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题练习题教案学案课件七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6939842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试题练习题教案学案课件七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语文试题练习题教案学案课件七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语文试题练习题教案学案课件七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语文试题练习题教案学案课件七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语文试题练习题教案学案课件七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试题练习题教案学案课件七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试题练习题教案学案课件七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题 班别_学号_姓名_成绩_ 一、基础题 (30 分) (一)选择题。 (每题 2 分,共 10 分) 1、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不记其数 欣欣向荣 劳动竞赛 B、骄生惯养 大步流星 一帆风顺 C、心旷神怡 三年五载 小心翼翼 D、谈笑风声 不识好歹 楚楚动人 2、选出与“由浅入深”的“深”字解释相同的一项( ) A、深表同情 B、影响很深 C、交情很深 D、这题很深 3、选出解释词语有误的一项( ) A 陶醉:很满意地沉醉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B 欢畅:高兴,痛快 C 雅俗共赏:文化高的人和文化低的人都可以欣赏。 D 殉职:为正义而死去。 4、词性正确的一项

2、是( ) 各 种 花 次第 开放 A、 数词 介词 名词 介词 形容词 B、 名词 数词 名词 副词 动词 C、 代词 名词 名词 介词 动词 D、 代词 量词 名词 副词 动词 5、下列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是( ) A 崛(jue)起 惬(xie )意 袭(xi )用 发人深省(xing ) B 荡涤(di) 瞥( pie )见 坍( ta )塌 饥肠辘辘( lu) C 融洽( qia) 辞澡(zao) 譬(bi )如 不屈不挠(nao) D 洋溢(yi ) 哺( bu)育 解( xie )数 一泻(xie)万丈 6、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是( ) A 遒劲 凝炼 孜孜不倦 如饥似渴 B 胡诌 狂

3、嗜 一败途地 出其不意 C 葱茏 磅薄 兴致淋漓 鸦雀无声 D 坎坷 领略 森罗万象 丰富多彩 7、加点字释义不正确的是( ) A 欲罢不能(停止) 扬长而去(离开) B 油然而生(自然而然) 心之官则思(器官) C 不期然(这样) 不遂我意(适合) D 形影不离(身体) 言为心声(语言) 8、下列词语构造方式各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看 车 尖 竹 B 鱼 本 从 固 C 休 沸 闪 木 D 群 雨 伐 男 9、下列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 A 她呆呆地望着,好像明白了什么。 B“行啊, ”小敏回答说, “叫我干什么都行”! C 这是你的球鞋呢?还是他的? D 姐、妹俩高高兴兴地踏

4、上了去西北的火车。 10、对下面各个句子的修辞方法说明不正确的是( ) A 比喻:用你英雄的体魄,筑起我们民族的屏障。 B 拟人: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 C 反问:究竟有什么任务这么重要呢? D 对偶: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11、写出下列词语的同义词。 皎洁( ) 漂渺( ) 亢奋( ) 晦暗( ) 羁绊( ) 奔突( ) 12、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2 分6=12 分) (1)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 ( ) (2)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 ( ) (3)当年读书,见古人形容歌声的好处,有那“余音绕梁,三日不

5、绝” 的话,我总不懂。 ( ) (4)强刺激的河北梆子,这不就是我们自己土生土长的“滚石乐” 吗?( ) (5)忽羯鼓一声,歌喉遽发,字字清脆,声声宛转。 ( ) (6)就这一眼,满院子里便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得多呢,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 听得见响!( ) 13、修改下列病句(只改一处)。 (2 分) 坚持经常做眼保健操,可以预防眼睛不近视。14、为下列多音多义字注音并组词(6 分)(1)_ _ (1)_ _ (1)_ 当 应 颤(2)_ _ (2)_ _ (2)_ (二)填空题。 (每空 1 分,共 8 分) 1、 孙权劝学选自 (朝代) (作者)所编撰的 通史资治通鉴 , 在这篇文章

6、中,出现了 、 、 这几个人物。 2、文言文中,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的时间副词有“少顷” 、 “未几” ,请你再举出一例:。 3、 口技一文选自清代张潮编选的笔记体小说 。(三)语言运用。 (3 分) 1 歇后语填空。 (每空 0.5 分,共 1 分) (1)高射炮打蚊子 (2)孔夫子搬家 2 请你各用“春”字和“夏”字开头写出诗句,五言或七言均可,可以填你所记得的古诗 句或自己撰写。 (每空 1 分,共 2 分) 春 夏 二、阅读分析(30 分) (一) (10 分) 炉火的微光渐渐地暗了下去,外面变黑了。我站起来要走,她拉住我,一面极其敏 捷地拿过穿着麻线的大针,把那小橘碗四周相对地穿起

7、来,像一个小筐似的,用一根小竹 棍挑着,又从窗台上拿了一段短短的蜡头,放在里面点起来,递给我说:“天黑了,路滑, 这盏小橘灯照你上山吧!” 我赞赏地接过来。谢了她,她送我出到门外,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她又像安慰我似 的说: “不久,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那时我妈妈就会好了。 ”她用小手在面前画一个圆 圈,最后按到我的手上:“我们大家也都好了!”显然地,这“大家”也包括我在内。我提着这灵巧的小橘灯,慢慢地在黑暗潮湿的山路上走着。这朦胧的桔红的光,实 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 的光明! 1.段运用了人物描写中的_描写和_描写。 (2 分) 2.段中

8、“我不知道说什么好” ,是因为( ) (2 分) “我”对小姑娘及其家遭遇很同情。 “我”为她以后的生活担忧。 “我”为自己对她爱莫能助而难过。“我”对小姑娘的聪明能干很赞赏。 A.、 B.、 C.、 D.、 3.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对这种精神产生的原因,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艰苦生活磨炼的结果。敌人凶恶残酷的统治。 父辈以及与之往来的革命者的影响。我“探望”中给予她的温暖。 A.、 B.、 C.、 D.、 4.如果去掉段中加点的词“实在” 、 “似乎”好不好?为什么?(2 分)5.文中有两个“好”字,第一个“好”是指_,第二个“好” 是指_ _ _。 (2 分)(二) (共 8

9、 分) “表演潜水”的猫 有那么一只猫,他总是把自己吹嘘得了不起,对于自己的过失,却又百般掩饰。它捕 捉老鼠,不小心,老鼠跑掉了,它说:“我看它太瘦,只好放走它,等以后养肥了再说。 ” 他到河边捉鱼,被鲤鱼的尾巴劈脸打了一下,它装出笑脸:“我不是想捉它捉它 还不容易?我就是要利用他的尾巴来洗洗脸。同伙伴到阁楼上去玩,我要让他们看看我的 脸是多干净啊!” 一次,它掉进泥坑里,浑身糊满了污泥。看到同伴们惊异的眼光,它解释道:“身上 的跳蚤多,用这办法治它们,最灵验不过!” 后来,它掉进河里,同伴们打算救它,它说:“你们以为我遇到危险了吗?不,我在 游泳”话没说完,它就沉没了。 “走吧_同伴说_ _

10、现在,它大概又在表演潜水了吧” 。 1结合文意,在下列句中横线处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 (1 分) “走吧_ 同伴说_ _ 现在,它大概又在表演潜水了吧” 。 2、 “对于自己的过失,却百般掩饰。 ”这句话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就是: 。 (1 分) 3、 “身上跳蚤多,用这办法治它们,最灵验不过!”句中“这办法”是指(2 分) 4、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寓言的内容: (2 分) 5、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道理: (2 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 12121414 题(分)题(分)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

11、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0 分)1、翻译“不能指其一端”: 。 (4 分)2、在原文中划出宾客对口技表演的反应的句子。 (4 分)3、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3 分)名:_ 股:_ 几:_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 15151616 题(分)题(分)泊秦淮 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1、这首诗歌描写了哪些景物?(4 分)答: 。2、这首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4 分)答: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第 1316 题(10 分) 当车子在北京民族学院一幢四层楼的建筑物前停下来时我强烈地感觉到我的心变成了一根 鼓锤,在我的胸膛里

12、猛烈地击打着。 我和新加坡文艺协会的五名成员在布置雅致的大厅里坐下,静静地等着, () ,可是,屋 里坐着的人,每一颗心都被那份强烈的期盼烧得热烘烘的。 等不多久,便有脚步声传来。 啊,冰心,冰心! 她以双手扶着马蹄形的铝质助行器,一步一()地走了进来。 穿一身深蓝色的厚质衣服,直直的头发,灰白灰白的,用细细的发夹整整齐齐地别在耳朵 后面。不算大的眸子,十分有神,薄薄的嘴唇,满满地含着笑意,使人不由自主地想起温 煦的春风,温暖的阳光。 (摘自新加坡联合早报1993 年 1 月 19 日文章,题为冰心啊冰心 ,作者:尤今) 13、给下面的字注音(2 分) 烘( ) 煦( ) 14、冰心,原名_、_代作家,代表作有诗集_、_和通讯集 寄小读者等。 (4 分) 15、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