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6987941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 摘 要:笔者运用社会学、预测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采用 历史分析的方法,研究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我国体育事业由单纯公益型向公 益、经营综合型发展,为我国社会体育全面规划和制订发展蓝图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社会 体育 发展趋势 现代社会,人们在注重生活质量的前提下,更加追求丰富多彩的余暇生活。同样,社会 的发展也要求有与现代化大生产相适应的全面发展的劳动者。当个体需求和社会需要一致 并形成一种合力的时候,就产生了特定的社会环境,推动着余暇活动的发展,尤其是集健 身、娱乐和自我发展于一体的社会体育的发展。社会体育,一般亦称群众体育,在国外叫 做大众体育,是指

2、职工、街道居民、农民等自愿参加的,以增进身体健康为主要目的,内 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它有别于高水平的竞技体育,也不同于学校体育和 军队体育。由于社会体育贯穿于每个人的一生,始终身体的主要组成部分,故社会体育在 每个人生命历程中都是耗用时间最多的一种体育参与方式。同时,由于社会体育的参与对 象极其广泛,参加者力求保持经常性,所以他耗用的社会总时间是现今世界任何文化活动 所不能比拟的。总体来讲,社会体育的发展,至今仍主要表现为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实 践探索。重视和加强对社会体育的理论研究,无疑是社会体育健康、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也是体育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社会职责。笔者试图从我国

3、国情和社会文化底蕴来探讨社 会体育的趋势,为体育工作者全面规划和制订发展宏伟蓝图提供理论依据,为我国体育教 育工作者和体育管理者锁定目标提供实践依据。 1 我国社会体育的背景 改革开放,使我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党的工作重心 由“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新长征”。随之而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以及政府机构改革,促使中国的 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总体性社会向分化性社会转变,并具体表现为国家与 社会间的结构分化和关系调整,使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背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1 文化方 面 我国是一个经历了较长封建社会历史时期的

4、国家。社会主义新中国依靠武装夺取政 权,建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废墟上。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特定的国内外政治环 境和特有的经济生活基础,使新中国选择了强国家、弱社会的发展模式,成为一种“社会的 政治中心、意识形态中心、经济中心重合为一,国家与社会合为一体”的“总体性社会”。与 之相适应,新中国的体育事业一开始就纳入了“全国一盘棋、组织一条龙”的总体性社会结 构中。应当充分肯定的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其在攀登世界体育高峰的竞技体育实践中, 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并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热情。但是,这种单纯 依靠国家办体育的发展模式,体育体制高度集中和统一,其结构必然僵硬、凝滞,靠行

5、政 命令来运作和靠资源控制来维系,这对于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来说,是很难面面俱到的, 难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种体育需求。1.2 政治方面 国社合一、党政不分、政 事不明的政治体制,决定了体育的发展必须与各个时期的政治任务和中心工作紧密结合。 如建国初期,为巩固国防和大力发展生产,参照前苏联试行和推广的“准备劳动和保卫祖国 体育制度”,全国人民以极高的政治热情,投入到“锻炼身体、保卫祖国”的群众性体育活动 中。当代体育发展的社会化潮流,标志着体育的发展以人为本的重新定位和以健身为目的 的重新定向,使社会成员在其中逐渐成为事实上的利益主体、权利主体和责任主体,并由 此走上相对独立和相对自

6、治的发展轨道。1.3 经济方面 建立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之上 的体育体制,虽然十分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搞短时效的“大兵团作战”,甚至在 短期内掀起一阵全国性的体育热潮,但难以持久,更难以深入,其结果必然造成体育发展 的不平衡。如新中国成立后,始终没有解决好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问题。同时, 也逐渐使人们形成了“福利体育”的思维定势,养成了“政府花钱,个人出汗,为国家锻炼” 的行为习惯。 社会体育面向市场,走向市场,以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以产业运行方式发展社会体育事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的提高,社会体育产业化主要表现 在俱乐部体制健全、社会体育产业的主体意识加强、社会体

7、育产业在第三产业的地位进一 步提高。 2 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 2.1 公益型和社会、单位福利型持续发展 中国单位现象是指社会各阶层人们的行为通 过组织功能多元化的特殊社会方式逐一整合到一个个具体的社会组织即“单位”之中,从而 由这些组织代表他们的利益,满足他们的基本要求,给予他们社会行为的权力、身份和地 位,左右和控制他们的行为,逐步实现人们社会行为以单位组织为基本单元的现象。令人 欣喜的是,由于改革的深入,由国家集中支配资源的状况正在逐步改变。至 1993 年国家统 一分配的物质由改革之初的 256 种减少为 26 种,中央和省级指令性计划在工业生产中的比 重已由 1984 年的 80%

8、下降到目前的 16%。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这种状况的结果将形成 单位对国家和上级单位依赖性的不断弱化。单位的专业性目标日益占居主导地位,非专业 性目标则回归社会,由社区去办理,使得社会化服务迅速发展。社会体育是社会化服务的 组成部分,社会体育回归社会、回归社区是我国社会结构变迁的必然结果,并且由于单位 专业性目标加强,必将使人们实现利益的途径也日趋多样化,结果使个人对单位的依赖性 不断弱化。目前,中国的社区群众体育的社会组织发育不够成熟,居民生活区又缺乏体育 场地设施,更没有专门的经费。因此,社区体育多由政府部门(包括街道办事处)组织, 涵盖了社区内的区事业单位,与真正意义的社区体育还有一定距

9、离。因此,从另一个角度 上讲,我国社区体育还有比较宽广的发展前景和空间。2.2 准经营型大幅度增长随着社会 体育的兴起,人们对体育的专业要求也相应会提高,于是便出现了准经营和经营性俱乐部。 准经营型是指城市中的体育场馆和拥有一定体育场地设施的学校、企事业单位加入社会体 育活动中。由于我国行政级别比较多,从选材到运动员成才过程变得复杂化,加大了利益 关系的冲突。改革开放以来,金字塔塔尖的地位不再被少数人所垄断,某些项目被传递式 选拔和跳跃式的直攀所取代,于是出现了朱建华和“马家军”模式,金字塔出现了多个塔尖。 我们必须接受这个现实,学会尊重区域和社会团体的利益,用新的方式解决他们之间的矛 盾。这

10、是中国体育从先赋性(以地缘为基础)整合和行政性社会整合(举国体制)向契约 性整合过渡的一个标志。社会体育是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增强国民体质是它的 本质特征,这就决定了我国社会体育的公益福利性质。但是,现阶段政府对社会体育的投 入有限。国家提倡、支持社会团体、集体或个人办体育,并引导居民为健身娱乐自我投资、 自我消费和受益,使我国的大众体育将实现由福利型向经营型转变过渡。公共体育场馆和 拥有体育场地设施的学校、企事业单位组建的各类健身俱乐部、体育指导中心,可以实行 适当收取服务费的准经营性活动。另外,高等学校和工厂企业办高水平运动队,所形成的 职业体育正在逐渐壮大,目前,虽然只有足球等少

11、数项目实行了职业俱乐部制,但这毕竟 是一个很大的跨越。这是一种打破政治整合形成的新机制,也是体育社会结构分化所产生 的一种新的利益群体。在今后十几年中,准经营型将会获得较大发展。2.3 商业经营型稳 定发展 当市场经济开始在中国兴起的时候,伴随着商品市场、劳务市场、金融市场、证券 市场、文化市场的出现,体育娱乐市场也被一部分有远见的投资者所热衷,我们也开始认 识到体育所具有的潜在经济功能。于是体育与经济广泛融合,体育产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 新的增长点,体育事业的发展有了新活力,以外资或合资形式建成的各种健身服务中心、 组织和企业,是纯粹的商业性经营,这种商业化经营是我国大众体育的有益补充,具有广

12、 告效益,对我国社会体育发展具有示范和促动作用,这是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一种管理方式。 在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经济体育过分的政治性、群众体育过分的福利性) ,还没有找到它 适宜的生长点。这个市场范围广阔,层次较多,既有满足一般群众的健身、娱乐市场,也 有为外企、公司中高职员、个体经营者服务的休闲、消遣行业,还有为高级社交合享受提供服务的,只有极少的社会成员和外国人能参与消费的市场。由于强烈的谋利性,它在经 营内容、服务费用和经营场地的选择上首先服从于商业目的,这就在客观上限制了更多的 人加入此类型。目前,它将借助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而稳定发展,虽然在社会体育中不会 占据主要位置,但较长一段时期发展后

13、,这种有偿服务将成为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主导趋 势。一方面,随着人们对体育健康意识的增强,国家社会体育管理体制会提高社会化和产 业化。另一方面,经营者追新求异的特点、较高的专业知识、很大的信息量和体育本身所 具有的独特魅力会更多地吸引和满足社会体育需求。 总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社会体育的整体运行一方面要靠政府推动公 益性事业,另一方面又需要市场调节社会体育的产业化。未来 10 至 20 年甚至更长一段时 间内,总体上中国社会体育的改革速度和幅度主要将取决于我国未来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 改革的步伐,但在中近期其发展将呈现两个比较明显的趋势,这就是进一步向产业化和社 会化推进,并且在这一

14、过程中,社会体育的管理体制和发展目标亦将发生比较大的变化。 我国正在改革社会体育的体制,建立具有自我发展和自我更新能力的新的社会体育机制, 使社会体育事业由单纯公益型向公益、经营综合型发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加深, 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和完善,社会体育的生活化主要体 现在公益性和社区、单位福利型持续发展、准经营型大幅度增长、商业经营型发展稳中有 升。 参考文献: 1王广虎.论社会体育兴起的时代背景与现实基础J.成都体育 学院学报,2000.3. 2卢元镇.中国现阶段体育社会结构分化和整合的社会学阐释 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5.2. 3肖林鹏.中国体育发展战略调整动力机制研究 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7. 4余学好.转型期中国社会体育的基本特征与发 展走向J.体育与科学,2004.5. 5林显鹏等.我国社区体育发展趋势的社会学思 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6.12. 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 孔宁宁 张 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