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有效复习方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997835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语文有效复习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有效复习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有效复习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有效复习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有效复习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语文有效复习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语文有效复习方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下册语文有效复习方案四年级下册语文有效复习方案济南市芙蓉小学 郭 云 一、复习目标 1.以课程标准 、教材为依据,根据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作系统性的复习。通过复习,查缺补漏,帮 助学生梳理本册书的知识,让他们在头脑中能清晰的闪现本册书所涵盖的知识内容。 2.要面向全体学生,切实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通过复习,努力做到在短期内砸牢基础知识、 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及写作能力。 3.在复习中注意帮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进一步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二、复习内容 字 复习目标 会认生字表(一)的 200 个生字,会写生字表(二)的 200 个生字。 复习重点 1. 容易写错的字。

2、2. 易读错的字。 3. 多音字。 考察形式 看拼音写词语、形近字、同音字组词、多音字组词等。 复习建议 建议生字复习针对重点、弱点、难点进行,尽量不要机械重复。 1. 容易写错的字。 学生答题会出现这样几种错字现象及原因,如:结构写错、添笔画、少笔画、笔画不正确、与形近字混、 点捺不分。 可以让学生根据这几种分类,把自己出现过的错字归类纠正。 2. 易读错的字。 有的字书上给我们标出了读音,还有一些书上并没有告诉我们,但的确学生拿不准,如踌躇、蝙蝠、荧 光屏、巡弋、着地、清香袅袅等,我们都不能忽视,在复习的时候应该加以巩固。 3. 多音字。 全册共出现带括号的多音字 30 个。 词语 本册教

3、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每组“词语盘点”里的词语。2.正确默写本学期学过的成语或四字词语。3.把握本学期的两个成语故事:手不释卷、鹏程万里。 考察形式 把词语补充完整,按要求写词语、选词填空等。句子 教学目标及重点 1. 默写并能运用本学期学过的日积月累中的句子。 2. 默写课文中要求背诵的段落。 考察形式 1. 日积月累中的句子一种是以填空形式把句子补充完整,一种是在情境中填写。如: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做每一件事,读了_ _ _ 这句名言,让我懂得了以至诚之心做事,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的。 2.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阅读 教学目的1. 结合本册教材的单元导读、 “我的发现”

4、、精讲课文中的泡泡语、课文后的阅读思考题回顾、总结、提 炼阅读方法。2.本着以课内阅读指导课外阅读的思想,抓住本册教材阅读训练点重点复习指导。 复习内容 要求背诵的课文,讲读课文的重点段落,第 1 课和第 23 的六首古诗词。 阅读考察形式 1. 标点 (1)考察内容及形式:加标点 注意逗号、顿号、句号、感叹号、问号、冒号、引号的使用以及书写要求。 (2)复习建议 * 引号的用法非常值得重视。 (语文园地七中的“我的发现” ) A 特定称谓 如: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 。 B 特殊含义,运用比喻 如: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C 特殊含义,表

5、示强调 如:可是一查黄河近 2000 年来的“表现” ,却叫人大吃一惊。 D 特殊含义 如: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 。 * 顿号的使用要注意指导学生是在并列的词语之间。 2. 字词 * 考察形式:解词、选词、近义词、反义词。 * 在词语练习中,我们也应侧重方法指导。比如: (1)指导学生辨析词语选词填空时,可以指导以下方法: 从感情色彩上进行辨析。 如“顽强”表示赞许, “顽固”则表示憎恨。 从语意轻重上进行辨析。 如“破坏”与“摧毁”前者程度浅,后者程度深。 从范围大小上进行辨析。 如“战争”与“战斗”前者范围大,后者范围小。(2) 找近义词、反义词的方法。 寻找近义词,可

6、以保留原词中能表达基本意思的那个字。 寻找反义词的方法,有的可以从原词各个词素中对应找出来,如“舍近”的反义词就是“求远” 。 注意词性相同、字数相同。 (3)解释词语。 本册教材中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来理解词语,大概有以下几种解词方法: 联系上下文(第 2 课“危峰兀立” ,第 5 课“梦寐以求” ) 联系资料 查字典理解词语 抓住表情达意的词语体会文章情感(第 9 课自然之道课后第三题,第 17 课触摸春天课后第三 题) 辨析近义词 3. 句 (1)考察形式:把句子换种说法、体会比喻、拟人的表达效果、找出过渡句、总起、总结句等,体会句 子的含义。 (2)本册在句子方面的训练有以下几种:特殊

7、句子的表达特点及效果。 (第 2 课桂林山水的比喻,第 21 课乡下人家课后第三题拟人句,P16“我的发现” 中的排比句,P117“我的发现”中的拟人句) 抓住含义深刻的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句子的含义。 (第 13 课夜莺的歌声课后第三题,第 17 课触摸春天课后第三题,第 19 课生命 生命课后 第三题) 结合课文和具体事例,理解句子意思。 (第 15 课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课后第二题) 4.段篇: 考察形式:结构、顺序、理解内容、领会表达。 (1)本册在段篇方面的训练点有以下几种: 风光类文章(第一、六组) 一边读能一边想象画面。 (第 1 课古诗词三首课后第二题,21 课泡泡语) 感受作者

8、对大自然的赞叹、热爱以及对田园生活的赞美与向往之情。 (第 2 课桂林山水课后第二 题,21 课泡泡语) 能抓住不同景物的特点。 (21 课课后第三题) 抓住明显的叙述顺序理清条理。 (第 3 课按作者的游览顺序) 叙事类文章(第二、四组) 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体会人物精神,把握文章思想感情。 (第 7 课课后第三题) 抓住点明中心的句子体会文章中心。 (第 5 课最后一段) 抓住文章主要内容,回答贯穿全文内容的主要问题。 (第 7 课课后第 2 题) 结合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第 5 课后第三题) 科普类文章(第三组) 抓住文章主要内容,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 (第

9、 11 课课后第二题) 抓住重点词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第 9 课第二三题) 中外文学类文章(第五组) 抓住课文内容,深入体会关键词语的含义。 (第 17 课课后第三题)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道理。 (第 19 课课后第三题) 感受作者对生命的热爱之情。 (第 19 课课后第二题) 人物描写类文章(第七组) 人物的动作、语言等的语句,体会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25 课课后第二题,27 课课后第三题 )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类文章(第八组) 抓住有关语句,体会人物的想法和心情。 (29 课课后第三题) 学习简要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

10、方法。 习作 1. 本年级本学期习作类型: (1)写实的习作:写校园的景、物、事,写自己的心里话,写大自然中的观察和发现,热爱生命的人和 事,乡村生活的感受,我敬佩的一个人。 (2)写想象的习作:看图作文。 2. 本学期复习方法: 根据本学年段的习作要求,梳理总结不同类别的习作要求,对每个单元的习作要求举一反三让学 生练习,进一步提高审题、选材能力。 对本学期自己的习作进行进一步修改。 作文实际上是学生学习语文课的一种综合性。在复习时让学生多看自己的作文,重温老师的修改和 批语,总结自己作文时常犯的毛病。当时认为很好的句子、段落,复习时再看可能就觉得不怎么如意,改上几句,也就是新的提高。 以片

11、断练习为主。 人物的动作描写; 人物的语言描写; 一边叙事一边写出自己的感受等。 3.本学期作文的要求:描写景的要求: 要抓住特点写具体。 按一定顺序写。 能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方法描绘情景,让读者想象出画面。在这篇习作中,学生易出现的问题是语言描写简单,教师可指导学生学习课文中抓住景物的形状、颜色、 声音、感受以及变化的方法来写。 写事习作的要求: 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尝试写出自己的感受。 写完后自己读,接受别人的意见,并认真修改。 在这篇习作中,学生易出现的问题是抓不住重点,重点部分三言两语,轻描淡写。可以先指导学生结合 本册第 7、18 课等这几篇叙事文,体会作者是抓住人物的语言、

12、动作、神态、感受的方法把重点部分写 具体的,然后修改自己作文中的重点部分。 写人习作的要求: 通过具体的事例把一个人的值得敬佩的地方写清楚。 准确生动地写出人物衣着、外貌、动作、神态等方面的特点。 能按一定的顺序突出一个人的特点,表达自己的敬佩之情。写人的习作,要善于抓住细节刻画人物,我们要选择那些人物典型的细小的举动和细微的生活情节 进行具体、细致的描写,使人物的思想性格更加深刻,生动逼真。 看图作文的要求: 仔细观察画面,整体感知图中的景和人。 依据图意,展开联想。 围绕中心合理组织材料,把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 写看图作文这类习作时,图是写文的依据。因此,仔细观察图画,领会图画的含义

13、是写好作文的关键, 大胆地展开联想,联系实际生活,使文章变得更真实可信。 三、注意事项1注意突出重点。一学期所学内容较多,面面俱到不太可能,我们应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有效提高学生成 绩。复习方法要多样,新教材每一单元都是以专题组织教材内容,所以我们可以专题的形式来复习,加 强知识的整合。2以生为本,营造宽松的复习氛围。 要摆正师生的角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创造宽松的复习氛围,增进与学生间 的交流。老师可以采用一些激励性的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更关心重视基础薄弱的同学。复习内容都是学习过的做过的,对于好学生而言,复习期间,轻松而愉快,练习完成得也很快,所以 我们应把关心重点放在差生身上,耐心帮助他们,使每个同学通过复习都有较大的进步。 4优化复习资源,避免题海战术。 布置给学生的试卷老师一定先自己做,对试题进行精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