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历年真题精选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6993164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534.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历年真题精选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考地理历年真题精选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考地理历年真题精选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考地理历年真题精选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考地理历年真题精选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历年真题精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历年真题精选(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历年中国地理高考题精选历年中国地理高考题精选一、选择题 考题考题 1111 下列几组省区(市)按-排列的是 A. 山东-四川-西藏-江苏 B. 河北-新疆-青海-广东 C. 浙江-辽宁-湖北-北京 D. 安徽-重庆-湖南-河南 【2004 年北京高考题】 考题考题 2222 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有 A冈底斯山、横断山、大兴安岭 B天山、秦岭、南岭 C长白山、太行山、贺兰山 D喜马拉雅山、祁连山、小兴安岭 【1998 年全国高考题】 考题考题 3333 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既有自然条件因素,又 有社会经济因素。上海市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又位 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读 “中国东部雨带示意

2、” 图,回答第 13、14 题: 13根据雨带在、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 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A46 月B67 月 C68 月D58 月 14如在 7 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地区,我国东 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A南旱北涝B南北皆旱 C南涝北旱D南北皆涝 【2002 年上海文科综合卷高考题】 考题考题 4444 下表显示了我国陆路交通的部分数据,据此回答 79 题 1980 年2002 年2铁路营运里程(万千米)5.337.19 铁路客运量(亿人)9.2210.56 铁路旅客周转量(亿人千米)13834969 公路营运里程(万千米)88.33176.52 公路客动量

3、(亿人)22.28111.63 公路旅客周转量(亿人千米)7307806 注:运距=旅客周转量/客运量 72002 年我国铁路客运与公路客运相比较 A铁路客运的平均运距与公路相当B公路在短途客运方面占有显著优势 C铁路短途旅客周转量与公路相当D铁路客运的平均运距相当于公路的 3 倍 819802002 年间,我国铁路交通 A在客运中的比重稳步提高 B单位营运里程的客运量呈下降趋势 C与公路交通相比,客运的平均运距增长较慢 D与公路交通相比,旅客周转量增长较快 9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近年来 A青藏铁路已全线贯通B沿海货运港口均已改造为集装箱码头 C公路的通过能力有了较大提高D除西藏外,全国

4、省级行政中心均建有航空港 【2004 年湖北高考题】 考题考题 5555 “五一” 、 “十一”假期已成为我国国内旅游的黄金周。某些景区面对急剧增多的游 客,做出了限制游客人数的规定。其主要目的是(双项选择) A、保护景区环境B、限制到达当地的游客数量 C、控制当地的交通流量D、保障旅游质量 【2003 年江苏高考题】 考题考题 6666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双项选择) A冬小麦与春小麦主要产区的分界线 B. 农区畜牧业与牧区畜牧业分布的界线 C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界线 D.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界线 【1999 年上海高考题】 考题考题 7777 右表是 2001 年我国

5、a、b 两个省区农作物播种面积(万公顷) ,a、b 省区分别是A内蒙古、江苏B广西、黑龙江 C湖北、甘肃D河南、新疆 【2003 年全国春季高考题】 考题考题 8888 下列关于我国农产品生产基地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糖料作物基地集中在华南地区省区稻谷小麦甘蔗甜菜a242.41.557.5 b156.742.318.23B全国性商品棉基地集中在西北内陆 C全国性商品粮基地分散在各大农业区 D饮料作物茶叶主要产区在南方丘陵山地 【2002 年上海高考题】 考题考题 9999 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分别集中在 A低纬度季风区;中纬度沿海地区 B热带和亚热带季风区;温带沿海地区C低纬度大陆东岸地区

6、;中纬度大陆西岸地区 D热带和亚热带季风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及温带季风区 【2004 年广东高考题】 考题考题 10101010 图 5 为某地区的平面图,图 6 为图 5 中河流 R 的纵剖面图,表 2 为图 5 中 P 地的 月平均温度和月平均降水数据。据此回答 2327 题。 (以下题目均双项选择) 表 2月份123456789101112月平均气温()7.32.55.311.716.720.522.421.015.99.41.65.7月平均降水量 (mm)0.50.62.56.013.011.019.828.517.09.01.60.523根据表 2 的气候数据,判定 P 地所在地区属

7、于A亚热带B温带C季风气候D大陆性气候24河流 R 的水源补给主要来源于A夏季降水B春季降水C深层地下水D冰川融水25近年来,河流尾闾地区的农业区不断缩小,尾闾湖基本消失,主要原因可能是A中上游地区工业生产发展B臭气层空洞C中上游地区沙尘暴增加D中上游地区农业用水量增加26近年来,分布于冲积洪积扇前缘的泉水大量消失,主要原因可能是A温度下降B温度升高C上游森林被大量砍伐D过量抽取地下水27协调本地区发展和环境之间关系的途径有A增加移民B控制人口数量C扩大耕地面积D保育天然植被 【2004 年广东高考题】 考题考题 11111111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该地区以城市群为龙头带

8、动了区域经济 的起飞。回答 1015 题。 10长江三角洲地区与城市带发育不相关的自然因素是 A气候温和湿润B河网密集 C矿产资源丰富D临江面海的地理位置411该地区经济高速增长的根本原因是 A市场机制比较成熟B特色经济形成规模 C积极参与国际竞争D第一产业发展迅速 13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国家倡导长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支援西部地区,从全局 上看主要是为了 A利用西部的大量富余劳动力B提供西部所需的大量建设资金 C向西部提供人才、技术支持D保持东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15某外商欲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建立集成电路生产厂,选择厂址时优先考虑的因素有 临近原料地靠近市场有高素质的科技人员临近机场和

9、高速公路 ABCD 【2003 年全国高考题】 考题考题 12121212 图 5 是在我国某区域沿不同纬度所做的地形剖面组图。读图 5 回答 1417 题。14、所代表的地形单元分别为 A、 太行山、山东丘陵、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B、 大兴安岭、长白山、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 C、 贺兰山、太行山、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D、 大兴安岭、山东丘陵、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15、山脉南北绵延约 A、200 千米B、700 千米C、400 千米D、1400 千米 16、L 段(、两山之间)的实际距离约为 A、50 千米B、100 千米C、300 千米D、500 千米 17、适宜在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

10、有 A、春小麦、亚麻、甜菜B、冬小麦、玉米、水稻5C、棉花、春小麦、大豆D、油菜、茶叶、春小麦 【2003 年江苏高考题】 考题考题 13131313 著名的“春城”昆明市气候宜人,环境优美,基于这个地理特点,昆明市提出了建 设湖滨生态市的发展战略。但是滇池水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实施这一战略的障碍。回答 57 题。 5昆明气候四季如春的决定性因素是 A西南季风的持续影响B临近滇池和森林植被覆盖率高 C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共同影响D比较低的纬度位置和比较高的海拔高度 6滇池被誉为“高原明珠” ,其海拔高度在 A8001000 米之间B18002000 米之间 C28003000 米之间D380040

11、00 米之间 7昆明市实施建设湖滨生态城市发展战略的主要对策之一是() A填埋严重污染的滇池水域,借此拓展城市新区 B全面实施环滇池截污工程和生态恢复工程 C环湖大规模建设滨水型城市新区 D把昆明市区耗水量大的工业企业迁至滇池湖畔 【2004 年广东高考题】 考题考题 14141414 图 1 是我国某地区水系和铁路分布图。读图回答 47 题。1、 该地区铁路线分布的共同特点是基本上 A、沿山谷延伸B、沿山脊延伸 C、沿等高线延伸D、沿经纬线延伸 2、 该地区中低产田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不足B、水分不足C、土壤贫瘠D、耕作粗放 3、 该地区因地制宜解决农村生活能源问题的最佳途径是 A、建

12、小水电站B、开采小煤窑C、钻小气井D、上山砍柴64、 为促进该地区农业的发展,应该 A、 大力发展商品粮生产 B、大力种植牧草,发展乳畜业 C、建立大型农场,种植橡胶等作物 D、加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 【2003 年江苏高考题】 考题考题 15151515 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油气资源丰富。回答 1012 题 10该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较高,降水稀少B过度樵采、放牧和农垦 C环境污染加剧D 农业集约化经营 11西部大开发首先要() A发展高新产业,加快城市化进程B人口外迁,减轻环境压力 C治水改土,改造低产田D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12 “西气东输”的主要原因是()

13、 A西部资源开发成本低B东部市场需求量大 C地势西高东低,便于管道输送D东部靠海,便于出口 【2004 年江苏高考题】二、综合题 考题考题 16161616 “民以食为天,粮以土为本” 。农业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回答: (2)中国人均耕地面积约为世界人均数的三分之一。近年来中国耕地不断减少,如 2003 年 耕地净减少 253.74 万公顷。用地理知识分析造成耕地减少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原因。 (8 分)【2004 年北京高考题】 考题考题 17171717 读图 8,完成下列要求: (30 分)7(1)在图中标注出该区域的最高点(以 H 表示) ,该点海拔约米。 (2)在地形图下的网格

14、中,画出沿 AB 线的地形剖面图。 (3)在剖面图上标出 M、N 两点,将地形分成 3 类,分别实行封山育林、经济林种植和适 度规模的农业种植。对你的地形划分和土地利用方案加以简要说明。(4)在图示区域内,拟修建一个小型水库。从地形特点考虑,选择水坝的最佳位置,用“/” 标注出。【2004 年广东高考题】 考题考题 18181818 图 4、图 5 分别是我国华北某地地形图和气温降水图,读图并完成下列要求:8(1)请在给出的方框内画出自甲至乙的地形剖面。 (7 分)(2)图 5 中丙地某日的降水类型可能为(4 分) (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入题后括号内) A对流雨+台风雨B锋面雨+地形雨 C对流

15、雨+锋面雨D地形雨+对流雨 (3)若此次降水为上述类型,请叙述其成因。 (9 分)(4)此次降水对内地的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4 分) (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入题后括号内) A侵蚀作用B风化作用C堆积作用D搬运作用 【2004 年全国老课程卷高考题】 考题考题 1919 读图 8,回答:9(1)图示地区地形复杂,地热。 (3 分) (2)PQ 线的东南部属于(地形区) ,该地形区的气温、降水特征 是。 (9 分) (3)内力作用在图示地区的具体表现有哪些?(8 分) (4)PQ 线的东南部与西北部相比,人口密度较大的是,造成两地人口密度 不同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6 分) 【2004 年北京高考题】 考题考题 20202020 万里长江从雪山走来,东海奔去。 长江源头光照资源丰富,但终年积雪,其主要原因是和;建设 三 峡 水 利 枢 纽 既 有 利 于 开 发 长 江 的, 也 有 利 于 防 御;带动长江流域经济起飞 的龙头是开发区。 长江流域旅 游资源丰富,请写出该流域一个著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