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地理知识丛书》内容提要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6998649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PDF 页数:95 大小:257.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自然地理知识丛书》内容提要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中国自然地理知识丛书》内容提要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中国自然地理知识丛书》内容提要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中国自然地理知识丛书》内容提要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中国自然地理知识丛书》内容提要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自然地理知识丛书》内容提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自然地理知识丛书》内容提要(9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国自然地理知识丛书内容提要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国家之一,不仅疆域辽阔,人口众多,自然地理环境 亦极其复杂而丰富多彩。5 0 0 0 多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劳 动、生息、繁衍;在漫长的岁月里,又不断地开发、利用和改造着周围的环 境。今天,中国人民正面临着新的考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 需要我们每一个人进一步认识这片土地。这套丛书,系统介绍中国的自然地 理基本知识,广及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资源、环境等各个方 面,内容丰富,资料新颖,文字流畅。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同志,将会从 中学到多种知识,加深对祖国的了解,更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以极 大的爱国热忱,投入祖国的建

2、设中去。出版者的话1 9 8 0 1 9 8 6 年间,我们曾组织出版了一批地理知识读物,着重介绍中国 的自然地理基础知识。这些书出版以后,引起了国内外广大读者的注意和好 评。但因时隔多年,不少读者要求重印,有的建议进行修订,增补更新的资 料。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同时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我们约请了原 作者对原书进行修订,增补了新的科研成果并更新资料,修改了原书中一些 不必要的或不够准确的内容和提法,文字表述上也进行了修饰。书中的插图 作了部分调整,还新增了彩色照片,以增加读者的感性认识。 为了突出主题,我们将中国的地形、中国的气候及其极值、 中国的河流、中国的湖泊、中国的沼泽、中国的土壤

3、、 中国的森林、中国的草原、中国的沙漠、中国的海洋和 中国的自然保护区这1 1 种书汇总起来,组成一套“中国自然地理知识丛 书”出版,在开本设计上与原书相比亦有一些变化。我们还将继续组织编写 一些有关的专题,纳入这套丛书之中。 这套丛书适合于中等文化程度的读者自学阅读,又可作为中小学教师和 高年级学生的教学参考资料,是一份进行爱国主义和国情教育的好材料。我 们希望这套丛书能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 1 9 9 2 年5 月中国的河流河流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是人所共知的。虽然全世界河流的总水量不及地 球总水量的万分之一,但河流对人类的贡献,却远比海洋、湖沼、冰川等水 体大得多。 在中国

4、辽阔的土地上,分布着众多的江河。中华民族的祖先最早就是在 黄河两岸定居生息的,并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千百年来,河流在中华民 族的成长、壮大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 与河流的关系将更加密切,河流也将为人类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一、中国河流的主要特点中国的领土广阔,地形多样,气候复杂。在这样的条件下所发育的河 流,与世界同纬度其它国家或面积相当的地区和国家相比,则不尽相同,具 有自己的明显特点,主要是:数量众多,水量丰沛,水系多样,资源丰富。(一)河流众多,源远流长数量多,流程长,是中国河流的突出特点之一。全国流域面积在 1 0 0 平 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 5 0 0

5、0 0 余条, 1 0 0 0 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 5 8 0 条,大 于 1 万平方公里的尚有7 9 条。其中长江和黄河,不仅是亚洲最长的河流,也 是世界著名的巨川。在世界最长的河流中,长江和黄河分别列为第三和第五 位。此外,流经或发源于中国的澜沧江(下游是湄公河)、黑龙江,也都在 世界最长的十大河流之列(表1 )。 中国陆地面积约与欧洲及美国相近,然而大河的数量却远远多于欧洲和 美国。甚至面积为中国两表 1 世界最长的十大河流河名长度(公里)所在大洲名称亚马孙河6480南美洲尼罗河6450非洲长江6300亚洲密西西比河6282北美洲黄河5464亚洲拉普拉塔河4700南美洲湄公河4500

6、亚洲刚果河4370非洲黑龙江4370亚洲勒拿河4320亚洲倍多的北美洲,长度超过1 0 0 0 公里的大河条数也仅为中国的2 / 3 。如果 把中国的天然河流连接起来,总长度达4 3 万公里,可绕地球赤道1 0 圈半。中 国的河流虽多,但在地区上分布很不均匀。一个地区河流的多少,常用河网 密度表示(每平方公里面积内河流的总长度)。中国的河网密度总的趋势是 南方大,北方小;东部大,西部小。中国东部地区的河网密度都在0 . 1 公里/ 平方公里以上,而西部内陆区几乎都在0 . 1 以下,而且有大片的无流区(即 河网密度为零)。东部地区的南方和北方也相差很大,南方几乎都在0 . 5 以 上,长江和珠

7、江三角洲是中国河网密度最大的地区,都在2 . 0 以上,长江三 角洲甚至高达6 . 7 。北方的山地丘陵地区,河网密度一般在0 . 2 0 . 4 ,地势 低平的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和华北平原,一般都在0 . 0 5 以下,甚至出现无流区。中国外流区的河流几乎都沿着3 个地形斜面分别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和 北冰洋。向东的地形斜面属于太平洋流域,面积最大,约为5 4 4 . 5 万平方公 里,占全国总面积的5 6 . 7 。众多的河流分别注入太平洋西岸的各个边缘 海,故又可分成若干个海的流域。自北向南有:黑龙江属鄂霍次克海流域; 图们江、绥芬河属日本海流域;鸭绿江、辽河、滦河、海河、黄河和淮河等 属

8、黄、渤海流域;长江、钱塘江,瓯江、闽江等属东海流域;韩江、珠江、 元江、澜沧江等属南海流域。此外,台湾岛东部的河流直接注入太平洋。向南的地形斜面属于印度洋流域,面积约6 2 . 5 万平方公里,为全国总面 积的6 . 5 ,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的东南部、南部和西南角,东面以唐古拉 山脉、他念他翁山和怒山与太平洋流域为界。中国的印度洋流域各河,下游 均流出国境,经邻国分别注入不同海域。例如怒江等流入安达曼海;雅鲁藏 布江及喜马拉雅山南麓诸河注入孟加拉湾;西南端的狮泉河、象泉河汇入印 度河,注入阿拉伯海。 向北的地形斜面一部分属于北冰洋流域,面积最小,仅5 万平方公里, 占全国总面积的0 . 5 。

9、中国北冰洋流域的河流仅额尔齐斯河一条,它是俄 罗斯鄂毕河的上游,注入北冰洋的喀拉海。(二)水量丰沛,随季节而变水量丰沛是中国河流的又一突出特点。平均每年河川径流总量达2 6 0 0 0 多亿立方米,在世界各国中居第五位。如果把全年的河川径流总量平铺在全 国的土地上,将获得一个平均深度为2 7 5 毫米的水层,这一深度称为径流深 度,是表示河流水量丰富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世界上面积最大的5 个国 家中,中国的径流深度居第四位。 全世界河口流量在1 万立方米/ 秒(相当于年径流总量为3 1 5 4 亿立方 米)以上的河流共有1 8 条,其中在中国境内入海的有长江和珠江,发源或流 经中国的尚有雅鲁

10、藏布江(下游是布拉马普特拉河,流量为世界第四位)、 澜沧江(下游是湄公河,流量为世界第七位)、额尔齐斯河(下游是鄂毕 河,流量为世界第十五位)及黑龙江等 4 条。长江的年径流总量近 1 0 0 0 0 亿立方米,仅次于亚马孙河(3 7 8 4 3 亿立方米)和刚果河(1 3 5 6 0 亿立方 米),居世界第三位。若长江与美国最大的河流密西西比河相比,长江 流域面积仅及密西西比河的5 5 . 1 ,年径流总量却为密西西比河的1 6 5 . 5 ,长江流域平均径流深度为5 4 2 毫米,密西西比河仅1 8 3 毫米,只相当于长 江的1 / 3 。 中国河流水量虽然丰沛,但年内分配很不均匀,随着季

11、节的更替而有明显的变化。河川径流的季节变化,一般用某一季节的水量占全年总水量的百 分数来表示。由于中国面积广大,各地区四季的起迄时间很不一致。为了便 于比较,通常以1 2 月至次年2 月为冬季,3 5 月为春季,6 8 月为夏季,9 1 1 月为秋季。 冬季是中国河川径流最为枯竭的季节,大部分地区冬季水量占全年总水 量的1 0 以下,总的趋势是从南向北递减。秦岭、淮河以南地区,虽然冬季 无冰冻现象,降水量也较多,但超过1 0 的河流仅钱塘江中下游、湘江水系 的一部分、云贵高原的部分河流及西南纵谷河流。台湾岛上的河流,冬季水 量最丰,可达1 5 以上,甚至高达2 5 。北方河流,因冬季降水量少,

12、受冰 冻影响,水量大部不及全年的5 ,只有黄土高原北部,太行山区以地下水 补给为主的河流才达到1 0 左右。 春季是中国河川径流普遍增多的季节,但增长的程度相差悬殊。总的来 讲是“二多二少”,即江南和东北多,华北和西南少。长江、淮河以南的河 流水量,一般占全年总水量的2 0 以上,江南丘陵区因雨季来临,春季水量 可达4 0 左右。东北及西北阿尔泰山地区,因冬季积雪较厚,春汛水量可达 2 0 3 0 ,个别地区高达4 0 。华北地区冬季积雪较薄,春汛很小,这个时 期降水量又少,因此春季水量占1 0 以下,春旱普遍。西南地区属于西南季 风区,雨季开始得迟,春季降雨很少,但气温已经升高,蒸发旺盛,河

13、流出 现全年最枯流量,水量一般占5 1 0 ,比冬季还少。此外,台湾岛和海南 岛春季水量占1 5 左右,比冬季也略有减少。 夏季是中国河川径流最丰盈的季节。由于东南和西南季风的影响,大部 分地区降水量大增,但增加幅度是北方大于南方,西部大于东部。南方河流 水量一般占全年总水量的4 0 5 0 ,但江南丘陵地区,因受副热带高压控 制,只占4 0 以下,反而出现旱情。在北方,因雨量集中,且多暴雨,水量 可达5 0 以上。西部高原、高山区,因气温升高,冰川积雪大量融化,使水 量高达6 0 7 0 。总之,中国河流夏季进入汛期,洪水灾害多在此时出现。 秋季是中国河川径流普遍减少的季节,大部分地区的河流

14、水量,只有全 年总水量的 2 0 3 0 ,总的趋势仍是北方多于南方。江南丘陵区仅达1 0 1 5 ;东南沿海虽受台风影响,秋季水量也只占2 0 2 5 ;西南纵谷地区, 因西南季风撤退较迟,秋季仍属雨季,水量可高达3 5 4 0 ;秦岭山地及以 南地区,因受低压槽和地形影响,降水较多,水量亦达4 0 ;黄土高原和华 北平原一带也是3 0 左右。此外,海南岛秋季水量高达5 0 左右,是全国最 高的地区。 从上述中国河流各季径流的地区分布概况可以看出,夏季丰水,冬季枯 水,春秋过渡,这是中国河流季节变化的基本特点。当然也有例外,例如江 南丘陵和黄土高原的无定河流域,前者是春季占优势,后者是四季均

15、匀,优 势不明显。表 2 中国主要河流径流量的年内分配河名站名季节分配()冬春夏秋松花江哈尔滨6.216.939.0黄河陕县9.915.338.136.7淮河蚌埠8.015.451.724.9长江大通10.321.239.129.4闽江竹岐10.334.441.713.6珠江梧州6.818.663.521.1澜沧江景洪10.79.945.034.4(三)地区差异显著中国有两条重要的水文分界线,这就是外流区和内流区的分界线以及外 流区中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 河水最终能注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外流河,它们的集水区域称为外流区。 河水最终不能汇入海洋,或消失在干旱的沙漠之中,或以内陆湖泊作为归宿 的河流称

16、为内流河,它们的集水区域称为内流区。中国内、外流区的分界 线,北起大兴安岭西麓,大致沿东北西南方向,经阴山、贺兰山、祁连 山、日月山、巴颜喀拉山、念青唐古拉山和冈底斯山,直至西藏西部的国境 线为止。这条线以东,除鄂尔多斯高原、松嫩平原及雅鲁藏布江南侧的羊卓 雍湖一带有面积不大的内流区外,其余全是外流区;这条线以西,除新疆北 部的额尔齐斯河流域外都是内流区。内、外流区的分界线与我国2 0 0 毫米等 雨量线大致相同。因此,它实际上也是一条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分界线,以西 是牧业为主的非季风气候区,以东是农业为主的季风气候区。不同的气候条 件,赋予河流不同的特性。外流河主要水源是降雨,水量一般较为丰富;在 前进过程中,“左右逢源”,有不少支流汇入,水量沿程增多;河水量的变 化随降水而变;河网密度较大。内流河多以冰川积雪融水为主要水源,一般 水量较小,而且支流很少,水量沿程不断减少;河中水量又随气温而变,到 了冬天,气温很低就断流了,故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