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级上语文综合练习二答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945742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年级上语文综合练习二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7年级上语文综合练习二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7年级上语文综合练习二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7年级上语文综合练习二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7年级上语文综合练习二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7年级上语文综合练习二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年级上语文综合练习二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 年秋季七年级(上)语文综合练习二年秋季七年级(上)语文综合练习二阅读理解与写作(包括文言文、课内现代文、写作) 一、文言文阅读 (一)童趣(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 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 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

2、,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 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项为之强( 通“僵” ,僵硬 )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被) 捉虾蟆,鞭数十(鞭打)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观察) 徐喷以烟(慢慢地) 2、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遇见细小的东西必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是事物之外的乐趣。 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果然像鹤在云端鸣叫,为这一景象感到非常愉快。 3、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在) B、蹲其身(其中的) C、以丛

3、草为林(把) D、驱之别院(它,代虾蟆) 4、本文记述了几件什么趣事?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观蚊成鹤、 神游山林、观虫斗驱虾蟆 5、作者是如何使得这些小事变成趣事的?对这你有什么启示? 这些小事之所以能成为作者幼年时的趣事,是因为作者对这些事物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并对所观察的事 物进行大胆而富有童心的联想和想象,这启示我们应当细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永葆童心,敢于想象联想, 做一个有生活情趣的少年。 6、课文的描写充满童真童趣,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处,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示例: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理由:正当“我”看得格外入神时,癞蛤蟆破坏了“我”的 兴致。恼恨之极,却不想伤害它,仅以鞭打示惩

4、。 这 充分地写出了“我”而时的天真活泼和独特的生 活情趣。 (二) 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x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

5、柏之后凋也。 ”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1、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读书人不可以没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承担的责任重大,艰险的道路还很长。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看见德行优秀的人要向他看齐,看见不优秀的人也要(对照着)检查自己。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读音和意义都不同的一组是( D) (A)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 (B)吾日三省吾身/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C)诲女知之乎/诲人不倦(D)是知也/日知其所亡 3、文中有很多语句都已成为成语,请你写出其中的三个。 见贤思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任重道远 4、写出在学习方面所获得的启示。围绕“默默地记住知识,勤奋学习而不满足;爱好古代文化,勤勉 求学;勤奋好学;谦虚诚恳;温故而知新,日积月累”等回答即可。 (三)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 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本文选字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 。 世说新语作者刘义庆,南朝(朝代)人。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词。 期行(约定)尊君在不(通“否” )相委而去

7、( 丢弃、丢下 ) 下车引之( 拉)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家君(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下车引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 A、君子之学必好问 B、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C、使之冲烟而飞鸣 D、故时有物外之趣 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做人要重理守信 5、假如你独自在家,你父亲的同事有要事来找他,你会怎么回答呢?二、课内现代文阅读 (一)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 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 像迸溅的水

8、花。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和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 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 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 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1、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解释“春红”的意思春天的花2、划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

9、样写有何作用? 拟人,写出花开之闹突出花的生机和活力。 3、文段多处运用比喻,请选择其中的一句作简要分析。 示例:“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 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这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用船舱和帆细致地刻画出紫藤萝花盛开的形 态,显得生机勃勃。把花比做笑容,更显得美好可爱,也抒发了喜悦的心情。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 其终极”这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将花喻为“瀑布” ,显得气势非凡,灿烂辉煌,形象地表现了花之 繁茂,隐含了生命的绵延长远。 4、作者从颜色、形态、神

10、态三方面描写盛开的藤萝,写出了紫藤萝 花的繁密,亮力,气势非凡,充满 生机的特点。 5、划线句子请同学们仿写。 (二)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 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 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 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 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6、请简要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 雪后济南小山的秀美。 7

11、、作者在描绘雪景时,用了一连串表现色彩的词,它们依次是青、 黑、白、银边、 暗黄、微黄、粉 色。 8、赏读选段中的画句,回答问题。 “这件花衣”指的是:小雪覆盖的山坡,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一道白,一道暗黄。怎样理解“更美的山的肌肤”? 作者想象春天来临时,山坡上草色青青,山花烂漫的情景。 风能吹得动“这件花衣”吗?如何理解? 风吹不动“花衣” ,这是作者的想像,起到了化静为动的作用。 9、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并说说它的表达效果。 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拟人 静景动写,生动的写出夕阳照耀下雪后小山的色彩美。 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拟人

12、形象生动的写出济南冬天的“温晴”的特点,富有人情味。 10、作者为什么说“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小雪不仅没有破坏济南冬天的“温情”的特点,反而使济南的小山更加秀美,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小山秀 美的喜爱赞美之情。 (三)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 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 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 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

13、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 “我可是毫不怪你啊。 ”那么,我的心一定 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 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几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胡涂。 “我可是 毫不怪你啊。 ” 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罢。 “有过这样的事么?”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14、。 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11、 “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指的是哪一幕? 粗暴地摧毁小兄弟快要做好的风筝。 12、加点的字“不幸”可以换成“有幸”吗?为什么? 不能。换成“有幸” ,我良心遭受到谴责,心灵受到惩罚的沉重心情就表现不出来。 13、小兄弟记不起这件事,可“我”为什么“心只得沉重着”? 我无从补过,也就无从求得心情的轻松,因而“只得沉重着” 。 14、对于学生上网玩游戏,说法也是不一的,你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 可以说有利或有弊,或利弊兼有,要求言之有理即可。 (四) 皇帝就很想亲自去看一次。他选了一群特别圈定的随员其中包括已经去看过的那两位诚实的大 臣。他就到那两个狡猾

15、的骗子那里去。这两个家伙正在以全副精神织布,但是一根丝的影子也看不见。 “您看这布华丽不华丽?”那两位诚实的官员说, “陛下请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 他们指着那架空织布机,他们相信别人一定看得见布料的。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 “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 人吗?难道我不配做皇帝吗?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 ” “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 “我十分满意!” 于是他点头表示满意。他仔细地看着织机的样子,他不愿意说出什么也没看到。跟他来的全体随员 也仔细地看了又看,可是他们也没比别人看到更多的东西。他们像皇帝一样,也说:“哎呀,真是美极 了!”他们向皇帝建议用这种新奇的、美丽的布料做成衣服,穿着这衣服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 “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人都随声附和着。每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皇帝赐给骗子每人 一个“御聘织师”的头衔,封他们为爵士,并授予一枚可以挂在扣眼上的勋章。 15、上面文段是丹麦(国家)作家安徒生(名字)的童话作品。 16、这段文字的中心人物是谁?从哪三方面描绘了他的心口不一? 皇帝。从心理、语言、动作三方面进行了描绘。 17、概括这几段文字叙述的事件,不超过 20 个字。 皇帝去看新装,受骗并且自欺欺人。 18、从第 3 段文字中的皇帝的心理活动,可以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