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江西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大纲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935575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江西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4江西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4江西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4江西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4江西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江西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江西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大纲(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 江西专升本江西专升本大学语文大学语文考试大纲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普通高校专升本入学考试是为全省普通高等学校专科学生升入本科学习,按照择优录 取的原则而进行的具有选拔功能的考试。 二、指导思想大学语文课的开设,旨在使学生通过古今中外名家名作的学习,了解并继承中华 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培养高尚优美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情操,养成良好的分析思辨、感受 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并能熟练地完成记叙文、议论文等文体的写作,畅达通顺,合乎 规范。据此,本科目考试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对考生的能力水平进行难易不同的考查,具体 范围以指定阅读课文(精读、泛读的)为准:.识别记认能力2.理解分析能力3.欣赏评价能力4

2、.表达运用能力。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考查内容分以下几项:文学常识要求对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学发展状况有大致的了解,识记每一历史阶段有代表性的文学体式、流派、作家作品特色,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现方法。文体知识对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以及诗、词、曲、赋、散文、戏剧、小说各种文体的体式特征、 构成要素和表述手段、韵味,都有所认识和理解。汉语基本知识理解精读课文中古汉语文字、词汇、句式及其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含义,了解古今通用的一般修辞手法。作家作品知识识记和了解作家的原名、字、号(谥号),所属时代、主要思想倾向、风格特点、成就功业、 代表作品及其在文学史上的贡献和影响。写作基础知识了解什么

3、是主题、题材,理解主题提炼的要求,题材选择、剪裁的要求。了解什么是结构、层次,理解结构要领,结构的完整、严谨的要求。识记和理解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各种表述方式的特点。课文要点提示孔孟语录(十二则) .认识儒家把个人的进学求知、修身养性视为经国治世的基础和前提。2.明白孔子的不为富违仁、从善如流、松柏后凋、身正令行、杀身成仁等思想3.了解孟子的为民父母、推善及人、与民同乐、得道多助而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 安乐、民贵君轻等思想。唐且不辱使命.关于战国策第一部国别体史书。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2.这篇散文在艺术表现上的显著特点 唐且不辱使命这篇散文在艺术表现上的显著特点唐且不辱使命这篇

4、散文在艺术表现上的显著特点 本文在写法上有以下三个特点: 采用反衬手法刻画人物采用反衬手法刻画人物。 本文篇幅虽短,却生动传神地塑造了唐雎和秦王的形象。唐雎是一位有胆有识 的谋士。他不卑不亢,针锋相对地与秦王抗争。秦王的骄横、狂妄、狡诈和前 倨后恭、外强中干的形象反衬出唐睢的沉着、镇定、坚强、无畏的精神。 双方交锋两个回合。秦王盛气凌人,威逼唐睢,唐睢镇定自若,据理力辩,回 绝了秦狂妄无理的要求。秦王理屈词穷,恼羞成怒,竟以“天子之怒”、武力杀 伐相恫吓,企图使唐睢屈服于自己的淫威之下。然而,在生死存亡的考验下, 更显出正义的力量、英雄的本色。唐睢引述古代侠士义举,指出“布衣之士”发 怒的威力

5、,暗示自己将以身效法,并“挺剑而起”,表现了为国献身、义无反顾 的决心。秦王在这大义大勇之下,“色挠”而“跪谢”。这些行动、语言、胆识气概 的层层对比,使古代爱国义士的形象和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秦王专横的性 格将唐雎不畏强暴的英雄形象反衬得更加高大完美。 通过人物对话来展示情节,刻画人物的性格通过人物对话来展示情节,刻画人物的性格。 这篇文章,主要是通过对话来展示情节,刻画人物性格的。文章主要篇幅写人 物对话,全篇除了五六句是直陈描写句外,其余均为人物的对话。对话双方各 自的语气符合各自的身份和个性,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秦王的话充满“天 子”的压人威势,如文章开头第二句“寡人安陵君其许寡

6、人!”秦王以五百里之 地易五十里之安陵,以大易小,这是显而然是欺诈:“其许寡人”一语,突出地 表现秦王无可商量的横蛮态度。第二段中,秦王责备安陵君:“逆寡人者, 轻寡人与?”这种问罪口吻,在欺诈的同时,加之以威胁。唐雎回答:“否,非若 是也”。语气坚决,否定了秦王的“逆”和“轻”的说法。第三段中秦王和唐雎的对 话,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秦王的仗势骄横、色厉内荏和唐雎的不畏强暴、机智 勇敢的性格特征,在精彩的对话中,都得到充分的表现。 结构严谨,重点突出结构严谨,重点突出。 文章虽短,但围绕“唐雎不辱使命”这一中心事件,形成的“开端一发展一高潮一 结局”的故事情节,开头和结尾简略地交代故事的缘由和结

7、果,中间两段详尽细 致地写唐雎与秦王的斗争,前有伏笔,后有照应,自然而紧凑、严谨而完整。 本文重点详写了唐雎与秦王的对话,而秦王与安陵君的对话一笔带过,这样写 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主人公唐雎,突出文章重点。 渔父 . 屈原其人与离骚其文 屈原,名平,字原。 离骚 ,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 治抒情诗。 2.文章中对比描写的作用3.深刻认识屈原的人生态度及其现实意义秋夜 .巴金及其作品 爱情三部曲雾 雨 电 激流三部曲家 春 秋 2.通过梦境来写人抒情对描写人物所起的作用 3.象征手法及其运用;星原专升本扣扣:179;377;8090: 800;089;910 本文反复运用象征的表现

8、手法,富有诗意地体现出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例如:文章第二 部分的第三、四、五层反复描写鲁迅先生那颗“燃得通红的心”,写许多年轻人都曾从这颗 心得到温暖,受到鼓舞,找到勇气,得到启发。这颗“燃得通红的心”正是鲁迅先生伟大人 格的象征。秋水 .庄子与庄子 庄子,名周。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 “老庄”。 庄子 共三十三篇,分 “内篇”、 “外篇”、 “杂篇”三个部分。 2.秋水蕴涵的哲理思想 3.理解庄子散文善于援譬设喻的特点归园田居 .陶渊明与田园诗 2.体现归园田居的旨意的关键诗句 3.为何说这首诗“质而实腴、淡而有味”锦瑟 .李商隐 晚唐诗人,与杜牧并称小李杜 2.诗的主旨

9、何在? 3.试析中间两联的艺术效果前赤壁赋 .认识主客对话的实质 2.分析本文写景、抒情、议论完美结合。 心灵的灰烬 .傅雷与傅雷家书 2.心灵的灰烬的艺术特色 论快乐 .钱钟书与围城 2.试析钱钟书散文的学者风范 3.“随笔”的特色 金错刀行星原专升本扣扣:179;377;8090: 800;089;910 .这首诗托物寄兴、抒发怀抱的特点 这是一首托物寄兴之作,在结构上具有由物及人、层层拓展的特点。全诗分三层意思: 第一层从开头到“提刀独立顾八荒”,从赋咏金错刀人手,引出提刀人渴望杀敌立功的 形象。 第二层从“京华结交尽奇士”到“一片丹心报天子”,从提刀人推扩到“奇士”群体形象, 抒发其共

10、同的报国丹心。 第三层从“尔来从军天汉滨”到结束,联系眼前从军经历,揭明全诗题旨,表达了“中国” 必胜的豪情壮志。.七言歌行的特点七言歌行体是特殊体例,首创于 曹丕的燕歌行 。是一类可以配乐歌唱的诗歌 体裁,一般句数不定,而每句字数也不是固定的,可以杂以三言、五言句,但是以 七言为主。 这是一首七言歌行。歌行体诗往往转韵,此诗在用韵上是四句一转,与诗人情感表 达的流泻起伏变化相适应,读起来抑扬顿挫。全诗共十二句,前面十句皆为七言, 最后两句却变化了句式,先用叹词 “呜呼”提唱,末句则用一气赶下的九字反诘句, 读起来显得铿锵有力,仿佛掷地有金石之声。 水龙吟(渡江天马南来) .辛弃疾与稼轩长短句

11、 2.词中用典的寓义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鲁迅及其作品 2.驳论文的写法 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 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驳论是跟立论紧密联系着的,因 为反驳对方的错误论点,往往要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正确论点,以便彻底驳倒错误论点。批驳错误论点的方法有三种:1.反驳论点 2.反驳论据 3.反驳论证.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与朦胧诗星原专升本扣扣:179;377;8090: 800;089;910 舒婷崛起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的中国诗坛,她和同代人北岛、顾城、梁小斌等以迥异 于前人的诗风,在中国诗坛

12、上掀起了一股“朦胧诗”大潮。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意象在诗歌中的重要作用1、寄情于物,赏心悦目意象手法在诗中运用的作用之一,是将抽象的主观情思寄托于具体的客观物象,使之成 为可感可触的的艺术形象,使情思得到鲜明生动的表达。如果诗意对于人生是一种精神的 维生素,诗人想要把某种维生素提供给读者,他不必提供维生素的纯粹制剂,而可以用含 有维生素的苹果、香蕉、橘子之类的水果方式提供,因为后者色香味形俱佳,口感好,可 能使阅读过程成为一个充满愉悦的过程。2、意同象异,各见其趣意象手法在诗中运用的作用之二,是借助各自的独创性的意象,使相同或相似的情思得 到独特的艺术表现。如果诗人是要把同一种维生素提供

13、给读者,他可能以苹果、香蕉、橘 子、梨子、樱桃、芒果、草莓、荔枝等许许多多不同的水果及其不同的组合方式提供,而 不至于有雷同之感。譬如爱情诗,其实古今中外所有的爱情诗都是同一个主题,无非是“我爱你”, “真的好想 你”, “如果你要嫁人,不要嫁给别人,一定要嫁给我”,爱情诗却永远也写不完。为什么? 我想,主要是因为意象选取的不同,使得不同的爱情诗,呈现出不同的艺术气质、艺术魅 力。3、主题朦胧,意绪无穷意象手法在诗中运用的作用之三,是“言不尽意,立象尽之”,使难抒之情、难言之理, 由意象代抒代言,产生逻辑语言所无法达成的“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古人所谓“诗 无达诂”(11) ,主要就是指

14、这一类诗。这时,由于诗的主题的多义性和不确定性,就给读 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回味余地。如果诗人是要把维生素提供给读者,而维生素多种 多样,除了已知的,可能还有若干未知的,难以逐一辨析,诗人索性把一篮多维的水果奉 献给读者,让读者自己去品味。4、文字有狱,取象而避意象在诗中的作用之四,是如毛诗正义所说,是“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 之。 ”“取比类”就是取意象。在一个没有言论自由的时代,诗人想要倾诉对社会阴暗面的一 腔义愤,又不致于以言获罪被割断喉管,一个可能的选择,就是借助意象,藏匿锋芒,作 委婉的表达。如果某种维生素或别的什么药物是这个时代所忌讳的,有心匡时救世的你, 无奈之中,只

15、好出以一些隐含这些药剂成分的水果。其疗效虽然可疑,但总还是聊胜于无, 至少也使诗人的良心稍安吧。5、不肯殉葬,寓意于象;星原专升本扣扣:179;377;8090: 800;089;910意象在诗中的作用之五,是与现实社会政治保持一定距离,从而避免因为当时对某一社 会理想、社会力量、社会人物的判断上的天真,缺乏远见,后来在该理想幻灭,该力量、 该人物走向反面时,使作者尴尬,使作品成为殉葬品。如果诗人是要把某种精神的维生素 提供给读者,而当时曾被看好的某种维生素,后来却可能被认为是无益甚至有害的,而诗 只是提供过含有这种成分的水果,则不必为之付出代价。意象表达可以给诗留下一定的回 旋余地。垓下之围

16、 .司马迁与史记 司马迁,字子长。 史记: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共 130 篇 史记的体例:书、表、本纪、世家、列传 2.史记中的人物描写 陈情表 1. 体察李密如何多方陈情说理 2.陈情表的语言特色 祭十二郎文 1.韩愈与唐宋八大家 2.学习祭十二郎文 ,懂得作文须有变化创新 3.古人云:情真自然成至文,结合课文理解 再别康桥 1.诗歌的艺术特色 2.文章首尾呼具有怎样的效果 3.徐志摩飘逸清丽的艺术风格 蒹葭 1.了解诗经 “六义” :风、雅、颂、赋、比、兴。 2.分析诗中景象的时空变化及其表现力。 3.认识蒹葭中心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长恨歌1.白居易及其诗歌主张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诗歌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2.长恨歌的艺术特色。 3.长恨歌的主旨。 爱情说、讽喻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