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回弹强度计算范例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6951296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回弹强度计算范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混凝土回弹强度计算范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混凝土回弹强度计算范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混凝土回弹强度计算范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回弹强度计算范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混凝土回弹强度计算范例混凝土回弹强度计算范例简况:回弹楼板混凝土强度,设计强度 C25, 测区回弹值为 32.4MPa,测得平均碳化值为 1.5。方法:回弹由室内垂直向上回弹。计算如下:测区平均值: 32.4 MPa (一个测区) 角度修正值(90 度):查表为-4.8,插入计算为-4.7角度修正后:32.44.7=27.7浇筑面修正值:查表为-2.3,插入计算为-2.2浇筑面修正后:27.72.2=25.5根据碳化值 1.5和浇筑修正值 25.4 查表,插入计算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为 17.2 MPa。角度修正值插入计算方法:查表 32 对应值为-4.8,插入计算 32/x=32.4/-4

2、.8 x=-4.7(精确到 0.1) 浇筑修正值插入计算方法:查表 27 对应值为-2.3,插入计算 27/x=27.7/-2.3 x=2.2 (精确到 0.1) 以上两项为反插法计算,即回弹值小修正值大,回弹值即回弹值小修正值大,回弹值大则修正值小。大则修正值小。根据碳化值 1.5和浇筑面修正值 25.4 查表为 17.1,插入计算 25.4/17.1=25.5/x x=17.2 (精确到 0.1) ,该项该项为正插入法计算,即在同一碳化值范围内回弹值越高测区为正插入法计算,即在同一碳化值范围内回弹值越高测区混凝土换算值越大,该项为正值。混凝土换算值越大,该项为正值。混凝土强度的推定混凝土强

3、度的推定1. 平均值的计算:(以(以 1010 个测区为例)个测区为例)经修正后的混凝土换算值为 22 19.5 27.6 31.5 24 30.4 26 30 25.7 28.1 。 平均值=(2219.527.631.52430.4263025.728.1)10=26.5 (精确到 0.1) 标准差的计算:10 个测区换算值平方之和减去 10 倍平均值的平方除以 10-1 后再开方。(精确到 0.01)(22219.5227.6231.5224230.4226230225.7228.12)-10(26.5)2(10-1)=(7144.52-7022.5)9=13.5813.58 开方=3.

4、69混凝土强度的推定值为:混凝土强度的推定值为:26.5-1.6453.69=20.4MPa混凝土强度的推定值应按下列方法确定:混凝土强度的推定值应按下列方法确定:1. 推定值推定值= =构件中最小的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2. 当该结构或构件的测区强度值中出现小于 10.0MPa时,推定值推定值10.0MPa;3. 当该结构或构件的测区数不少于 10 个或按批量检测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推定值推定值= =平均值-1.645标准差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 2008-12-15 16:41 提问者: 9805051ljh | 浏览次数:4119 次 泵送混凝土 设计强度 C50 柱

5、子现场回弹值(这是其中一根,每根柱子只有 1 个测区)42 42 50 42 50 42 41 42 42 40 41 42 51 50 42 42 每层楼检测了 6 根柱子,其余 5 根的数据也差不多。请问用啥方法计算该楼层 (和该根)柱子的强度(强度推算值),希望有具体计算过程。 我来帮他解答 2008-12-16 12:35 满意回答 计算依据标准:JGJ/T 23-2001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去掉 3 个最大值(51、50、50)、3 个最小值(40、41、41)。 余下的 10 个回弹值, 平均值:42.8 你弹柱子是水平回弹,不用修正。 你所有的测区数只有 6 个,不够 10 个,因此这六个测区选最小值进行评定。 碳化深度没有数据,设为 0.5;(碳化深度大于 2.0 时,需钻芯) 查附录 A“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表”,得 45.7MPa。 如果为泵送混凝土,再按附录 B“泵送混凝土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的修正值”进 行修正。这里设碳化深度为 0.5mm,那么修正值为 3.0MPa。 则最终的抗压强度为:45.7+3.0=48.7MPa(97.4%) 【不修正时,回弹值为 45.7(91.4%),根据我这里的经验,该柱子中心强度 能满足 C50,可最终采用取芯来验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