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题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968045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月考月考试试 题题一、积累与运用(23 分) 1、阅读下面的新闻内容完成下面的题目(8 分) 汶川地震让半个亚洲震动,让整个世界震惊。中国经历的磨难大多, 但从没在磨难中倒下。面临灾难,中国展现出坚韧与顽强;珍视生命,中国 yng 得了全世界的敬意和赞扬。在这个生死交织、人神共 q 的时刻,我 们愿共同分担这份痛楚,愿共同祈祷生命的希望。 中国不需要同情,中国需要理解;中国不需要 ,中国需要 。 我们愿以杯水之力,尽寸尺之能,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我们知道,一 个总理在两小时内就飞赴灾区的国家,一个能够出动十万救援人员的国家, 一个企业和私人捐款达到数十亿的国家,一个因争相献血、自愿抢救伤员

2、而造成交通堵塞的国家,永远不会被打垮。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4 分) yng q 祷 塞 (2)仿照画线句子,给选文中空白处填上恰当的词语(2 分) (3)给上面的新闻加上合适的标题(2 分)标题: 2、古诗句名句填空(12 分) a、 ,人迹板桥霜。 b、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 中用相关的景物描写边塞悲凉的诗句是 , 。 c、 “ 面朝黄土背朝天”,写的是古代劳动人民在烈日下辛勤劳动的情景。 白居易在观刈麦中,将这种情景生动形象地再现出来的诗句是: _,_。 d、幸福就是“身无彩凤双飞翼, ”的那种感应;是“ ,听取蛙声一片”的那

3、种舒畅;是“久早逢甘霖,他乡遇故知”的那种惊奇;是 “采菊东篱下, ”的那种恬淡;是“ ,_。 (填古诗文名句)的那种旷达。 e、读下面的语句,根据你的理解写出其中包含的两句古诗 李白的云帆点缀了沧浪之水;辛弃疾的醉眼迷离了刀光剑影;欧阳修的 醉意写在山清水秀之中;范仲淹的泪光朦胧了苍颜白发;陆游的梦乡回荡 着铁骑铮铮;苏轼的华发张扬了少年意气。 根据你的理解把想到的诗文写 下来: , 。23、 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 (3 分)回顾三年的语文之旅,兴味盎然。我们欣赏了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的 北国雪景,由衷赞叹祖国“江山如此多娇”;我们聆听了蝈蝈的乐章、蛐蛐的 歌唱,领悟了“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

4、死亡”;我们认识了生活中是朋友、艺术 上是知音的傅家父子,感受到 ;我 们 , 。二、综合性学习(共 13 分)4、青春如花似火,灿烂热烈,是我们人生交响乐的序曲。青春让我们充满 热情,充满朝气,充满希望,请跟我来,我们一起上青春的车,欣赏那一道 道亮丽的风景线!【青春随想之英雄青春】(1)请介绍古今中外你最崇拜的青年名人,并简 要叙述他们的事迹。 (2 分)【青春随想之青春感悟】(2)仿照划线句,写出你对青春的感悟(2 分)世界上还有什么字眼比“青春”两个字更为动人,更富有魅力?青春是 一双明亮的眸子,在知识的海洋里不停地搜寻着自己需要的知识;青春是 大踏步前进的脚印,上面刻满着对未来的憧憬

5、和无畏;青春是 【青春随想之青春视野】(3)成长的旅程中,我们接触了许多的关于青春 的影视,歌曲,书籍,名言等,它们伴随着我们走过这段纯真岁月,请你打 开记忆之门,来填写下面的试题。 (4 分)(1) 青春的影视: (2)青春的歌曲: (3) 青春的书籍: (4)青春的名言: 【青春随想之青春发现】(4)名著知识填空。(2 分) 什么样的人物才称得上英雄?三国演义中以勇武助刘备建立一番功 业的张飞固然是, 水浒传里用谋略帮晁盖智取生辰纲的 何尝不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不屈服于命运、坚持崇高理想追求的保 尔柯察金固然是, 中“扼住命运的咽喉”、创作了不朽乐章的 音乐家贝多芬又何尝不是? 5、北京

6、奥运会举世瞩目,刘翔在赛前成为了人们的一大看点,可由于腿伤, 刘翔被迫在赛前退出了比赛,观众当时是议论纷纷。厦门市两个网友针对 此事的回帖,读后,你是否同意他的看法,如果让你回帖,你将针对谁回帖, 请写出你的网名和回贴的内容。 【甲】 网名:一笑而过留言板:他带伤去跑或许会更让人感动!3【乙】 网名:龙行天下留言板:我们是龙的传人,是男人就该去战斗,可惜他是小白脸! ! 我的回帖 网名: (1 分) 留言板: (2 分)三、阅读理解。 (共 59 分) (一)、阅读下文,答问(14 分) 词语权变词语权变之妙之妙 汉语是世界上最丰富的语言之一。在具体运用中,若注意灵活变通, 如调整语序、更换词

7、语、增添词语、巧用标点等手法,往往可以妙趣横生, 收到极佳的表达效果。试举数例,略谈其妙。 一、调整语序。于右任先生工于书法,有不少人慕名而来请他题写。为 了防滥,亦出于谦虚,他不愿随便满足别人的要求。有一次,一位来客求墨 心切,苦苦恳求。于老甚感为难,便草就一帧条幅:“不要随处小便。”于老 心想,写的这些,人家把它挂出去则不适合了。岂料,来客取到条幅满怀喜 悦,心生一计,把条幅上的字逐个剪开,再调整词语顺序,裱成新的条幅, 成了“小处不要随便”的箴言。真是 二、更换词语。唐代诗人李商隐有这样的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 黄昏。”诗中情调显得低沉、消极、无奈,表现出一种失落感。朱自清先生把 它

8、改为“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经他妙笔一改,真是笔下生 辉,情调高昂,心境显得特别开朗,化消极为积极。叶剑英元帅八十书怀 中更有“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的名句,显得更为美妙,深为 广大人民所敬仰。 三、尾添“字眼”。“字眼”是一句中的关键词,有了它,整句传神。从前, 有个秀才在自家大门上贴上一副对联,上联“身无分文”,下联“家徒四壁”, 横批“自得其乐”。对联贴出后,惹得旁人嘲笑,说是这个秀才穷到如此地 步,还能“自得其乐”吗?岂料,这位秀才走出门来,在上下联之下各补上 一个字,对联成为“身无分文债,家徒四壁书”,转贫为富了。旁观者个个惊 叹这位秀才很有点能耐,怪不得可以“

9、自得其乐”了。看来,根据上下文意, 衔接上恰当的词语,即一句中的“字眼”,也不失为妙法。 四、巧拆成语。就是用表达语气的标点巧妙地点断原有的成语。国共 合作和谈时,有一次,国民党的代表和中共代表周恩来在谈判时,国民党 代表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均遭到周恩来的严词驳斥。国民党代表理屈词穷, 恼羞成怒,拍案且蛮横地说:“跟你周恩来谈判是对牛弹琴。”周恩来机智地 接过其话锋,从容不迫地说:“对!牛弹琴。”将对方诬蔑的成语“对牛弹琴”,4用表语气的感叹号巧妙点断,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驳得对方自知理亏,哑 口无言。 五、妙断语句。标点是无声的语言,是书面语言的五官。语句中恰当增 添标点,把整句分开,可以使语

10、句中的意思正好相反。据称,抗日战争时期, 敌占区农村的墙壁上被汉奸刷上一条这样的标语:“粮食不卖给八路军。” 老百姓看了很气愤。出于义愤,老百姓中有人冒着生命危险,在标语上巧 妙地增加了一个逗号,变成“粮食不卖,给八路军”,与原标语的意思正相 反。一个小小的标点的增添,把句子分拆,充分体现了当时敌占区人民爱 憎分明的大仁大义。 6、 根据文意,解释标题中“权变”一词的意思。 (2 分)。 7、 文章主要使用了 、 两种说明方法,文章说明了 事理 。 (4 分) 8、 文中“调整语序”部分的最后一句:“真是 ”。下面选项中,填 入该句空格的最佳一项是:( )(2 分) A. 化俗为雅,点石成金!

11、 B. 别出心裁,字字珠玑! C. 工夫不负有心人! D. 得来全不费功夫! 9、 “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朱自清改李商隐诗,已属妙笔, 而叶帅八十书怀中的“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则是更胜一 筹。叶帅诗句比朱自清诗句好在哪里?请作简要分析(说出一点即可)。 (4 分) 我的分析: 10、 明代的徐文长,人称“滑稽才子”,因遇梅雨季节久住朋友家。一日,朋 友留下一张字条: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字条没有标点;其意思是:下雨 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徐文长看后,故意错误断句来曲解其意,仍是久住不 走。请你先将“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这句话抄在答题卡上,然后运用标 点断句,显示

12、出徐文长的曲解之意。 (2 分)(二)、阅读拔掉那颗蛀牙,答问。 (24 分) 拔掉那颗蛀牙 秦素衣 她恨全家人。 她在家中的地位很尴尬。姐姐比她漂亮。因为想要儿子,父母坚持 要生,结果生下她,还是女儿。后来,又生了弟弟,弟弟显然是最得宠爱的。 父母的理念就是,闺女是要嫁出去的,对这个家无关紧要,能养着就不错5了! 姐姐不吭气。她却嚷:“凭什么?要不就别生我!”结果挨了打。 那时,她就发誓,她要报复所有人,她要让他们知道她的厉害。三 个孩子中,她的学习是最好的,因为,没有别的地方突出,她就拼命地学习。 小小的心,长满了恨,恨是一颗牙,日日夜夜地“茁壮”成长。 她沉默寡言,经常一个人抱着书,把自

13、己关在屋里。即使看书,母 亲也要嚷,不要费电了。于是,她去邻居的窗下,借着光,可以看到半夜。 她是个坚强的女孩儿,坚强到不会掉眼泪。全镇只有一个考上县里的高中 的,那就是她。父母不想让她去读,读高中要住校,仅吃饭一个月就要花好 几十块。她说:“我不吃学校的饭,我自己带饭,带几个馒头,可以吃一个星 期。 ” 终于去读了,竟然觉得无比自由。一周回家一次,带够一周吃的馒 头。冬天还好,馒头不馊。夏天,有时馒头馊了,她舍不得扔,还要吃掉。吃 到拉肚子,一趟趟跑厕所,可她从来不哭。整整三年,她始终是全年级里的 第一名。 高考成绩下来,她是市状元,去北大读书,整个县城都轰动了。所 有人都说,看人家,吃了三

14、年干馒头,照样上北大。 去了北大之后,她仍然沉默寡言,打好几份工,为的是不要家里一 分钱。而且,她冰冷的内心拒绝温暖,怕别人算计自己。 整整四年,她把自己交给了书本,又以学校最好的托福成绩考到美 国公费留学。整个县城又轰动了这是那个小城中第一个到外国留学的 呀。可是,她没有回家去,没有给父母撑那个虚荣的面子。现在,她是自己 的了,与他们毫无关系。 去美国之后,她还是一个人,无人交流,内心一片空白。没有亲情 的感觉,不相信男人,她的世界里,只有她自己。她去看心理医生,医生说, 你太自闭,而且内心充满了恨。有恨的人,必定不快乐。你应该学会去爱, 只有爱,才能拔掉那颗蚀了你心灵的蛀牙。 她呆了:是吗?有这么严重吗?一向是别人对不起她啊,所以,她 一直拒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