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贵湘中考古诗文鉴赏试题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940536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19.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贵湘中考古诗文鉴赏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5贵湘中考古诗文鉴赏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5贵湘中考古诗文鉴赏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5贵湘中考古诗文鉴赏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贵湘中考古诗文鉴赏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贵湘中考古诗文鉴赏试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一、 【2015【2015贵州毕节贵州毕节】 春春 望望 杜甫(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全诗意脉贯通,情景兼具,内容丰富,感情强烈,是一片脍炙人口的佳作。 B.在颔联中,诗人移情于物,通过花、鸟的情态表达了自己感时伤世的内心情感。 C.诗人得不到家信,是因为战乱引发了长安城内一场持续了三个月之久的大火。 D.首联中“深”字形象地描写出战乱中长安城草木丛生、满目凄凉的景象,流露出诗 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2.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

2、面,并指出诗句所蕴含的情 感。_ 一、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第题是对诗词内容的理解,诗中的 “烽火”原指古代战争中的信号源,后引指战争;“三月”极言时间之久;“抵万金”突 出家书的珍贵难得。此联反应的是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导致音信隔绝。故 C 项不正确。 第题是开放性题目,要展开丰富的想象,把诗句表达的意境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来, 再根据此情此景来体会诗人的情感,合情合理即可。 【答案】C。示例:我渐渐年华已老,还为国忧心忡忡,不但已是满头白发,连这 白头也越抓越少了。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连束发都困难了。眼望京城的颓败景象,思念 远在他乡的妻小,郁结在心中的苦痛无法排解

3、,只好用手搔头,却又徒增发短衰老之叹, 表达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感。二、二、 【2015【2015贵州遵义贵州遵义】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 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 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 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请描述“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所展现的画面。_ 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

4、情?_ 二、1.【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描绘诗句画面的能力。题目要求描述“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这一诗句所展现的画面,答题时,要扣住诗句中的意象“瀚海” “冰” “愁云”进行描述,并加以适当的描写。 【答案】山谷的阴面纵横散步着百丈坚冰,万里长空凝结着惨淡的阴云。 2.【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诗歌抒情的方式以及作品表现作者情感的能力。诗歌抒情的 方式一般有直抒胸臆与借景抒情两种。这两句诗中“山回路转” “雪”属于景物描写,友人已远去,诗人还在驻足远望,这个举动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以及因友人归京产生的惆怅之 情,所以诗歌使用了借景抒情的抒情方式。 【答案】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

5、无限惆怅之情。三、三、 【2015【2015贵州铜仁贵州铜仁】 阅读范仲淹的阅读范仲淹的秋思秋思 ,按要求答题。,按要求答题。 渔家傲渔家傲 秋思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这首词的题目是_。词中围绕一个“_”字,描绘了塞下独特的景象。 2.这首词意境深邃,请你选择一个角度对“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一句进行赏析。_ _ 三、1.【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学常识和诗词内容的理解能力。就本首词来说, “渔 家傲”是词牌名, “秋思”是题目。

6、词的上片重在写景,以一个“异”字统领,接下来从 “衡阳雁去” “四面边声” “落日孤城”三个方面写塞外景色与别处不同,以此来突出“异” 。【答案】秋思 异 2.【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赏析能力。本题没有明确的鉴赏要求,只提示自选 一个角度,所以,鉴赏时我们可从修辞运用、写作技巧、词语运用、抒发情感以及互文见 义等方面任选一处,结合相关内容分析其表达效果,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20152015长沙市)长沙市) (一)(一)古诗文阅读(共 24 分)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

7、比黄花瘦。 【注释】词牌名,选自李清照集校注 。这是词人重阳节写给丈夫赵明诚的一首词。 永昼:漫长的白天。瑞脑:一种香料。金兽:兽形的铜香炉。纱橱:纱帐。东篱: 采菊花的地方。暗香:菊花的幽香。黄花:指菊花。 10.古诗词中,一些物象常常被赋予特定的情感,成了情感的象征。例如,本词中“东篱把酒黄昏后”中的“酒” ,被赋予了 的情感,而苏轼的江城 子密州出猎 “酒酣胸胆尚开张”中的“酒”则被赋予了 的情感。 (4 分) 答案:愁闷,百无聊赖、 豪壮 考点:本题考查体会诗词抒发的思想感情。考点:本题考查体会诗词抒发的思想感情。 思路点拨:思路点拨:解答此题需要结合具体诗句合理分析。词中你的“酒”与

8、上句的“薄雾浓 云愁永昼”中的“愁”字结合体会,就可得出“愁闷”之感,同时后面的“酒”又与“东 篱把酒黄昏后”和“莫道不消魂”相结合起来,即可得出“百无聊赖”之情;当然“酒酣 胸胆尚开张”中的“酒”是与作者的“鬓微霜,又何妨” ,以及“千骑卷平岗”的豪气相结 合,可体会出“豪壮”之感。 11.古诗词中经常有语意双关、形神具备的字词,例如本词中“半夜凉初透”中“凉” 字一语双关,既指天气之凉,又指词人 内心感受,又如“莫道 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瘦”既写出了菊花的形态,又形象地写 出了词人 的形象特点。 (4 分)答案:孤独、凄凉; 消瘦、憔悴。 考点:本题考查诗词中重点词语的赏析能

9、力。考点:本题考查诗词中重点词语的赏析能力。 思路点拨:思路点拨:回答本题,需要先理解词中个别词语的表面意义,然后再根据语境,结合作者 的感情,来体会词语蕴含着的比喻义或者延伸义。词中“凉”除表面意义“寒冷”之外, 还有“凄凉” 、 “孤独”之意;而“瘦”字除了写菊花的形态之外,还有词人因思念亲人而 身形消瘦之意。(20152015湖南株洲市)湖南株洲市) (三)兰(明)徐渭 兰亭旧种越王兰,碧浪红香天下传。 近日野香成秉束,一篮不值五文钱。 注:传说越王勾践在兰亭种植兰花。秉,量词,束,把。 25.诗中的“兰”比喻 , “野香”比喻 ; 兰花“一篮不值五文钱”表达了作者 。25.君子 伪文人

10、和被诗人所不齿的人 鄙视那些伪文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中意象的理解,以及对诗人形象的把握。第题,熟读这首诗, 第一句可知诗中诗人把兰比喻为君子,天下美传,把野草比喻成那些伪文人和诗人所不齿 的那些人,不值五文钱。第题结合这首歌的内容可知,表达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 身自好的态度。 (20152015四川资阳市)四川资阳市) (四) (4 分)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24.诗歌前两句写景营造了怎样的氛围?(1 分) 25.简略分析“闲敲棋子落灯花”中“敲” “落”两个动词的妙处。 (

11、3 分) 24.【解析】本题考查景物描写及其作用。解答这类试题,必须熟悉诗歌的主要内容, 并且作出详尽的分析。首先前三句中描写的景物:雨、青草、池塘、蛙,写出了时令特色 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在静候友人来访时的感受。 【答案】 (1 分)营造了单调、寂寞的氛围。 (意对即可) 25.【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词的赏析。 “闲”是没事做,因为客人未到,可知等 的焦急的心理,诗人当时侯客不至,心情或是无聊或是烦躁或是不安。 【答案】 (3 分)“敲”写出了客人迟迟不来的焦急, “落”写出了客人不来的失落 与无耐。 (2 分,意对即可)“敲”与“落”衔接紧密,将等待客人到来的心境刻画得极 为生动。 (1 分,意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