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一年级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6999135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初一年级期末考试复习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最新初一年级期末考试复习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最新初一年级期末考试复习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最新初一年级期末考试复习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最新初一年级期末考试复习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初一年级期末考试复习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初一年级期末考试复习重点(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初一下生物复习提纲初一下生物复习提纲 第一章第一章 人的由来人的由来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19 世纪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四种现代类人猿: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猩 猩。 2、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 3、由于环境的改变(外因)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内因) ,使得部分古猿进化成现在人。 第二节 人的生殖 一、生殖系统 男性 输精管:输送精子 睾 丸:产生精子女性 卵 巢:产生卵细胞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生殖的过程:受精卵 胚泡 胚胎 胎儿 诞生1、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胚泡。胚泡移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即怀孕的开

2、始。胚 泡发育成胚胎。胚胎经过 8 周左右形成胎儿。胎儿经过 40 周左右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意味着新生儿诞生。2、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液体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并排出废物。 (受精卵分裂和胚胎初期营养物质由卵黄供给) 第三节 青春期 一、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1、身高突增、体重明显增加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 2、一些器官(心、肺、神经系统等)的功能明显增强。 3、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4、进入青春期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出现第二性征。 第四节 计划生育 1、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我国已经把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

3、国策。 2、计划生育有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三、计划生育的意义。 1、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 2、优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 第二章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人体的营养 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一、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 二、糖类、脂肪、蛋白质 1、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并且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葡萄糖、蔗糖、淀粉都属于糖类。肥肉、大豆、花生等食物含有较多的脂肪。 4、奶、蛋、鱼、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人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所以青少年儿 童和大病初愈的人应补充蛋白质。 三、维生

4、素 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人体每日对它们的需要量也都很少。但其他营养物质不能 代替它。 识记课本表 1 表 2 无机盐和维生素的缺乏症状。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 一、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变化 1、口腔是消化系统的开始部分,对食物只具有初步消化作用。分娩分娩40 周周子宫子宫8 周周子宫子宫分裂分裂输卵管输卵管分裂分裂输卵管结合输卵管结合受精卵受精卵2、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消化道是一条很长的管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 门。消化腺分两类:一是消化道外的大消化腺(唾液腺、胰腺、肝脏);一是消化道壁内的小腺体(胃腺、肠腺) 。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

5、腺,分泌胆汁。其他腺体分别分泌唾液、胰液、胃液、肠液,都属于消化液且含消化酶。 3、胆汁属于消化液但不是消化酶,对脂肪能起乳化作用,有利于脂肪的消化。 识记课本插图。 二、营养物质的吸收 1、食物在消化道内经过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最终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等能够被人体吸收 的小分子物质。食物中的水、无机盐、维生素可以不经消化直接被人体吸收。 2、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这是与小肠的长度和内壁结构特点相适应的。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1)最长,5-6 米; 2)内表面具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 3)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

6、胞构成,这种结构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小肠有多种消化液,有利于食物的消化。 第三节 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一、合理营养1、避免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 (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 。均衡摄入五类食物(识记平衡膳食宝塔) )2、保证每日三餐,按时进餐。 3、在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 30、40、30左右。 二、时刻注意食品安全。1、食品安全 蔬菜瓜果必须清洗干净 2、不吃有毒的食物(馊饭菜、发芽的马铃薯) 3、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 4、保持厨房和炊具的干净 第三章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人体的呼吸 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一、呼吸系统的组成 1、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

7、管(呼吸道作用: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 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 2、肺(肺的作用:气体交换的场所) 二、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保持环境中的空气新鲜、清洁。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1、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一分种大约呼吸 16 次。 2、胸廓横向的扩张和收缩,是肋骨间的肌肉收缩和舒张的结果。纵向扩张和收缩,是膈肌收缩和舒张的结果。3、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动作。 4 人在平静吸气时,肋间肌、膈肌收缩、胸廓扩大和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气体入肺人在平静呼气时,

8、肋间肌、膈肌舒张、胸廓缩小和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气体出肺二、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1、原理:气体的扩散作用 2、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液 肺泡之间二氧化碳 氧气 (血液中) (肺泡内)3、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血液 组织细胞之间二氧化碳 氧气 (组织细胞中) (血液)第三节 空气质量与健康 一、常见的大气污染源:工业生产的排放、车辆船舶尾气、秸秆焚烧、地面扬尘 二、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 1、控制污染物排放是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 2、植树造林是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 (五点取样法,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第四章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一节 流动

9、的组织血液 一、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 二、血浆 1、血液分层后,上层淡黄色的半透明液体是血浆。 2、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三、血细胞 1、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2、血液分层后,红细胞在下层,呈红色;白细胞和血小板在两层交界处,很薄,呈白色。 3、红细胞是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红细胞因有血红蛋白而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4、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呈红色。 5、白细胞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但数量少。 6、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 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 一、

10、三种不同的血管: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 二、动脉 1、动脉是将血浆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动脉的管壁较厚、弹性大,管内血流的速度快。 2、动脉最后分支成了毛细血管。 三、毛细血管 1、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 2、毛细血管的内径小,管壁薄,速度最慢,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 四、静脉 1、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2、静脉的管壁较薄、弹性小,管内血流的速度慢。 2、有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 。 第三节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一、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识记课本心脏结构图。 1,心室壁比心房壁厚! 2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和动脉之间有动脉瓣。 二

11、、血液循环的途径 1、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 2、体循环把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3、肺循环:流回右心房的血液,经右心室压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 4、肺循环把静脉血变成动动脉血。 5、人在安静状态下,心室每次射出的血量大约为 70 毫升。人体内的血液总量大约为 4000 毫升。 三、心脏收缩方式: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 一、血型的发现 1900 年奥地利科学家德斯坦纳把血液分为 A 型、B 型、AB 型、O 型。即 ABO 血型。 二、同型输血 1、输血的时候,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

12、则。 2、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 O 型。 三、血量和输血 1、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 78。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 200300 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2、从 1998 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第五章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第一节 尿的形成和排出 1.人体生命活动中产生的废物: 二氧化碳(细胞内) 、多余的水(细胞外) 、食物残渣(细胞外) 、氨气 尿素(肝细胞内消化分解蛋白质时产生)2.产生的部位:概念 排泄 排遗废物来源体内代谢终产物消化后剩余的残渣产生部位细胞内 消化道一、泌尿系统的组成 1、由肾脏(形成尿液) 、输尿管(输送尿液) 、膀胱(暂时储

13、存尿液) 、尿道(排出尿液)组成。 2、肾脏的位置:腹腔后壁脊柱的两侧。 二、肾单位 1.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尿液形成的基本结构单位 肾小球(由毛细血管形成的血管球) 肾小体 肾小囊(肾小管盲端膨大凹陷,形成有两层囊壁的结构)2.肾单位肾小管(前端与肾小囊腔相通,后端与收集管相连,周围分布毛细血管网)肾中血液流动途径: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小球外的毛细血管肾静脉下腔静脉四尿的形成 1.原尿:当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 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通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人体每天形成原尿大约

14、150 升。 2.终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这些被重新吸收的 物质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中,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人体 每天排出的尿液约为 1.5 升。 四、尿的排出 1、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 2.途径: 大脑(膀胱满后形成尿意控制排尿,所以尿液的形成是连续的,排尿是不连续的)肾脏 输尿管 膀胱 尿道3、意义: (1)排出代谢废物。 (2)调节水和无机盐平衡。 (3)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作用。 第二节 人粪尿的处理 一、人粪尿的价值 1、人粪尿属于农家肥。 2、人粪尿具有来源广、养分全、肥效持久、能

15、够改良土壤和成本低等优点。 三、人粪尿的无害化处理 1、人粪尿中含有大量的病菌、虫卵和其他有害物质。 2、沼气发酵:利用人粪尿产生沼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3、高温堆肥。 4、兴建生态厕所。 例题:肝细胞产生的尿素分子,将经过哪些结构才能随尿液排出? 解:肝脏内的毛细血管 下腔静脉 右心房 右心室 肺动脉 主动脉 左心室 左心房 肺静脉 肺部毛细血管网肾动脉 肾入球小动脉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第六章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眼球的结构及功能 识记课本眼球结构及功能图 1.虹膜:有色素,中央的小孔叫瞳孔。 2.瞳孔:光线的通道。 3.角膜:无色,透明,可以透过光线。 4.晶状体:透明,有弹性,像双凸透镜,能折射光线。 5.巩膜:白色,坚固,保护眼球的内部结构。 6.脉络膜:富含血管,有很多黑色素,使视网膜不受光,除在黑暗中。 7.睫状肌:控制晶状体凸度。 收缩 晶状体凸度变大放松 晶状体凸度变小 8.玻璃体:透明胶状物质。 二、视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