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语文意识进课堂最后一头战象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7017554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带着语文意识进课堂最后一头战象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带着语文意识进课堂最后一头战象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带着语文意识进课堂最后一头战象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带着语文意识进课堂最后一头战象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带着语文意识进课堂最后一头战象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带着语文意识进课堂最后一头战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带着语文意识进课堂最后一头战象(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带着语文意识进课堂带着语文意识进课堂最后一头战象最后一头战象执教:福清市高山中心小学执教:福清市高山中心小学 王育芳王育芳【教材分析】最后一头战象是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作者以时间为序,扣住“英雄垂暮”“披挂象鞍”“重回战场”“庄严归去”四个感人的片断,用生动优美的语言记叙了嘎羧生命历程当中最后的辉煌和庄严,以充满深情的笔触歌颂了嘎羧的高尚情怀。根据单元训练目标和课文篇幅较长的特点,指导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抓住描写嘎羧动作、神态、叫声等细节的词句进行品读感悟,引导学生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体会嘎羧丰富的情感,感悟嘎羧高尚的情怀。在

2、品读感悟中揣摩作者是怎样把动物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表达方法。【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词。2.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尝试用“小标题”来概括课文的主要情节。3.通过解读描写嘎羧神态、动作、叫声的语句,感受战象的情怀,体会作者如何把动物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教学重难点】从具体描写中感受战象的情感变化、高尚情怀,体会文章的描写方法。【课前互动】课件出示一组表现动物与动物、人与动物通过动作、神态交流的图片,让学生设计台词,这个游戏学生非常感兴趣,参与积极,思维也很活跃,游戏巧妙地与课堂教学联系起来,为走进嘎羧的内心做好铺垫。由此引导学生自行总结出:动物与我们人类一样,它们也有丰富的情感世界,

3、只是表达的方式与我们人类有所不同。【教学流程】一、揭题导入,理清情节,拉齐学习起点。一、揭题导入,理清情节,拉齐学习起点。1 1循序理解课题。循序理解课题。象象师:同学们,从课前的交流可以看出,大家都很喜欢动物。在动物世界里还有一种动物特别有灵性,它就是象(板书:象)是呀!象是很有灵性的动物,课文中是怎么介绍的呢?谁来给大家读读?生:(读)“大象是一种很有灵性的动物,每群象都有一个象冢,除了横遭不幸暴毙荒野的,它们都能准确地预感到自己的死期,在死神降临前的半个月左右,会独自走到遥远而又神秘的象冢里去。”象象战象战象师:同学们,在西双版纳曾经有过一群威风凛凛的战象,(板书:战)课文是这样介绍它们

4、的。(课件出示:“士兵骑象杀敌,战象用长鼻劈敌,用象蹄踩敌,一大群战象,排山倒海般地扑向敌人,势不可当。”)请大家自由读读吧!生:(自由读)师:读着读着,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群怎样的战象呢?生:我仿佛看到一群声势浩大,威风凛凛的战象朝我们走来,感觉地板都在震动。师:你说得真形象。生:我仿佛看到了一群凶猛的战象,随时都可以保家为国。生:我看到了一群威风凛凛、无人可挡的战象。师:是呀!这是一群无人可挡、威风凛凛的战象,能把这种感觉读好吗?(生齐答:能)生:(齐读)“士兵骑象杀敌,战象用长鼻劈敌,用象蹄踩敌,一大群战象,排山倒海般地扑向敌人,势不可当。”战象战象最后一头战象最后一头战象师:可是,19

5、43 年与日寇的那场战斗中,我方八十多头战象全部中弹倒地,在人们搬运尸体时,惊喜地发现,一头浑身是血的公象还在喘息,就把它运回寨子,治好伤养了起来,它就是(生齐答:最后一头战象)它叫(生齐答:嘎羧)(板书:最后一头)26 年过去了嘎羧已经渐渐衰老了。再读课题。生:(齐读课题)2 2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师:在走近嘎羧之前,我要检查大家的预习情况,谁有信心读好这些生字词。(课件出示:日寇 摩挲 象冢 亢奋 镌刻 扑喇喇 浴血搏杀 优哉游哉 横遭不幸)生:(指名读一遍;“扑喇喇”中的“喇”的读音、“浴血搏杀”中的“血”的读音、“横遭不幸”中的“横”的读音学生均读错,这些读错的字

6、再指名 23 个学生读、齐读;全班齐读全部生字词一遍。)师:在这些生字里,有两个字很容易写错,瞧,(课件出示:“寇”和“搏”)请大家先仔细观察这两个字,尤其要注意红色部分的笔画笔顺,然后再认认真真地将这两个字写在书上的生字表旁边。生:(观察,书写。)师:我发现我们班同学写字姿势很端正,书写也很工整。3 3概括主要情节。概括主要情节。师:课前呀!老师还给你们布置了一个任务,就是想想:衰老的嘎羧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主要做了哪几件事?谁来说一说?生:第一件事是:它拒绝进食要找象鞍。师:它找象鞍是要干什么呢?生:它拒绝进食找象鞍,然后披挂上象鞍。师:你用一句话就概括出了这个情节,提高点难度,你还能不能用一

7、个词来概括?生:披挂象鞍。师:大家瞧,他用四个字就概括了这个情节,老师将这个词写在黑板上,你们也写,将这个词写在书上,好吗?(师板书:披挂象鞍)生:(记笔记)师:谁能像他一样也用四个字的词概括其他情节?生:重回战场。师:我觉得你这小标题概括得很好,一个“重”字就把 26 年前的事与现在紧紧连在了一起,你们看我们语文的谴词多有趣。来,我们继续交流。生:庄严归去。师:你为什么用“庄严”这个词。生:因为它的归去是和自己以前在战场上并肩作战的同伴们躺在了一起,我觉得它是很庄严地归去的。师:它是很庄严地归去。真会概括,好的,老师来写这两个标题,大家再写。(师板书:重回战场、庄严归去)生:(记笔记)师:写

8、好了吗?(生齐答:好了)同学们请放下笔,眼睛聚焦到这三个标题上,象鞍就是战象的(生齐答:战甲),是的,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衰老的嘎羧居然做了这些事,同学们如果你们没有读过这篇课文,光看这些标题,你会认为这是在写谁的故事呢?生:在写人的故事。师:是呀,在写人的故事,还可能生:在说士兵的故事。师:还有可能生:在说一位英勇的战士。师:英勇的战士,也可以换一种说法,那就是生:英雄。师:你们真了不起,一下子发现了沈石溪动物小说最突出的特点,瞧!(课件出示:动物小说写的是动物,折射的却是人类的情感。沈石溪)作者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大家一起读。生:(齐读)“动物小说写的是动物,折射的却是人类的情感。沈石溪”师

9、:是的,那么这篇课文是如何描写嘎羧丰富的情感世界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嘎羧的内心去感受吧。【设计意图:文本的标题是人们阅读文本的第一视觉停驻点,是人们阅读文本获取的第一信息。因此,作者总是精心设计题目,用来揭示中心,交代写作对象,提示行文线索以至结构思路等。从标题切入,循序理解课题,不仅能够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还能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思维活跃、精神振作、情感充沛,引领学生走好亲近文本的第一步,谱写好教学乐章的“前奏”。依据学段目标、文本特点,有意识地提高对学生预习的要求,并努力将检查预习、了解学情和铺设情感基调相融合,为实现长文短教赢得宝贵时间。此环节的设计旨在以学生真实的学情作为教学的

10、起点,并在随后的教学环节中把教学的终点极力推远,着眼于学生终身的发展,努力使课堂教学达到有效乃至高效。】二、聚焦重点,品读语言,体会战象情感。二、聚焦重点,品读语言,体会战象情感。(一)速读课文,提出要求:(一)速读课文,提出要求:(课件出示:1.认真默读自己最受感动的情节,画出相关语句,在字里行间简要写下自己的理解;2.想一想作者是如何把嘎羧的感情写具体、写真实的。)师:谁来给大家读读自学提示?生:(读)自学提示。生:(默读,做批注)(二)聚焦重点,汇报交流。(二)聚焦重点,汇报交流。1 1学习学习“重披象鞍重披象鞍”部分,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部分,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大部分学生举手示意可

11、以交流了。)师:还有几个同学正在沉思,我们再等等他们好吗?加油!(师巡视,并提示还在做批注的同学,写感受时可以用关键字词概括。)师:好的,很多同学已经在字里行间留下了自己思考的痕迹,来,我们来交流,谁先来?(学生争着要先来。)女士优先好不好?好的这位女生先来。 生:(读)“我以为它精神好转想吃东西了,就把两串玉米扔下去。嘎羧用鼻尖钩住,像丢垃圾似的甩出象房,继续焦躁不安地仰头吼叫。”从“焦躁不安”、“用鼻尖钩住”、“像丢垃圾似的甩出象房”可以看出作者描写很细致,体现出嘎羧急切地想要象鞍的情感。师:是的,嘎羧扔的是什么?生:(齐)玉米。师:在作者看来,这可是能延续嘎羧生命的食物啊!可是嘎羧却把它

12、(生齐答:扔了);而象鞍呢?生:只是一个物品。师:是呀!难怪作者不理解。那带着这种感受,你再来读这句话,能读好吗?生:(再读)阁楼上有半箩谷种和两串玉米(学生读得比之前更有情感)师:真好,我们继续交流。生:(读)“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这里写出了嘎羧对辉煌过去的深深留念。师:好的,掌声送给他,他读得很好,同学们请看这句话,(课件出示:“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之前的嘎羧是那样的亢奋,那

13、样的焦躁不安没想到它见了象鞍竟(生齐答:一下子安静下来。)同学们嘎羧真的安静下来了吗?生:它看到自己的象鞍非常激动,然后它用鼻子吹去上面的灰尘,像看到宝贝一样,眼睛里泪光闪闪。它的内心是不平静的。师:是的,它的内心是不平静的,你们是从哪些细节体会到的?生:我从后面的“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就是“久别重逢”大家都知道看到一个很久没见面的老朋友,是多么得高兴,嘎羧见到了象鞍就像见到了老朋友一样,这里我也体会到嘎羧此时内心是万分得激动(学生回答时表情丰富,富有喜剧色彩,引发热烈的掌声和笑声。)师:你看,这位同学也激动得滔滔不绝啊!这个老朋友,嘎羧多久没见了呀?(生齐答:26 年)此时它是什么样

14、子的呢?这昔日的老朋友什么样子啦?生:上面沾满了灰尘,有点破旧。师:书上怎么写的?生:(读)“象鞍上留着弹洞,似乎还有斑斑血迹,混合着一股皮革、硝烟、战尘和血液的奇特气味”师:是呀!二十六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但仍能显出(生齐答:凝重华贵)这是为什么呢?生:因为这是嘎羧二十六年前和它的战友们在战场上留下的唯一一样值得它怀念的东西。师:真会思考,掌声送给他。二十六年过去了,这个破旧的象鞍,还是显得(生齐答:凝重华贵)嘎羧披挂上象鞍一下子平添了一股(生齐答:英武豪迈的气概)嘎羧看到这阔别二十六年的象鞍,内心怎能平静呢?这句话你们又会怎样读呢?生:(读)“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

15、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师:还从哪些细节看出它内心的不平静呢? 生:我从“久久”两个字看出嘎羧见到象鞍就想起了与它一起并肩作战的战友们,它的内心非常不平静。师:“久久地”后面是个什么动作?生:“摩挲”师:你知道“摩挲”的意思吗?生:就是“轻轻地抚摩”。师:在生活中谁轻轻地抚摩过你?生:父母。师:那是表示他们对你的生:关爱。师:在生活中你们又轻轻地抚摩过谁,轻轻地抚摩过什么东西呢?生:我经常抚摩自己喜欢、心爱的东西,怕不小心把它们弄坏了。师:是呀!那嘎羧摩挲着象鞍,而且是久久地摩挲着。带着这种体会这句话你们又会怎样读呢?生:(读

16、)“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学生的深情朗读,引发热烈的掌声)师:还有哪些细节体会到嘎羧内心的不平静?生:从“眼睛里泪光闪闪”,一般我们知道流泪的时候,内心一定有很大的波澜,这里说嘎羧流泪,可以看出它非常怀念它的老朋友,所以它才会流泪。师:体会得真好,还有吗?生:我也是从泪光闪闪”体会的,我体会到它泪光闪闪时,它的眼前可能出现以前跟它一起浴血搏杀的战友,跟它一起保卫祖国的兄弟们,它一定在心里非常想念它们。师:还有一个细节,老师发现了,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生:(老师的话筒被该生激动地抢了过去)我是从这一整段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体会的,上半部分说了,作者把两串玉米扔了下去,嘎羧用鼻尖钩住,像丢垃圾似的甩出象房。那个“像丢垃圾似的”,是觉得那很讨厌,直接给你扔出去了师:与下文的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是吗?生:对。(学生回答时表情丰富,而且还想霸占话筒长篇大论,被老师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