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简答论述-总复习-桑彪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7023287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简答论述-总复习-桑彪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心理学-简答论述-总复习-桑彪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心理学-简答论述-总复习-桑彪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心理学-简答论述-总复习-桑彪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心理学-简答论述-总复习-桑彪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学-简答论述-总复习-桑彪》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简答论述-总复习-桑彪(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 “心理异常心理异常”?基本特征?基本特征? 个体在某个时段或长期没有能力按社会认可的适 宜的方式行动,以致其行为后果对本人或社会是不适 应的心理状态。其中, “没有能力没有能力”是指因脑损害等器质 性缺陷或缺乏动机、能力等机能缺陷原因造成的无法 按社会认可的适宜方式行动,以致别人难以理解或接 受。 “不适不适应应”则是指心理状态、行为表现偏离社会常模, 即违反了社会习俗、社会准则。基本特征:基本特征: (1)心理反应失去了合理性合理性,即心理活动或行为表 现与现实环境失去同一性和合理性。 (2)心理过程失去了协调协调性性,即心理过程及其相互 之间或心理过程和行为表现之间失去协调一致性

2、。 (3)个性特征失去了稳稳定性定性,即心理活动及其行为 表现构成的独特的个性特征失去相对稳定性。3、心理健康水平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发发展展标标准准”评评估估标标准?准? 认识清醒健全;情绪积极饱满; 意志品质良好;个性完整统一; 人际关系和谐;潜能充分发挥; 具体评估标准: (1)适适应应能力能力个体对赖以生存的客观现实(自然 环境和社会环境)以及自我内环境变化的适应。 (2)耐受能力耐受能力对精神刺激的承受能力。 (3)调调控能力控能力心理活动受意识控制调节的程度。(4)社交能力社交能力心理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 是指个体在情感、态度上与人沟通的能力。 (5)康复能力康复能力遭受精神刺

3、激后导致心理创伤的 复原能力。6、惊恐障碍和广泛性焦、惊恐障碍和广泛性焦虑虑症状和病程症状和病程 惊恐障碍惊恐障碍,又称急性焦急性焦虑虑症症。一个月内至少发作 3 次次,一般为数分钟,每次最长也不会超过 1 小时。发作 使患者日常生活受到明显影响。其临床表现为:在日常 生活中患者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惊慌恐惧,具有强烈 的失去自我感、失去自我感、濒濒死感、失控感、死感、失控感、发疯发疯感、窒息感感、窒息感,且伴 有以下一些症状:心悸、呼吸困难、胸闷、胸痛、胸前压 迫感或不适感、喉部堵塞感、喉部堵塞感、头晕或失去平衡感、手脚 麻木或肢体异常感、阵发性发热或发冷感、多汗、晕厥、 震颤等。 广泛性焦泛性

4、焦虑虑障碍障碍,又称慢性焦慢性焦虑虑症症。以慢性的、弥慢性的、弥 散性的散性的对一些生活情景的不现实的过度担心紧张为特 征,焦焦虑虑情情绪绪体体验验持持续续 6 个月以上个月以上,发病期间学习和工 作效率明效率明显显下降下降。其临床表现为精神性焦精神性焦虑虑和躯体性和躯体性 焦焦虑虑。精神性焦虑至少有以下表现之一:患者经常感到 不明原因和不明原因和对对象的象的紧张紧张或或烦烦躁躁;经常提心吊胆会发生某 种不幸,但又但又说说不出有什么具体不幸不出有什么具体不幸;经常处于高度警高度警 觉觉状状态态,如,如临临大大敌敌。躯体性焦虑常伴有以下表现:运运动动 性不安性不安(如坐立不安、往复徘徊、唉声叹气

5、等);交感神交感神经经 功能亢功能亢进进(如出汗、心悸、胸闷、头晕、呼吸困难等)。8、 、强强迫症有哪些特点?迫症有哪些特点? 强迫症是一种以强强迫症状迫症状为主的神经症。其特点 是强迫症状源于自我而又源于自我而又违违反自己意愿反自己意愿,有意有意识识地自地自 我我强强迫与反迫与反强强迫并存且冲突迫并存且冲突强强烈烈,虽极力抵抗却无法无法 控制和控制和摆摆脱脱,因而感到焦虑和痛苦。 强迫症多起病于青少年青少年时时期或成年早期期或成年早期,女性女性发发 病率略高病率略高一些。其基本症状包括强强迫迫观观念、念、强强迫情迫情绪绪、 、 强强迫意向和迫意向和强强迫行迫行为为。 。7、恐怖症、恐怖症诊诊

6、断要点?断要点? 是一种对某些特定特定处处境、物体或在与人交往境、物体或在与人交往时时产 生异乎寻常的、强烈的恐惧或紧张不安的内心体验,从 而引起回避反回避反应应的神经症,也称恐惧症。 诊诊断要点:断要点: 一是患者有明确明确的引起恐怖反应的刺激(特定的事 物或情境),明知恐怖反应与实际的刺激不相称不相称,不合 情理,但难难以以摆摆脱脱。 二是患者发作时伴有植物性神植物性神经经系系统统功能紊乱功能紊乱症 状(如焦虑、紧张、脸红、出汗等)。 三是尽管患者自己也知道没有必要,但仍对引起 恐怖反应的事物、情境或人际交往采取极力回避回避态态度度, 而且反复出现,无法控制。如无法回避,则可伴发惊恐 发作

7、。11、抑郁、抑郁发发作有哪些作有哪些临临床症状?床症状? 抑郁发作是以心境低落为主的心境障碍。病程标 准至少持续 2 周。社会功能受损,可给患者造成痛苦或 不良后果。 临临床表床表现现: : 一是患者情感低落一是患者情感低落。表现为心境低落,郁郁寡欢, 可有昼重夜轻的特点,对一切都漠然置之,不为周围刺 激所动。常自责自罪,自怨自艾,感觉自己无力改变现 状,充满自责和内疚,对前途悲观失望,凡事都没有兴 趣,感到活着没有意义,反复产生自杀念头甚至自杀行 为。 二是思二是思维缓维缓慢慢。反应迟钝,联想困难,语言减少且 声音低微,注意力集中困难,记忆力减退。 三是精神运三是精神运动动性性迟缓迟缓。

8、。精力减退。常感觉浑身乏力, 力不从心,无法胜任日常生活和工作,整日无精打采, 活动明显减少,逐渐发展到不去工作、学习,逃避与其 他人交往,甚至连自己的日常起居都不能自理,衣着随 便、不事梳洗,但不是疏懒,而是确实感到没有精力。 动作少而缓慢,很少有自发性动作。严重时不语、不食、 不动,表现为抑郁性木僵。 四是躯体症状四是躯体症状,失眠早醒、食欲减退、体重减轻、 便秘干结、性欲减退。13、 、 “人格障碍人格障碍”?年?年龄龄和病程要求?和病程要求? 人格障碍人格障碍是指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适应不良 的异常行为模式。 这种行为模式通常明显或极端地偏离某一种特定 文化背景和一般认知方式(尤其是

9、待人接物方面),通常 表现为人格各成分之间的失衡或人格性质上的失常, 患者对社会环境适应不良,已影响到其社会功能,常使 自己和社会蒙受损失,并影响正常的人际关系。患者虽 然无认知功能障碍,但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难以矫正, 仅少数人在成年后程度上可有改善。 此症状通常开始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并长期持 续发展至成年或终生,因此,人格障碍中的人格特征偏 离正常识广泛的、稳定的、长期的,且已 18 岁,病程至 少持续 2 年以上。17、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阳性症状”和和“阴性症状阴性症状”? 是一组以精神活动与现实环境相脱离,思维、情感、 意志互相“分裂”的特征性症状为突出表现,并且伴有

10、幻 觉、妄想、紧张综合征等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分裂”特 征的其他症状的精神病。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可因急性期和慢性期有所 不同。 急性期的临床表现主要以思维障碍、幻觉、情感障 碍和行为障碍中的精神病性症状,即“阳性症状”为主。 慢性期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以出现缺乏动力、缺乏 精力、缺乏兴致、缺乏情感、缺乏礼仪和缺乏社交等正 常精神功能衰退或缺失症状,即“阴性症状”为主。 类型:偏执型分裂症;青春型(瓦解型)分裂症;紧张 型分裂症;单纯型分裂症;未定型分裂症。18、 、应应激相关障碍有哪些激相关障碍有哪些类类型?型? 急性急性应应激障碍激障碍是一种异乎寻常和严重的精神刺激 即刻引起的应激相关障碍。

11、急性应激障碍在异乎寻常 的精神刺激后的很短时间内出现,如果应激性环境消 除,症状可在两到三天(通常是几个小时内)迅速缓解; 如果刺激源存在持续性或不可逆性,症状则一般在两 到三天后开始减轻,并通常在一周内逐渐缓解,最长不 超过 1 个月,预后良好。 急性急性应应激性精神病激性精神病是一种由强烈并持续一定时间 的心理创伤性事件直接引起的精神病性障碍。属于“急 性应激障碍”的亚型。症状和应激源密切相关,以妄想 和情感症状为主,多能被他人理解。起因呈急性或亚急 性,经适当治疗,可在短期内恢复(仅个别病人病程超 过 1 个月)且预后良好,一般无人格缺陷。 创伤创伤后后应应激障碍激障碍是一种由异乎寻常的

12、威胁性或灾 难性心理创伤(如遭受酷刑、被强奸、目睹他人车祸或 受到迫害等)引起的延迟出现并长期持续的应激相关障 碍。此障碍的潜伏期从几周到几个月不等(很少超过 6 个月),病程波动,多数患者可恢复,少数患者可表现为 多年不愈的慢性病程,或转为持久的人格改变。 适适应应障碍障碍是一种因长期存在应激源或困难处境, 加上病人有一定人格缺陷而产生以烦恼、抑郁等情感 障碍为主,同时可有适应不良的行为障碍(如不注意卫 生、生活部规律、退缩等)或生理功能障碍(如睡眠障碍、 食欲不振、体虚乏力等)的慢性应激相关障碍。本障碍 的发生与应激源和个体的易感性有关,通常在应激事 件或困难处境发生 1 个月内起病,病程

13、较长,但一般不 超过 6 个月。若应激源持续存在,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随着时间的流逝,刺激的消除,患者经过调整可形成新 的适应,症状会随之缓解,一般预后良好。1、 、论论述各种智力理述各种智力理论论的异同,提出自己看法的异同,提出自己看法二因素二因素论论:斯皮斯皮尔尔曼曼,G 因素因素代表个人的一般能力, 是一切心智活动的主体和智力的基础。个体间智力的 差异是由 G 因素的多少决定的。而 S 因素因素代表个人的 特殊能力(口语能力、算数能力、机械能力、注意能力和 想象力,可能还有智力速度),只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 才会出来。 多因素多因素论论: :至少可以确定有三种大因素,即社会智社会智 力力(

14、对对人人)、具体智力、具体智力(对对事事)、抽象智力、抽象智力(对对数和符号数和符号)。桑。桑 代克代克,正式提出是凯凯利利。他认为智力有五种因素:空间 关系的操作、计数的敏捷、处理言语材料的敏捷、记忆 力、速度。 群因素群因素论论: :瑟斯顿提出。分成不同的组群,每个组 群有一个共同的基本因素。一共有七种因素,七个基本 智能:语文理解、语词流畅、数学运算、空间关系、机械 记忆、知觉速度、一般推理。 智力智力层层次次结结构构论论: :维尔隆,治疗层次结构模型中 G 因素是最高层,第二层为两大因素群,即言语和教育方 面的能力倾向、操作和机械方面的能力倾向。第三层是 几个小因素群,每一个次级因素又

15、可分为更小的因素 或因素群。越下面(层次越低)的因素对智力行为的影响 越小,层次越高影响就越大。 智力三智力三维结维结构理构理论论: :吉尔福特,三种因素构成人的 治疗结果:内容(刺激性质)、操作(加工过程)和成果(加 工的结果)。进一步细分,又可区分出 4 种内容、5 种操 作和 6 种成果。内容: 1)符号。2)语义。4)行为。操作包 括:1)记忆。2)认知。3)发散思维。4)聚合思维。5)评价。 成果分为 6 种:1)单元。2)类别。3)关系。4)系统。5)转换。 6)蕴含。这三个维度的不同组合可以构成 4*5*6=120 种 智力因素。 流体和晶体智力理流体和晶体智力理论论: :卡特尔

16、提出。流体智力一神 经生理发展为基础,随着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相对 不受文化教育因素的影响,如知觉、机械记忆、分类、 图形关系、运算速度、推理等。晶体智力是通过社会文 化知识经验而获得,如词汇、言语理解、常识等。这两 种智力的发展模式不同。流体智力在早期的发展比较 快,到青春期达到最高峰,随后保持将近 10 年的高原 期,到 22 岁后便出现衰退现象。晶体智力的发展比较 迟,青春期之后仍在向上发展,直到老年,衰退的迹象 不明显。 多元智能理多元智能理论论: :加德纳认为,可确定这么几种智能: 1)语言智能:。2)数学逻辑智能。3)空间职能。4)音乐智 能。5)身体运动智能。6)人际关系智能。7)自我认识智能。 8)自然观察智能。人与人的差别不在于智力的高低,而 是在于人与人具有不同的智能组合。所以智力测验的 任务不是确定智力的高低,而要辨认各种智力的强弱。 三重三重结结构理构理论论:斯:斯腾腾伯格,伯格,三重结构理论是指智力 的成分理成分理论论、情境理情境理论论和经验经验理理论论。 智力的智力的 PASS 模型理模型理论论: :戴斯提出,指“计划-注意- 同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