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复习提纲超详细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977851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复习提纲超详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复习提纲超详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复习提纲超详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复习提纲超详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复习提纲超详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复习提纲超详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复习提纲超详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 农耕文明时代(下)第一课 周秦时代(BC1046 年-BC207 年)1、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构成礼乐文明2、管仲改革与春秋五霸、商鞅变法与战国七雄3、百家争鸣4、秦灭六国、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与影响西周统治者以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为工具,用来维护社会秩序,巩固统治。1、分封制内容: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封他们为诸侯。诸侯的义务: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守卫疆土,管理地方事务,保卫周王室。P702、意义:确立周王权威,扩大周朝控制的区域。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P703、宗法制:周代分封制的基础,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来决定继承权的制度。嫡长子继

2、承诸子分封。4、礼乐制度:周朝通过礼乐制度来规范贵族的身份地位。管仲改革:管仲改革军、政,发展经济,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是齐桓公称霸的主要原因。春秋五霸两种说法: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宋襄公(吴王阖闾)、秦穆公(越王勾践)。齐桓公是春秋第一霸主,葵丘会盟,正式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商鞅变法(影响最大):公元前 356 年,内容:废除土地国有制,承认土地私有;奖励农耕;奖励军功;建立县制。意义:商鞅变法更为全面彻底,秦国从此强盛起来,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P75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百家争鸣孔子:其一:“仁”的思想,表现为两方面爱人,要求统治者关心和爱护百姓。克己复礼

3、,加强个人修养。其二:教育思想:有教无类,教育不分贵贱;因材施教等。韩非子:战国末期法家代表人物。主张强化中央集权和君主权力,以法治国。如秦朝就采用了法家的思想。孟子-仁政,民贵君轻;老子-无为;墨子-非攻兼爱;孙子-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等。秦灭六国:公元前 230 年到前 221 年,秦王嬴政灭掉六国,建立统一的集权帝国秦朝,定都咸阳。秦始皇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政治 :创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实行郡县制,在我国沿用了两千多年,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经济 :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度量衡; 对于促进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思想

4、文化: 统一文字、焚书坑儒;(以小篆作为标准文字)军事: 北筑长城、开发南疆(统一岭南,修筑灵渠)注:灵渠沟通珠江和长江。交通:修驰道,统一车轮间距离。意义: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长达数百年之久的分裂割据、混战不已的局面,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从此,统一始终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第二课 汉唐盛世(BC202-AD907)汉武帝的大一统东汉的“光武中兴”魏晋南北朝的三国鼎立、内迁与南迁、江南地区的开发与经济重心的开始南移、孝文帝改革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汉唐文化:史记、诗歌、佛教传播与道教推崇、书法与绘画、雕刻汉唐文化交流:丝绸之路、大运河西汉:公元

5、前 202 年,刘邦建立西汉,定都长安。文景之治:文帝、景帝在位时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西汉武帝大一统措施:1、政治上的一统: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原来的封地和势力;加强监察制度,对中央和地方的各级官员进行监督。2、思想上的一统: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设太学,地方设立官学;汉武帝时,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3、边疆与民族上的大一统:反击匈奴(军事);张骞通西域,经营西域(经济);加强与南越,及西南少数民族的联系。P84张骞通西域 1.西域: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今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公元前

6、138 年(目的: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意义:了解了西域的见闻,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3、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 119 年,目的:与西域各国进行友好政治经济交往。4、西域都护的设立:公元前 60 年(标志着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5、张骞通西域,西域的良种马、石榴、核桃、苜蓿、葡萄、以及乐器和歌舞传入中原;中原汉族的铸铁、开渠、凿井等技术和丝绸、漆器、金属工具等传入西域。p87张骞通西域后打通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丝绸之路。光武中兴:公元 25 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称西汉。在他统治时期,减轻赋役负担,任用清廉官吏,社会安定,经济好转。P87魏晋南北朝(

7、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1、三国鼎立:220 年曹丕称帝,国号魏。221 年刘备称帝,国号汉。222 年,孙权称王,国号吴。P88 208 年,曹操和孙刘联军进行赤壁之战,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2、内迁与南迁:内迁自东汉末年,西部和北部周边的少数民族不断内迁,他们同汉族长期杂居,相互影响。南迁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灾害等原因,大量北方人民纷纷迁徙到江南各地。促进江南经济发展,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基础。P89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江南自然环境优越,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江南社会相对安定;北方人口的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北魏孝文帝改革: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于 5 世纪统一了黄河流域。北魏孝

8、文帝在位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汉化政策):禁止在朝廷上使用鲜卑语及其他各族语言,统一使用汉语;官员和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鼓励鲜卑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等。P90作用:大大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P91隋唐三省六部制:唐太宗在位时国家政治体制沿袭和完善了隋代的三省六部制。即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下辖六部)。P92科举制:隋朝创立,唐进一步完善。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员,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的标准,是一种相对公平的选拔制度。P92贞观之治:唐太宗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民族关系融洽,社会安定,被誉为“贞

9、观之治”P92 唐太宗对君臣、军民关系有了深刻的认识,重视农业生产。武则天,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开元盛世:唐玄宗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称“开元盛世”P93。表现:农业:筒车(灌溉工具)、曲辕犁(耕作工具);手工业丝织业和陶瓷业;商业繁荣。汉唐文化:历史:史记(司马迁,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诗歌: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佛教传播西汉末年传入玄奘-到天竺(印度半岛)求取佛经,根据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鉴真唐玄宗时东渡日本,传播了佛教,带去了唐的医药、建筑、雕塑、绘画等。道教: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产生于东汉末年,唐玄宗为道德经作注。书法与绘画、雕刻

10、:东晋王羲之(书圣);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唐朝阎立本历代帝王图;唐朝颜真卿-颜体-多宝塔碑汉唐文化交流:丝绸之路、大运河丝绸之路: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中国的丝绸、陶瓷、铁器、漆器等运往西方,西方的毛皮、香料、药材、珠宝等运到中国。陆路交通线丝绸之路是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沟通了亚欧两大洲,在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史上发挥巨大作用。P99-101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打通了连接东西方的丝绸之路。汉代城市能看到古罗马魔术表演;唐代马球从波斯传入京杭大运河:隋炀帝在位开凿。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

11、南河,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有力地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P101-102 水路交通线第三课 宋元时期文化交融与世俗生活 (960 年-1368 年)辽宋夏金元时期契丹、党项、女真、蒙古族南下与农耕文化的和与战(澶渊之盟)宋元时期城市的变化:重心南移、农业及手工业发展、坊市打破、纸币等出现世俗生活:城市、乡村、节日的大众生活文人世界:理性与情趣、知识分子与市井大众互动古代科技:三大发明、棉纺织业与黄道婆开放与交流:行省制度、驿站、马可波罗、泉州、书、陶瓷之路与宋对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辽(契丹族)、西夏(党项族)、金(女真族);促进农牧文化的交流。澶渊之盟:100

12、4 年宋辽议和,北宋每年给辽银和绢,历史上称澶渊之盟。它带来了宋辽之间一百多年的相对和平局面。靖康之难:1127 年,宋徽宗和宋钦宗和宗室后妃等三千多人被金军虏获,宫廷仪仗、典籍和珍宝被掠走。岳飞是著名的抗金将领。13 世纪中叶,蒙古军南下,灭亡西夏、金,于 1271 年建立元朝,1276 年灭南宋。经济重心南移过程:魏晋南北朝时,北方人民南迁,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唐朝后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宋经济重心完成了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的转移。(苏湖熟,天下足)魏晋以来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1、富足的劳动力 大量北方人口南迁,为江南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2、生产技术的提高 南迁农民带来先进工具的技

13、术。3、安定的社会环境 江南战乱较少,社会比较安定。4、良好的自然条件江南雨水充足,气侯湿润,土地肥沃。宋元时期城市的新气象:坊市格局被打破,商业活动不再受区域限制;商业活动时间长,普遍出现夜市和早市;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纸币交子;商标、广告的出现,形成了繁华的商业街区等。原因: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先进生产工具的应用秧马;优良作物品种的推广占城稻手工业:瓷器景德镇(瓷都)世俗生活与文人世界世俗生活:瓦子勾栏看棚;勾栏上演的节目中,最吸引人的是杂剧,元杂剧是一种成熟的戏曲艺术。今天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中秋等在宋元时期都有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文人的世界宋代文人特点:多才多艺,情趣风

14、雅,注重哲学思考和内心修养。宋诗特点:具有哲理性。绘画:融诗、书、画一体;梅兰竹菊(花中四君子)是文人最爱描述的景物;民间文化:宋元时期,文人关注民间文化,如关汉卿(世界文化名人)创作窦娥冤古代科技典范古代科技宋元时期,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高峰。火药:宋元时期用于战争,是人类战争史上的一个巨大转折点。活字印刷术:北宋平民毕升发明,为近代印刷术的发展奠定基础,提高了印刷效率,传播了知识,促进世界文明发展。(隋唐发明雕版印刷术)指南针:战国时-司南;北宋-指南针;南宋-罗盘针;宋元时期用于航海事业。纺织行业:宋元时期,棉布逐渐成为广大人民的主要衣料。元代黄道婆学会纺织技术,使松江成为“衣被天下

15、”的棉纺织中心。开放与交流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有效管理实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设宣政院管辖西藏。建立完善的驿站系统,交通畅通。马可波罗:威尼斯商人,沿丝绸之路来到元朝,著有马可波罗行记,后从陶瓷之路即海上丝绸之路回国。促进中西文化交流。泉州:是元代社会开放,中外文化交流繁盛的一个缩影。曾被称为世界第一大港,刺桐树成为泉州的别称和象征。宋元时期,在西方,中国陶瓷开始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象征。雅典民主制1、国家最高权利机构-公民大会2、公民大会休会期间,五百人议事会,负责处理日常事务。3、最高司法机构-陪审法庭4、为什么说雅典是民主制:雅典全体

16、男性公民参政,投票决定国家内政、外交等大事;从公民中抽签选出 500 人,组成五百人议事会;各级官员也是通过抽签产生;陪审员从公民中抽签选出。5、哪些人享有权利:全体成年男性公民有政治权利。奴隶、妇女和外国人没有任何权利。6、如何评价?雅典民主制具有双重性 p527、破坏了民主要受到陶片放逐法惩罚。庄园和城市庄园1、在中世纪的乡村出现了庄园。庄园的主人可以是国王、贵族与教会,劳动者是农奴。2、庄园布局特点:生产、生活设施齐全,体现了森严的等级界限。3、奴隶承受的剥削:除缴纳租税外,还要承担各种杂役。农奴是社会的生产者,但地位最低,受到的压迫最重。4、庄园的经济特点:自给自足城市:随着手工业和商业发展,从 11 世纪起,新兴的城市不断涌现。如巴黎和伦敦-政治中心、经济和贸易中心、威尼斯和热那亚-对外贸易繁荣、佛罗伦萨-手工业享誉盛名。为保护同行手工业者的利益,手工业者成立行会。城市相对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