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修钳工培训讲义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6999046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修钳工培训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机修钳工培训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机修钳工培训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机修钳工培训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机修钳工培训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修钳工培训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修钳工培训讲义(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修钳工培训内容机修钳工培训内容第一章: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第一章: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一、金属材料分类一、金属材料分类1、黑色金属(1) 、钢a、碳素钢b、合金钢合金结构钢、合金工具钢、特殊性能钢(不锈钢、耐热钢、磁钢)(2) 、铸铁(白口铸铁、灰口铸铁、球墨铸铁、可锻铸铁)2、有色金属(铝、铜、锡、铅、锌等及其合金)二、材料的力学性能二、材料的力学性能1、强度:金属材料在静负载作用下,抵抗变形或破坏的能力。 (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2、塑性:材料在载荷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而不致破坏的能力3、硬度:材料抵抗局部变形,特别是塑性变形、压痕或划痕的能力(洛氏硬度、布氏硬度)4、韧性:金属材料抵抗冲

2、击载荷作用而不破坏的能力三、热处理分类三、热处理分类1、普通热处理(1)退火:把钢加热到一定温度(800940) ,经过较长时间的保温,然后缓慢冷却(一般为炉冷)的一种热处理工艺目的:使钢中的碳化物球化,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2)正火:是退火的一种特殊形式,不同之处是正火加热温度高,冷却速度快(采用空气冷却)目的:使钢中的碳化物球化,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但处理后的强度、硬度较高。(3)淬火:钢加热到硬顶的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后,在水、盐水或油等介质中冷却的一种处理工艺目的:提高钢的硬度和耐磨性(4)回火:淬火后的钢件重新加热到一定温度,经过一段保温时间后,在空气或油中冷却。目的:

3、保证钢的的高硬度和耐磨性。生产中把淬火后接着进行高温回火称调质处理2、表面热处理(1)表面淬火(火焰淬火、感应加热淬火)(2)化学热处理a、渗碳:将低碳钢或低碳合金钢放入渗碳介质中,通过加热和保温,使活性碳原子渗入工件表面目的:提高表面硬度b、渗氮:将活性氮原子渗入工件表面并与钢中的某些元素形成氮化物(主要加工精密零件)。目的:提高表面的硬度、耐磨性、热硬性和疲劳强度c、液体碳氮共渗:钢表面同时渗入碳原子和氮原子的过程目的:提高耐磨性和硬度d、发黑:金属表面生成一层致密而与基体牢固结合的薄膜。 (膜式黑色、红棕色或蓝黑色)目的:金属起防锈作用;增加表面的美观光泽;减小工件中的内应力。第二章、公

4、差配合与表面粗糙度第二章、公差配合与表面粗糙度一、互换性:一、互换性:就是同一批零件中任意选一零件,不需要任何加工和修配,就能装配到所需的部件或机器上去,并能达到所需的性能要求。二、配合与基准制二、配合与基准制1、配合:基本尺寸、相互结合的孔或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2、配合的种类(间隙配合、过渡配合和过盈配合)3、基准制:基孔制和基轴制三、形状与位置公差三、形状与位置公差四、粗糙度第三章、钳工基础知识第三章、钳工基础知识一、常用量具、仪器和检测工具的使用一、常用量具、仪器和检测工具的使用1、游标卡尺2、千分尺3、百分表二、钳工基本加工方法二、钳工基本加工方法1、攻螺纹、套螺纹的工艺要点(1) 、螺

5、纹的分类(普通螺纹 M、管螺纹 G 或 Rp、梯形螺纹 Tr、锯齿螺纹 S)(2)螺纹的要素与代号(牙型、公称直径:大径、螺距、导程:旋转一周,该点沿轴向移动的距离、线数、旋向、公差)2、攻螺纹的工艺要点(1) 、合理选择攻螺纹前的底孔直径加工钢或塑性较大的工件时:钻头直径 D=螺纹公称直径 d 螺距 P加工铸铁和塑性较小的工件时:钻头直径 D=螺纹公称直径 d1.1X 螺距 P钻孔后,孔口必须倒角,倒角直径略大于螺纹直径,这样有利于丝锥切入。(2) 、用丝锥切削螺纹时,应保证丝锥中心线与螺孔端面在两个互相垂直方向上的垂直度。(3) 、攻盲孔螺纹时,应注意:a、钻孔深度=所需螺孔深度+0.7X

6、 螺纹大径b、防止丝锥到底了,还继续往下攻,造成丝锥折断。c、注意清理孔内切屑,防止切屑阻塞造成丝锥折断。(4) 、攻韧性材料螺纹时,应加入合适的切削液,以减少切削阻力及表面粗糙度,延长丝锥寿命。(5) 、攻螺纹时必须以头锥、二锥、三锥顺序进行。保持两手均衡用力。3、套螺纹的工艺要点(1) 、圆杆直径的确定:圆杆直径 D=螺纹公称直径 d0.13X 螺距 P (圆端需倒角)(2) 、套螺纹保持板牙端面与圆杆轴线垂直,以免出现啃牙现象。(3) 、套螺纹时需加切削液,一般用浓的乳化液或机械油4、从螺孔中取出折断丝锥的基本方法(1) 、用钳子取出(2) 、用振动法取出:冲头正反轻轻敲打丝锥。(3)

7、、焊接法(4)电火花第四章、典型零件的装配工艺第四章、典型零件的装配工艺一、螺钉、螺母的装配要点一、螺钉、螺母的装配要点1、做好被联接件和联接件的清洁工作,螺钉拧入时,螺纹部分可涂上润滑油(高温环境使用:可涂上高温防卡剂) 。2、装配时要按一定的拧紧力拧紧,用大扳手拧小螺钉时特别要注意用力,不要过大。3、螺杆不产生弯曲变形,螺钉头部、螺母底面与连接件接触良好。4、被联接件应均匀受压,互相紧密贴合,联接牢固。5、成组螺钉或螺母拧紧时,应根据联接件的形状、紧固件的分布情况,按一定顺序逐次(一般 23 次)拧紧。6、联接件在工作中有振动或冲击时,为了防止松动,必须要有可靠的防松装置。(1) 、摩擦力

8、防松法(如:弹簧垫片、双螺母等)(2) 、机械防松法(如:开口销与带螺母防松、圆螺母止动圈防松、串联钢丝防松等)(3) 、永久防松(破坏螺纹、焊接等)(4) 、螺纹紧固密封剂防松二、键联接装配工艺二、键联接装配工艺1、键联接的分类:松键联接、紧键联接和花键联接2、松键联接:包括普通平键、半圆键、导键和滑键等。特点:靠键的侧面来传递扭矩,轴和套件联接的同轴度要求较高,不能承受轴向力。(1)普通平键装配:键与轴槽、轮毂槽的配合要求,键的两端头与轴槽两端头应为间隙配合,键的上平面与轮毂槽底应留有一定间隙。(2)半圆键装配:将键装入轴上半圆弧槽中,套件装上时健能自动适应轮毂键槽,但这种键只能传递较小扭

9、矩。(3)导键装配:键与槽采用 H9/h9 配合,并用螺钉紧固在轴上;键与轮毂采用 D10/h9配合,轴上零件能做轴向移动。(4)滑键装配:键固定在轮毂键槽中(较紧配合) ,键与轴槽为间隙配合,轴上零件能带动键做轴向移动,用于轴上零件在轴上要作较大距离的轴向移动场合。3、紧键联接:楔键和切向键(1)楔键联接:是依靠键上的表面和轮毂槽底面有 1:100 的斜度楔紧作用来传递扭矩。键侧与键槽应有一定的间隙,紧键联接容易造成轴、孔中心偏移,所以只能适用低速、精度不高的场合。(2)切向键联接:一个切向键只能传递一个方向的转矩,若要传递双向转矩时,应有互成120135角分布的两个切向键。切向键主要用于载

10、荷很大,同轴度要求不严的场合,装配时两切向键的斜度要一致,打入键槽时两底面要接触良好。4、花键联接的装配要点(1)静联接花键装配时,套件应在花键轴上固定,故所选择的配合及齿距误差可能出现少量过盈,装配时可用铜棒轻轻打入,但不要过紧,要防止拉伤配合表面。如果过盈较大,则应将套件加热后进行装配,但它的轴向位置必须靠其他制动件固定。(2)动联接花键装配时,套件在花键轴上可以自动滑动,没有阻滞现象,但也不能过松,用手摆动套件时,不能感到有明显周向间隙。(3)花键轴与花键孔制造精确,故在装配时只需要去掉毛刺,做好清洁工作,涂上润滑油就可将套件装上。(4)对某些花键孔齿轮,因齿部经高频淬火,内孔有些收缩,

11、造成装配困难,此时可用推刀修整键孔,也可涂色法修整装入。三、销联接的装配工艺三、销联接的装配工艺1、圆柱销的装配要点a、在两被联接零件相对位置调整紧固的情况下,才能对两倍联接件同时钻、铰孔,孔壁表面粗糙度小于 1.6m,以保证联接质量。b、所采用的圆柱铰刀,必须保证在圆柱销打入时有足够的过盈量。c、圆柱销打入前,做好孔德清洁工作,销涂上机油后方可打入。d、圆柱销装入后尽量不要拆,以防影响联接精度及联接的可靠性。2、圆锥销的装配要点a、在两被联接零件相对位置调整、紧固的情况下,才能对两被联接件同时钻、铰孔,钻头直径为销的小端直径,铰刀为 1:50 锥度,注意孔壁表面粗糙度要求。b、铰刀铰入深度,

12、以锥销自由插入,大端部露出工件表面 23mm 为宜,做好锥孔清洁工作,锥销涂上润滑油插入孔内,再用锤子打入,小子大端面露出不超过倒角,有时要求与被联接件一样平。c、一般被联接零件定位的定位销均为两只,注意两销装入深度基本要求一致。d、销在拆卸时,一般从一端向外敲击即可,有螺尾的圆锥销可用螺母旋出,拆卸带内螺纹的销时,可采用拔销时,可采用拔销器拔出。四、带传动机构的装配工艺四、带传动机构的装配工艺1、常见带传动的分类V 带传动(YZABCDE 七种) 、同步带传动和平带传动2、V 带及带轮装配要点a、带轮与轴的配合一般选用过渡配合,装配前做好孔、轴清洁工作,轴上涂上机油,用铜棒、锤子打入,将带轮

13、装在轴上,还需要紧固件保证轴向和轴向固定。b、检查带轮的装配精度,一般要求径向圆跳动为(0.00250.0005)D,端面跳动(0.00050.0001)D,D 为带轮直径。c、两带轮装配后要求:两带轮轴线平行度符合要求,两带轮槽的对称平面装配后要在一平面上。检查方法:中心距大的可用拉线法,中心距小的一般用钢直尺测量。d、V 带装入带轮中位置要求:装入 V 带时,应先将 V 带套入小带轮中,再将 V 带旋入大带轮中。装好的 V 带平面不应与带轮槽底面接触或凸在轮槽外。e、张紧力的调整时通过改变中心距。张紧产生的绕度 y=1.6L/100(L 为两轮中心距离)五、链传动机构装配要点五、链传动机构

14、装配要点1、链轮在轴上必须保证轴向和周向固定2、两链轮轴线必须保证平行,否则会加剧链轮和链的磨损,降低传动平稳性,增加噪音。3、两链轮间轴向偏移量不能太大,一般当两轮中心距小于 500mm 时,轴向偏移量在 1mm以内,两轮中心距大于 500mm 时,轴向偏移量在 2mm 以内。4、跳动必须符合要求(可查手册)5、链装配的下垂度要求:当链传动式水平或倾斜度小于 45时,下垂度 f 应不大于2%(L 为两链轮中心距) 。倾斜度大于 45时,f 应小于 0.2%L。六、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要点六、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要点1、圆柱齿轮机构的装配要点a、齿轮和轴的装配:滑移或空转的齿轮装配在轴上,不应有咬

15、住和阻滞现象,滑移齿轮轴定位准确,啮合齿轮轴向错位量不得超过规定值;固定齿轮装配同轴度要求高,应注意先清理轴和孔,过盈量大的可用温差法装配。精度要求高的齿轮装配还要进行径向圆跳动。2、齿轮轴组的位置齿轮轴组在箱体中对箱体的加工精度要求:a、 孔距精度要求b、 孔系平行度精度要求c、 孔的轴线与端面的垂直度要求d、 孔中心线的同轴度要求3、齿轮啮合质量的检查a、齿轮侧隙的检查压扁软金属丝检查法:在齿宽两端的齿面上,平行放两条熔断丝(宽齿应放 34 条) ,其直径不宜超过最小间隙的 4 倍。使齿轮啮合并挤压熔断丝,熔断丝挤压后最薄处的尺寸,即为内核齿轮的法向侧隙值。百分表检查法:将一齿轮固定,另一

16、齿轮上装一固定杆(由于侧隙存在,夹紧杆便可以摆动一定角度) ,百分表测量固定杆的摆动读数即可。接触精度的检查:接触精度主要指标是接触斑点,检验时将红丹粉涂于大齿轮齿面上,使两啮合齿轮进行空转,然后检查接触斑点情况。转动齿轮时,被动轮应轻微止动,对双向工作的齿轮,正反两个方向都应检验。4、锥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要点a、 锥齿轮轴向位置确定:准确确定两锥齿轮在轴上的轴向位置,必须使两齿轮分度圆锥相切,两锥顶重合。b、 锥齿轮啮合质量检查与直齿轮基本相同。5、 蜗杆传动的装配要点a、 蜗杆传动机构装配技术要求:蜗杆轴线应与涡轮轴心线互相垂直;蜗杆轴线应在涡轮轮齿的对称中间平面内;蜗杆涡轮间的中心距要准确;有适当的齿侧间隙;有正常的接触斑点。b、 蜗杆传动机构的装配过程:蜗杆、涡轮装配的先后顺序由传动机构的结构形式而定。在一般情况下,装配工作是从装配涡轮开始。一般蜗杆轴线位置,是由箱体安装孔确定的,蜗杆的轴向位置对装配质量没有影响。为保证蜗杆轴线在涡轮轮齿的对称中间平面内,涡轮的轴向位置必须通过改变调整垫圈厚度或其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