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城市经济发展需解决的难题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6993170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垃圾城市经济发展需解决的难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建筑垃圾城市经济发展需解决的难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建筑垃圾城市经济发展需解决的难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建筑垃圾城市经济发展需解决的难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建筑垃圾城市经济发展需解决的难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垃圾城市经济发展需解决的难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垃圾城市经济发展需解决的难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垃圾城市经济发展需解决的难题建筑垃圾城市经济发展需解决的难题发布时间:2009-09-28来源:市市政市容管理局我国城市建筑垃圾在逐年增加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每年,我国城市新建、扩建或维修构筑物的施工工地产生的建筑垃圾,已是城市垃圾的主要组成部分。根据 2008 年中国统计年鉴显示,我国每年的房屋施工面积超过 54 亿平方米,产生的建筑垃圾数量已经占到了城市垃圾总量的 1/3 左右。据不完全统计,仅四川汶川地震一次产生的约亿吨建筑垃圾,就已经超过了中国年产生的建筑垃圾总和。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筑垃圾产量仍在逐年递增。政府 4 万亿的基础建设经济刺激方案中,包括保障性安居

2、工程 2800 亿元、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 3700 亿元、铁路、公路、机场、城乡电网 18000 亿元、灾后恢复重建万亿元等大量建设项目,这些投资项目在改善基础设施的同时,无一例外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另外,各地方政府也在争相出台当地的经济刺激计划,从中央到地方,基础设施在建设中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数据显示,砖混结构、全现浇结构和框架结构等建筑,每 1 万平方米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就会产生 500-600 吨建筑垃圾。 城市新建、扩建或维修构筑物的施工工地产生的建筑垃圾其主要成分有:土、渣土、废钢筋、废铁丝和各种废钢配件、金属管线废料、废竹木、木屑、刨花、各种装饰材料的包装箱、包装袋、

3、散落的砂浆和混凝土、碎砖和碎混凝土块、搬运过程中散落的黄砂、石子和块石等,这些材料约占建筑施工垃圾总量的 80以上。尽管大多数建筑垃圾无毒无害,但若简单填埋,不仅影响城市环境、浪费土地资源,还会造成巨大的能源和资源的浪费。 目前,建筑垃圾已经加剧了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的紧张局面,严重影响到了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全国城市普遍面临着土地、资源、人口、环境等“难以为继”的状态,加强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已经迫在眉睫。 我国城市建筑垃圾处理现状 近二十年来,我国城市产出垃圾约为 60 亿吨,其中城市新建、扩建或维修构筑物的施工工地产生的建筑垃圾为 24 亿吨左右,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40。目前,我

4、国城市建筑垃圾的处理方法大体停留在两种类型上,一是未经任何处理的建筑垃圾进行直接填埋,约占 98;二是进行轻度分拣出废金属、废混凝土,仅占 2左右。按照国际测算法,每万吨建筑垃圾占用填埋场的土地 1 亩,我国城市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填埋占地面积就要上十万亩。处理 20 年来的存量建筑垃圾需占用土地 24 万亩,不仅耗用大量土地及垃圾清运费,而且垃圾填埋会阻断土壤生物链,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形成永久性危害。 近几年来,全国不少城市环卫部门在城市建筑垃圾回收、运输和处理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城市建筑垃圾处理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发展速度较慢、垃圾处理技术落后,尤其是运行经费的欠缺,垃圾包

5、围城市、垃圾污染城市的现象仍十分普遍。 整体来看,我国城市建筑垃圾的处理呈现以下几个问题: (1)建筑垃圾分类收集的程度不高,目前只能是绝大部分进行混合收集,这样无可避免地增大了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难度; (2)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低,全国大多数城市对每年产生的大量建筑垃圾至今没有专业的回收机构;全国每年产生的 4000 多万 t 建筑垃圾,需几万人去分拣,由于劳动强度大,工作条件差,工人待遇低,专业分拣的人员又很少,所以大多数可以回收的资源被白白浪费掉了; (3)我国建筑垃圾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水平落后;缺乏对建筑垃圾的分拣、分类堆存、分类处理的新技术、新工艺,尤其缺乏对建筑垃圾做混凝土骨

6、料所必需的破碎、分级、清洗、堆存技术等。城市建筑垃圾处理多采用直接填埋的“低级”处理方式,既占用土地又污染环境,然而有些城市仍然不做任何处理,导致环境问题更为严峻; (4)总体来看,城市建筑垃圾处理投资少,政策法规措施还不健全,建设工作者的环境意识不高; (5)施工技术落后,大量的手工操作,仍然是产生建筑垃圾的主要原因。 由于城市建筑垃圾处理的不当,严重影响了城市环境,主要表现为: (1)占用土地,降低土壤质量;随着城市建筑垃圾量的增加,土地被占用面积也逐渐加大,大多数垃圾以露天堆放为主,经长期日晒雨淋后,垃圾中有害物质通过垃圾渗滤进入土壤中,从而发生了一系列物理、化学、生物反应,或为植物根系

7、吸收或被微生物合成吸收,造成土壤的污染; (2)影响空气质量;建筑垃圾在堆放过程中,在温度、水分等作用下,有些有机物质发生分解,产生有害气体;一些腐败的垃圾发出了恶臭气味,同时垃圾中的细菌、粉尘飘散,造成空气的环境污染;少量可燃建筑垃圾在焚烧过程中又会产生有毒的物质,造成了空气污染; (3)对水域的影响;建筑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因发酵和雨水的冲淋以及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浸泡而产生的渗滤液或淋滤液,会造成周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 (4)破坏市容、恶化城市环境卫生;城市建筑垃圾占用空间大、堆放无序,甚至侵占了城市的各个角落,恶化了城市环境卫生,与城市的美化与文明的发展极不协调,影响了城市的

8、形象。 (5)存在安全隐患;大多数城市对建筑垃圾堆放未制定有效合理的方案,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比如建筑垃圾的崩塌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有的会导致地表排水和泄洪能力的降低。 我国正处在一个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剧增,基本建设量大的非常时期,建筑垃圾的处理已十分突出,成为城市管理需要直接面对的问题。 建筑垃圾的开发和利用价值 随着城镇建设的深入发展,各类建筑垃圾的产生量也逐渐增多,如何处理和利用这些垃圾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专家分析称,合理利用建筑垃圾不仅环保节能,而且其中蕴藏着巨大的经济价值。 从旧城改造过程中拆除旧建筑和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来看,主要成分是:土、渣土、废钢筋、废铁丝

9、和各种废钢配件、金属管线废料、废竹木、木屑、刨花、各种装饰材料的包装箱、包装袋、散落的砂浆和混凝土、碎砖和碎混凝土块、搬运过程中散落的黄砂、石子和块石等,这些材料约占建筑施工垃圾总量的 80。经考证发现,这些废弃物经过分捡、剔除或粉碎后,大多可作为再生资源重新利用。 经实践发现,利用建筑垃圾中的渣土还可制成渣土砖;利用废砖石和砂浆与新鲜普通水泥混合再添加辅助材料可生产轻质砌块;利用废旧水泥、砖、石、沙、玻璃等经过配制处理,可制作成空心砖、实心砖、广场砖和建筑废渣混凝土多孔砖等环保型砖块,其产品与粘土砖相比,具有抗压强度高、抗压性能强、耐磨、吸水性小、质轻、保温、隔音效果好等优点。过去 50 年

10、,我国至少生产了 200 亿立方米黏土砖制品,50 年后大都将转化为建筑固体废弃物。经权威部门计算,与实心黏土砖相比,同样是生产 1.5 亿块标砖,使用建筑垃圾制砖,可减少取土 24 万立方米,节约耕地约 180 亩。同时可消纳建筑垃圾 40 多万吨,节约堆放垃圾占地 160 亩,两项合计节约土地 340 亩。此外,在制砖过程中,还可消纳粉煤灰 4 万吨,节约标准煤 1.5 万吨,减少烧砖排放的二氧化硫 360吨。 而且,建筑垃圾中的废混凝土块、废砖石、砂浆、渣土经破碎筛分和粉磨等一定的工序后还可以作为再生骨料的材料来源。废混凝土块经破碎筛分得到粗骨料和细骨料,粗骨料可作为碎石直接用于地基加固

11、、道路和飞机跑道的垫层、室内地坪垫层;细骨料用于砌筑砂浆和抹灰砂浆,若将磨细的细骨料作为再生混凝土添加料可取代 10%30%水泥和 30%的砂子;废旧沥青混凝土块的再生骨料可铺在下层做垫层,也可部分掺入到新的沥青混凝土中利用;对湿润的砂浆混凝土可通过冲洗,将其还原为水泥浆、石子和砂进行回收;碎砖块可作为粗骨料搅拌混凝土,可作为地基处理;地坪垫层的材料,若将磨细的废砖粉利用硅酸盐熟料激发,经磨细免烧可制成砌筑水泥;渣土可用于绿化、回填还耕和造景用土等。 1990 年 7 月,上海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在市中心的“华亭”和“霍兰”两项工程的 7 幢高层建筑(总建筑面积 13 万 m2,均为剪力墙或框剪

12、结构)的施工过程中,将结构施工阶段产生的建筑垃圾,经分拣、剔除并把有用的废渣碎块粉碎后,与标准砂按 11 的比例拌合作为细骨料,用于抹灰砂浆和砌筑砂浆,砂浆强度可达 5MPa 以上。共计回收利用建筑废渣 480t,节约砂子材料费 1.44万元和垃圾清运费 3360 元,扣除粉碎设备等购置费,净收益 1.24 余万元。1992 年 6 月,北京城建集团一公司先后在 9 万 m2 不同结构类型的多层和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回收利用各种建筑废渣 840t,用于砌筑砂浆、内墙和顶棚抹灰、细石混凝土楼地面和混凝土垫层,使用面积达 3 万多 m2,节约资金 3.5万余元。 建设工程中出现的其他废弃物如废木

13、材,除了作为模板和建筑用材再利用外,通过木材破碎机,弄成碎屑可作为造纸原料或作为燃料使用,或用于制造中密度纤维板;废陶瓷洁具、瓷砖经破碎筛分、配料压制成型生产烧结地砖或透水地砖;废玻璃分拣后送玻璃厂或微晶玻璃厂做生产原料;废油毡填埋处理;基坑土及边坡土送烧结砖厂生产烧结砖,碎石经破碎、筛分、清洗后做混凝土骨料。 粗略估算,到 2020 年,我国至少新产生建筑固体废弃物 30 亿吨,如将其中 50%转化为生态建筑板材,将创造价值 6000 亿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甚是可观。专家表示,建筑垃圾被作为再生资源可成为资源循环的新起点,今后将会成为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筑垃圾回收加工利用,不但能解

14、决资源短缺问题,同时还可以降低垃圾排放,正可谓“一举两得”。 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是节约土地、节约资源的重要途径,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所以,推进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推进、协调发展,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我国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仍需加大重视度 我国对建筑垃圾的开发研究工作晚于工业发达国家,因此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综合各国生产装置的特点,并结合国内当前建筑业的实际情况,一定要把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作为一个重大战略来抓,早重视、早策划、早利用,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大力推进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彻底改变国内城市建

15、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统统填埋的现状,变低级填埋为综合利用,变资源浪费为资源再生,变污染为环保,做到节约生产,清洁生产,文明生产,安全生产,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推进、协调发展。 过去的 10 余年来,围绕着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等问题,我国的环境科学界、建筑工程界以及建材界专家、学者、商家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对日后可以生产一种把建筑垃圾变废为宝的产品提出了很高的期望。国家建设部颁布的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也明确指出,“国家鼓励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鼓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优先采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品”。近几年,国内主要环保节能设备生产商也纷纷觉醒,逐渐意识到并朝着生产建筑垃圾环保型设备的方向

16、发展。为此,上海世邦机器有限公司针对建筑垃圾生产了移动破碎站(移动破碎机)。 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复杂的、系统的工作,既要更多的企业和社会的关注,又要各级政府部门的关心和大力支持;既要在技术层面,又要在政策层面、经济层面、市场层面、法制层面、管理层面等进行系统研究并解决。建筑固体废弃物资源化以及生态墙体材料的发展应引起我国建筑、建材界的高度重视。 为综合利用城市建筑垃圾,我国城市在对建筑垃圾处理上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重要问题: 一是要明确建筑垃圾处理的组织机构。建筑垃圾的处理和利用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如何处理就需要有个组织进行协调。如建筑垃圾怎么收集,由谁组织收集,堆存到哪里,堆存用地由谁解决,由谁提供,建筑垃圾利用工作由谁来牵头,由谁来组织协调,等等。毋庸置疑这些都需要政府出面进行协调,应采取“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投资和运营方式,并尽快扶持几家试点示范企业,率先在资源化利用技术工艺水平上取得重点突破。 二是要提高建筑垃圾的技术处理水平。城市建筑垃圾一般采用直接填埋的“低级”处理方式,缺乏对建筑垃圾的分拣、分类堆存、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