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导学案编写要求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7010420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导学案编写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小学导学案编写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小学导学案编写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小学导学案编写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小学导学案编写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导学案编写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导学案编写要求(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导学案编写要求一、格式要求1格式要求: 16 开,各边距为 2.5cm。页眉宋体小四号,内容为:“ 小学“ ”(模式)课堂导学案设计*语*册第*课 编制人:* 审核人:*” ,课题为黑体三号居中,课题下为“班级: 姓名: 等第: ”宋体小四居中,正文宋体小四。各环节标题加框和底纹。二、内容要求:实行导学一体,突出学法引领1准备课导学案的编写:学习目标课前预习展示交流 1自学寻疑小组讨论展示交流 2说明: 学习目标为本节课目标,一般为三条,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学生学的方面设计。课前预习为教师为学生设计的预习要求和习题(读、圈、标、划、注)等。自学寻疑为学生课堂自主学

2、习需解决的习题,详细有梯度,体现“导”的内容,明确学习、讨论、展示的程序和方法。2探究课导学案的编写:学习目标回顾质疑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展评探究拓展延伸说明: 有分课时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内容为学生质疑的问题或教师预设的在探究课上解决的一系列问题。小组讨论部分要留有学生发表见解的位置,要有提示合作探究的程序和方法。 (在上课时可根据情况删减、添加或修改)一般情况只进行一次集中讨论。展评探究为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师生点评。拓展延伸用于探究课上巩固提高。3巩固课导学案的编写:学习目标独立运用小组讨论展示交流信息超市总结评价说明: 有分课时学习目标。独立运用反馈课上的目标检测题,或使用补充习题 。信息超

3、市和课文有关的知识补充、作者介绍、中心点拨、词义辨析、词句积累等,便于补充阅读。总结评价学生学习收获和自我评价。学校要求与班本特色相结合黄鹤楼送别 导学案 25 黄鹤楼送别 五年级班 姓名 一、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解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会用“暂时” 、 “凝视”造句。 3通过课文与诗的对照阅读,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 友依依惜别的思想感情。 二、自学引导: 同学们,黄鹤楼在今湖北省武汉市蛇山,始建于公元 223 唐朝大诗人李白在这 里送别他的朋友孟浩然,还写下了一首这篇课文就是写送别的情景和介绍这首 诗的。下面就让我

4、们一起随着李白,在这繁花似锦的春天,登上那飞檐凌空的 黄鹤楼,去送一送孟浩然吧!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诗文对照,自学课文。 1自学生字词语。我要先把课文认真地读一遍,边读边用笔标画出我还不认识、 读不准确、不理解的字词。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并在生字上端注音,特别是 其中的平翘舌音、前后鼻音和三拼音节。读准生字的发音。然后我再自学课后 出现的生字词语,正确认读识记生字,生字词抄写 2 遍。 我会读: 杨柳依依 沙鸥点点 白帆远去 消失蓝天 伫立 凝视 春水浩荡 流向天边 誉满天下 脍炙人口 永世不绝 我会写:我要课文中难记难写的字认真地写在下面。 孟 饯 酒 饮 暂 帆 脍 炙 孤 唯 我会辨字组词

5、。 洒( )绵( ) 炙( )孤( ) 酒( )锦( ) 灸( )狐( ) 2朗读课文。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最后四行诗句并入第 5 自然段),读顺课 文。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至少朗读五遍课文。3理解词语。 (1)我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词语。 重点理解: 饯行 暂时 孤帆 脍炙人口 唯见 满饮触动 依然 伫立 凝视 惜别 4课文内容我知道。 我们这篇文章主要是讲了件什么事? 5理解课文。 我能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还能按要求在课本上作批注,把重点语句的理解,质 疑的问题,读书的感悟等用笔标画记录下来。 自主探究: A 文中的李白与孟浩然在分别时有

6、些什么表现?用笔圈划出来,从中体会出了 什么?在文中作好批注。B“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句话,谁能用书上的话来解释?用笔圈画出来,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在文中写出来。这时候李白会在心 中对孟浩然说些什么呢?请写下来。C 此时此刻,李白按奈不住激动的心情,随即吟出脍炙人口的名诗。引读古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6搜集资料。我主要查阅李白和孟浩然的有关资料,生平轶事,阅读李白的作 品。还要搜集一些关于送别的诗句,记到“积累本”上。 三、小组学习与交流展示 1、小组汇报交流 (1)我学会了什么?选择自己最大的收获有重点地简要写在下面。 (2)我

7、还有哪些地方或问题不明白?看谁的问题最有价值哟。 2、全班展示质疑 (1)各小组展示收获。 (2)各小组质疑问题。 3、重点探究A“烟花三月”是一番怎样的情景? 你从哪里知道的?景色美不美?你能把这种美的感觉读出来吗?B 在美丽的春景中,老朋友要分离了,也许以后再也见不着了,此时此刻他 们的心情如何呢? 四、拓展阅读。 1、主题阅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资料袋:分类型举例送别诗句。 (1)豪爽洒脱型: 万点落花舟一叶,载将春色到江南。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

8、巾。 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 与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 莫怨他乡暂离别,知君到处有逢迎。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此别应须各努力。 莫言归去人无伴,自有中天月正明。 两地俱秋夕,相望共星河。 (2)含蓄委婉型: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眼看帆去远,心逐江水流。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3)愁闷痛苦型: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相送巴陵口,含泪上舟行。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强饮离前酒,终伤

9、别后神。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临歧别数子,握手泪再滴。 一别音容两渺茫。 劝君更进一怀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达标测试: 25 黄鹤楼送别 五年级 班 姓名 评价等级 一、近义词。 迷蒙( ) 有意( ) 敬仰( ) 结识( ) 友谊( ) 依然( ) 二、你能写几个含有“看”的意思的词语。 三、默写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四、 填空。 1、课文二、三自然段写“话别” 。从中可以看出李白对孟浩然 之情, 两人间的深厚友情,两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2、这是一篇“文包诗” ,前三段写李白在黄鹤楼 的情景,后两个自 然段写李白在江边 ,触景生情,吟诗抒情,抒发了朋友们 之情,表现了诗人

10、帐悯。 五、拓展练习。 古诗文中还有许多送别诗,请写出四句6 徐悲鸿励志学画 导学案 6 徐悲鸿励志学画 四年级 班 学生姓名 一、学习目标 1、我能熟练读写本文出现的 10 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两条绿线内 的 10 个生字我也能认识。 2、我能读懂课文内容,明白“功夫不负有心人” 这句话的意思。 3、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抓住徐悲鸿学画的过程复述课文。 4、我一定要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5、学习本文前后照应的写作方法。 二、自学引导 引入:徐悲鸿是一名杰出的画家,擅长画马,代表作有奔马图 ,本文就是他学画的故事。 1、带问题读课文

11、:为什么课文不用“立志” ,而用“励志”呢? (相信自己,读两遍课文你一定能解答这个问题。 ) 2、自学生字词。 (1)我会给下列带点的字注音。 描绘 认识 疲倦 陈列 租用 杯子 购买 成绩 错误 (2)我来写生字。(3)这些字我也会认: 鸿 励 仰 嫉妒 貌 摹 省 犯 泰 3、我来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4、理解课文内容。 (1)我能理清本文的段落: (2)读课文前三个自然段,说说徐悲鸿立的是什么志,用文中的语句来回答。 (3)你是怎样理解“真正的中国人”的? (4)为了给中国人争气,徐悲鸿是怎样做的? 5、搜集资料。 我主要查阅了有关徐悲鸿的生平及他的作品等。 三、合作探究 1、小组

12、合作探究 (1)分段练读课文,看看谁读得最棒。 (2)徐悲鸿立的什么志?他是怎样奋发努力的?结果怎样? 2、组内质疑:通过小组学习,你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提出来。 3、全班共同交流 (1)理解“功夫不负有心人” (2)理解“我承认中国人是很有才能的。看来我犯了一个错误,用中国话来说, 那就是有眼不识泰山 。 ” (2)学习作者写作上的特点:前后照应。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拓展训练 1、主题阅读 我代表我的祖国 1919 年到 1927 年,我国著名的画家徐悲鸿在欧洲留学。那时,中国留学生在 外国不仅经济上困难,政治上也很受歧视。有个外国学生向徐悲鸿挑衅说: “中国人愚昧无知,生来就

13、是当亡国奴的材料,即使把你们送到天堂去深造, 也成不了才!”徐悲鸿被激怒了,他斩钉截铁地说:“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 表你的祖国,等学习结业的时候,再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 从此,徐悲鸿怀着为中华民族争光的满腔激情,刻苦努力,争分夺秒,经常到 卢浮宫、凡乐赛等巴黎各大博物馆,临摹世界名作,一去就是一整天,不到闭 馆的时候不出来。 有志者事竟成,徐悲鸿进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的第一年,他的画受到了法 国艺术家的好评。在几次竞赛考试中,他都取得了第一名。1924 年,他的油画 在巴黎展出,轰动了美术界,那个向他挑衅的外国学生,不得不承认自己是个 失败者。 徐悲鸿是怎样刻苦努力的?他为什么要这样

14、做?2、推荐阅读中国名人故事 中国历史故事等。 3、资料袋徐 悲 鸿( 1895 1953 )画家,美术教育家。江苏宜兴人。自幼随父 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1916 年入上海复旦大学法文系,半工半读,并自修素描。 1917 年留学日本学习美术,不久回国,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1919 年赴 法国留学,1923 年入巴黎国立美术学校。学习油画、素描,并游历西欧诸国, 观摹、研究美术作品。1927 年回国,先后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中 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1933 年起,先后在法国、比利时、 意大利、英国、德国及苏联举办中国美术展览及个人画展, 抗日战争爆发后, 在香港、新加坡及印度举办义卖画展,宣传支援抗日。重返中央大学艺术系任 教。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今中国美术家协会) 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等职。在绘画上,徐悲鸿主张现实主义美术,强调写 实,提倡师法造化。“尽精微、致广大“。反对因循守旧,注重兼蓄并收,对中 国画主张“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 可采入者融之“。擅长素描、油画、中国画。其素描多作人物、肖像,造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