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福建莆田政法干警考试行测技巧成语理解常见误区(下)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935515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福建莆田政法干警考试行测技巧成语理解常见误区(下)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4福建莆田政法干警考试行测技巧成语理解常见误区(下)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4福建莆田政法干警考试行测技巧成语理解常见误区(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福建莆田政法干警考试行测技巧成语理解常见误区(下)(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公职类考试首选品牌公职类考试首选品牌中中 公公 教教 育育 莆莆 田田 分分 校校 给给 人人 改改 变变 未未 来来 的的 力力 量量 1 2014福建莆田政法干警考试行测技巧:成语理解常见误区(下)成语是我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纵观近年来政法干警考试政法干警考试行行测中言语理解与表达的试题,对成语这一重要考点的考查表现为逻辑填空、成语使用正误判断、成语替换三种形式,而其中尤以逻辑填空最为常见。理解成语含义是破解成语类题目的基础,也是关键。对成语含义的理解,有些可以直接从字面得出,如“好吃懒

2、做”、“人杰地灵”;但大多数的成语仅从字 面去解释都是不够的,必须关注其背后的引申义、比喻义,如“胸有成竹”,是指画竹子时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用来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要理解成语含义,第一步要解决的就是词汇量的问题。这一点可通过平时的积累和考前的背诵常考成语进行有效突破。另外,理解成语过程中常出现的几个误区也是考生应该掌握的知识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望文生义、断词取义、忽视多义、形近音近混淆。今天,我们给大家带来忽视多义和形近音近常见误区的点拨。知识点一:忽视多义知识点一:忽视多义多义成语是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的成语。对于这种成语,常出现的错误就是只关注了成语的常用义,而

3、忽视了成语的其他含义。例题 3: 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点拨:考生若只将该句中的“想入非非”理解为“胡思乱想”,则很容易据此认为其用在此处不恰当。其实,“想入非非”也可理解为“人的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实际”之义。而本句中恰恰使用的是后者,是恰当的。知识点二:形近、音近混淆知识点二:形近、音近混淆有的成语与其他成语由于读音、字形相近,在理解时极易混淆。对于这种题目,一个重要的技巧就是从成语的相异语素入手进行辨析,同时还要注意对相关成语进行归纳总结。例题 4: 辽宁队小伙子们不孚众望,在全场观众的加油助威声下,最终以 3 比 0 战胜对手,取得春节后的第一个主场胜利。点拨:“不孚众望”意为不能使群众信服。这与句中表达的取得胜利的意思不相符。此处应用“不负众望”,表示不辜负群众期望的意思。这两个成语的区分可从“孚”与“负”的意思入手:“孚”意为令人信服;“负”意为辜负。公职类考试首选品牌公职类考试首选品牌中中 公公 教教 育育 莆莆 田田 分分 校校 给给 人人 改改 变变 未未 来来 的的 力力 量量 2 2014福建莆田政法干警阅读资料福建莆田政法干警阅读资料: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