 上传时间:2018-04-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模拟试卷   10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三语文模拟试卷   10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三语文模拟试卷   10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三语文模拟试卷   10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三语文模拟试卷   10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模拟试卷 10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模拟试卷 10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三高三语语文月考文月考试试卷卷 10.6满满分:分:150 分分 考考试时间试时间: :150 分分钟钟 第第卷(阅读题,共卷(阅读题,共 7070 分)分) 甲甲 必考题必考题一、一、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9(9 分,每小题分,每小题 3 3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借借“申申遗遗”扩扩大大书书法世界影响法世界影响前不久,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有关负责人在北京宣布,书法“申遗”的正 式文本已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义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这标志着具有中 国文化代表性的书法,踏上了申请成为“人类口头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旅程。中国是书法艺术的母国,如果以殷商的甲骨文为发

2、轫,已有 3000 多年历史,可 谓源远流长而流派纷呈,名家辈出而佳作荟萃。书法,可以说是中国艺术最经典的表 现形式,体现着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和本质精神。中国书法的笔墨元素、线条符号、 结构造型及章法图式等艺术元素,拥有走向国际的物化形态和审美要素,欣赏功能 和解读意趣。当年毕加索在博物馆见到中国书法时震撼不已,他沉浸在那“带燥方润, 将浓遂枯”的点画纵横中,在“乍显乍晦,若行若藏”的墨色气象中,发出了“这是艺术 中的艺术”的惊叹。而日本书法艺术界把中国书法称为“思想与造型的艺术”。日本早 在我国汉代时,即派遣使者来学习汉字书法和儒学。日本书法史上的第一块里程碑 圣德太子所书的法华义疏,就直接

3、取法我国隋朝书法。及至唐代,来中国学习 书法的遣唐使更是众多,日本书法史上的一代大师空海即是其中的代表。朝鲜、越南、 马来西亚等国也派遣过来中国学习书法的使者。然而,由于中国书法的历史过于悠久,艺术资源过于深厚,名篇佳作过于丰富, 由此产生出一种书法文化“老祖母”心理,自认为是最老的、最正宗的,别人肯定会尊 重的。于是对外交流趋于封闭,对外展示趋于停滞,对外宣传趋于低迷。这种心理阻 碍了中国书法向世界推广发展的前景,遮蔽了中国书法向世界辐射传播的空间。而 日本却在书法国际化方面做了很大努力和积极开拓。结果,不少欧美人认为书法是 日本的艺术。先前我国书法界对书法艺术国际化缺少作为,以致中国书法在

4、国际上的影响有 时是缺席的。而近些年,我们依然没有让中国书法走向世界的强烈意识和心理准备, 去国外办的书法展既不多,又主要集中在东南亚,而对艺术人气颇高、注重多元创作 的欧美很少光顾,所以,我国不少名气很大、功力精深的书法大家如沈尹默、吴湖帆、 丰子恺、马公愚等在欧美鲜为人知。于是,日本对其当代书法在国际上的地位颇为自 信、自足;而韩国,尽管政府没有把书法“申遗”的打算,但一些民间团体或个人却可 能提出这种主张。如今,中国书法“申遗”的步子已经跨出,但这仅是良好的开始,我们在书法教育、 书法传承、书法创作乃至书法保护上更有许多具体的工作要做。同时,推动中国书法 国际化,我们既要有扎实的推介措施

5、,又要有系统的策展计划,要多搞一些国际性的 交流展和巡回展。这样才能达到提升中国书法艺术在国际上的影响和地位,使古老 悠久而又充满活力的中国书法在国际艺苑上光彩照人的目的。 1、下列对书法文化“老祖母”心理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种心理是基于中国书法历史悠久,艺术资源深厚,名篇佳作丰富而产生的。B.这种心理认为中国书法是最老的,最正宗的,别人肯定会尊重。C.这种心理直接导致了中国书法的衰落以及在国际影响上的缺席。D.这种心理阻碍了中国书法国际化的前景。 2、下列对“中国书法的笔墨元素、线条符号、结构造型及章法图式等艺术元素,拥有走向国际的物化形态和审美要素,欣赏功能和解读意趣”理解错误

6、的一项 ( )A.这是针对中国书法的笔墨元素、线条符号、结构造型及章法图式等而言的, 不是针对中国书法艺术本身而言。B.中国书法在笔墨元素、线条符号、结构造型及章法图式等方面,拥有走向国 际的物化形态和审美要素,欣赏功能和解读意趣,这是中国书法国际化的重 要基础。C.中国书法“带燥方润,将浓遂枯”的点画纵横和“乍显乍晦,若行若藏”的 墨色气象就具有符合国际审美的物化形态和审美要素,欣赏功能和解读意趣, 所以得到了毕加索的赞叹。D.日本、朝鲜、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在历史上派遣使者专门来学习中国的书法, 从侧面证明了中国书法艺术具有国际的物化形态、审美要素、欣赏功能和解 读意趣。 3、下列表述完全符

7、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书法是以殷商的甲骨文为开端的艺术形式,是中国艺术最经典的表现形 式,体现着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和本质精神。B.日本书法艺术界高度评价中国书法,日本和朝鲜、越南、马来西亚在历史上 一直派遣使者来中国学习书法。C.当我国的书法在国际上的影响有时缺席的时候,日本在书法国际化方面做了 很大努力和积极开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所以日本对其书法在国际上的地 位很自信。2D.近年来我国在国外举办的书法展不多,而且很少在艺术人气颇高、注重多元 创作的欧美举办书法展览,导致我国很多书法大家在欧美鲜为人知。 二、古代诗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3636 分)分) (一)(一) 、文言文

8、阅读(、文言文阅读(1919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郑遨,字云叟,滑州白马人也。唐明宗祖庙讳遨,故世行其字。遨少好学,敏于文 辞。唐昭宗时,举进士不中,见天下已乱,有拂衣远去之意,欲携其妻、子与俱隐,其 妻不从,遨乃入少室山为道士。其妻数以书劝遨还家,辄投之于火,后闻其妻、子卒, 一恸而止。遨与李振故善,振后事梁贵显,欲以禄遨,遨不顾,后振得罪南窜,遨徒步 千里往省之,由是闻者益高其行。其后,遨闻华山有五粒松,脂沦入地,千岁化为药,能去三尸,因徙居华阴,欲求 之。与道士李道殷、罗隐之友善,世目以为三高士。遨种田,隐之卖药以自给,道殷有 钓鱼术,钩而不饵,又能化石为金,遨尝验

9、其信然,而不之求也。节度使刘遂凝数以 宝货遗之,遨一不受。唐明宗时以左拾遗、晋高祖时以谏议大夫召之,皆不起,即赐 号为逍遥先生。天福四年卒,年七十四。遨之节高矣,遭乱世不污于荣利,至弃妻、子不顾而去,岂非与世自绝而笃爱其 身者欤?然遨好饮酒弈棋,时时为诗章落人间,人间多写以缣素,相赠遗以为宝,至 或图写其形,玩于屋壁,其迹虽远而其名愈彰,与乎石门之徒异矣。与遨同时张荐明者,燕人也。少以儒学游河朔,后去为道士,通老子、庄周之说。 高祖召见,问“道家可以治国乎?”对曰:“道也者,妙万物而为言,得其极者,尸居衽 席之间可以治天地也。 ”高祖大其言,延入内殿讲道德经,拜以为师。荐明闻宫中奉 时鼓,曰:

10、“陛下闻鼓乎?其声一而已。五音十二律,鼓无一焉,然和之者鼓也。夫一, 万事之本也,能守一者可以治天下。 ”高祖善之,赐号通玄先生,后不知其所终。(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 隐逸传) 4、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3 分) ( ) A.唐明宗祖庙讳遨,故世行其字 字:书法 B.因徙居华阴,欲求之 因:因为 C.至或图写其形,玩于壁屋 写: 描摹 D.与乎石门之徒异矣 徒: 门徒 5、下列各句,均能说明郑遨“节高”的一组是(3 分) ( ) 遨少好学,敏于文辞 后闻妻子卒,一恸而止 欲以禄遨,遨不顾 节度使刘遂凝数以宝货遗之,遨一不受 遭乱世不污于荣利 然遨好饮酒弈棋,时时为诗章落人间 A. B. C.

11、 D.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郑遨年轻时好学能文,后来考进士却落第了,又恰逢社会动荡,于是隐居山 林,当了道士。B.郑遨与道友李道殷、罗隐交情深厚,三人虽屡受朝廷征召,但均未出仕,被世人看作是三位高洁之士。C.郑遨隐居山林,但经常有诗稿散落民间,人们对这些诗稿珍爱有加,甚至把 它们誊写在丝绢上,作为馈赠佳品。 D.张荐明与郑遨同为当时著名的隐士,他曾喜好儒学,后来则一心崇奉道家学 说,他认为道家学说对治国大有裨益。7、翻译下列句子。 (10 分) (1) 、后振得罪南窜,遨徒步千里往省之,由是闻者益高其行。 (5 分)(2) 、遨之节高矣,遭乱世不

12、污于荣利,至弃妻、子不顾而去,岂非与世自绝而笃 爱其身者欤?(5 分)(二)(二) 、古代诗歌阅读(、古代诗歌阅读(1111 分)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问题 乱 后 (南宋)辛 愿兵去人归日,花开雪霁天。川原宿荒草,墟落动新烟。困鼠呜虚壁,饥鸟啄废田。似闻人语乱,县吏已催钱。【注释】这首诗是金末战乱后诗人初回家园时所作。虚壁:空荡荡的四壁。 8这首诗第二联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有何作用?请具体分析。 (5 分)9有人认为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喜悲愤”的思想感情。请你联系全诗, 对诗人的感情发展线索进行简要而具体的解说。 (6 分)(三)(三) 、名篇名句默写(、名篇名句默写(6 6 分)分

13、) 10、补写出下列名空缺部分(6 分) (1)、 ,檐牙高啄,各抱地势, 。 (2)、 ,但愿长醉不用醒。 (3)、 ,只是朱颜改。 (4)、千岩万转路不定, 。 (5)、 ,两朝开济老臣心。3乙、乙、选选考考题题请在第三、四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25 分)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菊 痴 菊花种类繁多,黄白红紫中,品种也不胜枚举。唯绿色菊花极为少见,而绿色品 种中, “绿荷”花朵最大,绿意最浓,一向被认为是菊之上上品。 大凡名贵品种都娇贵, “绿荷”也极难培植,只少数大公园才有此品种,其珍其贵 显而易见。私人有“绿荷”

14、品种的更不多见,但老菊头有。 说起老菊头这个人,可算一怪他一辈子单身独居,仿宋代名士林逋“梅妻鹤 子”,自谓“菊妻菊子”,爱菊爱到如醉如痴的地步。 他家屋里屋外全是菊。什么“帅旗”“墨十八”“绿刺”“绿水长流”“枫叶芦花”“凤凰 转翅”“贵妃出浴”等等,简直就是一个小型菊展。数百品种中,老菊头最宝贵的自然 是“绿荷”。 也真有他的,那盆绿荷被他养得高不盈尺,枝不过三,棵壮叶大,底叶不焦,每 枝一花,同时竞放;花绿如翡翠,花大似芙蓉。远观,花叶难辨,绿溢盆沿;细瞧,苍翠 欲滴,绿意可掬此乃老菊头命根子也。 据传闻:此绿荷品种出自清廷御花园。故老菊头一向以拥有御菊亲本、正宗绿荷 而自傲。 老菊头最

15、烦剐人要他参加什么花卉协会,似乎一入会,绿荷名菊就难保了。 他脑子里只有菊花,别的,对不起。他每见报上登有菊展消息,必自费前往。一 到菊展,必先寻觅有无绿荷品种展出。若有,他必赏看再三,临走必甩一句:“非正宗 绿荷!” 于是,洋洋得意之情难抑。回家后愈发对那棵绿荷爱护备至。 老菊头为了保存这棵正宗绿荷,可谓煞费苦心。这绿荷品种他每年只种一盆,绝不多 种。他年年插枝,成活后选取一棵最壮实的保留,其余的连同老根一起毁掉。以免谬 种流传,正宗不正 老菊头的这盆绿荷犹如邮票中的孤票、古籍中的善本,使得许多菊花爱好者垂 涎欲滴,好多人千方百计想得之,但任是软的硬的,一概碰壁碰钉子。 多少年来,他家的菊花只准看不准要。谁若不识相,开口向他要一盆,或想动脑 筋分个根,剪一枝什么的,那他必不给你好脸色看,随你是什么人,一律如此。 秋天的时候,老菊头的侄女带着一英俊潇洒的青年来看望他。老菊头向来把侄 女当亲女儿待的见侄女有如此一表人才的男友,自然欣慰万分,于是不免多看了几 眼。这一多看,老菊头发现这青年很面熟,想了很久,他终于记起来了,这青年就是 曾劝他加入县花卉协会最起劲的那位,对了,好像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