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1流行病制度措施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7026418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1流行病制度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3-2014-1流行病制度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3-2014-1流行病制度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1流行病制度措施(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明德实验小学明德实验小学 2013201320142014 学年度第一学期学年度第一学期流行病防控制度及措施流行病防控制度及措施春季节到来,气温变化较大,是呼吸道传染病的多发季节。学校人员密集,一旦出现季节性流行病传播,就会对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带来较大影响。以下是几种常见病介绍:(一)、猩红热:猩红热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小儿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源为病人和带菌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偶可经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少年多发。以发烧、咽颊炎、典型的皮疹、杨梅舌为主要症状。防治措施:在流行季节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经常通风换气和湿式扫除是做好猩红热防控的关键。家长要尽量少

2、带儿童去公共场所,托幼机构应加强晨、午检,发现患儿应立即隔离治疗,患儿所污染的器具应煮沸和洗烫消毒。(二)、流行性腮腺炎:流腮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在学龄前儿童中广泛流行。其主要临床特征为腮腺肿大,也可侵犯睾丸、卵巢、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严重并发症。防治措施:为预防流腮,适龄儿童应及时接种含流腮成分的疫苗,如麻腮或麻腮风疫苗。平常还应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房间或教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感染流腮后要进行隔离治疗,隔离期限一般认为应从发病始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为止,约 3 周。被患者污染的饮食用具应煮沸消毒。(三)、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鼠类携带的汉

3、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主要传染源和寄生宿主是小型啮齿类动物。传染源主要是野栖的黑线姬鼠、大仓鼠和背纹仓鼠,家栖的褐家鼠、小家鼠等。本病男女老幼均可感染,尤以 2050 岁青壮年发病居多。本病临床症状主要有发烧、出血和肾脏损害三大特征,发热病人高烧可至 40,持续 37 天。典型的出血热临床表现有五期经过: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严重者可并发尿毒症、肾功能衰竭、颅内出血、肺水肿、脑水肿等,可导致死亡。防治措施:流行性出血热的防控应以科学防鼠灭鼠、预防接种和健康教育为主,一旦误食鼠类污染的食物或被鼠类咬伤或抓伤,要及时清理伤口并及时接种出血热疫苗。治疗强调“三早、一就、三把关” ,即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就地处理,- 2 -把好休克、少尿、出血关。 为预防季节性流行病,要求广大师生采取综合性预防。内容包括: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搞好环境卫生,保持室内和周围环境清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要勤洗手、勤换衣,不要随地吐痰;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喝水、不吸烟、不酗酒;经常锻炼身体,保持均衡饮食,注意劳逸结合,提高抗病能力;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避免着凉;不要吃生冷食物、不要喝生水,生吃的瓜果要洗净、削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