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对策及兴趣培养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7010493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对策及兴趣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对策及兴趣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对策及兴趣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对策及兴趣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对策及兴趣培养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对策及兴趣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对策及兴趣培养(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焦作市教育科研论文焦作市教育科研论文农村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对策及兴趣培养农村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对策及兴趣培养课题负责人:张梅芳课题负责人:张梅芳成成 员:杨其信员:杨其信 孙利婵孙利婵宋春霞宋春霞 廉小艳廉小艳武陟县龙源镇东马曲学校武陟县龙源镇东马曲学校农村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对策及兴趣培养农村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对策及兴趣培养【摘要摘要】:由于当今农村的现实状况:外出打工、单亲家庭等的增加,学困生人数日益增多, “学困生”成为一种普遍的教育现象。本课题组成员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针对农村小学学困生的产生原因、教育对策及学习兴趣的培养三个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关键词关键词】:学困生 成因 对策 兴

2、趣培养新课程改革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其核心是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但由于当今农村的现实状况:外出打工、单亲家庭等的增加,学困生人数日益增多,再加上生源素质、学生入学后自身发展的差异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环境教育产生的不同影响,导致 “学困生”成为一种普遍的教育现象。如何使这类学困生的学习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符合义务教育要求,是涉及到保证和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至关重要的问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推行素质教育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这类学生的转化。赞可夫曾说过:“学校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坚持不懈地在全体学生包括差生的发展上下工夫” 。那么如何去帮助学困生呢?心理学研究表明

3、, “自卑厌学拒教”是学困生的三大特征。自卑是学困生的认识特征,厌学是学困生的情感特征,拒教是学困生的行为特征。学困生不会学习,不爱学习,只有了解学困生的心理障碍及其产生的原因,对症下药,才能有的放矢地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进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我们课题组成员在一年的科研过程中,着重从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教育对策及兴趣培养三方面进行了研究。一、农村学困生的产生原因在农村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影响其学习的有内因和外因两个因素,内因是制约人的思想行为的内在心理因素,制约学习的内因有学习动机、学习目的、学习态度或学习兴趣;外因是制约人的思想行为的外在环境因素,诸如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当内外因

4、素对学生发生积极影响时,学习就有动力,就会自觉,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反之,产生消极影响,且长久不能排除,就会使学生学习滑坡,成绩下降,直至厌学,形成学习困难。学困生应该从家庭、学校、社会和自身四个方面归因。(一)家庭教育有严重缺陷。家庭是教育的第一个起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是有的家长严重忽视家庭教育,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推给学校和老师,完全忘记了“养不教,父之过”的古训;有的家庭教育方法不当,不是过分溺爱、百般呵护,就是严加管教,大声训斥,稍有过错,便是责骂甚至体罚,严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还有的家长品行不端,父母沾有酗酒、赌博、偷盗、吸毒等恶习,或夫妻不和闹离婚,致使孩子得不到正常的教

5、育和应有的家庭温暖,心灵受到巨大的创伤。此外,随着近几年农村劳务输出人员的增多,留守儿童逐年增加,隔代教育和只关心儿童温饱的“看护式”教育,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二) 不良社会环境影响。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社会环境起着重要的影响。在当今改革开放的时代,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变革,思想意识处于发生深刻的变化,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消极因素,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新的读书无用论等社会思潮和一些不良社会风气必然会影响一部分学生,致使他们偏离健康成长的道路。这都说明了净化社会空气、优化教育外部环境的重要性。 (三) 学校教育方法不当。在教学中以至整个学校生活中,如果对学生采取的教育

6、方法不当,常常给学生造成意想不到的伤害和无法忍受的刺激,导致严重的损失或后果。方法不当一般表现为教师的教育不公正,批评不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或教师态度冷漠,缺乏应有的同情心;或态度粗暴,经常训斥、辱骂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使学生惊慌失措,良知变得迟钝麻木,丧失了对情感、对知识的感受性。尤其是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很多教师重分数,重升学率,所以一般来说,教师对学困生指责多,鼓励少,在这种环境中学习,学困生极易产生自卑对抗心理。(四) 自身内因障碍。学困生在知识逐渐形成的过程中,除了受到来自外部的消极因素的影响外,自身内在因素出现障碍也是不可否认的。大量学困生不仅学习成绩落后,往往在学习动机上缺

7、乏明确认识、学习态度马马虎虎、学习行为懒懒散散、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存在着严重缺陷。二、农村学困生的教育策略(一) 激发动机,认识自我,增强信心学生的学习动机需要教育者有目的、有步骤地加以培养与激发,学困生不善于自我评价、自我判断,自我反省和自我管理,因而容易降低学习目标,放弃学习努力。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热情,磨练学困生的学习意志,逐步使学困生在学习上处于情绪饱满、敢于思考的主动状态。在帮助学困生时,老师要有责任感,有信心,有恒心,持之以恒去做。一方面教师要采用期望性的语言和行为去感染学困生。如常对学生说“我相信你一定能” “我喜欢你” “你能学习,一定能学好” “你

8、进步了”等等。另一方面指导他们制定简单的学习计划,使他们明确自己的学习责任和任务。同时,还要加强学困生角色转换训练。在课堂上,转变学困生不受欢迎或被忽视的地位,鼓励学困生大胆举手,大声发言。在班级组织的活动中,教师要鼓舞学困生克服困难,要让学困生从实践中认识到成功并非难不可及的事。(二) 改善环境,融洽感情,拉近距离学困生的长处及优点常常被短处所掩盖,别人也不易发现,学习上时常饱尝失败的痛苦,改善学困生的学习环境,排除他们学习上浅尝辄止的心理和畏难心理,对学困生提高学习成绩是十分重要的。首先,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进一步确立合作关系。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教师的教学要让学困生有成功和发展的机会

9、,使学困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其次,采取分层教学法,进一步建立生生关系,针对后进生与其它学生学习上的差距,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目标分层教学法的实践,从备课、上课、辅导、练习中,专门为学困生设置较为合适的教学目标。做到课堂发言学困生优先,课间谈话学困生优生,作业面批学困生优先,课外辅导学困生优先。这样做,缩短了后进生与优等生的距离,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三) 培养兴趣,教给方法,学会学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报告强调:“未来社会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如何学习的人。 ” “学会学习”是摆在现代学生面前挑战性的口号,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更为重要。教师的教是外因,为解决学困生学习上的困难

10、起保证作用。对学困生的学习,教师要从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上做文章,设计宽松、活泼的教学环境,逐步排除学困生的焦虑畏难心理。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和手势、喜闻乐见的教学手段、带有趣味性的故事、寓言和游戏、现代的教学设备和先进的教学手段,设计“新、奇、悬、趣”的小实验、小制作,列举一些有意义的事物和现象,使学困生爱听、要听、想做。让学困生多动脑、多动手,满足他们好玩、好动、好奇、好胜的心理,激发他们的求知欲,逐步拓宽他们学习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面,把他们从厌学的困境中解脱出来。学生的学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教师要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增强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训练,使学困

11、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在课堂上坚持做到集中注意力听讲、课后及时复习等。学困生之所以学业状况差,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智力水平低下或智能没有得到挖掘,学习能力较差、学习方法欠佳,教师要让他们学会用“笨鸟先飞”的方式学习新的知识,以勤学好问的态度,解决学习中不懂的问题。古人有言, “得法者事半功倍,不得法者事倍功半” 。因此,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学困生发展性辅导的关键。教师应该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和学困生一起分析学业状态的进展情况,帮助他们学会学习,这样让学困生既感到教师的关怀,又让学困生学会自我反思、自我调整,有利于增强他们的学习热情,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四) 让学困

12、生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成功体验是积极情绪的一个组成部分,获得成功是每个人所向往的,成功能使人信心倍增,并能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这是维持和增强学习动机和自信心的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学困生多数很敏感,又有较强的逆反性。他们很注意他人的看法。有时表面上表现为不在乎,但内心希望得到好评。所以说学困生要比一般学生更需要获得成功。不管学困生过去和现在怎么差,但在其内心深处总多少有点向上的念头,有时羡慕他人的成功,常常是自我要求上进的心理投射,教师和家长的责任在于点燃学生埋藏在心灵深处的希望之火,发现其潜在的能量。尽可能

13、给他们提供获得成功的机会,譬如教师可用分层递进教学理念,对学困生采用学习要求低起点,学习进度小步子,教学活动分层次,点滴进步多表扬。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克服自卑性,增强自信心。针对他们学习上的浅尝辄止心理,老师对学困生的要求要宽松,对完成的作业要求不搞一刀切,对考试的得分不要计较,使学困生多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争优欲,从根本上消除学困生对学习的恐惧感和焦虑感。(五) 指导家长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家庭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首任老师。父母的心理状态、言谈举止、教养态度与方式,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发展和健康成长。不少家长由于望子成龙的期望和无限制的唠叨

14、、训斥,对学困生的心理压力很大,甚至造成孩子出走和轻生。所以帮助家长掌握心理辅导的知识和方法,配合学校做好学困生发展性心理辅导工作,显得十分重要。学校除了通过开办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家访、心理咨询室等途径与家长沟通以外,还可举办一些家长的心理辅导讲座,使家长认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使家长主动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与人格发展,自觉改善亲子关系,优化家庭教育环境,主动配合学校,家校协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三、农村小学学困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困生之所以学困,在很大程度上与缺乏学习兴趣有关。因此,要使学困生不学困,或者发展成为“不学就困” ,就必须注重学困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一) 、分析原因,制定计划

15、。学困生之所以学困,肯定会存在某些原因。作为教师要主动帮助学生分析查找学困的原因,制定出符合该生实际的学习计划。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大概有:自身身体素质、智力发展迟缓、家庭教育、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关系、社会环境、受教育的基础、学生自身心理素质等。这些都是制约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的重要因素。教师要分清情况,区别对待,因材施教,有针对性的予以培养。(二) 、降低门槛,引入殿堂。针对学困生学习困难,难以培养学习的兴趣,他们接受知识慢,对学习很容易失望。作为教师,要降低门槛,放宽对他们的要求,让学困生完成他们自己很容易完成的学习任务,让他们很轻松地掌握符合他们现实状况的知识。这样,就容易把学困生轻松地引

16、入学习的殿堂。我们课题组的研究对象王文婷同学转来时语文成绩只有32 分,在后来的教学中,我们就有针对性的给他降低难度,让他先从基础知识入手,慢慢地培养了他的学习兴趣,使他的学习成绩一路攀升,其它学科的成绩也有所提高。(三) 、主动帮助,促使前进。学困生由于学习成绩较差,往往会产生悲观失望的自卑感,缺乏学习的兴趣,他们当然不会主动去请教。作为教师要主动的关心他们,主动的帮助他们,并且要发动学习好的同学主动的帮助他们。要把帮助学困生学习当成是自己的主要任务;要让学习好的学生认识到帮助他人的学习更有利于自己学习知识的巩固的道理,他们才会主动地去帮助学困生学习。(四) 、培养自信,感受成功。学困生由于学习差,往往会失去自信,对自己失望,有可能会由学困变成厌学,最终弃学。作为教师要培养学困生的自信,让他们自己感受到自己的成功,在成功中培养自信,自信心是培养学习兴趣的关键。(五) 、取长补短,深入挖潜。虽然学困生学习有困难,但不是什么都有困难,什么都落后。学困生往往是体育的健将,绘画的行家,唱歌的能手,劳动的标兵他们的品质往往会比学习好的同学还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