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针对性训练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7029720 上传时间:2018-04-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针对性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针对性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针对性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针对性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针对性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针对性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针对性训练(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针对性训练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针对性训练 一成语使用 1下列加横线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朝鲜为何突然进行核试爆?韩国媒体一直在猜测其背后原因。很多报道说得活灵活现, 但却真假难辨。 B通过还原人类化石,现在的人们能够栩栩如生地看到自己老祖宗的体态相貌,并感叹 进化带给人类的巨大变化。 C生活中,有些人手一闲下来,就抠鼻子、揉眼睛,这样可能造成鼻子、眼睛黏膜的破 损,使呼吸道中的病菌、手上的病菌乘虚而入。 D古人韩信“一饭千金”,被认为代表着中华民族饮水思源知恩图报的优良传统;而在今 天,花 20 万酬谢当年同学的“地瓜饭”,却被认为不如捐给希望工程更实在。 2依次填入下

2、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前几年,每逢年终岁尾,一些地方的农民工就不得不四处讨要自己-的血汗钱。 中央气象台预报,由于大雾笼罩,京石高速公路上的能见度很低,漫天的雾气将什么都 淹没了,连不远处的电线杆也躲得-。 那林立的大石,那高耸的崖壁,千姿百态,有的如骏马,有的似卧龙,有的像飞禽,有 的似走兽,-。 A名不虚传 杳无音信 形神兼备 B名副其实 杳无音信 惟妙惟肖 C名不虚传 无影无踪 惟妙惟肖 D名副其实 无影无踪 形神兼备 3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 A对沉迷于网吧的后进生要更加耐心地教育,切不可让他们丧失信心,自暴自弃。 (自轻 自贱

3、) B入夜,月色溶溶,水天寥廓,我们或坐在树下谈笑风生,或坐在船上叩舷高歌,或立 于小石桥上对月凝思。 (谈笑自若) C美国黑人电影明星福克斯和弗里曼在第七十七届奥斯卡奖角逐中不负众望,分别夺得 最佳男主角奖和最佳男配角奖。 (当仁不让) D面对着中国足球队的过早出局,他只觉得天旋地转,头重脚轻,连身子也不由自主地 摇晃起来。 (情不自禁) 4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在这次对西藏事件的报道中,西方的国家利益、政治意识形态恰好与西方媒体的商业 利益相辅相成,从而把西方媒体的政治意识形态倾向性和所谓“客观性”的相对和虚伪暴露 无遗。 B我们不要用汉语学习规律去学英语,有些人学英

4、语常常用兵对兵,将对将的方法,往 往把英语与汉语的不同混淆了。 C武汉某职业技术学校在学校网站发布该校教职工工作纪律的讨论稿,其中关于“青年教 师不能坐着讲课”的规定在校内引起轩然大波。 D花开时节的四月,无论是怎样的阴雨浓云、冷风嗖嗖,都无法阻拦纷至沓来的追踪和 拥挤,无法抵挡慕名而至的渴盼与热望。 5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风雪严寒挡不住回家的路。中国人对回家过年是如此地执著,如此一往无前,他们是 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真正坚守者和履行者。 B在 NBA 这个以成败论英雄的大染缸里,麦蒂因还没有率队杀出季后赛第一轮,所以在2专家和球迷心中的印象就大打折扣,但是他并非失败者,人

5、们应该把他和科比、詹姆斯相 提并论,因为他的技术与他们别无二致,同样全面和优秀。 C本次国务院机构改革要坚持积极稳妥的方针,循序渐进,稳定实施,有的可以适当过 渡,有的还可以根据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适时进行调整,不毕其功于一役。 D在中国的中、东、南部地区遭遇到五十年不遇的雪灾之际,旅居国外的华侨华人也心 系祖国,居安思危,踊跃捐款,为灾区人民献上了一片爱心。 6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2008 春晚”蔡明在小品梦幻家园中的台词“为什么呢”逗得观众捧腹大笑,在这笑声 中人们心中的所有烦恼都付诸东流。 B一个企业要摆脱困境,就必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克

6、服举棋不 定的保守思想。 C美国中情局直接在“不友好”国家搞颠覆活动影响不太好,于是成立了国家民主基金会 这样一个非政府组织的机构,堂而皇之地在全球资助美式“民主”运动。 D现在还有很多司机不吸取血的教训,仍然酒后驾车,对这种铤而走险的行为,公安交 通部门更应加大处罚力度。 7下面加横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朋友,把你的歌喉放开,唱响一曲粗犷的西北风;把你的黑发散开,甩拂如冬日飘扬 的旗幔,尽管我们已经不是很年轻。 B生命是一个过程,一种体验,期待破茧瞬间,绽放灿烂;涌动热情,点燃火焰,梦想 此刻实现献给艰苦训练的女排姑娘。 C很多时候,人们都必须息怒,面对那些无意伤害的言行能学会付之

7、一笑,实在不简单, 这要很高的悟性和度量。细想,其实这个笑的作用远远超过了直截了当的动怒。 D晚 7 点 10 分左右,香港金像奖主席文隽到达星光大道接受现场媒体访问。而场外刘德 华歌迷会的成员举着画着偶像的牌子,一声声喊着“华仔、华仔”,声音可谓振聋发聩。 8 (高考安徽卷)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A就在人们为陕西镇坪县有无野生华南虎而争论时,湖北竹溪县也传出发现华南虎的消 息。对这些流言蜚语,野生动物保护专家很不以为然。 B黄金海岸女网赛决赛开始后,李娜表现相当积极,不过这一盘白俄罗斯选手阿扎连卡 在关键球的处理上更胜一筹。 C现在,市民扔掉一个饮料瓶,立马会有人捡,但

8、让人困惑的是,同样是塑料制品,扔 一个塑料袋,却无人问津。 D丢弃了孤芳自赏的梦呓和我行我素的执拗,国产大片开始在与人的心灵对视中,回归 到“讲故事”的传统做法上来。 9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每一个经济学家都明白,贻误时间,就等于失去金钱。 B一个人的能力往往在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而具备一定的能力又能够增殖知 识。 C近些年来,某些地区拓宽马路,扩建广场,竞相上马各种形象工程的做法蔚然成风, 人民群众对此意见很大。 D许多武侠小说的情节出神入化,变幻莫测,着实令人不由自主地沉迷其中。 10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朝鲜歌剧卖花姑娘以通俗

9、的、大众化的、精练的节歌形式作为全剧音乐创作的基 础,使剧中歌曲抒情优美,美轮美奂。 B学者何满子知识渊博,满而不溢。他的杂文,往往以小见大,浅中寓深,尖锐犀利,3一语中的,时有佳句照眼,耐人回味。 C有的领导为了突出任期内的政绩,在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上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 人民群众对此反应强烈。 D如今不少硕士毕业生在求职场上屡屡遭遇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为求得一份较为理想 的职业,宁愿牺牲青春,也要一等再等。 二文言文巩固练习 烛之武退秦师 一找出古今异义的词,并翻译 行李之往来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二指出下列倒装句的类型 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 ) 且贰于楚也(于楚从

10、属 ) 佚之狐言于郑伯(于郑伯言 ) 何厌之有(有何厌 ) 三活用 (1)退秦师 (2)若不阙秦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4)既东封郑 (5)越国以鄙远 荆轲刺秦 一找出古今异义的词语,并翻译: 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2.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3.诸郎中执兵 4.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二翻译: 1.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2.父母宗族,皆为戮没3.燕国见陵之耻除矣三指出下列句子的倒装类型 1 常痛于骨髓 ( ) 2 嘉为先言于秦王 ( ) 3 燕王拜送于庭 ( ) 4 群臣侍殿上者 ( ) 5 秦王购之 金千斤,邑万家 ( ) 6 见燕使者咸阳宫( )7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 四一词多义

11、,解释下列加点词: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 ) 轲既取图奉之。 ( ) 诸郎中执兵。 ( ) 方急时,不及召下兵。秦兵旦暮渡水。 ( )4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 ) 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 ) 五指出下列有词类活用的词,并翻译 (1)进兵北略地 (2)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3)前为谢曰 (4)又前而为歌曰 (5)其人居远 (6)使使以闻大王 (7)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8)皆白衣冠以送之 (9)发尽上指冠 (10 群臣怪之 鸿门宴 一、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写出其本字 1. 距关,毋内诸侯 2. 张良出,要项伯 3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4 令将军与臣

12、有郤 5 沛公不胜桮杓 6 因击沛公于坐 二、解释划线的词语 1.沛公居山东时 ( ) 2.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 3,约为婚姻 ( ) 4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 ) 三、解释划线的多义词 1. 何辞为 2.窃为大王不取也 3. 皆且为所虏 4.公为我献之 四、指出划线词语的活用类型 1.吾得兄事之 ( ) 2.沛公欲王关中 ( ) 五、指出下列句式的特点 1.沛公安在 ( ) 2.因击沛公于坐 ( ) 3 大王来何操( ) 4 具告以事( ) 六翻译 1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2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三文言文阅读 张良奇遇 良尝闲

13、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 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 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 此。 ”良因怪之,跪曰:“诺。 ”5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 ” 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 ” 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 ”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 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榖城下黄石即我矣。 ”遂去,无他言。不复见。 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一、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 2父去里所 3为其老,强忍 4良业为取履 二、下列加点的词语注音或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有一老父,衣褐(h,粗布短衣) B孺子(rz,孩子,年轻人) C强忍(qing,勉强) D长跪履之(l 鞋子。这里作动词用,替老人穿 鞋) 三、下列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有一老父,衣褐(名词作动词用,穿) B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名词作状语,修饰“游”) C良殊大惊,随目之(名词作动词用,看) D良因怪之,跪曰:“诺。 ”(名词作动词用,怪异) 四、翻译下列句子。 1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