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古代诗文复习资料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978493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册古代诗文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八年级下册古代诗文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八年级下册古代诗文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八年级下册古代诗文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八年级下册古代诗文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册古代诗文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册古代诗文复习资料(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 1 -八八年年级级下下册册古古代代诗诗文文复复习习资资料料(一一)曹刿论战一、基础知识掌握1本文选自左传 。 左传旧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做,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是根据鲁国史料编写的编年体史书,保存了我国自公元前722 年以后二百多年间的许多史料,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2本文记叙了齐鲁长勺之战的全过程,通过曹刿和鲁庄公的关于战争问题的对话,阐明了弱国在对强国战争中应采取的战略战术原则,即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作战中要掌握战机、详察敌情等。3本文的特点是“记言” ,剪裁得当。以“

2、远谋”为线索组织材料;并使用对比手法,以鲁庄公的 “鄙” ,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从而塑造了军事家曹刿的形象。二、文言词语积累(一)常规词语 【我】指鲁国。 【肉食者】吃肉的人。指居高位、得厚禄的人。【谋】谋划。 【间(jin) 】参与。 【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远谋】深谋远虑。 【安】有“养”的意思。 【弗】不。 【专】个人专有。 【对】回答。【惠】恩惠。 【牺牲】指猪、牛、羊等祭品。 【帛(b) 】丝织品。 【加】虚报。这里指以少报多。 【信】实情。 【孚】为人所信服。 【福】赐福,保佑。 【狱】案件。 【虽】即使。 【察】明察。 【情】 (以)实情判断。 【忠】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3、。 【属】类。 【鼓】击鼓。 【败绩】大败。 【驰】驱车(追赶) 。 【轼】古代车子前面的横木。 【逐】追赶,追击。 【既】已经。 【克】战胜。 【故】原因,缘故。 【再】第二次。 【衰】减弱。 【竭】尽,消失。 【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测】推测,估计。 【伏】埋伏。 【靡(m) 】倒下。(二)通假字【徧(bin) 】同“遍”遍及,普遍。(三)一词多义【从】听从(民弗从也) ;跟从(战则请从) 。(四)成语【一鼓作气】 (成语)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后比喻鼓起干劲,一口气完成。【辙乱旗靡】后形容军队溃败混乱。三、阅读理解运用1表明对话背景的句子是:齐师伐我;公将战。

4、 2反映人民对统治阶级的态度的话语是: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3表明全文线索(纲,文眼)的词语是:远谋。表明曹刿请见的原因的句子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4曹刿认为作战的先决条件是:政治上取信于民。 5 “取信于民”在文中是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6分析鲁庄公“鄙”的表现。战争前:“将战”轻率;前两次答语将战争胜利寄托在臣子支持、神灵保佑上,目光短浅。战争中: “将鼓” “将驰”不察敌情,急躁冒进;战后:“问其故”胜不知因,平庸。 7分析曹刿“远谋”的表现。战前启发鲁庄公认识取信于民的重要性,战中掌握战机、详察敌情、后发制人;战后总结经验。8证明曹刿指挥正确的句子是:齐师败绩;遂逐齐师

5、。 9曹刿认为反攻的有利时机是:彼竭我盈之时。 10表明曹刿必待“齐人三鼓”而后“鼓”原因的句子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 11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 ”之后才追击原因的句子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12评价鲁庄公其人。鲁庄公是平庸的国君,他把战争胜利寄托在施行 “小惠”和祈求神的保佑上,说明他目光短浅,在战争上无能;他急于迎战,又说明他军事上无知;但在曹刿启发下终有所悟,在作战中听从曹刿的正确指挥,说明他与一般昏君有别。13怎样评价曹刿其人?有远见卓识,临危不乱,胸有成竹,从容不迫,有卓越的军事才能。 14大凡高瞻远瞩者都注重人民的作用。举例说明。

6、李世民说:“民,水也;君,舟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孟子主张“民贵君轻” 。这些都说明人民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作为封建社会的君主应时刻为人民着想,以人民疾苦为念,取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巩固天下。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所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作为党的宗旨,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执政为民。15浅谈曹刿战略思想的现实意义。曹刿强调弱国在对强国战争中应采取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知己知彼、后发制人的战略战术原则,在现代战争中仍然适用。取得人民的支持是取胜的先决条件,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才能克敌制胜。这已经被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所证明

7、。16写出古代以少胜多的战例。赤壁之战、官渡之战、淝水之战。17文中曹刿的形象,令人钦佩,写出中国历史上你最崇敬的一位爱国将领,并写出评价。邓世昌,奋勇抗日,壮烈殉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 2 -国。林则徐,不畏洋人,虎门销烟。8、 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 “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本文中出现的一个成语是:一鼓作气。爱莲说2 文学常识本文选自 周

8、元公集 。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元公是周敦颐的谥号。 2 文言词语 常规词语【蕃(fn) 】多。 【独】仅。 【盛】大规模。 【予】我。 【染】沾染。 【濯】洗涤。 【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妖】美丽而不端庄。 【植】立。 【亵(xi)玩】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 【谓】认为。 【隐逸】隐居的人。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鲜】少。 【宜】应当。 【众】多。词类活用【蔓】生枝蔓。 【枝】张枝节。 【亭亭】耸立的样子。1 阅读探究1在第一段中,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莲的可爱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意在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操?从环境习性、体态香气、清高气质等方面,表达作者不慕名利、

9、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操。指陶渊明。文中与“鲜”构成反义词的是:众(蕃) 。3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这种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格?鄙弃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风,洁身自好,保持坚贞的气节和高尚的品德。6 “予独爱莲”中的“独”表现了作者什么态度? 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7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表现了莲花什么特点? 庄重、高雅(清高) 。8作者把莲和牡丹对举,其用意是什么?批判贪图名利、追求富贵的世风,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品格。9作者不愿隐逸,也不贪图富贵,他追求什么? 在污浊的世间,坚贞不渝的保持自己的操守。10作者以莲自况,表现了他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委婉地批判了趋炎附势、追求富

10、贵的世风。11文中的莲花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不追求名利,在污浊的环境中,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的高尚品德的君子。12作者写莲表白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写菊表白自己不愿隐逸的生活态度,写牡丹表白自己对追逐名利世风鄙弃的生活态度。13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慨叹品德高尚的君子太少,含蓄地表明追逐 名利、趋炎附势的人太多。 14.怎样理解作者在文尾的慨叹? 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既不想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 不向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15用原文语句回答。 1)莲象征什么?君子的美好品德。 2)文中比喻君子既不与世

11、俗同流合污、随俗浮沉,又庄重、质朴,不孤高自许、 哗众取宠(或表现莲的高洁,概括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高贵品德和坚贞操守)的名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3)高度概括莲高贵品质的句子(点明中心的主旨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4)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或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5)比喻君子志洁行廉, 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6) “世人甚爱牡丹” ,这是因为牡丹是:牡丹,花之富贵者也;“予独爱莲”的根本原因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16请在文中找出一句骈句。出淤泥而不 染,濯

12、清涟而不妖。17衬托分正衬和反衬两种。本文用菊花和牡丹来衬托莲,其中菊花属于正衬,牡丹属于反衬。1 迁移拓展1.细细考虑, “菊之爱”可以有两重含义: 做一个避世的隐士; 像陶渊明那样保持独立的人格。你赞成哪一种说法?谈谈看法。 (自圆其说既可。 )如:赞成两重都有道理。作者意思是:避世者不染世尘之埃固然可喜;而入世者 “出淤泥而不染”境界更高。2鲁迅有诗:“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好问濂溪称净植,英随残叶坠寒塘。”这首诗称颂的是哪一种花?莲花。3喜欢哪一种花是人的志趣的表现。你喜爱哪一种花?说明喜爱的原因(包含骈句)。 梅花。它顶风冒雪, “凌寒独自开” 。 (傲雪盛开人皆颂,迎寒绽

13、放世堪扬。) 蒲公英花。花朵虽小,却遍布各地,有极强的生命力。(花小能怡情,叶瘦能医疾。 ) 菊花。在万花纷谢之时独自开放,决不随波逐流,且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百花凋谢始露面,孑身盛开 也吐香。 )4孟子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这与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的看法相反,你同意哪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答法一:同意孟子的观点。人的思想受环境的影响,“孟母择邻”说的即是这个道理。答法二:同意周敦颐的观点。只要人保持坚贞的操守,洁身自好,即使处于污浊的环境中也能不受其影响。如青春之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14、- 3 -歌中的林道静。三峡1 基本知识* 文学常识三峡选自水经注疏 。三峡,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作者郦道元(466 或472527),字善长,范阳涿 (Zhu)县(现在属河北)人,北魏地理学家。好学博览,留心水道等地理现象,撰 水经注 。其书名为注释水经 ,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 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通假字】阙通“缺” ,空缺。 【一词多义】绝沿溯阻绝断,断绝 绝巘多生怪柏极 哀转久绝停止;

15、消失【词类活用】乘奔御风飞奔的马 素湍绿潭急流的水 回清倒影清波 【常见短语】略无毫无。略,几乎。 自非如果不是。自,如果。 亭午正午,中午。亭,正当。 夜分半夜。荣茂盛。峻高而陡峭。 良多很多。良,很。 属(zh)引连续不断。属,连续。引,延长。【其他词语】嶂(zhng) 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曦(x)日光。这里指太阳。 襄(xing)上。 沿顺流而下。溯(s)逆流而上。 或有时。 宣传达。 虽即使。 御驾,乘。 疾快。 素白色。回回旋。巘(yn) 险峻的山崖或山峰。漱(sh)冲刷。 旦早晨。 肃寂静。 哀悲哀。 转(zhun)婉转。 沾沾湿。 三表示概数。1 理解探究* 整体把握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激发人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寥寥一百五十余字,就把七百里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笔底。写春冬之景,着“素”“绿” “清” “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 “寒” “肃” “凄” “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文章先写山,后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