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课教师转公办教师招录考试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975036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代课教师转公办教师招录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代课教师转公办教师招录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代课教师转公办教师招录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代课教师转公办教师招录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代课教师转公办教师招录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代课教师转公办教师招录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代课教师转公办教师招录考试(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09年 1月广东省 “代转公”招录考试教育教学技能(小学版)试卷本试卷共4页,四大题,39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按要求填写答题卡左上方信息栏。2、所有题目务必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的不给分。3、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按答题卡的答题要求作答,不按要求作答的不给分。1、对学校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总体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指的是 。A教育制度 B教育目的 c教学目标 D德育目标2

2、、理想的师生关系类型是 。A命令服从型 B放任自流型 c民主参与型 D包办替代型3热爱学生是现代教师必备的 。A思想政治素质 B教育理论素质 c职业道德素质 D职业技能素质4运用先进典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有,这是德育的 。A陶冶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说服教育法 D品德评价法5班集体形成过程的第一阶段是 。A基本形成阶段 B完善阶段 c巩固发展阶段 D初建阶段6班集体其有目标性、组织性、民主性和 。A全面性 B合理性 C纪律性 D透明性7班主任了解学生最常用的方法是 。A观察法 B访谈法 C、问卷调查法 D作品分析法8课外教育的内容具有 。A单一性特点 B同一性特点 C广泛性特点 D稳定性特

3、点9、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包括群众性活动、个别活动和 。A班会活动 B小组活动 c科技活动 D文艺活动l0、少先队活动的基本内容包括:基础的共产主义教育 、劳动教育、科学教育、 。A、体育和美育 B智育 C体育 D德育11、教案通常又称为 。A、学年教学计划 B、学期教学计划 C、单元教学计划 D、课时教学计划212、教学目标具有标准功能、激励功能和 。A导向功能 B系统功能 C操作功能 D诊断功能1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属于教学目标中的 。A接受基础知识目标 B形成基本技能目标C发展基本能力目标 D促进个性发展目标14、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检查学生对己学知识记忆程度的提问叫做 A理

4、解提问 B回忆提问 C分析提问 D运用提问15、讲授的形式包括讲述、讲读、讲演和 。A谈话 B讨论 C讲解 D讲评16、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就点明主题,讲清这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和要求,引起学生注意的导人方式称为 。A故事导入 B直接导入 C审题导入 D兴趣导入17、教师巧设疑障,对教学内容留有余地的结课方式称为 。A回味式结课 B激励式结课 c悬念式结课 D总结式结课18、小学学生学业评价最主要的方法是 。A心理测量 B考试 c专门调查 D观察19、孟子日: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这句话体现了教学评价的 A诊断作用 B强化作用 C调节作用 D选拔作用20、对教师教学行为评价的途径主要有领导

5、评价、 同行评价、 学生评价以及 A教师自我评价 B社会外部评价 C课程专家评价 D学生家长评价二、判新题(本大题共 l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判断每小题正误。按答题卡的答题要求作答,不按要求作答的不给分。判断每小题正误。按答题卡的答题要求作答,不按要求作答的不给分。1、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是小学德育应遵循的原则之一。 ( )2、 小学教师不需要搞教育科研。( )3、班集体一经形成,就能发挥教育作用。( )4、 “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和兴趣、特长” 是 指导课外活动应遵循的原则之 一。( )5、表扬与批评是小学德有工作的常用方法。( )6、班主任的基本职责是组织和培养良

6、好的班集体,对全班每个学生的发展负 责。 ( )7、 “尊师爱生”的意思是,先有尊师后有爱生。( )8、群众性和先进性的统一是少先队的性质之一。( )9、教师一定要完全按照教案进行教学。( )10、板书应该与讲授结合,讲授为主,板书为辅。( )11、课堂规则应该由教师制定。( )12、课堂提问时,应先指定回答的学生,后提出问题。 ( )13、教学叙事、同伴讨论等,都是教学反思的方法。 ( )314、教学评价就是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测量。 ( )15、没有标准答案是表现性评价的特点之一。 ( )三、应用设计题(本大题共 3 小题,第 1 小题 9 分,第 23 小题各 l3 分,共 35 分)在

7、答题卡的主观题答题区域内,按答题卡的答题要求作答,不按要求作答的不给分。1、针对下列事件,运用您学过的师生关系知识,设计一个应对方案。上课铃响了,同学们都进了教室。过了大约五分钟,忽然外面有个学生喊:“报告!”我打开门一看,原来是小胡同学。这下我可气坏了,就严厉地批评他:“你干什么去了?马上就要期中考试了,你上课还迟到?还准备考二三十分吗?”平时大大咧咧的他这下可急了,眼泪在眼圈里打转。 “你冤枉人!我是给语文老师交作业本去了,这才来晚的。 ”我的脑中“轰“的一下,是呀,我和语文老师商量过的,为了调动他的学习积极性,让他当语文科代表的嘛。我知道错怪了他,连忙给他道款,他却气呼呼地走了,几天都不

8、理我。要求:(1) “您认为这个老师的做法,哪些是可取的,哪些是有待改进的?(2)您的依据是什么?(3)请提出一个具体的解决方案。2请就自己所教的科目,自选一课时的内容,以条目式教案的形式设计一节新授课的简要教案。要求: (l)说明教案应该包含的基本要素;(2)设计教案;(3)说明设计的依据。3请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有一天,张老师组织课堂小组讨论,同学们都很认真。讨论进行不久,虎头虎脑的男生小杰开始和小组同学大声地边讲边笑,兴奋不已地在桌面上拍打不停。要求:(1)假如您是张老师,将怎样应对这种情形?请设计一个应对方案;( 2 ) 推测导致小杰行为的原因;( 3 ) 具体说明应对方案的

9、设计依据。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 15 分)在答题卡的主观题答题区域内,按答题卡的答题要求作答,不按要求作答的不给分。提起五(2)班的小林同学,许多老师都直摇头,认为他无药可救。小林同学身体健壮,精力充沛,喜欢跟人打架,与同学不能友好相处。上课不认真听,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在家,常常对母亲恶语相向;对父亲,虽说态度稍好一些,但父亲跟他说的话仍是左耳朵迸,右耳朵出。要求:假如您是他的班主任,( l ) 谈谈您对该生的态度;( 2 ) 推测该生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3 ) 您将如何对他进行个别教育?42009年 1月广东省 “代转公”招录考试教育教学基础(小学版)试卷本试卷共4页,四大题,44

1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按要求填写答题卡左上方信息栏。2、所有题目务必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的不给分。3、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1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是我国现行的 。A学校教育制度 。 B教育考试制度 C、学校评价制度 D. 教育督导制度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学生对学校给子的处分不服,可以向有关部门 。A提出转学 B提出抗议 C、提出申诉 D提出控告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取得小学教师资格的学历要求是 。A具备初级中

11、学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B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C 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D 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 。A不高于或者低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B等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C、不低于或者高干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D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5、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董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是 。A. 5 或 6 周岁 B. 6 或 7 周岁 0 7 或 8 周岁 D. 8 或 9 周岁6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董、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 。A福利性事业 B营利性产业 C公益性

12、事业 D先导性产业 7学校与教师签订聘任合同时应当遵循的原则是 A双方地位平等 B双方互不隶属c教师服从学校 D学校尊重教师8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在中小学校校园周边不得设置营业性 。5A图书馆 B博物馆 C、文化站 D歌舞厅9侵犯未成年人隐私,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 。A批评教育 B责令改正 C行政处分 D行政处罚10、低年级小学生观察事物零乱,不系统,没头没尾,看到哪里算哪里,这是观察品质中哪个特征发展水平较低的表现? 。A观察的目的性 B观察的精确性 C观察的顺序性 D观察的深刻性11、培养小学生意义识记能力的前提是 。 。A认真理解 B. 机械重复 c大

13、声朗读 D反复观察12、列选项中,下属于小学生想象力培养重要途径的是 。A创设情境 B积寨表象 C从仿造到创造 D死记硬背13小学生想象的特点是 。 。A想象逐渐符合客观现实 B想象逐渐不符合客观现实C想象完全符合客观现实 D想象完全不符合客观现实14、小学中、高年级学生逐步学会区分事物的本质与非本质特征, 这是思维 。A、自觉性的发展 B、抽象性的发展 C灵活性的发展 D具体性的发展15为了加强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训练学生 。A说完整的话 B唱好听的歌 C名背生词 D多做习题16教师要求小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这是注意了小学生思维 。A广泛性的培养 B批判性的培养 C、深刻性的培养 D灵活性的培养17分层教学是因材施教的有效教学模式,它针对的是小学生的 。A性别差异 B智力差异 C动机差异 D人格差异18容易受别人的影响,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