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有引力与航天历年高考习题讲解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7025557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DOC 页数:64 大小:1.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万有引力与航天历年高考习题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万有引力与航天历年高考习题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万有引力与航天历年高考习题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万有引力与航天历年高考习题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万有引力与航天历年高考习题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万有引力与航天历年高考习题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有引力与航天历年高考习题讲解(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五年高考三年联考绝对突破系列新课标:必修五年高考三年联考绝对突破系列新课标:必修 2 2第第 0505 单元单元 万有引力与航天万有引力与航天河北省藁城市第九中学 高立峰 整理(交流资源 请给予保留)近 5 年来,本考点知识已成为高考的热点内容之一,重点考查的内容有:万有引力定律,行星、卫星的运行等,当前星际探索成为世界新的科技竞争焦点,而我国的载人航天已取得了成功,探月计划也进入实质性进程之中,因此在这些知识点的应用上应引起高度重视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五年高考题荟萃五年高考题荟萃两年高考两年高考精选(精选(2008200820092009)考点考点 1 1 万有引力定律的概念万有引力定律的概

2、念 1.1.(0909上海物理上海物理88)牛顿以天体之间普遍存在着引力为依据,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 建立了万有引力定律。在创建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牛顿 ( AB ) A接受了胡克等科学家关于“吸引力与两中心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猜想 B根据地球上一切物体都以相同加速度下落的事实,得出物体受地球的引力与其质量 成正比,即Fm的结论 C根据Fm和牛顿第三定律,分析了地月间的引力关系,进而得出Fm1m2 D根据大量实验数据得出了比例系数G的大小 解析解析:题干要求“在创建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牛顿知识接受了平方反比猜想, 和物体受地球的引力与其质量成正比,即Fm的结论,而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后,后来

3、利用 卡文迪许扭称测量出万有引力常量 G 的大小,只与 C 项也是在建立万有引力定律后才进行 的探索,因此符合题意的只有 AB。 2.2.(0909海南物理海南物理1111)在下面括号内列举的科学家中,对发现和完善万有引力定律 有贡献的是 。(安培、牛顿、焦耳、第谷、 卡文迪许、麦克斯韦、开普勒、法拉第) 答案:第谷(1 分);开普勒(1 分);牛顿(1 分);卡文迪许 (1 分) 评分说明:每选错 1 个扣 1 根,最低得分为 0 分。 3.3.(0909上海上海4545) 小明同学在学习了圆周运 动的知识后,设计了一个 课题,名称为:快速测量 自行车的骑行速度。他的 设想是:通过计算踏脚板

4、转动的角速度,推算自行车的骑行速度。经过骑行,他得到如下 的数据: 在时间 t 内踏脚板转动的圈数为 N,那么脚踏板转动的角速度= ;要 推算自行车的骑行速度,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 自行车骑行速度的计算公式 v= .答案:;2tN牙盘的齿轮数 m、飞轮的齿轮数 n、自行车后轮的半径 R(牙盘的半径2r1、飞轮的半径 r2、自行车后轮的半径 R);)2(2 2121Rwrr trNrRntmNRwnm或或4.(08广东理科基础8)由于地球的自转,使得静止在地面的物体绕地轴做匀速圆周 运动.对于这些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向心力都指向地心 B.速度等于第一宇宙速度

5、C.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 D.周期与地球自转的周期相等 答案 D 解析 随地球自转的物体的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向心力垂直地轴,指向地轴的相 应点,速度远小于第一宇宙速度,加速度远小于重力加速度. 5.(08山东基本能力测试32)人造卫星发射、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是航天技术的三 大领域.从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升空,到“神舟五号” 、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以及月球 探测卫星“嫦娥一号”的相继成功,表明我国逐步迈进了世界航天大国的行列. (1)2007 年 4 月,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五颗北斗导航卫星.该卫星受 作用,在距离地 面 2.15 万千米的轨道上绕地球运动 (2)“神舟七号”航天员将进行第

6、一次太空行走,即出舱活动,航天员在太空中通常靠手、 机械臂或载人机动装置(关键部件是可以控制的小火箭)移动身体,其中载人机动装置的运动 原理是 (3)我国的新一代通信卫星“东方红三号”,是相对于地球静止、位于赤道上空的同步 卫星.与地面通信装置相比,关于卫星通信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通信覆盖范围大B.受地理因素影响 C.受大气层的影响D.不能实现全球通信 (4)“嫦娥一号”为探测月球和月球以外的深空奠定了基础,例如我国建立月球基地天 文台将成为可能,与地球相比,月球上有利于光学天文观测的条件是 ( ) A.存在大气散射B.没有大气的影响 C.温度变化悬殊D.太阳辐射强烈 答案 (1)万有

7、引力或地球引力 (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或反冲运动或动量守恒(3)A (4)B 解析 (3)通信卫星位于赤道上空,与地面通信装置相比,站得高,看得远,通信覆盖范围大. 由于位于大气层之上,不受大气层的影响,不受地面状况的影响. (4) 影响天文观测的因素主要是大气状况,月球上没有大气,非常有利于观测.考点考点 2 2 宇宙速度、卫星问题宇宙速度、卫星问题6.6.(0909海南物理海南物理66)近地人造卫星 1 和 2 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分别为 T1和2T,设在卫星 1、卫星 2 各自所在的高度上的重力加速度大小分别为1g、2g,则 ( B )3A4/31122gT gTB 4/31221

8、gT gTD 21122gT gTD 21221gT gT答案:B 解析:卫星绕天体作匀速圆周运动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mR,可得2GMm R22()TK 为常数,由重力等于万有引力mg,联立解得 g,则 g 与成反23T R2GMm R342GMT K4 3T比。7.7.(0909宁夏宁夏1515)地球和木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都可以看作是圆形的。已知木星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轨道半径的 5.2 倍,则木星与地球绕太阳运行的线速度之比约为 ( B )A. 0.19 B. 0.44 C. 2.3 D. 5.2答案 B。【解析】天体的运动满足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即可知,可22MmvGmRRGMvR见木星与

9、地球绕太阳运行的线速度之比,B 正确。10.445.2vRvR、8.8.(0909广东理科基础广东理科基础1111)宇宙飞船在半径为 R。的轨道上运行,变轨后的半径为R2,R1R2。宇宙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变轨后宇宙飞船的 ( D )A线速度变小 B角速度变小C周期变大 D向心加速度变大解析解析:根据向maTrmrmrVmrmMG22 2224得rGMv ,可知变轨后飞船的线速度变大,A 错;角速度变大 B 错,周期变小 C 错;向心加速度在增大 D 正确。9.9.(0909全国全国1919)天文学家新发现了太阳系外的一颗行星。这颗行星的体积是地 球的 4.7 倍,是地球的 25 倍。

10、已知某一近地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约为 1.4 小时,引力常 量 G=6.6710-11Nm2/kg2,由此估算该行星的平均密度为 ( D )4A.1.8103kg/m3 B. 5.6103kg/m3 C. 1.1104kg/m3 D.2.9104kg/m3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天体运动的知识.首先根据近地卫星饶地球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2224 TRmRMmG ,可求出地球的质量.然后根据343 RM ,可得该行星的密度约为2.9104kg/m3。 10.10.(0909广东物理广东物理55)发射人造卫星是将卫星以一定的速度送入预定轨道。发射场 一般选择在尽可能靠近赤道的地方,如图这样选址的优

11、点是,在赤道附近 ( B ) A地球的引力较大 B地球自转线速度较大 C重力加速度较大 D地球自转角速度较大 解析解析:由于发射卫星需要将卫星以一定的速度送入运动轨 道,在靠进赤道处的地面上的物体的线速度最大,发射时 较节能,因此 B 正确。 11.11.(0909江苏物理江苏物理 3 3)英国新科学家(New Scientist)杂志评选出了 2008 年 度世界 8 项科学之最,在 XTEJ1650-500 双星系统中发现的最小黑洞位列其中,若某黑洞的半径R约 45km,质量M和半径R的关系满足22Mc RG (其中c为光速,G为引力常量),则该黑洞表面重力加速度的数量级为 ( C )A8

12、210 m/s B10210 m/sC12210 m/s D14210 m/s解析解析:处理本题要从所给的材料中,提炼出有用信息,构建好物理模型,选择合适的 物理方法求解。黑洞实际为一天体,天体表面的物体受到的重力近似等于物体与该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对黑洞表面的某一质量为 m 物体有:mgRMmG2,又有22Mc RG ,联立解得Rcg22 ,带入数据得重力加速度的数量级为12210 m/s,C 项正确。12.12.(0909广东理科基础广东理科基础1010)关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 A第一宇宙速度又叫环绕速度 B第一宇宙速度又叫脱离速度 C第一宇宙速度跟地球的质量

13、无关 D第一宇宙速度跟地球的半径无关解析解析:第一宇宙速度又叫环绕速度 A 对,B 错;根据定义有RVmRmMG225可知与地球的质量和半径有关,CD 错。 13.13.(0909重庆重庆1717)据报道,“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绕月飞行器的圆形轨道距 月球表面分别约为 200Km 和 100Km,运动速率分别为 v1和 v2,那么 v1和 v2的比值为(月球 半径取 1700Km) ( C )A. 19 18 B.19 18 C,18 19 D. 18 1914.14.(0909四川四川1515)据报道,2009 年 4 月 29 日,美国亚利桑那州一天文观测机构发 现一颗与太阳系其它行星逆向运行的小行星,代号为 2009HC82。该小行星绕太阳一周的时 间为 3.39 年,直径 23 千米,其轨道平面与地球轨道平面呈 155的倾斜。假定该小行 星与地球均以太阳为中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小行星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速度大小的比值 为 ( A )A.1 33.39 B.1 23.39 C.3 23.39D.2 33.3.9解析解析:小行星和地球绕太阳作圆周运动,都是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2GMm R22()mRT,可知小行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轨道半径之比为 R1:R232 1 2 2T T,又根据 VGM R,联立解得 V1:V2312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