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979689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丹麻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丹麻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满分:120 分 时间:120 分钟) 同学们:这份试卷就像一首歌,每个小题都是你青春的音符;也像一首诗,每个答案 都是你两年耕耘的诗行;更像一个动人的故事,叙述着你的昨天、今天和明 天一、积累运用(共一、积累运用(共 3838 分)分) 1、把下列字写在方格内,力求正确、规范、美观。(3 分)成功源于自信成功源于自信 知知识识成就未来成就未来2、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5 分) 同窗好友将随父去西藏就读,请你用古诗名句赠别留念,以示万水千山隔不 断真挚的友谊: , 。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 州 ) 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

2、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蕴含新事物不断涌 现的哲理)的诗句是: , 。 (刘禹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抽刀断水水更流, 。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东风不与周郎便,_。赤壁 山河破碎风飘絮,_。过零丁洋 水调歌头中表达美好祝愿的语句:_,_。 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主旨句是: , ; , 。 念天地之悠悠,_。登幽州台歌 ,望峰息心。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 , 。 ” 3、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3 分) A、轩 xun 邈 凛 ln 冽 驰骋 pn 炽 ch 热 B、教诲 hu 文绉绉 zhu 酷肖 xio 执 拗 o C、诘 ji 责 禁锢 g 虐 n 待 杳 yo 无消

3、息 D、馈 ku 赠 憔悴 cu 锃 chng 亮 滞 zh 留 4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3 分)A意趣盎然 诚惶诚恐 藏污纳垢 暗然失色 2B冥思遐想 油光可鉴 无可置疑 抑扬顿挫C郁郁寡欢 正襟危座 粗治滥造 盛气凌人 D美不胜收 不可明状 长吁短叹 海誓山盟 5、下列有关作家作品内容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姓名: 班级: 学号: A.再塑生命海伦凯勒美国作家 B.托尔斯泰茨威格奥地利作家 C.五柳先生传陶渊明晋诗人 D.雪郭沫若现代诗人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 分) A、作文写好以后,我们要学会把不正确的错别字改正过来。 B、通过语文课程标准的

4、学习,使我们提高了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 C、能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D、湛江迷人的亚热带城市风光,还有那丰富味美的海鲜都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7. 综合性学习。世界上世界上许许多国家多国家过过母母亲节亲节,但母,但母亲节亲节的日期不尽相同:美国、意大利等国都的日期不尽相同:美国、意大利等国都在在 5 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法国的母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法国的母亲节亲节是是 5 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泰国的母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泰国的母亲亲节节是是 8 月月 12 日。有人提日。有人提议议我国也我国也应该设应该设立自己的母立自己的母亲节亲节,以提醒人,以提醒人们们不忘不忘报报

5、答答母母亲亲的养育之恩。的养育之恩。假如我国的母亲节已经确立,请你仿照下面示例(2005 年“世界环境日”主 题)的句式,为我国首届母亲节拟定一个宣传主题。(宇数不限) (2 分) 示例:营造绿色城市营造绿色城市 呵护地球家园呵护地球家园假如从下面的候选人中推举一人作为母亲节的形象代言人,你推举谁?写出 理由。 (3 分)候选人:孟母(孟子的母亲) 岳母(岳飞的母亲) 冰心假如你在母亲节这一天给母亲洗一次脚,请写出给母亲洗脚前想说的话。 (3 分)2 2、现代文阅读(分)现代文阅读(分)3(一)(一) 藤野先生藤野先生 (15 分)分)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

6、是自己的 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 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 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 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 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 里的还有一个我。“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 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 呼,无法可想! 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 分)9、选文二三段出现

7、了两处“他们”分别指那些人?(4 分) 第一处: 第二处: 10、作者为什么说“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3 分)11、 “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一句中“那时” “那地” “我的意见” “变化了”分别指什么?请具体写出。 (4 分)“那时”: “那地”: “我的意见”: “变化了”: 12、 “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 ,为什么会觉得刺耳?(2 分)(二)善良是开在尘世间的莲花(共(二)善良是开在尘世间的莲花(共 11 分)分)去年年关,我去了一趟外省。 火车上,为了打发时间,我买了几份报纸消遣。对面坐了一个大学生模样的 小伙子,戴着眼镜,挺斯文的样子。

8、待我看完报纸,他满脸堆笑地向我讨报纸。 我一股脑都给了他。他一边道谢,一边接过去,一边问我还要不要。几张报纸看 完了还能做什么呢?于是我很干脆地说不要了。 他谢了又谢。没多久他又向邻座要了一些。 可是,直到他下车,他都没有看那些报纸,也没用报纸做什么。并且,他从 座位起身时还顺手拿了几个空座上丢下的报纸。我很奇怪,忍不住问他要这么 多报纸做什么。他嘿嘿一笑:“您有所不知,眼下春运,外出讨生活的经常会滞留 在车站,又没钱住宿,只好在车站将就了。有些报纸垫在身下,既不会弄脏衣服, 也好防潮。我是想把这些报纸放到候车室,等那些需要的人拿走。哦,我父亲这4些年外出打工,一直就是靠废报纸熬过等车的时间。

9、”瞬间,我的心激起一阵温 暖的波澜。 记得还在乡村教书的时候,有一年,县里要到我所在的学校检查工作。 学校严肃强调环境卫生千万不能出纰漏。我任教班级外面走廊的天花板上 恰好有一个新垒的燕子窝。那天,我安排学生捣燕子窝。正在这时,学校的清洁 工王师傅看到了,他连声叫住手。他告诉我,燕窝里还住着燕雏,捣了燕窝就是 害命。他说他有办法既保住燕窝,又不影响美观。 第二天,我发现,燕窝被石灰水涂成了白色。不仔细看,根本就发现不了。 结果,并未影响到检查结果。 还记得小时候,村东头打豆腐的胖婶家门口有一棵桂花树。每到桂子飘香 时节,我们一群小孩都会偷偷去摘桂花。一次午休,胖婶听到动静,就出来大声 叫嚷着阻

10、止。我们都一溜烟跑掉了。晚上放学,我们被胖婶拦住。我们以为她要 臭骂我们,不料她说的却是:“你们以后要摘桂花,千万不要用手硬折,要用剪子 利索地剪断。用手撕扯,桂枝皮开肉裂,它会疼的。受伤太重,明年就不会再开 花了。”受她的教训,再去采花,都会带一柄妈妈剪裁用的剪刀。 读过许多禅语故事或者宗教笔记,似乎纯而酽的善与慈只是盛产在那个虚 幻的世界。殊不知,在红尘之中,尘世之内,有那么多看起来渺小卑微的人,凭 借一颗温厚善良的心,演绎着的美好故事,丝毫不逊于那个彼岸世界。他们的善 念善举,让我想到传说中观世音净瓶中的那枝莲花。13、作者说:“善良是开在尘世间的莲花”,你认为作者心中的“莲花”是什么?

11、(2 分) 14文章写道:“在红尘之中,尘世之内,有那么多看起来渺小卑微的人,凭借一颗温厚善良的心,演绎着的美好故事,丝毫不逊于那个彼岸世界。”请你概括写出,文中的美好故事指:(3 分)答:(1) (2) (3) 15文章第五段,“瞬间,我的心激起一阵温暖的波澜。”请你分析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感?(2 分)答: 16请你谈谈阅读本文后的启示。 (4 分) (100 字以内)答: 三、文言文阅读(三、文言文阅读(1616 分)分) 5世有伯世有伯乐乐,然后有千里,然后有千里马马。千里。千里马马常有,而伯常有,而伯乐乐不常有。故不常有。故虽虽有名有名马马,祗辱,祗辱于奴隶人之手,于奴隶人之手,

12、骈骈死于槽死于槽枥枥之之间间,不以千里称也。,不以千里称也。 马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马也,也,虽虽有有 千里之能,食不千里之能,食不饱饱,力不足,才美不外,力不足,才美不外见见,且欲与常,且欲与常马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之而不能通其意,执执策而策而临临之,曰:之,曰:“天天下无下无马马!”呜呜呼!其真无呼!其真无马马邪?其真不知邪?其真不知马马也。也。 17、指出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2 分)A、故虽有名马(所以) B、骈死于槽枥之间(并列而死)C、才美不外见(通“现” ,表现) D、执策而临之(在) 18、解释下列加点的字,指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A、马之之千里者 虽有千里之之能B、食食之不能尽其材 食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C、而而伯乐不常有 执策而而临之D、其其真不知马也 食马者不知其其能千里而食也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 分)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20、本文的中心论点(作者的观点)是:_;全文的主旨 句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