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知识点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975135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课标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课标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课标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课标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课标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课标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课标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知识点(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课标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知识点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3-30 21:28:21 文 章来 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om 一、拼音:(一)、多音字:第 8 课 P31 劲;第 9 课 P44;第 28 课 P147 绷(二)、容易读错的字边鼻音;平翘舌;前后鼻韵;其他(地方方言)。二、汉字1、要求会写的 120 个字。(教材后生字表)能辨别其音、形、意并能运用。2、会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词典。三、词语1、要求掌握“词语盘点”中“读读写写”的词语,了解“读读记记”中的词语。2、积累下列词语:(1)、抄写喜欢的词语:第

2、 5 课课后思考练习第 3 题 P21(2)、抄写描写人物神态或表情的词:第 18 课课后思考练习第 4 题 P86(3)、和艺术魅力有关的成语:回顾与拓展(八)日积月累 P150(4)、竭泽而渔:回顾与拓展(四)“成语故事”P74(5)、响遏行云:回顾与拓展(八)“成语故事”P1513、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体会加点词的作用):第 6 课课后第 2 题 P25;第 11 课课后第 2 题 P50;第 13 课课后第 2 题 P61;第 21 课 课后第 3 题 P117。(理解词语的方法:a、运用工具书;b、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c、 联系生活实际.)四、句子:1、积累佳句(1)、课文中

3、的优美语句:课文中形象生动的语句:第 1 课课后第 3 题 P4;第 3 课课后第 3 题 P10;第 5 课课后练 习第 3 题 P21;第 6 课课后练习第 3 题 P25;第 9 课课后练习第 3 题 P43;第 11 课课 后练习第 3 题 P50;第 15 课课后练习第 3 题 P67;第 17 课课后练习第 4 题 P80;第 18 课课后练习第 4 题 P86;第 21 课课后练习第 3 题 P117;第 26 课课后练习第 3 题 P141。(2)、诗句:、回顾与拓展(一)“日积月累”P15;、第 8 课中华少年P3033;、诗海拾贝和与诗同行“阅读材料”P100P109;、回

4、顾与拓展(七)“日积月累”P134。(3)、名言警句:回顾与拓展(二)、(三)、(五)“日积月累”P36、P56、P9697。(4)、有关环保的口号和标语:回顾与拓展(四)P73。2、理解句子:(方法:联系上下文、联系时代背景、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抓重点词语方法:联系上下文、联系时代背景、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抓重点词语体会体会等等)(1)、联系上下文,注意带点的词理解:第 6 课课后练习第 2 题 P25;第 13 课课后练 习第 2 题 P61;第 21 课课后练习第 3 题 P117。(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第 15 课课后练习第 2 题 P67。(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第 1

5、7 课课后练习第 3 题 P80。(4)、联系上下文和时代背景理解:第 18 课课后练习第 3 题 P86。(5)、结合注释,理解句子意思:第 25 课课后练习第 2 题 P138。五、阅读:训练重点: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读课文,联系实际,深入思考; 抓关键词句,深入理解课文,体会表达效果;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入情入境地读课文, 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1、要求朗读的:第 1 课 P4;第 2 课 P5;第 3 课 P10;第 4 课 P11;第 5 课 P21;第 8 课 P30;第 9 课 P43;第 10 课 P44;第 11 课 P50;第 12 课 P51;第

6、14 课 P62; 第 15 课 P67;第 17 课 P80;第 18 课 P86;第 19 课 P88;第 20 课 P92;诗海拾贝的 阅读材料 6 首诗;与诗同行的阅读材料 3 首诗;第 21 课 P117;第 22 课 P118;第 23 课 P126;第 24 课 P127;第 25 课 P138;第 26 课 P141;第 27 课 P142;第 28 课 P145。2、要求默读的:第 6 课 P25;第 7 课 P27;第 9 课 P43;第 11 课 P50;第 13 课 P61;第 16 课 P68;第 21 课 P117;第 23 课 P126;第 26 课 P141。3

7、、要求背诵的:第 1 课“背诵喜欢的段落”P4;第 5 课“把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P21; 第 13 课“把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P67;第 17 课“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P80;第 25 课 “背诵课文”P138;第 26 课“背诵课文第 9 自然段”P141。4、资料袋(3 次):P80、P138、P141。5、阅读链接(2 次):P26、P866、成语故事(2 次)P74、P151。7、课外书屋(2 次)P57、P135。8、趣味语文(2 次)P16、P97。六、口语交际1、教材每组后面的交际话题:(1)、把自己想象成大自然中的一员,融入自己的感受,说一说;走进音响世界,选择 生活中的

8、几种音响和听音响的录音发挥想象进行说话;回顾交流丰富多彩的暑假生活。 (P14)(2)、汇报交流“祖国在我心中”的综合性学习成果。(P35)(3)、辩论:讲诚信与善意的谎言。(P55)(4)、珍惜资源,保护环境。(P71)(5)、讲述留在心里的印象深的人。(P95)(6)、交流自己知道的有关动物的故事。(P132)(7)、介绍身边的艺术。(P149)2、课后思考题或选做题中的交际话题:第 1 课课后第 2 题 P4;第 5 课课后第 2 题 P21;第 13 课课后第 3 题 P61;另外 P37 的展示台。七、习作:(一)教材每组后的习作训练:1、把自己想象成大自然中的一员,融入自己的感受,

9、写一写;走进音响世界,选择生活 中的几种音响,或者仔细听一段音响的录音,展开想象,把想到的、感受到的写下来;回 顾丰富多彩的暑假生活,写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P14)2、写演讲稿或读后感。(P35)3、写体现人们相互关爱的事情。(P55)4、写建议书。(P71)5、介绍自己的小伙伴。(P95)6、根据图片报道写故事。(P133)7、写自己在学习某种艺术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和感受。(P149)(二)课文后的小练笔:1、写自己观察过的小虫,注意展开想象,融入自己的感受。(P10)2、续写穷人。(P43)3、选取文中的一个场景,想象嘎羧的内心感受写一写。(P126)(三)课文后的选做题:第 15 课课后

10、选做题就“家乡的土地、资源是得到了保护还是遭到了破坏“写自己的发现和 感受。八、综合性学习1、综合性学习专题:轻叩诗歌的大门 P98112 2、综合性学习活动:P21 3、课后选 做题:第 26 课课后选做题 P141 文 章来 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om 1、按字母表的顺序排列下列字母,并在括号里写出相应的大写字母。t q r n m b l a h d ( )2、将下列字母分类zi yu w u n yin in ch chi声母( ) 韵母( ) 整体认读音节( )3、写出对应的大写小写字母G( ) q( ) m( ) f( ) R( ) e( )4、给带点字的音节

11、补充完整舅舅(j ) 推举(j ) 蕃茄(q ) 缺少(q )供应(g ) 湖泊( o) 堵塞(s ) 广厦(s )5、拼音写字组词jin:( )要 豆( ) 冻( ) 边( ) ( )绳 chn:( )实 ( )市 ( )现 ( )认 路( )bin:( )论 ( )别 ( )子 ( )更 ( )地 yu:( )闲 ( )静 ( )愁 ( )秀 性命( )关 m:开( ) 羡( ) ( )碑 ( )色 ( )捐( )浴 ( )录 放( ) 和( ) 肃( ) jn:门( ) 洁( ) 寂( ) ( )赛 ( )然 环( ) 宝( ) 尊( ) 疾风知( )草jn:( )彩 ( )莹 jn:风

12、( ) ( )察 pn:( )凑 pn:( )困 pn:( )尝 pn:( )请 sh:( )界 ( )样 ( )卷 形( ) 装( )( )言 ( )合 教( ) 解( ) 宣( )jio:( )猾 ( )幸 ( )洁 打( ) ( )纳 ( )健6、读正确下列字,写出音节拈( )轻怕重 丢三落四 瞠( )结舌 刚愎( )自用辣( )椒 勉强( ) 宁( )愿 省( )悟棘( )手 倔强( ) 安宁( ) 破绽( )会( )计 邮差( ) 喝( )彩 的( )确7、根据拼音在括号里选择一个正确的字或词画上“”shn(森 生 胜) xn q(星期 新奇) f(虎 斧 服)8、读拼音、写词句、用

13、标出整体认读音节kn ki ku w xi xin o m z xn( ) ( ) ( ) ( ) ( )k i p o t n lin u j ( ) ( ) ( ) ( ) ( )xn shn n wi chn sh jin kn ye r( ) ( ) ( ) ( ) ( )y l sh ci bi fn wi xi mn l( ) ( ) ( ) ( ) ( )yu l din zhu yn jn yn chn qn ch( ) ( ) ( ) ( ) ( )m fn dn w jin yu min l jn qio( ) ( ) ( ) ( ) ( )qn x bin jin dun lin l zh yu y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