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禅城区玫瑰小学霍家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975483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佛山市禅城区玫瑰小学霍家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佛山市禅城区玫瑰小学霍家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佛山市禅城区玫瑰小学霍家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佛山市禅城区玫瑰小学霍家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佛山市禅城区玫瑰小学霍家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佛山市禅城区玫瑰小学霍家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佛山市禅城区玫瑰小学霍家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届全国中小学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教案设计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学校: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玫瑰小学学校: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玫瑰小学姓名:霍家莹姓名:霍家莹第三届全国第三届全国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语文 3、课时:第 1 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搜集黄鹤楼、扬州的资料,送别诗等相关资料。 5、教师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教学课题 1、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2、培养学生

2、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三、教材分析 设计意图: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短短的 28 个字 表达了诗人一种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又有一种阔大深远的意境,诗人 寄情于景,为我们用语言文字描绘了一幅江畔送别图。这是唐代时期非常盛行 的送别诗中的佳作,读来很有韵味。希望通过这节课,引导学生们感悟诗歌内 容,品味古诗的意境,体会朋友间的情谊。 教学目标: 1、认识 5 个生字,会写 4 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3、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感悟诗歌内容,

3、理解诗句意蕴。重点 2、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难点 教学方法:交流法,讲读法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师:我们来背背诗歌, 赠汪伦 (齐背,出示后两句) ,即使是桃花潭的 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意深啊! http:/ 2、 师:再背一首,离离原上草(学生接着背赋得古原草送别 ,出示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我又一次去喝我的好朋友送别,连那满城满野 的青草都充满的离别之情,诗人和朋友是那么难舍难分啊! http:/ 3、 师:再来读读王维的山中送别 ,春草每年都有绿的时候,我的好朋友 啊,你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刚刚分别就想念了。 http:/

4、同学们,在这样的诗中,作者通过景物描写抒发感情,这样的写法就是借 景抒情;而这些表达送别时的离情别意,离愁别绪的诗歌,就是送别诗(板书) 。 http:/ 人们常说,多情自古伤离别,尤其是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更是相见时难 别亦难,因此,送别就成了诗人笔下常见的题材。 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一首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板书题目) 注意,这里有三个生字,请拿起手跟我写:孟,第一笔是横撇;浩,左窄右宽, 三点水的位置要写好;陵,右下角是折文儿。一起读读课题(齐读课题) ,作 者是谁?(李白,出示李白资料) 5、 能说说你了解的李白吗?(诗人、诗仙、李太白)老师也带来了一段李白 的资料(出示资料)一起

5、来称呼这位诗人诗仙太白。 http:/ 6、 孟浩然是谁?(诗人)我们学过他的哪首诗?(春晓 )原来这两位都 是大诗人、名诗人。 http:/ 7、 诗题里还有两个表示地点的词,哪两个?你了解黄鹤楼吗?(介绍黄鹤楼) 它是江南名楼。广陵也是一个地点,就是今天的扬州,在唐朝,广陵是个大都 市,就像今天的上海、广州一样。 http:/ 8、 “之”就是到的意思,那题目的意思,就是?(指名发言) 9、大诗人李白在江南名楼黄鹤楼送别名诗人孟浩然到江南名城广陵去,光题 目就带有诗意了,赶快来读读这首诗吧,注意读准生字,把注释也读一读(自 读)二、品读古诗 1、 谁愿意站起来读读这首诗?(指名读诗) (预

6、设:诗要读得慢一些,古人 读诗有古人的方式,一二声读得稍慢一些,三四声读得稍短一点,这样古诗才 能读得有味道,再自己读一读。 2、 (自读、指名读)读得夸张点,味儿就更浓了(出示全诗) ,读出节奏来 就更好了。 读出停顿来,读出音调来,古诗味儿就读出来了,再来试一试,看着手势 来读。 (齐读) 3、 在这首诗中,每一句都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四句诗连起来就是一幅画卷, 一边读一遍想象画面,看看这首诗讲了什么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看看你们读懂了哪一句,把你不懂的地方划出来。 (自读)反反复复地读,看 看你能读懂多少。 交流讨论:你们有哪些词语还读不明白?【交流汇报,预设:碧空尽,尽:消

7、失;碧空:晴朗的天空;唯:只;西辞:辞别,学写辞字。西辞(出示地图) , 从湖北武昌的黄鹤楼,去江苏的扬州,朝那边走?湖北在江苏的西边,其实这 西辞就是告诉我们孟浩然行走的方向】 http:/ (一)赏析“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1、 那“故人西辞黄鹤楼”谁读懂了?(指名发言) 2、 第二句你又读懂了吗?哪个词告诉你孟浩然是要去扬州呢?(下扬州)为 什么不直接说去扬州,而说下扬州?(指图,沿着长江顺流而下百川到东 海)烟花三月:鲜花盛开的三月(借助注释理解“烟花” )3、 想象一下烟花三月是怎样的景象?能用一个词语或句子说说你眼里的春天 是怎样的美吗?(指名发言:鸟语花香、万紫千

8、红、百花盛开) (欣赏画 面) http:/ 是呀,三月的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江南美景除了鸟语 花香、百花盛开,更有江水奔流、浪涌千叠,所以我们眼中的烟花三月不仅仅 鲜花盛开,而且是色彩艳丽的、满目青翠的非常美的春季,带着这么美的想象, 女同学,再读第一、二句,把烟花三月的美读出来。男同学再来读一读,读出 春天的春意盎然、生机勃勃。 (男、女生读) 4、 故人是什么意思?(老朋友)诗中谁是谁的故人?其实孟浩然比李白大了 整整十二岁,李白开始写诗时,孟浩然就已经是大名鼎鼎的诗人了,李白在一 首诗写道“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可见李白对孟浩然充满了(敬佩之情) , 李白就

9、是孟浩然的(粉丝) 。这样的好朋友,本来在烟花三月的时节应该饮酒 作诗,结伴出游,可是他们却要分别了,李白会说写什么呢?与你的同桌说一 说(同桌练习,师巡视) (指名 3 人发言)听了李白的话,孟浩然又会对李白 说些什么呢?(指名 12 人) 5、 带着浓浓的朋友之情,带着对阳春三月美景的欣赏,再读读这两句诗歌 (齐读)(二)品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1、 只有黄鹤楼这么美吗?只有扬州这么美吗?从黄鹤楼到扬州城,一路沿江 两岸都这么美,来背一背这两句诗(背诵)就这样深情送别,一直送到(师引 读后两句)你感受到了什么?(指名)好朋友之间深情送别,时间(很久) , 你体会到了什么

10、?好朋友之间舍得分开吗?你从诗句中的哪些词感受到了这种 情感?(孤帆、远影、碧空、唯见) 是呀,古时候的长江可以说是:“千帆驶过” ,可是在李白的眼中,却只 有那一艘船,在心中只有孟浩然。用一个词说,他们(恋恋不舍) ,感情是那 么真挚、深厚(板书) 2、 碧空尽、天际流可要好好地读一读(自读)指名读诗,从读中感受到波涛 汹涌、水天相接(同桌读、齐读) 3、 老朋友乘坐着一叶孤帆,渐渐远去,船影渐渐模糊了,但是李白仍久久不 愿离去,此时的李白,看不到了故人的相貌,听不到了知己的话语。看到,听 到的只是在天地间流淌的长江水。望着这滚滚的江水,让多愁善感的李白想起 了和孟浩然相处的美好的日子。他的

11、心情如何?让我们带这种情感再读读这句 诗(齐读) 4、 李白就是这样送别了自己的好朋友孟浩然,让我们带着诗人的不舍再次吟 诵古诗(配乐齐背)(三)拓展 1、和孟浩然分别一年以后,他还念念不忘黄鹤楼送别的情景,于是写下了 江下行 ,一起来读一读 2、唱古诗,除了吟诵古诗,我们还可以把诗歌唱出来(播放视频,唱古诗) http:/ 三、总结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没有儿女共沾巾的伤感,而是将浓浓的深情 寄托在烟花三月的美景之中,是那么的浪漫、情景交融,余韵无穷,这就是诗 仙太白的浪漫情怀。 四、板书设计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借景抒情目光送 送别 诗 李白 情深意长 孟浩然 心相随 五、作业布置 1、

12、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改编成故事。 2、找一找其他的送别诗,读一读。教学反思: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短短的 28 个字表达了诗人一种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又有一种阔大深远的意境,诗人寄情于景,为我们用语言文字描绘了一幅江畔送别图,。这是唐代时期非常盛行的送别诗中的佳作,读来很有韵味。备课时,我希望通过这节课,引导学生们感悟诗歌内容,品味古诗的意境,体会朋友间的情谊。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学习这首诗歌,除了理解诗歌的意思,还感悟出朋友间的情谊,我在课前让孩子们做了一些准备工作,如搜集一些送别诗(可以是学过的,也可以是没教过的) ,查找黄鹤楼、广陵、李白、孟浩然的相关

13、资料,为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扫清了一些障碍。1. 课前背诵,温故知新赠汪伦 、 赋得古原草送别都是曾经学过的送别诗,但学生并不知道送别诗这一诗歌的题材,若直接告诉学生什么是送别诗,会造成死记硬背之感。而几首送别诗的读、背,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到了送别诗的学习中,又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到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学习中去。对诗歌的题目的理解,孩子们也是有滋有味的,谁是李白?谁又是孟浩然?了解黄鹤楼吗?知道广陵吗?让孩子把对诗歌题目的理解,串成一句话,读起来也充满了诗意。2. 注重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感悟.学生围绕“谁送谁” 、 “在哪送” 、 “送到哪” 、 “何时送” 、 “怎么送” 、 “为什么送”反

14、复读诗,一一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引导学生理解整首诗发生的背景、体会烟花三月的美景、感受诗人李白的难过和对友情的珍重并进行感情朗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挺高的。本诗中“烟花三月”一词是学生感悟的难点之一,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用优美的词句,及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来表现烟花三月的美丽,再过渡到描写春天的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不但拓展了学生想象的空间,还训练了语言,使学生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并之得以活化。在理解后两行诗时,抓住“孤帆”体会诗人的恋恋不舍,感情深厚真挚,引发学生思考,感受,理解,领悟。3. 感悟诗情,拓展延伸让学生先朗读古诗再观察图画最后音乐渲染,通过移情,换位思考:“如果你就是李白,李白就是你。你会对即将离开的孟浩然说些什么?” “孟浩然听到了李白的申请告别,又会对李白说什么?”学生的情感体验被调动起来,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课堂上流淌的是诗意的语言,涌动的是真实的情感,碰撞的是思维的火花。4. 情感延伸,拓展积累李白和孟浩然分别后,写下了江下行 ,读这首诗歌,更突显李白对孟浩然的想念,突出两人友情的深厚、真挚,更深化这首诗歌的离别之情。当孩子们唱着这首诗歌时,更能体会诗仙李白的浪漫情怀。5. 作业布置,饶有新意这是一首古诗,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情感的基础上,让学生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