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分析课件3药物鉴别—物理常数测定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369552 上传时间:2017-02-10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7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物分析课件3药物鉴别—物理常数测定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药物分析课件3药物鉴别—物理常数测定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药物分析课件3药物鉴别—物理常数测定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药物分析课件3药物鉴别—物理常数测定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药物分析课件3药物鉴别—物理常数测定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物分析课件3药物鉴别—物理常数测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物分析课件3药物鉴别—物理常数测定(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二章 第三节 药物鉴别 物理常数测定 物理常数是评价药物质量的重要指标,不同性质、纯度的药物有着不同的物理常数值,在分析工作中可选择测定相关的物理常数才进行药物的鉴别,检查。 相对密度 馏程 熔点 黏度 旋光度 折光率 主要内容 1、概念 相对密度 :指在相同的温度、压力条 件下,某物质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的比值,除另有规定外,温度为 20 。 一、相对密度 2、测定相对密度的意义 纯药物的相对密度在特定条件下为不变的常数,药物的纯度改变,相对密度也随之改变,测定相对密度,可以 区别或检查药物的纯杂程度。 3、相对密度测定方法 中国药典中: 比重瓶法 测定一般液体药物的相对密度。 韦氏比重秤法

2、 测定挥发性液体药物。 首先将洁净、干燥并精密称定重量的比重瓶,装满供试品,装好温度计,水浴使内容物达到 20( 或各品种项下规定温度 ),用滤纸吸干溢出侧管的液体,立即盖上罩。 然后将比重瓶从水浴中取出,再用滤纸将比重瓶的外面擦净,精密称定,减去比重瓶的重量,求得供试品的重量后倾去,洗净比重瓶,装满新沸过的冷水,再照上法测得同一温度时水的重量,计算,即得。 ( 1) 比重瓶法 供试品的 相对密度供试品重量 /水重量 注意: 用比重瓶测定时的环境 (指比重瓶和天平的放置环境 )温度应 略低于 20 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 图 比重瓶 取 20 时 相对密度为 1的韦氏比重秤,用新沸过的冷水将

3、所附玻璃圆筒装至八分满,置 20( 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 )的水浴中,将悬于秤端的玻璃锤浸入圆筒内的水中,秤臂右端悬挂游码于 节秤臂左端平衡用的螺旋使平衡,然后将玻璃圆筒内的水倾去,拭干,装入供试液至相同的高度,并用同法调节温度,平衡后读取数值,即得供试品的相对密度。 ( 2) 韦氏比重秤法 该比重秤系在4 时相对密度为 1,则用水校准时游码应悬挂于 应将在 20 测得的供试品相对密度除以 图 3韦氏比重秤 二、馏 程 1、 概念 馏程 系指一种 液体 依照中国药典规定方法 进行蒸馏 ,校正到 标准压力 101 3760下,自开始馏出 第 5滴算起 ,至供试品仅剩 3 2、测定馏程的意义:

4、某些液体药品具有一定的馏程,不同的药物馏程不同。因此测定馏程可以 区别不同的药物; 检查药物的纯杂程度。 纯度高的药品,馏程较短; 纯度低的药品则馏程较长。 3、馏程的测定方法 馏程的测定采用 国产 19标准磨口蒸馏装置,用具有 定时取供试品 25长颈干燥小漏斗加入干燥蒸馏瓶中, 加入洁净的无釉小磁片数片,插入温度计,安装好蒸馏装置,加热,使液体沸腾,调节温度使每分钟馏出 2意检读自冷凝管开始馏出第 5 滴与供试品仅剩 3一定比例的容积馏出时的温度范围,即为供试品的馏程。 图 馏程测定装置 测定时,气压如在: 60上,每 高 应将测得的温度 减去 ; 60下,每 低 应 增加 概念: 熔点是固

5、体药物固液两态在大气压力下达成平 衡的温度。 由于受药物纯度及测定时温度传导的影响,绝大多数药物在加热熔化表现为一个过程,即从供试品在毛细管内局部液化,出现明显液滴(初熔)至固相消失,供试品全部液化(全熔)的过程,即从 初熔到全熔 的过程 。 三、熔点 有的药物初熔和全熔难以辨别,则以 熔化时发生突变的温度作为熔点 。 有的药物熔融同时分解,则以 熔融同时分解的温度作为熔点。 因此,一般来说, 药物的熔点 系指 药物由固体熔化成液体的温度,熔融同时分解的温度,或在熔化时自初熔至全熔的一段温度 。 根据药物的性状不同,中国药典( 2010年版)中收载有三种熔点测定的方法: 第一法 用于测定易粉碎

6、的固体药物。 第二法 用于测定不易粉碎的固体药品。 第三法 用于测定凡士林或其他类似的物质 。 温度计 观察样品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以 局部液化时的温度作为初熔温度 , 全部液化时的温度作为全熔温度 。记录供试品在初熔至全熔时的温度,重复测定三次,取平均值,即得。 传温液的选择视被测药品熔点的高低而定 熔点在 80 以下者,用水作为传温液; 熔点在 80 以上者,用硅油或液体石蜡作为传温液。 测定熔点用的温度计通常选用 分浸型温度计 (温度计有全浸型和分浸型温度计两种)。温度计使用前还应用熔点标准品进行校正。 测定熔点的方法较多, 毛细管法仍是各国药典使用的主要方法 。 由于测定熔点的方法不同

7、,受传温液、升温的速度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应严格按照中国药典的规定进行测定。 熔点测定用的对照品无有效期,一般只要外观无变异均可使用。 当用毛细管法测定熔点难以判断时,须用差示热分析法( 以辅佐 。 对于一类新药,其熔点须用毛细管法和 1、概念: 黏度系指流体对流动的阻抗能力。 中国药典 2005年版把黏度分为: 运动黏度、 动力黏度和特性黏度 2、测定黏度的意义: 可以区别或检查其药物的纯杂程度。 五、黏度 动力黏度 指液体以 1cm/每 1 Pa 运动黏度 是液体的 动力黏度与其密度的比值 ,再乘以系数 10 对于高聚物,溶剂的黏度 0常因高聚物的溶入而增大,溶液的黏度 与溶剂的黏度 0的比

8、值( / 0)称为 相对黏度 ( r ),当高聚物溶液的浓度较稀时,其 相对黏度的对数值与高聚物溶液的浓度的比值,即为 该高聚物的特性黏度 。 3、黏度的测定方法 黏度的测定用黏度计。 中国药典采用的黏度测定方法有三种: 第一法是采用 平氏黏度计测定牛顿流体 (包括纯液体和低分子物质的溶液)的 运动黏度 。 第二法是采用 旋转式黏度计测定非牛顿液体 (包括高聚物的溶液、混悬液、乳剂分散液体和表面活性剂的溶液)的 动力黏度。 第三法是采用 乌氏黏度计 测定 特性黏度 ,常用于右旋糖酐及其制剂等的特性黏度的测定。 A B 图 3氏黏度计( A) 乌氏黏度计( B) 第一法:平氏黏度计测定牛顿流体的

9、 运动黏度或动力黏度 测定时,取毛细管内径符合要求的 平氏黏度计 1支,在支管上连接一根橡皮管,用手指堵住宽管管口,倒置黏度计,将主管插入供试液体中,从橡皮管的另一端开始抽气使得供试品充满缓冲球与测定球,并达到测定线 速提出黏度计并倒转,抹去黏附于管外的供试品,取下橡皮管使连接于主管管口上,将黏度计垂直固定于恒温水浴中。 黏度计水浴时,水浴的液面高于缓冲球的中部,放置 15分钟后,自橡皮管的另一端抽气,使供试品充满测定球,并超过测定线 放橡皮管口,使供试品在管内自然下落,用秒表准确记录液面自测定线 两份供试溶液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并按下式计算,即为供试品的运动黏度或供试溶液的动力黏度。 运动黏度

10、 ( s) 动力黏度 ( Pas) 106 式中 K 为用已知黏度的标准液测得的黏度计常数 , t 为测得的平均流出时间 s; 为供试溶液在规定温度下的密度, kg/ 平氏黏度计规格很多, 第二法 : 采用旋转式黏度计测定 非牛顿液体动力黏度。 通常是根据在旋转过程中作用于液体介质中的切应力的大小来完成测定的,并下列公式来计算供试品的动力黏度。 ( / )式中 为角速度 。 常用的旋转式黏度计有同轴双筒黏度计、单筒转动黏度计、锥板型黏度计、转子型旋转式黏度计,可根据供试品的实际情况和黏度范围适当选用。 第三法 : 采用乌氏黏度计测定特性黏度 测定时,首先将待测药物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用3号垂熔

11、玻璃漏斗过滤,取 续滤液 ( 7洁净、干燥乌氏黏度计的宽管内壁注入储器中,将黏度计垂直固定于恒温水浴中,并使 水浴的液面高于缓冲球 ,放置 15分钟后,将两根乳胶管分别接于主管和侧管处,夹住侧管管口的胶管,自主管管口处抽气,使供试品溶液的液面缓缓升高至缓冲的中部,依次开放侧管,主管,使供试品溶液在管内自然下落。 供试品在管内下落时,用秒表准确记录液面自测定线 流出时间即为供试液的流出时间( T),重复测定两次取平均值,两次测定值相差不得超过 再取溶剂经 3号垂熔玻璃漏斗滤过后按照相同的方法操作测得溶剂的流出时间( 重复测定两次,两次测定值应相同。 按下式计算特性黏数: 特性黏数 r/c , 式

12、中 r 为( T/ g/ 测定时,通常水浴温度应为 25 。 1、概念:旋光度指偏振光旋转的度数。 当平面偏振光通过含有某些光学活性物质的液体或溶液时,能引起旋光现象,使偏振光的平面向左或向右旋转。 旋光度有 左旋和右旋 之分,偏振光向右旋转(顺时针)称为右旋,用符号“ +” 表示;偏振光向左旋转(逆时针)称为左旋,用符号“ -” 表示。 六、旋光度 偏振光透过 1一定波长与温度下测得的旋光度称为 比旋度。 2、测定比旋度的意义: 区别或检查某些药品的纯杂程度, 用以 测定药物的含量 。 中国药典规定具有 旋光性的药品要作比旋度测定 ,因为 具有不同旋光性的药物其药理作用差异很大 ,因此,对于光学异构体药理作用不同的药物,控制其光学异构体的量非常重要。 3、旋光度的测定 物质的旋光度不仅与其化学结构有关,而且还与被测溶液的浓度、光路长度、测定时定时的温度以及偏振光的波长有关。 浓度越大,光路越长,则偏振面旋转的角度也就越大。 即在一定的波长和温度下, 旋光度( )与浓度( c)、光路长度( l)以及该物质的比旋度 三者成正比 关系: tD 中国药典 2005年版采用 钠光谱的 定旋光度,除另有规定外,测定管长度为 1定温度为 20 ,在此条件下测定的比旋度用 表示。 对于液体供试品: 对于固体供试品: 式中, 为比旋度; 为测得的旋光度; 测定管长度,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