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九上翻译(完)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6949315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下九上翻译(完)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八下九上翻译(完)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下九上翻译(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下九上翻译(完)(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重点句翻译 八年级上册: 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遍地, 鲜嫩而美丽,落花纷纷。 2、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桃林的尽头正是溪水的发源地,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3、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他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4、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 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 5、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田间小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村落

2、间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到。 6、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跟人世 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7、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至于魏、晋两朝就更不用说了。 8、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听到这件事后,高高兴兴地打算前往,但未能实现。不久,他因病去世。 9、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听罢,他们都感叹起来。 10、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

3、他的船,就顺着来时的路划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 1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灵气了。 1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间简陋的房子,好就好在主人有美好的德行。 1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藓给石阶铺上绿毯,芳草将帘内映得碧青。 1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成堆的公文劳累身心。 15、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1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 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我则惟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

4、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没有缠绕的蔓,也没有旁逸的枝;香气远播,更显得清 芬;它笔直地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17、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对 于牡丹的爱,那当然是有很多的人了! 18、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在三峡七百里当中,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 19、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

5、 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20、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在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包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不能通航。 21、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这时候只要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江陵。 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22、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23、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 24、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在秋天

6、,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高处的猿 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 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 25、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了衣服,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 (十分美好) , 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 26、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27、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啊。 28、雾凇沆砀,天

7、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29、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湖上映出的影子,只剩下一道若有若无的长堤的痕迹,一个墨点般的湖心亭,和我那 一片小草叶般的小舟,以及小舟上两三个如米粒般大小的人影罢了。 30、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 31、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九年级下册 1、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公输盘给楚国制造云梯这种器械,制成后,要拿去攻打宋国。 2、吾义固不杀人 我是讲道义的人,绝不能平白无

8、故杀人。 3、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自己说讲道义,杀少量人还懂得不合理,却要去杀众多的人,不能说是明白事理。 4、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我认为大王攻打宋国,正和这个害偷窃病的人一样。 5、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盘一次又一次地设下攻城的办法,墨子一次又一次地挡住了他。 6、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可是我的学生禽滑厘等三百人,已经拿着我的防守器械,在宋国城上等待出国的进攻 了。 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9、 8、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 不如人和也。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不 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的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 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啊。 9、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靠 武力的强大。 10、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 人就少。 11、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0、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 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1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 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体 肤饿瘦,身受贫困之苦,种种行动去阻碍。干扰他的事业,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警觉, 使他的性格坚定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 13、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 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

11、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1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 就往往会导致灭亡。 15、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 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16、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故患有所不辟也。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 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

12、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 17、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 之,乞人不屑也。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可是轻蔑地、呵叱着给别人吃, 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18、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 得我与? 可是有的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仪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 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大小老婆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 19、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 为之: 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死也 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 在有人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 20、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