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校地人才合作 加强柔性引才借智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6999238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拓展校地人才合作 加强柔性引才借智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拓展校地人才合作 加强柔性引才借智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拓展校地人才合作 加强柔性引才借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拓展校地人才合作 加强柔性引才借智(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拓展校地人才合作加强柔性引才借智拓展校地人才合作加强柔性引才借智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联合科研攻关、促进项目对接,积极探索加强校地合作交流新路。目前已与北京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科院沈阳分院等 36 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引进一大批国内领先的技术和成果,有效推进传统产业的跨越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对大型企业、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来创办或与我市共建的高水平研发机构进行补助,初创期当地政府给予100300 万元配套资金。对省外大学生来漳实习予以补助,其中本科生实习期为两个月以上半年以内的达到 900 元的标准补助,硕士生实习期为两个月以上半年以内的达到 1600 元的标准补助

2、。联合科研攻关。以四种模式加强校地、校企科研合作,一是一是高校研究所的某个课题组甚至个人承担企业的一个项目的攻关工作,二是二是院校研究所根据企业的技术需求,组织相关的研究团队开展科技合作,三是三是几个院校研究所围绕一个企业,解决其不同领域的技术难题,四是四是开展院校与地方政府全面合作,通过建立产学研基地、科技产业推广示范点等科技研究平台,共同攻关科研项目。目前,已与西北工业大学建立起集研究创新、技术转让、人才引进、项目对接为一体的紧密型合作关系,除建立“西北工业大学电机工程中心”、 “西北工业大学光电产学研基地”外,在科能集团、思特电子、移动等 20 多家大型企业建立西北工业大学定期联系服务点。2促进项目对接。发挥典型示范的争创效应,以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通过举办创业技术项目对接洽谈会等多种形式,探索院地项目对接合作新路。与西北工业大学建立合作关系以来,成功对接 22 个人才科技项目,其中建设成的光电科技产业园区,在全省光电产业发展中位居前列。目前,全市共有 106 个技术需求与全国各地高校展开对接合作,已经签订合作协议 56 项,意向投资总额 20 亿元,有四名院士被市政府聘为科技顾问,34 名专家被聘为“蓝火计划”第一批科技特派员,落实产学研协作项目 200 多项,年创产值可达 12 亿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