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谈情景教学法在古诗词鉴赏中的有效应用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975039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9.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谈情景教学法在古诗词鉴赏中的有效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谈情景教学法在古诗词鉴赏中的有效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谈情景教学法在古诗词鉴赏中的有效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谈情景教学法在古诗词鉴赏中的有效应用(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以念奴娇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怀古为例,谈情景教学法在古诗词鉴赏中的有为例,谈情景教学法在古诗词鉴赏中的有效应用效应用摘摘 要:要:古典诗词鉴赏在我国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古诗词是我 国的文化精髓之一,古诗词鉴赏不仅能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感,还能提高学生的 审美情趣,陶冶人格情操,实现综合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在古诗词鉴赏教学 时,运用情景教学法往往能收获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关键词:情景教学 古诗词 鉴赏 苏轼一、以景激情,唤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以景激情,唤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语文诗词鉴赏教学,一直强调的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 会吟”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反复的吟咏以达到理解

2、诗词主旨的目的。这种方式 自然有其作用,然而语文的课堂教学只有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如果教师不能在 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帮助学生最大程度的理解古诗词,那么教学就会变得可有可 无。陈新璋先生曾说过:“诗词鉴赏属于艺术欣赏的范畴。”而艺术欣赏,强 调的是对美的体验和感悟。正如苏轼的经典诗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写 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这上阕中, 作者将咏史和写景相结合,磅礴大气,气吞山河。如此气势滔滔壮丽动人的景 色,没有丰富的想象以及相似的亲身经历,是断然无法从简单的反复吟咏中感 受得出的。 某位教

3、师在教学苏轼的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并没有让学生按照 传统的方式死读诗词。她先是利用多媒体设备放映了一段长江景色的航拍镜头, 让全体学生在长江震撼的景色以及那震天的涛声中,感受了长江的磅礴之势。 于此同时,这位教师也开始深情的朗诵起念奴娇赤壁怀古。在这样的情 境下,学生们的精神纷纷为之一振,在教师的深情朗诵下,对诗词中的景色描 写有了更深的体会。之后这位教师又说到:“苏轼作为宋代的大文人,平生十 分喜爱三国历史故事,尤其对赤壁之战尤为喜欢。那哪位同学对三国中的赤壁 之战比较了解?能不能自告奋勇给老师和大家说一说?”几个同学站了先后站 了起来,讲述了赤壁之战的故事。再学生绘声绘色的叙述下,其他学

4、生的兴趣 也纷纷别激发出来,不仅课堂气氛活跃了,兴趣也得到了进一步激发。 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这位教师成功的丰富了诗词鉴赏的教学方式。在直 观的体验中,这位教师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以精美的情景设计帮助 学生轻松并完全得掌握了诗词的主旨,体会到了其中的意境。教学的效果可谓 得到了最大化。二、情感共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二、情感共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在诗词鉴赏时,产生和作者一样的情感共鸣是最有利于领悟诗词的主旨和 意境的。然而,传统的吟咏法教学方式,除非学生具备敏锐的审美感觉以及高 度的艺术修养,或者拥有和作者相似的情感经历,否则难以实现情感上的共鸣。 而情感是打通理解的桥梁,缺乏情感

5、上的触摸,无疑会阻碍到学生对于诗词中心的把握。 如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感情激荡,气势雄伟,是宋代文豪苏轼 的豪放派代表之作,在如惊涛骇浪的雄浑气势中却抒发了作者年过半百功业无 成的感慨。不少学生在初读这首词时,都能很从语句中感受到作者的豪放气势, 可是却极少有学生能抓住最后那两句“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 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主旨。最后问他们这首词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 思想和情感,学生往往都只能答出“借景抒情,咏史抒情”。可是抒的是什么 情?却没有几个学生能够说出来。 某位教师在进行这首词的教学时,先是利用多媒体设备放映了两段历史人 物事迹的视频。一是周瑜的,讲述他年轻时英姿

6、勃发,风流帅气的历史事迹, 同时还配上了激昂的音乐。另一个则是苏轼的,讲述他胸怀抱负却屡遭挫折的 经历,并给配上了低沉的音乐。在这样的氛围渲染中,学生自然而然将情感更 多的转向了年少有为的周瑜身上,而对于苏轼的经历则抱以无奈的情绪。教师 通过这两人生平的对比,突显了苏轼的人生不如意。学生也通过这样的情境, 对苏轼的遭遇产生了同情,这就引发出了一定的感情共鸣。而当教师再度问道 最后两句的主旨时,不少学生都能回答出来“苏轼羡慕周瑜”这样的答案。虽 然这样的答案还不是很完美,但无疑已经足够说明学生在把握诗词的主旨上进 了一大步。三、发展想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三、发展想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情景的

7、构建离不开丰富的想象,情景教学法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固然和 教师的设计密不可分,但是也需要学生拥有一定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古诗词 中往往不乏对于当时情景的描写。诗人通过简练的语言自己的主旨和意境融入 其中,才有了传诵至今的这些优美诗词。而学生在鉴赏时,如果不能以丰富的 想象和灵巧的思维去加以体会,就难以真正做到对古诗词的理解。在念奴 娇赤壁怀古中,苏轼开篇第一句先是简单描写了长江壮丽的景色,紧接着 第二句便穿越历史,写到了“三国周郎赤壁” 。诗人的想象力在此可见一斑。学 生在鉴赏诗句时,如果没有丰富的想象力,就难以在内心中构建出当时诗人所 处的情景,也就无法体会诗人的情感和思绪。因此,没有想象力,没有灵活的 思维能力,鉴赏古诗词就无从说起。 总总 结:结: 情景教学法不仅能以景激情,唤出学生的兴趣,还能提高学生对于诗词的 理解能力,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谈胜轶.古诗词鉴赏之情景关系J.新语文学习(高中) ,2010(1) 2孟令权.诗歌教学中情境创设例说J.中学语文(下旬大语文论坛) , 2010(1) 3赖艺玲.情景诗词鉴赏的精髓J.考试周刊,2012(4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