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名言警句上活《思想品德》——兼谈七年级思想品德新课程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7017439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巧用名言警句上活《思想品德》——兼谈七年级思想品德新课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巧用名言警句上活《思想品德》——兼谈七年级思想品德新课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巧用名言警句上活《思想品德》——兼谈七年级思想品德新课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巧用名言警句上活《思想品德》——兼谈七年级思想品德新课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巧用名言警句上活《思想品德》——兼谈七年级思想品德新课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巧用名言警句上活《思想品德》——兼谈七年级思想品德新课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巧用名言警句上活《思想品德》——兼谈七年级思想品德新课程(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巧用名言警句巧用名言警句 上活上活思想品德思想品德兼兼谈谈七年七年级级思想品德新思想品德新课课程中名言警句的程中名言警句的处处理理在七年级思想品德新课程中,穿插了许多名言警句,主要是人们普遍熟悉的成语、俗语、谚语、格言、诗词歌曲中的某些句子等等。这些名言警句是人们在实践中经验教训的提炼和总结,是历史文化精华的积淀,对后人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警戒作用。青少年健康成长需要各种正确的导向,作为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名言警句有利于学生正确对待学习、生活、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学会正确地做人和处事。思想品德是一门德育课程,它不需要深刻的理论和教条,它需要的是各种浅显易懂、生动活泼

2、的实例和人性化的引导。从这个角度讲,用名言警句上好、上活思想品德课,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尝试。名言警名作为新教材的一大“新生事物” ,是原中学思想政治教材改革的重要体现,不仅反映了教材在结构体系、语言文字、版式设计等方面求新、求实、求活的探索;更体现了教材着眼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深入探究的特点。因此,教师应充分认识名言警句作为一种引导、激活、推动教学的手段,发挥其释疑解惑、点拨诱导、强化联系、深化认识的功能,能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充分发挥其作用。一般说来,在思想品德课中,它具有三个作用:一是点题。一是点题。思想品德课的主要内容是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和处事,绝大部分名言警句可以说都

3、与之契合,起到很好的点题(引入、归纳、解释)作用。由于社会流传和现代媒体的影响,名言警句多为学生熟知,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二是引证。二是引证。作为一门德育课程,纯粹的理论阐述或逻辑演绎会扼杀这门学科的活力,以此为基础的书面考试更难显现实际的教学效果,而相关名言警句的佐证,则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课本的要求并非是死板的教条,而是前人在实践中遇到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宝贵总结,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探索成果。这就能使学生产生一种真实感和实用感,不再认为是空洞的说教,这是学习动力的重要之源。三是活跃气氛,搞活课堂。三是活跃气氛,搞活课堂。思想品德课比一般的理论课程,如数学、自然等更难上,因为这些课程强调的

4、是知识性、理论性、逻辑性,只须具备一定的智力、勤奋和基础即可,而思想品德要求学生学会正确地做人处事,无所谓知识性、理论性和逻辑性,亦非智力因素就能奏效。要上活它,让学生真正接受并在实践中外化为相应的行动,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多下功夫。名言警句作为实践精华的浓缩和流行的句语,如同诗词,琅琅上口,简约而有力量,恰当地运用它们,具有很好的调节气氛的作用,能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兴趣(一些学生本来对此就有偏好,他们自发收集名言警句即为例证) 。名言警句在各门学科中均能广泛地应用,但在思想品德课上尤需要注意恰当性,即要正确理解它的内涵,把它与要讲授的内容对应起来,作出客观可信的解释。这就要求教师具有

5、较高的理解能力和语文水平。一些名言警句,如“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2,过去我们常作为批判用语,以为只强调了主要矛盾,忽视了次要矛盾的作用,即现实生活中既要红花也要绿叶,既要有干大事也要有干小事的人,既要有指挥家也要有操作员。但是,这句话的本意是说,每个人都要有崇高的理想目标和追求,胸怀大志,这样才会促使自己不断进步,去取得更大的成绩。因此,只要教师引导得当,这实际上是很好的励人名言。又如,但丁有一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鲁迅先生也说过) ,过去常作为褒义用语,强调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现在看来,则要作具体分析,进行仔细鉴别。好的事情,看准了就要坚决,要勇往直前,不受人家意见的左右

6、;不好的事情,则要有所警惕,及时迷途知返,避免一意孤行而最终陷入失败。这也需要教师的解释引导。为了更好地运用名言警句,教师平时要多注意积累,多看各种经典著作和报刊杂志,扩大视野,并在教学中积极运用,发挥其乘数效应。这也是一个教师修养和水平的体现,容易赢得学生的好感,从而成为不可替代的教学资源。增加大量的名言警句,这是修改后的思想品德课的一个特色和亮点。这些句子穿插在课文中间或末尾,小巧精悍,很有力量,对学生的阅读理解很有帮助,符合了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是一种很好的编排安排。但是由于它的小巧、不显眼,也往往容易为教师所忽视,甚至有意无意地 PASS 过去,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这是非常可惜的

7、。为了更好地发挥它们的作用,本人觉得,应该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利用名言警句导入课文。一是利用名言警句导入课文。如课本 P63“做情绪的主人”这部分内容,就可以利用课本中“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这句名言作为直接导入。教师可以这样开头:“同学们都知道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这句老话,说人的心情舒畅、愉快,就能延缓衰老,保持青春;而终日忧愁、郁闷,则容易迅速衰老,早生白发。古人的这句话说明情绪对人的健康十分重要,历史上这方面也确有其事(如伍子胥.) 。我们要健康地成长,就要尽可能多一些乐观,多一些欢笑,减少烦恼和不快。但是,生活能永远阳光灿烂,没有风雨吗?人生道路真能一帆风顺,没有困难

8、和挫折吗?显然不会,在这种情况下,人就要努力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这样的引入就非常自然和谐。二是利用名言警句概括主题。二是利用名言警句概括主题。一些名言警句本身是课本内容演绎、归纳、解释、论证的结果,当然可以作为相关内容的主题。而且这种概括自然、有力,言简、意赅,有画龙点睛的效果,也能使学生更深刻地懂得人生哲理。如课本 P83-84 有一句“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这显然是一个很好的概括,非常生动地说明了要控制自己的行为,学会拒绝各种诱惑,否则,沉迷于闲逸游戏,就会荒芜学业,最后收也收不住,成为一个社会的废人。这是很可怕的。三是利用名言警句提升学生理论上的层次和实践中

9、的素养。三是利用名言警句提升学生理论上的层次和实践中的素养。利用课本现有的名言警句,让学生写体会、写小论文,讨论,辩论,以增强感受;在实践中把它们作为人生信条和座右铭,用以指导自己的实际行动。此外,鼓励他们平时多收集,多交流,共同鉴赏,以发挥群体效应和积极的导向作用。名言警句多了,还可以运用它们从不同的角度说明同一个道理,增强说理的效果,如讲解积累的重要性,我们可以例举“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涓涓细流,汇成江海”、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等句子;P20 中讲到“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时,也可以用“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尝尝李子的滋味”、 “坐井观天”、 “夜

10、郎自大”等正反用语,以加深印象;在讲到“生命的意义不在3于长短,而在于内涵”时,除了用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经典名言外,也可以用“朝闻道,夕死可矣”、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等句子。总之,用好名言警句,既能上活上好思想品德课,也能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的青春焕发健康、蓬勃的活力,使他们的一生在青少年时期就定下正确的基调。社会课堂创新教育探析绍兴漓渚镇中学 杜炳潮面向 21 世纪,中学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双开 ”考试的背景下,社会课如何立足课堂,挖掘其中蕴含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积极因素,全力构建适宜学生

11、创造思维和个性发展的教学模式,是值得我们探讨和实践的重要课题。几年来,笔者结合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在社会课课堂教学中,致力于创造教育的探索,偶有心得。现概述于后,以求共勉。一一营营造造问问题题式式课课堂堂一切发明创造都来源于问题的发现,成于问题的解决。就初二社会课教学而言,问题式教学的特点是从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角度出发,通过揭示事物内在的、起关键作用的因素,加以综合,进而提出实质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考,并通过对事物进行演绎、推论、聚合的过程,获得史实和结论。这种教学方法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问题式教学从展示问题情境入手,面向全体学生,以学为主,导学结合,最

12、终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科能力。其结构要素和基本程序如下:1 1. .展展示示问问题题展示问题就是将围绕教材或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的问题系4列在教学过程起始阶段有序地展示给学生,从而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促使学生集中思维,并作为发展智力的突破口,为不断深化学生认识,培养学生深层次的思维能力创造条件。问题设计是教学过程中发展主体性、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步骤。要使教师的提问具有创新性,提问必须具有启发性、整体性和导向性,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教师可以在新旧知识联络点提问,在知识变化处提问,在知识的对比处提问,在总结知识的规律处提问,让学生寻找思维的轨迹,展开思维过程。教师应根据教材

13、内容与所确定的教学目标选择问题,并精心设计问题情景,以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和主动性,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譬如教学西汉的强盛 一目内容时,根据教学目的,我向学生提出下列问题:(1)谁在位时,西汉达到强盛时期?(2)西汉的强盛是从哪些方面得到体现的?(3)你认为西汉强盛局面出现的原因有哪些?这一组问题的提出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教材的重点难点上来,这组问题本身从易到难,层次分明,能使学生潜心思考,深入钻研。实践证明,这样的有问题思考学习,比一般的思考学习目的性强而效果明显。2 2. .点点拨拨启启导导问题式教学是用问题链的形式,把相关内容有机串联起来的。其知识内容的条理、内在规律性往往散见于似乎“

14、杂乱 ”的教材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是将课本重点、难点化成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小问题,然后指点迷津、拨亮思维,使学生明了思维的起点、思维的流向,教给学生一种学习策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产生想解决这一认知困难的内部需求,从而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如学习中国的封建社会时,明白了封建制度是经过长时间的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才确立的。可进一步问学生,奴隶制的确立是否一帆风顺,得到回答后,简介英法美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同样经过曲曲折折,然后让学生思考:这说5明了什么道理。学生想到了新制度代替旧制度总要遇到阻力。这时,教师进一步指出,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要遭到旧事物的阻挠,包括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15、。使学生理清了思路,同时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所以,学生的现有水平与最近发展区之间的动力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教师精到而有明确指向的诱导、点拨、启示,可以把提出问题的情境逐步向解决问题的情境推移,从而有效地启迪学生的思维。3 3. .讨讨论论解解答答教师诱导、点拨、启示,已为学生解答问题指明了方向。在此基础上,我就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结合课前的预习,带着问题边在教材中收集信息材料,边在集体讨论中分析判断,优化组织材料与观点,最后由各组推荐的代表作中心发言,其他人作修正补充,这样,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有时还会发现个别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成果。如在教学鸦片战争 时,关于

16、“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的原因 ” ,教材没有提供现成答案。教师要求学生大胆发言,各抒己见,许多学生争相举手,发表看法:有的说是“政治腐败 ” ,有的说是 “军事装备差 ” ,也有的说是 “经济落后 ” ,还有的说是“组织不力 ” 。这些都是具体的原因。我趁热打铁向学生提出:“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结合已学知识,经过讨论,师生共同得出了这样的一个结论:中英之间的这场战争,其实是两种不同的政治经济制度的较量。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学生从现有的知识层次中去发现问题,获取新知识的能力。4 4. .总总结结迁迁移移学生在答题以后,教师应对其回答进行总结性的评价,肯定其中的创造性观点,这既是对学生的一种鼓励,也是对问题答案的规范。同时,要引导学生运用目的思维、发散思维、概括思维归纳出规律性的东西,以此来分析处理思维水平层次比较高的观点性材料,引导学生把感性认6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培养学生深层次思维能力。学完“保护和改善环境 ”一目内容后,我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从根本上说,为什么会出现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有什么危害?(2)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