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师和学生角度看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975031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教师和学生角度看小学数学教学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从教师和学生角度看小学数学教学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从教师和学生角度看小学数学教学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从教师和学生角度看小学数学教学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从教师和学生角度看小学数学教学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教师和学生角度看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教师和学生角度看小学数学教学论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教师角度和学生角度看小学数学教学从教师角度和学生角度看小学数学教学王坊中心校 张宇内容摘要:要想让学生学好数学,教师在教学和生活中都要作好表率。一旦跨入教师这个行业,一定要热爱自己的学生。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课堂中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好习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充分参与的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和应用数学。关键词:以身作则 热爱学生 完善 情境 自主学习 思考我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小学教师,2000 年参加工作至今已有十余年。像许多平凡的劳动者一样,我耕耘着这份充满平凡而又充满乐趣的工作。我教数学已

2、有五年时间,现教学小学六年级数学。我毕业于普通中师学校,谈不上丰富的数学专业理论知识,数学教学实践经验也很有限。但我有着敢于挑战的勇气,我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不断地追求。从教师角度和学生角度两方面,谈我眼中的小学数学教学,与大家一起分享与交流。一、一、教师自身角度。教师自身角度。1、以身作则。这里的“则”也指数学里的尺度。数学思考要讲究精密,数学计算则要精准。要想让学生学好数学,教师在教学和生活中都要作好表率。古人云: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每节课上课前,我都比较注重学生课堂常规的培养和检查,如果没有按我的要求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我一般都不急着开始上课,我宁愿不上课也要先把课堂常

3、规落实好。我记得我上的第一节数学课,上课铃响,我从办公室走向教室,还没进教室,很远就听见教室里传来的吵闹声。我心里很生气。但我没有发脾气,我很从容地走进教室,和学生们讲起了“以身作则”的故事。我明确地提出了我的要求,要求同学们严格遵守课堂纪律;我也坦诚地表态,表示自己会作同学们的表率。以后,我没有在同学们面前迟到,不随便在课堂上做其它事情,甚至不当学生面吸烟。学生的有其独特的向师性,模仿性也及强。在这样平等的环境中,学生们自然养成了良好的纪律习惯。有的学生受到潜移默化影响,学会了做其他同学的好表率。师生之间也相互促进,关系也更融洽。我希望我的学生成为积极向上、勇于创新、不怕困难、对人以诚相待、

4、有同情心和责任感、尽力做好任何事情,有一定心理承受力的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而我首先就要使自己成为这样的人。所以我们要给学生的是一种能延续的东西,这就是能力,那么,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哪个领域的知识,只要他想学,都不会觉得无师的困惑。所以说,数学课堂也是学生学会做人的课堂。2、热爱学生。也许有教师把教育当作一个行业,并不热爱这份事业。但一旦跨入教师这个行业,一定要热爱自己的学生。否则,教育成为一种交易,永远不可能达到效果。学生早已把自己的老师当作第二父母。多数学生更愿意听从老师的教诲而排斥父母。作为数学教师,我用百分数中的百分之百来表达我对学生的关爱。我们班学生刘洋,原来是个爱调皮的学生,数学基础

5、差。刚开始教学,我就发现他学习起来特别困难,跟不上教学进度。于是,课后,我找他谈话,坦诚地跟他分析他的学习情况,及时辅导,帮助他解决课堂中遇到的困难。希望他在学习中不懂就问,多和他人交流讨论,解决问题。他现在能主动提出问题并探究,课堂中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进步确实很大。班上像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如 爱是永恒的话题,爱的教育永远是最有效果的。我始终相信,教师付出的爱一定会在孩子们身上绽放出耀眼的光芒。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热爱、尊重、了解并严格要求学生。教师要以自己坚定的信仰去指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方向;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学生求做真人,求做真事;以自己严谨的治学态度去影响学生热爱知识,热爱生活

6、;以自己乐观的精神去培育学生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品质。无数实践证明,具有高尚品格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道德的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热爱集体、关心他人的学生;具有渊博知识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强烈求知欲的学生;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勇于探索、不断进取的学生。3、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要想当好小学数学教师,还必须具有扎实的初等数学知识、一定的高等数学知识以及一些数学史知识。 正确地理解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与结构,熟知各年级教材的地位、作用及内在联系,较好地掌握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定律、法则、公式及数量关系的确切含义。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才能透彻地分析小学

7、数学教材体系,准确地把握数学知识的结构体系,为数学教学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我采用最多的办法是自学和交流。我经常在课余和同事特别是同学科的教师交流,在交流中向他们取得了宝贵的教学经验,学习到许多更有效、更创新的教学方法。科学施教同时要求我们教师不断地完善自身、提高业务水平、扩大知识面,因为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后,他的发散思维得到了开发,提的问题自然就多了,面也广了,所以不管工作有多忙,坚持反复钻研教材,大量阅读参考书,以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另外公共知识方面英语、计算机、普通话都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我想,作为教师,知识面越广,自己的感觉也好,学生对你的感觉也好。我知道,在追求新的教育观念、教学思

8、想、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的现代化上,在探寻最科学、最有效的让学生获取知识、能力与受到思想教育的途径上,在处理好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主导与主体,知识与能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诸多矛盾上,都要作出不懈的努力。为了胜任所教学科,我还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教育测量、教育评价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并在教学实践中刻苦钻研,勤于思考,虚心求教,博采众长,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和成果,不断充实并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做到精益求精,永不满足。二、学生角度学生角度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一节好课,都有一个好的开始,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主动承担学

9、习任务,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对于农村学生而言,参与学习意识能力和自控学习能力差,学习兴趣不高,其学习动机需要教师激发和调动,所以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熟悉与感兴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拥有学习的主动权。创设教学情境,就是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搭建一座桥梁,把学生引入一种与教学有关的情境过程。有效的教学情境能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力。面对农村教育现状,新课程改革需要教师去创设有效的学习环境。教学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动

10、情境、实验情境、竞争情境等。情境的创设要遵循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而设计。对低、中高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如教学百分数的应用 ,教师创设了中国北京申奥成功的情境:出示第二轮得票统计图(北京 56 票,多伦多 22 票,巴黎 18票,伊斯坦布尔 9 票)请学生根据统计图用学的百分数知识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好习惯。数学是思考性极强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必须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

11、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在课堂中,教师要创设思考的情景,在提供思考材料的同时,要给学生留足够的思考时间,提问学生时,要多方考虑,照顾各种层次的学生。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可以让优生多发言,鼓励他们多开动脑筋,让他们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对于显而易见容易解决的题目,多把机会留给一些稍微差的弱势群体来回答,及时鼓励他们,只要他们答对或答对一点,都给予及时的表扬,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乐趣,激发他们动脑筋的欲望。学生的潜能是个不竭的宝藏,你对他有多大的信心,他们就能给你多大的惊喜。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助精神,团队观念和交流能力,并在思想的碰撞中并发创新的火花。如:我在教学统计时,先给学生播

12、放一段路口视频,让学生统计在一分中之内过往的车辆有几辆货车、几辆面包车、几辆小汽车,几辆公共汽车,一遍放完后,很多他同学都说:“老师,太快了,再来一次。 ”我不吭声,满足了他们的要求,再播放了一次,播完了以后,同学们还是来不及记录。然后我问学生:为什么看了两次都为未能记录下来呢?你们在小组里讨论一下,有没有办法能又快又准确的记录下来呢?同学们各抒己见,很快就想到了分工合作,有的组员记录面包车、有的记录货车、有的记录小汽车、有的记录公共汽车,1 分钟视频播完后,各个小组都有了统计结果。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明白了一个人的量力有限,自然而然就进行了小组合作,从而使合作成为学生的一种需求。3、 培养学

13、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好习惯。数学来源于生活。本着“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并把数学应用于生活”的思想,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充分参与的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会从生活实际出发,从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实物开始,在具体、形象中感知数学、学习数学、发现数学和实践数学的兴趣。例如,我在教学“轴对称”一课时,我在网上精选了一些精美剪纸,自己在课前事先剪好“喜莲鸳鸯” 、 “富贵牡丹”图案。以精美的造型和细致的工艺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了。这时我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心情,有的说“真漂亮” ,有的说“这剪纸是怎么剪得?”

14、有的说“我也想剪一个这样漂亮的剪纸。”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接着我说:“这幅剪纸是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剪出来的,你们只要从这两幅图中发现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总结出来,你们就都能自己创造出一幅漂亮的剪纸作品了。这两幅图有什么特征,我们一起来找找吧”学生听完,也急着找出特征自己剪纸,这样,学生就主动承担了学习的任务,很快进入了主动探索的状态。教师应该深入到学生的心里去,和他们一起历经知识获取的过程,历经企盼、等待、焦虑、兴奋等心理体验,与学生共同分享获得知识的快乐,与孩子们共同体验学习的快乐。总之,不论从教师的角度还是学生的角度考虑,都是为了教学,都是为了孩子。参考文献邓小荣数学的体验教学法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3胡中双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1教师新理念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肖川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岳麓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