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春天》教案逯绍华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954230 上传时间:2018-04-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找春天》教案逯绍华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找春天》教案逯绍华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找春天》教案逯绍华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找春天》教案逯绍华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找春天》教案逯绍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找春天》教案逯绍华(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课时计划(教案)第一单元课时计划(教案)本课目标:本课目标: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识字,认识本课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识字,认识本课的 9 个生字,会写、会用本课的个生字,会写、会用本课的 9 个生字。能用结合生活实际的个生字。能用结合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方法理解“遮遮掩掩、躲躲藏藏遮遮掩掩、躲躲藏藏”等词语的意思。等词语的意思。2.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在看图、配乐、合作朗读等形式创设的情境中,能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在看图、配乐、合作朗读等形式创设的情境中,能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文中描写春天的语句,感

2、受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文中描写春天的语句,感受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4.学生品味文中生动优美的语句并学习积累,学习作者多角度观察春天的方法,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学生品味文中生动优美的语句并学习积累,学习作者多角度观察春天的方法,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发现。课题: 1找春天教学时间: 第 1 节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识字写字。学情分析: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读书技能,有了预习的习惯,能在课前比较流利的朗读课文,学生掌握了“加、换、减”等识字方法,能自主识字,有识字兴趣,由于开学第一课,要加强书写指导,学生能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但由

3、于目前春天的特点不够清晰,学生现在观察到的和课文中介绍的不能一一对应,由于刚开学,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教师要多调动学生。学习目标1、在做一做、猜一猜、加一加、在做一做、猜一猜、加一加、换一换、组词积累等活动中,换一换、组词积累等活动中,多种方式自主识字,认识本课的多种方式自主识字,认识本课的 9 9 个生字。能用结合生个生字。能用结合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活实际的方法理解“遮遮掩掩、躲躲藏藏遮遮掩掩、躲躲藏藏”等词语的意思。等词语的意思。2、在看、描、写、比、再写的活动中,会写本课的在看、描、写、比、再写的活动中,会写本课的 6 6 个左右结构的生字,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的特点。个左右结构的生字,书

4、写时注意左窄右宽的特点。3、在谈话、欣赏歌曲的活动中,了解单元主题,激发兴趣,揭示课题,初步感知春天来了。在自由读书的活动中,读、在谈话、欣赏歌曲的活动中,了解单元主题,激发兴趣,揭示课题,初步感知春天来了。在自由读书的活动中,读准字音,不多字,不少字,读通句子,初步了解课文。准字音,不多字,不少字,读通句子,初步了解课文。在正确流利在正确流利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的活动中,整体感知从哪些地方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的活动中,整体感知从哪些地方可以找到春天及可以找到春天及春天的美景。春天的美景。在谈一谈的活动中总结全文,在背一背,找一找,记一记的活动中,再次感知课文进行在谈一谈的活动中总结全文,在背一背,找

5、一找,记一记的活动中,再次感知课文进行语言积累。语言积累。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教学难点:写好左右结构的生字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生字本、积累有关描写春天的词语或句子。板书设计1 找春天溪 摇教学环节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行为复备一、感知春天,揭示课题。环节目标:在谈话、欣赏歌曲的活动中,了解单元主题,激发环节目标:在谈话、欣赏歌曲的活动中,了解单元主题,激发兴趣,揭示课题,初步感知春天来了。兴趣,揭示课题,初步感知春天来了。1谈话导入,单元主题春风是轻轻的,暖暖的,春雨是细细的,密密的,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留心观察,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2歌曲导入。 (播放春天在哪里的录音磁带。 )过渡:春天在

6、哪里呢?其实春姑娘已经悄悄的来到我们身边,只有仔细观察的小朋友才能找到它。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去寻找春天吧!(板书:找春天)学生听歌曲感知春天在哪里学生说出有关描写春天的词语或句子。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环节目标:(一)在自由读书的活动中,读准字音,不多字,不少字,读(一)在自由读书的活动中,读准字音,不多字,不少字,读通句子,初步了解课文。通句子,初步了解课文。(二)(二)在做一做、猜一猜、加一加、在做一做、猜一猜、加一加、换一换、组词积累等活动换一换、组词积累等活动中,中,多种方式自主识字,认识本课的多种方式自主识字,认识本课的 9 9 个生字。个生字。(三)能用结合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三

7、)能用结合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害羞、遮遮掩掩、躲躲害羞、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藏藏”等词语的意思。等词语的意思。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不多字,不少字,读通句子。2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交流识字方法。用生字卡片检查学生学习情况野、芽、树、草、桃、枝、柳、花、遮、嫩、躲、羞、掩重点读准:“遮、掩”做动作猜字遮、掩、(近义词)谜语猜字一头羊长得丑(羞);一朵花藏身后(躲)3出示其他 9 个字:野、芽、树、草、桃、枝、柳、花、嫩、(1)认读“嫩” “草”(2)“嫩”和“草”可以组成“嫩草”,请你找一找,由这些字还可以组成哪些词语。4.出示句子,检查自学生字、词语理解情况:(1)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

8、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读句子,读“奔”(多音字)查字典:(奔 bn:奔走;急跑。奔 bn:直向目的地方向去。)文中读哪个音,为什么?(奔 bn:直向目的地方向去。)练习: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A bn B bn( ) ( ) 春天开了,同学们奔跑着奔向花园,去欣赏美丽的桃花。(2)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结合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遮遮掩掩、躲躲藏藏”等词语的意思。谈谈你在什么情况下会“遮遮掩掩、躲躲藏藏”?积累:AABB 式的词语(3)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探:会意字。手持火把进洞穴探寻。也可以解释为手拿木棍进洞里探寻。 探:(头或上体)伸出

9、探伸(近义词)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正确地读生字卡片。遮:掩盖、掩蔽、挡掩:遮蔽、遮盖学生用多种方法识字。3正确地读词语。(1)开火车认读。(2)用生字组词。4正确、流利的读句子。在句子中继续识字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四、学习生字,指导写字。五、总结全文、背诵积累做动作理解:探 (组词) 词语搭配:探出( )(4)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符怎样记?)(5)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触怎样记?)做动作理解:触 (近义词:摸)(6)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出示图片,介绍喜鹊过渡:通过刚

10、才的学习,同学们用多种方法认识了生字,理解了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了句子。环节目标:在环节目标:在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的活动中,整体感知从哪些地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的活动中,整体感知从哪些地方可以找到春天及方可以找到春天及春天的美景春天的美景1、字入课文,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有几个自然段,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思考:你从什么事物身上找到春天了呢?预设:我从地下探出头的小草、早开的野花、吐出点点嫩芽的树木、解冻的小溪、盛开的桃花上都找到了春天。过渡:小草、野花、嫩芽、小溪都告诉我们春天来了,春姑娘还要让我们写好 6 个左右结构的生字呢。环节目标:在看、描、写、比、再写的活动中,会写本课的环节目标:在

11、看、描、写、比、再写的活动中,会写本课的 6 6个左右结构的生字,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的特点。个左右结构的生字,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的特点。出示“脱、冻、溪、棉、探、摇”六个字。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左窄右宽)(1) 看: 观察田格中字的间架结构。(2) 描: 体会间架结构和穿插避让。(3) 写: 将观察和体会试着写出来。(4) 比: 与范字进行比较并且修改。(5)再写:再写的字要更规范更漂亮。注意地方:“冻”不要写成“冻”。重点指导:“溪”和“摇过渡:同学们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写好左右结构的字。环节目标:在谈一谈的活动中总结全文,在背一背,找一找,环节目标:在谈一谈的活动中总结全文,在背一背,

12、找一找,记一记的活动中,再次感知课文进行语言积累。记一记的活动中,再次感知课文进行语言积累。1、 学生谈收获2、 教师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生字新词,会写左右结构的字,初步了解了课文,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课文,跟随春姑娘的脚步去找春天。1 指名朗读课文思考。2指名汇报。(1) 看(2) 描(3) 写(4) 比(5)再写学生自由发言3、 课后背诵课文,自己也找一找春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课堂检测:一、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A bn B bn( ) ( ) 春天开了,同学们奔跑着奔向花园,去欣赏美丽的桃花。二、看拼音写词语tu min y ji dng xio x tn tu yo tu ( ) ( 解 ) ( ) ( ) ( )三、连一连小草是春天的 琴声 小草 丁丁冬冬野花是春天的 音符 野花 吐出嫩芽嫩芽是春天的 眼睛 树木 开一两朵小溪是春天的 眉毛 小溪 探出头来课后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