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教科书课后自测题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993726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61.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态心理学教科书课后自测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变态心理学教科书课后自测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变态心理学教科书课后自测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变态心理学教科书课后自测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变态心理学教科书课后自测题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变态心理学教科书课后自测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态心理学教科书课后自测题(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不属于心理障碍判断标准的是 A. 心理功能紊乱 B. 痛苦或损伤C. 其他人感到不适D. 非典型性反应2.认为扭曲的思维方式会导致异常行为,而矫正这种扭曲的思维方式就会减轻甚至消除异常行为的是 A. 心理动力学B. 行为主义C. 人本主义与存在主义D. 认知学派3. 创造“患者中心治疗”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是 A 马斯洛B 罗杰斯C 埃里克森D 华生4.希波克拉底关于心理障碍的体液理论是一种A 超自然的观点B 心理学的观点C 心理测验D 都不是5.在心理障碍的评估中,人格测验是一种A 临床访谈B 行为评估C 心理测验D 脑成像技术二、判断题1.痛苦是所有心理障碍的共

2、同特点( )2.人本主义对人性持乐观态度。 ( )3.效度是信度的必要条件,信度是效度的充分条件。 ( )三、名词解释1. 心理障碍:2.标准化:四、填空题1.行为主义有 3 个最基本的假设: 、 、 2.第一个提出个体全程发展理论的是 。3.临床访谈包括精神状况检查、 和 。五、简答题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CCMD)把心理障碍分为哪 10 种类别?六、论述题请谈谈你对变态心理多维度整合模型的理解。第二章一、单项选择1.下列答案中哪项属于知觉障碍A 视幻觉B 内感性不适C 感觉减退D 妄想2.下列属于思维逻辑障碍的有A 病理性赘述B 强迫观念C 语词新作D 妄想3.下列不属于意识障碍特

3、点的是A.澹妄状态 B夸大妄想 C.昏睡 D.朦胧状态 4妄想的特点不包括_。A.没有事实依据 B.与其教育水平不相符 C.病人坚信不移,无法说服 D.可以以亲身体验和经历加以纠正 5感知觉障碍是在精神病人中较为常见的认知障碍,以下病人的行为应该认定为 _:一位病人把房顶的一只猫看成是一只老虎,吓得不敢动。A错觉 B幻觉 C事物变形症. D 妄想 二、判断题1.妄想的特点之一是没有事实依据,病人不能以亲身体验和经历加以纠正。 ()2思维不连贯属于思维联想障碍。 ()3病人在夸大妄想的支配下,夜以继日地从事一项自认为很有意义其实是很荒谬,无聊的事情,这是情感高涨。 ()4幻觉和妄想分别属于知觉障

4、碍和思维内容障碍。 () 5蜡样屈曲是运动行为障碍的一种。 () 三、名词解释 幻觉妄想自知力 四、填空题1妄想的特点有:没有事实依据,与其教育水平不相符, _, 。 2精神发育迟滞、痴呆是认知障碍中 障碍的表现。 3错构的病人与幻觉的病人一样具有错误而歪曲的思维意识,那么他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 。 4病人在接受痛苦的刺激时仍会体验到愉快的感觉称作 。 5意志行为障碍包括 , , , 。 五、简答题 1请简述如何判定某一精神活动是否正常? 2自知力在临床诊断中的作用如何? 六、案例分析李某,男,37 岁,患有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病后自认为是高级干部、说自己比爱因斯坦还厉害,发明了很多新技术,写了

5、很多文章,并有可能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请根据本章有关内容判断,该病人的表现属于哪种典型的精神症状?第三章一、单项选择题 1.“过分担心处于特定情境,如在酒会大厅中,没有可以立即使用的出口”是 症状的关键特征之一。 A场所恐惧症 B社交恐惧症 C特定恐惧症 D焦虑障碍 2.下列关于惊恐障碍与恐惧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惊恐障碍属于恐惧症的一种 B惊恐障碍是以惊恐发作为继发症状,恐惧症以惊恐发作为原发症状 C惊恐障碍不限于特定情境,恐惧症局限于特定的环境 3.小丽正值高三,学业压力很大。由于数月前在一次模拟考试中失利,她开始畏惧考试,担心自己晕场,担心高考失败。尽管她在考场上仍能正常发挥,但在生活

6、中,她开始失眠,情绪不稳,易怒;她的神经总是很紧张,容易兴奋,也容易疲劳。 时,还伴随全身肌肉的紧张。这种身心疲惫的状态已经时轻时重地持续两个月了。你认为小丽面临的是什么问题? A广泛性焦虑 B特定的恐惧症 C强迫症 D.神经衰弱4. 惊恐障碍属于下列哪种病症?_ A强迫症 B恐惧症 C焦虑障碍 5.以下哪一症状不是强迫症状? A有意识地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二者的强烈冲突使病人感到焦虑和痛苦 B仪式动作可使精神痛苦减轻,但社会功能受损 C在癫癎、心脏病首次发作后害怕再发作,感到紧张、焦虑D意识到强迫与反强迫的冲突异常性,但无法摆脱 6.关于神经症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A有一定的人格基础,起病受到

7、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 B自知力基本完整,主动求治 C躯体上有明确的器质性改变或者有病理生理变化 D病人感到痛苦却无能为力 7.小刚每次走到黑暗的地下室时,就会过分地害怕,明知没有必要,但不能防止恐惧发作,总是过分担心没有一个即刻能用的出口逃生,因此,他极力回避去黑暗的地下室,小刚可能患有 。 A社交恐惧症 B惊恐障碍 C场所恐惧症 D思想强迫症8恐惧症不包括下面哪种 。 A场所恐惧症 B.社交恐惧症 C.特定恐惧症 D.强迫恐惧症 二、判断题 1. 强迫症的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所以这些强迫想法都来自于病人外部。 () 2某人恐惧社交,在众人面前讲话时常常结巴、脸红。平时总是尽量避

8、免一切公共聚会,在无法避免时便会极度担心、焦虑、紧张不安,并伴有运动性不安。他为此非常苦恼,到医院就诊,被诊断为社交恐惧症及焦虑症。 () 3马大姐一次午睡时不小心从床上摔了下来,右臂受了些伤。她到附近的医院做了检查,医生说只是擦破了皮,不碍事。但马大姐就是不相信,坚信自己右臂骨折了,不能动了。马大姐患了疑病症。三、名词解释 惊恐障碍恐恐惧症广泛性焦虑 强迫观念强迫行为四、填空题1强迫症的特点是有意识的 和 并存。2恐惧症发作时常伴有明显的焦虑和 症状。 五、简答题 1惊恐障碍的主要表现有哪些2社交恐惧症的主要表现有哪些?3特定恐惧症分为哪些类型? 六、论述题1请论述强迫症可能发病原因的各种理

9、论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请阐述导致社交恐惧症的原因 七、案例分析 。案例 1:刘某,24 岁,外企职员。怕晾晒的衣服掉到地上,总是一遍又一遍地看;不能决定自行车放在车棚里还是车棚外,总是放进去又推出来;觉得杯子放在桌子上的任何位置都不妥,不停地摆弄;它们不断地琢磨酸梅汁、酸梅液的区别,以及办公桌上的电脑显示器摆在什么角度等。对模糊问题则无法处理,感到不安、焦虑。他知道这样不应该,但无法自控,直到把自己折磨得头痛,把事情想明白了才罢休,并因此感到非常痛。案例 2:谢某,38 岁,放射科医生,工作有成绩,社区活动也积极,但大部分业余时间在家里都躺在床上。偶有阵阵轻度腹痛、 “饱胀感” 、 “肠子辘

10、辘作响”有时在左下腹摸到肿块。当地医生用尽了办法,将他转往某著名医院。他住了 10 天院,全面身体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包括全胃肠道 x 线、食道镜、胃镜、结肠镜,均未发现有病。他坚信自己患了结肠癌。每周做大便潜血检查,每 2-3 天就在家里躺在床上仔细抚摸自己的腹部,好几次下班后悄悄给自己做 x 线检查,都没有查出问题。但他对这种结果不是感到宽慰,而是忿懑和失望。请根据本章有关神经症的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案例 1 和案例 2 的描述,可以做出何种诊断? 2案例 1 和案例 2 有哪些这种障碍的典型临床描述?第四章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症状哪些不属于癔症性精神障碍?A.癔症性漫游 B.癔症

11、性运动障碍 C.癔症性遗忘 D.癔症性身份识别障碍2高飞是一次车祸中的幸存者。在车祸后的几个月内, 他在睡梦中总是再度回到车祸时的场景, 而且很容易惊醒,这种情况可能是 PTSD 哪组症状的表现?A病程 B再体验 C回避 D高警觉3应激相关障碍不包括 。 A急性应激障碍 B慢性应激障碍 C创伤后应激障碍 D适应障碍4请对下列症状做出判断: (1)人们常说的多重人格障碍,又称 。 A人格解体障碍 B.癔症性身份识别障碍 C.癔症性遗忘 D癔症性漫游(2)田某在没有任何器质性损伤的情况下突然不会走路了,这是 的症状。A.癔症性运动性障碍 B.癔症性抽搐障碍 C.癔症性感觉障碍 D.瘾症性精神障碍

12、二、判断题 1.癔症常见于青春期和更年期,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 () 2.癔症性抽搐发作就是日常中所说的癫癎发作。 () 3转换障碍又叫多重人格障碍。 () 4创伤后应激障碍要求符合症状标准至少 3 个月。 () 三、名词解释 癔症性躯体障碍癔症性精神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 四、填空题 1.癔症是以 和 为主的精神障碍。2.癔症性精神障碍包括癔症性遗忘、痣症性漫游、 和 。3.应激相关障碍的表现形式有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和 。五、简答题 1在对癔症性躯体障碍做出诊断时需要考虑哪些因?2.癔症性遗忘有哪些特点?3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表现是什么?六、论述题 论述癔症性躯体障碍和癔症性精神障碍的

13、异同点。 七、案例分析 李芹的母亲是个精神分裂症病人,他父亲为此而离开了她母亲,那时她才 2 岁。父亲走后,母亲对丈夫充满了仇恨,并把这种仇恨发泄到李芹身上。从那时起,李芹就年复一年地遭受着母亲的虐待。这种虐待包括毒打和性虐待。母亲经常极其残酷地将李芹的衣服脱光,然后用粗粗的麻绳把她绑起来,并用棍子狠狠地抽她。更为可怕的是,母亲有时还会用木 插她的下阴。由于家里只有母亲和李芹,李芹被虐待的事一直没有人知道。 14 岁时,李芹在又一次被母亲虐待后逃离了家乡,来到了一座陌生的城市,从此再也 、没有回去过。李芹进了一家工厂,开始了新的生活,有了自己的生活圈子。认识她的人都说李芹是个不错的人,只是有些

14、内向、孤僻,有时脸上会有一些古怪的表情,还时不时表现出怪异的行为。20 岁时,李芹开始谈恋爱了,但 2 个月后,男朋友抛弃了她。这对她的打 非常大,她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痛苦之中。近段时间,工厂宿舍里老是出现一些怪事。女工们买的新衣服洗后晾在外面经常被偷,而且不久后发现被撕成碎片。有人看见偷衣服的人居然是老实的李芹。于是,工厂的主管准备开除李芹。当李芹被叫到主管的办公室时,老实的李芹突然变成了另一个人, 她声称自己是神力无边的如来佛,要毁灭这个罪恶的世界。同时,她疯狂地撕扯自己的衣服,形象非常可怕。她的面部表情、举止、嗓音完全变了。 请根据本章有关痣症的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李芹的情况,可以

15、做出何种诊断? 2李芹有哪些这种障碍的典型临床表现? 3试分析造成李芹患上这种障碍的因素有哪些?第五章一、单项选择题 1人格障碍起源于 。 A胎儿期 B童年期 C 青年期 D 老年期2.情绪高度不稳定,极易产生兴奋和冲动是下列哪种人格障碍的特点A表演性 B冲动性 C焦虑性 D反社会性 3双胞胎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共同患病率的研究揭示了该种人格障碍哪方面的病因。 A.整合模型 B社会心理原因 C.遗传原因 D生物递质原因 4下面哪种人格障碍不具有攻击性。A偏执性 B反社会性 C冲动性 D表演性 二、判断题 1人格障碍病人在认知、情感、行为等各方面都会有病态表现。 () 2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病人对于陌生人表现出攻击性,对于家人则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