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2005年课改实验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7020338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市2005年课改实验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广州市2005年课改实验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广州市2005年课改实验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广州市2005年课改实验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广州市2005年课改实验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州市2005年课改实验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市2005年课改实验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 1214 题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 “未可。 ”齐人三鼓。刿日:“可矣。 ”齐 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日:“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 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 乙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而日:“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 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子墨子

2、日:“公输子之意不过欲 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固之器。在宋 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日:“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节选自公输 ) 12词语理解。(6 分) (1)解释下面加点字的含义。 遂逐齐师 公问其故 望其旗靡 公输盘诎 (2)请选出加点词与例句加点词意思相同的成语。 例句:既克,公问其故 A 克己奉公 B 克敌制胜 例句:以牒为械 A 为民请命 B 下不为例 13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 分) (1)夫大国,难测也。 (2)虽杀臣,不能绝也。 14以上两个文段都涉及到战争,从文段的两个事件结局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以

3、上两个文段都涉及到战争,从文段的两个事件结局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请选择请选择 其中一点,谈谈你的看法。其中一点,谈谈你的看法。(4 分分)(2)B“克敌制胜”的“克”与例句“克”相同。“下不为例”的“为”与例句“为”相同。 13(1)大国,是难以测度的。 (2)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保卫宋国的人)。 14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只要观点正确,叙述恰当,即可得分。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只要观点正确,叙述恰当,即可得分。基本要求:观点必须从文段事件的结局中得来,基本要求:观点必须从文段事件的结局中得来,2 分;叙述恰当,分;叙述恰当,2 分。分。举例:从举例:从公输公输的结局看,面对人国的不

4、义之战,不但要从道义上揭的结局看,面对人国的不义之战,不但要从道义上揭 露其不义,还要从实力上作好准备,这样才使他们的侵略野心无法得逞。露其不义,还要从实力上作好准备,这样才使他们的侵略野心无法得逞。 这个道理,不仅在历史上是行之有效的,而且在今大也不无借鉴意义。这个道理,不仅在历史上是行之有效的,而且在今大也不无借鉴意义。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 绩。翁将驰之。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 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

5、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 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 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 12词语理解。解释下面加点字的含义。遂逐齐师 公问其故 望其旗靡 公输盘诎 请选出加点词与例句加点词意思相同的成语。例句:既克,公问其故 A克己奉公 B克敌制胜

6、例句:以牒为械A为民请命 B下不为例 13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夫战,勇气也。译文: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译文: 14以上两个文段都涉及到战争,在甲文段中,鲁国凭什么获得了最后的胜利?在乙文以上两个文段都涉及到战争,在甲文段中,鲁国凭什么获得了最后的胜利?在乙文 段中,是什么原因促使楚王最终放弃了攻打宋国的决定的?段中,是什么原因促使楚王最终放弃了攻打宋国的决定的? 12于是 原故(原因) 倒下 “诎”通“屈” B B 13战斗,靠的 是勇气(或:打仗,要靠勇气。 ) 我知道您抵抗我的办法,但我不说(或:我知道您怎 样对付我,可我不说) 。 14鲁国依靠曹刿沉着、果断(正确)地指

7、挥,最终获得战争鲁国依靠曹刿沉着、果断(正确)地指挥,最终获得战争 胜利。胜利。 楚王知道宋国已做好了充分地抵御准备,攻打宋国是没有好结果的,于是放弃了楚王知道宋国已做好了充分地抵御准备,攻打宋国是没有好结果的,于是放弃了 进攻宋国的决定。进攻宋国的决定。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回答问题。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 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

8、以情。 ”对曰:“忠 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 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 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乙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 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 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9结合文意,找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9、( ) A肉食者鄙(卑鄙) B牺牲玉帛(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C小大之狱(案件) D齐师败绩(大败) 10翻译下面句子。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11请用“/”划出下面句子的节奏。 域 民 不 以 封 疆 之 界 得 道 者 多 助,失 道 者 寡 助 12简要回答问题。 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有人说, “长勺之战”的胜利,曹刿功不可没;但从某种意义上说,鲁庄公也有一定 的功劳。你的看法呢? 13对甲乙两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对甲乙两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乙两文的思想观点、写作方法以及写作目的是一致的。甲乙两文的思想观点、写作方法以及写作目的

10、是一致的。 B甲乙两文的思想观点有相同之处、都着眼于甲乙两文的思想观点有相同之处、都着眼于“民民” 。 C甲文认为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先决条件,乙文认为甲文认为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先决条件,乙文认为“人和人和”是取胜的重要条件。是取胜的重要条件。 D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对比手法,不同的是甲文用对比突出曹刿的谋略,乙文用对比证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对比手法,不同的是甲文用对比突出曹刿的谋略,乙文用对比证 明明“得道得道”的重要。的重要。 解析:题目比较全面的考查了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考查形式有客观题,由主观题。 第一题考查课文的实词,着重考查学生对古今异义词语的积累。第二题检查重点句子的翻 译。第三题考查

11、学生对句读的处理。第四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理解,考查学生的分析能 力,概括归纳能力,第二问是开放性的题目,学生考虑的空间较大一些。第四题考查学生 的比较分析能力。 答案:9A 10 (这只是)小信用,未能(受到神灵充分)信任,神灵不会保佑你的。福: 解释为赐福也可。 1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2小大 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本题是开放题,可从“有功” “无能”或“兼而有之”三个角 度来答题,能自圆其说即可。从“有功”方面答:鲁庄公知人善任,用人不疑,虚心听取 曹刿的意见,作为决策者,有一定的功劳。也可从“无能”方面答: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 君,作为统治者目光短浅,不

12、能深谋远虑,他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 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军事上的无能,完全依靠曹刿的才能才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也可以把“有功” “无能”结合起来答。 13A(四) 唐雎不辱使命与墨子公输选段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 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 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

13、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 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 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 【乙】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 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 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 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 类。

14、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 1、下面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以头抢地尔(撞击) B、挺剑而起(拔出)C、子墨子见王(召见) D、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道歉) 2、文言文中有一些表达某意义的词与现代汉语的说法不一样,如“休,吉祥” 。请在甲、 乙文中再找两个类似的例子,并解释该词在句中的意义。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译文: 4、两文中的、两文中的“王王”共同的特征是共同的特征是 。 唐雎所说的唐雎所说的“士士”的形象是的形象是 5、有人认为,唐雎、墨子都能言善辩。但如果他们只会文

15、战,不辅以武攻,强敌是不会善、有人认为,唐雎、墨子都能言善辩。但如果他们只会文战,不辅以武攻,强敌是不会善 罢干休的。你是否同意这样的看法?不妨谈谈你的一些见解。罢干休的。你是否同意这样的看法?不妨谈谈你的一些见解。 答: 【参考答案】1、C 2、如:“以头抢地尔” , “抢”:撞击。“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 宋” , “虽然”:虽是这样。 3、抛掉自己华丽的车子,看到邻人有破车子便想去偷。抛掉自己的锦绣衣裳,看见邻人有 粗布衣服就想去偷。 4、 、贪婪霸道、狡诈伪善、贪婪霸道、狡诈伪善 有胆有识,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勇于献身的精神有胆有识,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勇于献身的精神 5、 (略 )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即可。 (十) 墨子公输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段 甲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