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谈深圳公园文化建设

wt****50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0.26KB
约4页
文档ID:37002250
浅谈深圳公园文化建设_第1页
1/4

浅谈深圳公园文化建设浅谈深圳公园文化建设发布日期:2011-12-07 作者:李宗怀 摘要:文化是公园的灵魂,是公园传承与发展的必要条件通过介绍深圳公园的现状 和存在问题,简述公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公园文化的表现形式,进而提出了公园 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路,希望在公园文化建设与传承方面对公园建设和管理者有一定借 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公园文化建设;基本原则;表现形式 2010 年 10 月 30 日,北京市公园绿地协会秘书长景长顺在“公园文化信息交流会”上 指出“文化是公园的灵魂”这句话道出了公园的核心内涵,指明了公园规划建设和努 力发展的目标与方向公园建设只有抓住自身文化发展方向,打造出自身特色,才能 受到公众欢迎和喜爱,才能成为城市文化符号和缩影 1 深圳公园建设的基本情况 伴随着深圳改革开放,深圳的园林绿化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先后获得了“全国绿化 模范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 “国际花园城市”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示范市”等荣誉称号, 公园对此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深圳有公园 653 个,其中综合性公园 50 个,社区 公园 566 个,专类公园 29 个,其他公园绿地 8 个,总面积达 20462.99hm2。

具体 统计数据见表 1,该表由朱伟华统计 从表 1 可以看出,深圳公园的数量和类型的确不少,公园总面积也不小,占深圳市总 面积的 10%还多, “公园之城”初具轮廓但是这些公园中,具有全国影响力或较高知 名度的公园为之甚少认为这一方面,深圳是改革开放而崛起的现代化城市,如民国 期间的大上海,城市的文化底蕴不深厚;另一方面,也说明深圳的公园在规划建设时, 赋予公园的文化内涵不足,各公园之间缺乏鲜明的特色针对此,本文就深圳公园的 文化建设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2 公园文化建设的原则 2.1 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为民服务的宗旨早在春秋时期的管仲就在《管 子》一书“霸言”篇中有这样一句记述:“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这里的“以人为 本”就是指以人民为根本古今统治之道如此,同理,公园作为公众进行游憩休闲活动 的场所,其服务对象就是社会公众,其文化建设和服务必然要“以人为本”否则,公 园的发展就缺少了群众基础,被人民所遗弃 2.2 与时俱进的原则 景长顺在《文化建园的哲学思考》中指出“园林是一种文化现象”公园是园林最为重 要的一部分内容,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缩影,也就是说,公园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因此, 公园应该反映特定时代的文化和文明,也只有反映该时代的文化和文明,让公园烙上 时代文化印记,才能具有生命力,才能作为一种精神文化遗产被遗存下来否则,将 会湮没在人类历史的大潮之中 2.3 规划统领的原则 深圳是一个新兴城市,最早的公园——东湖公园也只是追溯至上世纪 60 年代,大部分公园都是改革开放后才建的,都是经过政府规划的,都有一个总体规划而这个总 体规划就是公园建设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公园的文化建设只有围绕这个纲领性文件 来做文章,才能把握住公园主题与特色,才能保证人文景观与公园总体规划的完整和 统一如果脱离了公园总体规划,也就谈不上公园的主题与特色文化建设当然,这 里的规划还包括城市的总体规划或绿地系统规划,因为公园总体规划,首先要符合城 市总体规划或绿地系统规划,体现城市规划建设理念 2.4 传承的原则 中国园林早在商周时期就开始有造园活动,唐宋时代达到成熟,明清时期达到高峰 由于中国传统的山水园林历史悠久,具有非常高的造园技艺,许多造园手法、造园理 念值得我们去传承与发展如果摒弃了传统的园林文化,公园文化也就失去了立足之 本 2.5 创新的原则 当然,除了传承中国传统园林文化,我们还需要创新,正如文化是公园的灵魂一样, 创新是公园文化的灵魂。

这也与深圳作为改革开放试验田的要求是相一致的深圳的 公园不管在公园文化形式上,还是赋予的文化内涵上,只有进行创新,才能使深圳公 园在全国乃至世界占有一席之地,立于世界园林文化之林 2.6 差异化的原则 公园文化建设的差异化发展,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公园的文化建设风格相雷同、千篇一 律甚至没有特色;另一方面是为了尽可能满足不同类型的公众需求,有人喜欢疏林草 地,有人喜欢茂密树林,有人喜欢自然生态美,有人喜欢人造景观美,不同的人会因 自身需求不同或文化素质、审美观念的不同,对公园提出不同的服务需求 3 公园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公园文化的表现形式也即公园文化的构成元素,其形式多种多样,既有造景艺术、美 术、哲学和文学等表现形式,也有以群众文化活动和科普教育为背景的形式 3.1 造景艺术形式 公园的造景艺术文化,主要体现在 2 个方面:一方面是指公园造园艺术,如规划布局上 的造园理念、造园手法,在具体景观设计手法上的叠山、理水、建筑、植物造景、借 景艺术、命名艺术、匾额、楹联与刻石等;另一方面是指艺术思想,园林景观与艺术 思想虽然是不同的 2 个方面,但现代景观设计一直深受艺术思潮的影响,在公园规划 设计中交织运用各种艺术形式,如大地艺术、波普艺术和极简艺术等。

3.2 美术形式 中国传统美术中的绘画、书法和雕刻对公园的文化影响深远将中国画巧妙地融入园 林中是中国园林的一大特色中国画中的青绿山水、浅绛山水、金碧山水以及写意画、 界画、钩折、钩勒、点苔、白描、工笔等技法,都被广泛地运用在公园建筑、构图和 装饰中中国书法,尤其是在公园中的景点、建筑的题名匾额、对联、横幅、挂轴、 扇面、景石、景山等都会运用书法来进行创作雕刻艺术则补充或扩展了建筑物的艺 术意境,渲染了一种文学艺术氛围,雕饰的戏曲人物故事会使人生产戏曲艺术的联想3.3 哲学形式 中国的园林也深受儒、道、佛等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公园文化在一定程度反映了这 3 大哲学体系例如中国的山水园林源于自然,高于自然,主要表现大自然的山水景 观特色,布局自由,所造假山池沼,浑然一体,宛若天成,充分反映了“天人合一”的 民族文化特色,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世界观 3.4 文学形式 中国园林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尤其是唐以来,许多文人骚客不仅参与造园过程,还 将诗词、歌赋、散文、戏曲和典故等国学文化融入到造园和布景中,突显了公园的人 文景观可见文学与公园的紧密联系,是公园文化持续发展的源泉公园通过融入的 文学,提升和丰富了公园文化内涵。

3.5 活动形式 公园内的各类活动是公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活动既有带传统文化烙印的,也 有带现代文化气息的传统的包括茶艺、诗歌(曲水流觞) 、登高和赏月等现代的包 括时令花事活动、花艺、群众舞蹈、各类展览、大型歌舞表演、思想教育宣传和园林 文化讲座等这类活动具有直接的观赏性、参与性和互动性,是公众比较喜欢的一种 形式 3.6 科普形式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得到提高,许多新科技、新知识、新理论被 创造或发现,并被运用到人类生活中,但许多新科技、知识和理论比较深奥,很难为 普通公众所了解,公众也因此迫切想了解或掌握新的科学知识而在公园内开展科普 教育就是为了满足这种公众需求,是公园在文化服务功能上的扩展,是一种新的公园 文化形式公园除了开展与自己相关的园林植物、园林设计、环境保护和绿色生态文 明等方面的科普教育外,也可开展一些如自然科学中的声、光、电、风等原理的科普 工作,类似李玉清提出的博物馆室外化一样,在公园中建设“声之播、水之压、风之能、 风之音”等科普项目,也可将微观世界的量子理论和宏观世界的相对论等抽象理论以形 象化形式进行科普宣传4 推动公园文化建设,打造文化公园的几点思路 景长顺先生提出了“文化建园”方针。

那我们应如何进行公园文化建设呢?前面,我们 了解了公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也知道了公园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现就深圳公园 的文化建设提出了几点浅薄的建议性思路 4.1 建设特色公园 公园的特色是公园建设和发展的主题,也是公园的文化由于深圳公园的特色并不明 显,公园之间差异化发展程度也很低笔者认为,可以考虑对公园总体规划进行梳理, 如果总体规划中特色定位准确的,可以考虑深化其特色,如果总体规划中特色不准确 的,可以考虑对总体规划进行修订,力求做到一园一特色深圳公园特色不明显也可 以从公园命名上看出,大部分是以山名或地名命名的,公园命名没有体现其特色文化 因此,笔者认为可考虑在公园命名中加入其特色文化内容 4.2 突出岭南园林文化 深圳地处岭南,岭南的园林作为中国园林的 4 大流派之一,具有浓厚的地方文化色彩 岭南园林的文化风格主要有五点:海岸文化,热带文化;远儒文化,世俗文化;享乐 文化,商业文化;开放文化,兼容文化;贬谪文化,务实文化深圳的公园文化应该 传承和发扬岭南园林文化的精华,如:富贵吉祥,务实入世,建筑造型舒朗清透,装 饰丰富多彩,海岸文化与南亚热带海滨文化,远儒文化,商业文化,开放文化和兼容 文化等。

4.3 建设精品园林景点 一方面,可加强新公园建设中的园林景点建设,力争做出精品;另一方面,对于已建 成开放的公园,可因地制宜,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造,围线公园特色有计划、有步骤地 制定改造方案,给公园内一般性景点注入新文化,提升和丰富其文化内涵,力求将一般性景点改造成精品园林景点,使其成为支撑和构成公园文化特色的重要元素 4.4 准确把握和灵活运用公园文化形式 在围绕公园文化建设原则前提下,公园可选择最能表现自身特色的文化形式,这种形 式既可是一种或多种,也可是创新的形式,而创新形式是公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最为推 崇的,是公园文化的亮点当然,在进行园林作品的设计和创作时,对于某种文化形 式,不能生搬硬套,而要根据园林作品的特点灵活运用 4.5 建设高素质的专业管理团队 公园文化建设水平的高低与管理团队专业素质的高低息息相关深圳公园的专业技术 人员受到事业单位结构比例管理和岗位设置限制目前,专业技术人员比例约占总编 制数的 37%,而专业技术人员中高、中、初 3 级专业技术人员按 22.73%、44.8% 和 32.47%的比例进行配置应该说,这种比例下的专业技术职数是比较少的,而高 级专业技术职数尤其少。

面对这种困境,笔者认为,一方面,可向专业技术管理部门 申请提高比例,增加专业技术人员职数;另一方面,可通过举办各类专业知识培训或 讲座,提高现有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甚至在政策上可以鼓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再教 育来提高公园管理水平和专业理论知识前者是制度设计上的缺陷,要改变起来比较 难,后者应该是公园可控的,应大力提倡公园管理如果没有一个高素质的团队支撑, 文化建园也就无从谈起 5 结束语 作为公园管理者,我们应该象塑造人的灵魂一样去建设公园的文化,在政策、资金等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至力于将公园建设成文化公园,将传统或现代的文化元素融入到 公园之中,使公园得到持续发展,更具生命力本文虽然针对的只是深圳公园文化建 设,但希望对其他城市的公园文化建设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景长顺.文化建园的哲学思考[J].中国园林,2001(1) 2 曹林娣.中国园林文化[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 李玉清.森林公园生态文化旅游理念与内容创新[J].林业调查规划, 2010(8) 4 石茗馨.基于文化特征的岭南园林地域类型及其构成要素[J].广东林 业科技,2009(6) 5 刘庭风.中日古典园林比较[M].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