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逻辑学练习题 (1)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6949311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律逻辑学练习题 (1)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法律逻辑学练习题 (1)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法律逻辑学练习题 (1)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法律逻辑学练习题 (1)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法律逻辑学练习题 (1)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法律逻辑学练习题 (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律逻辑学练习题 (1)(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法律逻辑练习题一、 填空题(10 分) 1、主项和谓项都不周延的命题是( ) ,谓项周延的命题是( ) 。 2、运用命题变形推理,SEP 可换质为( );SAP 可换位为( )。 3、 “凡含有黄曲霉素的食品都是致癌物”这一命题中的逻辑常项是( ) 、 ( ) 。 4、 “没有人是天生的罪犯”这一命题的主项是( ) ,谓项是( ) ,量项 是( ) ,联项是( ) 。 二、单项选择(20 分) 1、 “美国”与“纽约”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是( ) A、全同关系 B、交叉关系 C、全异关系 D、属种关系 2、 “交叉关系”具有( ) A、对称关系,传递关系 B、对称关系,非传递关系 C、对

2、称关系,反传递关系 D、非对称关系,非传递关系 、 “甲与乙是友好的。 ”这是一个( ) A、性质命题 B、 模态命题 C、 联言命题 D、关系命题 4、 “人固有一死” ,这一句子所表达的命题属于( ) 。 A、全称肯定命题 B、全称否定命题 C、特称肯定命题 D、特称否定命题 5、下列概念间具有反对关系的是( ) A、 “黑色”与“红色” B、 “故意杀人”与“过失杀人” C、 “国内法”与“国际法” D、 “罪”与“非罪” 6、已知“某公司侵权”为真,则“某公司或者违约或者侵权”为( ) A、真 B、假 C、可能真 D、可能假 7、下列划分正确的是( ) A、犯罪集团分为主犯和从犯。 B

3、、犯罪分为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 C、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 D、合议庭分为审判长和审判员。 8、 “经验主义不能一概反对。如工作经验、生产经验等就不应该反对。 ”这个论 述( ) 。 A、无逻辑错误 B、违反了同一律 C、违反了矛盾律 D、违反了排中律 9、下列词能表达集合概念的是( ) A、 “王某是中国人。 ”中的“中国人” B、 “这本书是我的。 ”中的“书” C、 “工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中的“工人”D、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地大物博的国家”中的“中国” 10、 “规律具有客观性,所以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 ”这个三段论省略了( ) 。 A、大前提 B、小前提 C

4、、结论 二、不定项选择(选择 20 分) 1、 “某铁路局货运段接到一批从外地拖运来的白菜。在搬运过程中,职工们发 现货物的重量远远超过该体积的白菜应有的重量。于是断定,白菜中一定还有 其他东西。他们打开包装一看,里面果然藏着许多元宝和银元。 ”这运用了( )推理。 A、回溯推理 B、求同法 C、求异法 D、 剩余法 2、 “有些学生是共青团员,凡共青团员都不是老年人,所以有些学生不是老年 人。 ”这个三段论属于( ) A、第一格的 IEO 式 B、 第一格的 EIO 式 C、第四格的 IEO 式 D 、第四格的 EIO 式 3、下列推理有效的是( )A“有些学生是大学生,所以有些学生不是大学

5、生。 ”B“有些学生是大学生,所以所有的学生都不是大学生。 ”C“有些学生不是大学生,所以有些学生是大学生。 ”D“所有的学生都是大学生,所以有些学生是大学生。 ”4、 “给王某定抢劫罪说不过去,不给王某定抢劫罪也说不过去。 ”这一议论违反 了哪一逻辑基本规律?( ) A 同一律 B 矛盾律 C 排中律 5、 “无锡市是风光秀丽的著名旅游城市” , “无锡市”一词表达的是( ) 。 A、单独概念 B、普遍概念 C、概念 D、负概念 6、 “甲信任乙”中的“信任”关系是( ) 。 A、对称关系 B、非对称关系 C、反传递关系 D、非传递关系 7、下列各实质定义违反规则的是( ) A、健康就是没有

6、疾病 B、贪污罪就是侵犯财产的犯罪 C、合同就是契约,契约就是合同 D、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指危社会的、触犯刑律的、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8、下列判断属于复合命题的是( ) A、花都是红色的,这是假的。 B、王某、李某二人中至少有一人参与作案。 C、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D、并非犯罪分子是天生的坏蛋。 9、当一个三段论的形式有效而结论为假时,它的两个前提必是( )A、都是真的 B、至少有一个是真的 C、都是假的 D、至少有一个是假的 10、 “两只相同的白鼠被安置在相同的坏境中作实验。给两个白鼠分别喂了 数量相同的四种食物。但给其中一个喂了一种药,而给另外一个没有喂这种药。 不久,喂了那种药

7、的白鼠变得紧张和不安而另一个白鼠没有这种表现。于是, 研究者得出结论:该药是引起白鼠紧张的原因。 ”这运用了什么推理( )A 求同法 B 求异法C 求同求异并用法 D 剩余法 四、判断对错(10 分) 1、 “他可能逃往云南,也可能不逃往云南。 ”是一个联言命题。 ( ) 2、 “所有的犯罪都具有社会危害性”中的谓项是周延的。 ( ) 3、由“罪犯不必然逃往云南”可以推出“罪犯可能没有逃往云南” ( ) 4、 “地球可以分为南半球和北半球”是一个正确的划分。 ( ) 5、 “失败是成功之母”作为一个定义,是正确的。 ( ) 6、 “甲、乙至少有一人参与作案”是选言命题。 ( ) 7、 “人人都

8、要知法并且守法;所以人人都要知法。 ”这个推理是有效的。 ( ) 8、 “如果他杀了人,他会被判处死刑;他没有杀人;所以,他不会被判处死刑。 ”此推理是有效的。 ( ) 9、 “如果甲是凶手,则乙不是凶手;所以,如果乙是凶手,则甲不是凶手。 ”这 个推理是无效的。 ( ) 10、 “只有他和被害人有仇,他才是本案的凶手;他不是本案的凶手;所以,他 和被害人没有仇。 ”这个推理是无效的。 ( ) 五、按照要求写出下列命题。 1、写出下列命题的等值命题。 (8 分) 1)并非他既是杀人犯,又是抢劫犯。 2) 并非如果那个死者身上有伤,那么他是被人杀死的。 3)只有构成犯罪,才会具有社会危害性。 4

9、)在法律面前不允许有特权。 2、写出“只有王某不是盗窃犯,李某才不是诈骗犯。 ”四个等值命题。 (8 分) 六、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情况。 (4 分) 已知“禁止在此摆摊”为假,则 1、 “禁止不在此摆摊”为( ) 2、 “不允许不在此摆摊”为( ) 3、 “允许不在此摆摊”为( ) 4、 “必须不在此摆摊”为( ) 七、完成下面的真值表(判断 a 与 b 两个命题是否等值) (4 分) a、p 并且非 q b、并非只有非 p 才非 qa b pqpqpqpq(p q)+_不填+_+不填_+_不填_+不填 所以,a 与 b 是( ) 。 八、将“所有的犯罪都具有社会危害性。 ”分别用换质法和换位

10、法进行推理。 (2 分) 九、某科研小组接受了一项科研任务。关于小组成员中谁参加这项科研任务的 问题,小组内部商定:(14 分) (1) 如果 C 参加,那么 D 也参加; (2) 如果 A 参加,那么 B 也参加; (3) 或者 E 和 F 不同时参加,或者 C 参加; (4) B 和 D 不能都参加; 请问:在需要 A 和 F 都参加时,E 该不该参加?并写出推理过程。答案 一、填空题 1、特称肯定命题 (SIP) 否定命题 2、SAP PIS 3、凡 都是 4、人 天生的罪犯 所有的 都不是 二、单项选择 1、 C 2、 B 3、D 4、A 5、A 6、 A 7、 B 8、B 9、 C

11、10、B 三、不定项选择(选择 20 分) 1、 D 2、 B 3、 D 4、C 5、AC 6、 BD 7、 ABC 8、ABCD 9、D 10、B 11、ABC 12、C 四、判断对错 1、 2、 3、 4、 5、 6、 7、 8、 9、 10、 五、按要求写出下列命题。 1、1)他或者不是杀人犯,或者不是抢劫犯。 2)那个死者身上有伤,但是他不是被人杀死的。 3)虽然不构成犯罪,但是具有社会危害性。 4)有的犯罪不具有社会危害性。 5)在法律面前禁止有特权。 2、等值命题是:(8 分) (1)如果李某不是诈骗犯,那么王某不是盗窃犯。 (2)如果王某是盗窃犯,那么李某是诈骗犯。 (3)只有李

12、某是诈骗犯,王某才是盗窃犯。 (4)或者王某不是盗窃犯,或者李某是诈骗犯。 六、1、真假不定 2、真假不定 3、真假不定 4、 假 七、pqpqpqpq(p q)+_+不填+_+不填_+_+不填_+不填 不等值。 八、所有的犯罪都不是不具有社会危害性。 有的具有社会危害性的是犯罪。九、解:设 A 为“A 参加” ,B 为“B 参加,C 为“C 参加” ,D 为“D 参加” ,E 为“E 参加” ,F 为“F 参加” ,则各前提的符号公式依次为:(1)AB (2)CD (3) (AC)E (4)EF (5)F由这些前提出,可以构造出如下推理序列:步骤 引入的公式 引入公式的根据1) AB 前提2) CD 前提3) (AC)E 前提 4) (EF ) 前提5) F 前提 6) EF 4 否定合取等值式7) E 5、6 相容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8) (AC) 3、7 充分条件的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9)AC 8 否定合取等值式10)BD 1、2、10 二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