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信用社会计风险及其防范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6935306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农村信用社会计风险及其防范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浅谈农村信用社会计风险及其防范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浅谈农村信用社会计风险及其防范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浅谈农村信用社会计风险及其防范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浅谈农村信用社会计风险及其防范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农村信用社会计风险及其防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农村信用社会计风险及其防范(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目 录录一 、农村信用社会计风险及其特征1(一)会计风险的客观性.2(二)会计风险的不确定性.3(三)会计风险的可变性.3(四)会计风险后果的严重性.3(五)会计风险的可控性.3三、 农村信用社会风险的形成原因及表现.3(一)同业竞争加强是风险增加的外部原因.3(二)会计信息失真加大风险发生的可能.4(三)内控制度建设滞后是导致风险损失加剧的一个直接原因.4(四)会计人员素质较低极易诱发操作风险.4四、 农村信用社会计风险的防范与化解.5(一)建立、健全内控机制.5(二)完善会计核算再监督机制.5(三)建立农村信用社会计行为风险预警系统.6(四)严格遵循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促进稳健经营6(

2、五)加强会计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6(六)强化农村金融监管,造就有序、公平的竞争环境.7参考文献.8内容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信用社作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主体,正逐步的向现代银行转化,继续肩负着支持“三农”、服务“三农”、发展城乡经济的重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农村信用社会计要适应市场经济和金融全球一体化、信息化的要求,面临的风险日趋多样化、复杂化。会计工作贯穿于信用社经营的全过程。从组织会计核算、为客户提供服务、编制会计报表、进行财务评价及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信息等,每一个环节都存在会计风险,研究分析农村信用社会计风险的特征,分析其存在的成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趋利避害,

3、防患于未然,信用社只有不断创新管理方法,加强内控机制的建设,从制度层面上去完善会计管理,才能从源头上去降低会计风险,使得信用社稳定健康的发展下去。【关键词】农村信用社;会计风险;防范措施 浅谈农村信用社会计风险及其防范浅谈农村信用社会计风险及其防范农村信用社会计是农村信用社业务活动的基础,担负着核算、监督和管理三大职能。近几年农村信用社系统案件时有发生,直接威胁着农村信用社业务拓展和农村金融体系安全,这些案件大多与会计制度执行不严、会计监督乏力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加强农村用社会计制度建设,强化会计制度执行,加大会计监督检查力度,防范农村信用社会计风险,有利于农村信用社的稳定和发展,有利于防范

4、、化解农村金融风险,更好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一、农村信用社会计风险及其特征一、农村信用社会计风险及其特征我国第一家信用社始建于 1923 年,梅县信用社成立于 1955 年,实际的经营管理者前后经历了人民公社、农业银行、人民银行、银监会等多个部门,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数次变更,人员进入途径复杂,直到广东省农村信用联合社的成立,梅县信用社的管理才逐步趋向统一和稳定。正是由于这些历史和体制的原因,我们信用社必然面临许多银行所没有的问题。农村信用社会计风险,就是指农村信用社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由于会计核算错误或会计信息提供失误而导致的决策失误,以及其他客观原因,使农村信用社的资金、财产、信誉等可能

5、蒙受损失。其特征直接源于会计工作的特征。一般来说,农村信用社会计风险的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会计风险的客观性由于农村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会计工作本身的局限性决定了会计风险存在的客观性。因而,农村信用社会计风险将伴随会计工作的整个过程之中。会计工作本身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由于农村信用社会计人员、经营者、管理者和所有者之间利益的不完全一致性或利益的冲突性,导致会计人员可能故意或被迫提供误导信息,造成计划、决策的偏差。正是由于农村信用社会计工作局限性的客观存在,导致了引发会计风险的因素的客观存在,也导致了会计风险的必然存在。(二)会计风险的不确定性虽然农村信用社会计风险的存在是必然的,但它的发生

6、却具有偶然性,即会计风险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一是会计风险发生的不确定性,即会计风险的客观存在不一定转化为现实的会计风险;二是会计风险发生时间的不确定性,即会计风险何时发生是不可知的;三是会计风险表现形式的不确定性,即会计风险以何种形式表现出来,如结算风险、支付风险等是多种多样的;四是会计风险形成后果的不确定性,即发生风险程度大小和产生的后果的不确定。(三)会计风险的可变性它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随着监督机制的健全、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和会计理论与方法的不断改进,人们能在一定程度上使某些不可控制的农村信用社会计风险变为可控制的会计风险,降低会计信息的失真度,从而有利于防范会计风

7、险的发生。第二,由于客观环境的变化,会导致新的会计风险的产生。如网上融资、消费信贷、衍生金融工具的创新等新业务的出现会使会计工作中不可控因素增加,会计信息误报的可能性增大,从而新的农村信用社会计风险也将随之产生。(四)会计风险后果的严重性一旦农村信用社会计风险失去控制,形成事实,它不仅会给会计人员带来经济损失或使其承担法律责任,还会给农村信用社甚至是整个社会带来严重的损失。(五)会计风险的可控性会计风险按照能否控制可分为可控制风险和不可控制风险。农村信用社会计风险是否可以控制既取决于会计风险的性质,也取决于会计工作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程度。所以只要我们健全内控制度,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建立以人为

8、本的管理理念,那么,我们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使某些不可控制的农村信用社会计风险变为可控制的会计风险,而且还可以尽量减少甚至是避免某些会计风险的发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农村信用社会计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又是可控制的。三、农村信用社会计风险的形成原因及表现三、农村信用社会计风险的形成原因及表现会计风险是系统风险。它的形成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同业竞争加剧同业竞争加剧,是农村信用社会计风险增加的外部原因。农村信用社在激烈的金融业竞争中,只有主动出击,参与竞争,扩大市场占有率,不断壮大自身实力,才能站稳农村金融市场。但由于受到种种利益的驱动,个别商业银行金融机构不遵守游戏

9、规则,不择手段,恶意竞争,不仅增大了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成本,而且也扰乱了“公平、公正、平等”的竞争原则,加剧了会计风险的形成。如:高息揽储、低息放贷,或违背会计核算原则虚增虚减收入、利润等。(二)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息失真,加大了农村信用社会计风险发生的可能。会计工作是保证农村信用社健康运行的基础工作,会计风险的反映、预测和分析均依赖于及时、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若会计行为违规,会计信息失真,不仅无法满足防范会计风险的信息需求,而且还将带来风险损失加大的可能性。第一,会计信息失真,将造成农村信用社资金被截留、贪污、盗窃的风险。如会计核算不实,虚假经营;搞资金体外循环,账外经营;截留正常收入,私设小

10、金库;借冒名贷款、收贷不入账、盗用客户资金等。第二,若将失真的会计信息,作为奖励考核农村信用社全体员工的主要依据,不仅不能规范和激励农村信用社的会计行为,反而只会使会计违规问题更趋严重,风险隐患加大,使经营活动无法科学化、规范化,从而影响到农村信用社业务经营的健康发展。第三,依据失真的会计信息无法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必将造成经营风险,最终受到无情的惩罚。第四,错误的会计信息会误导资金流向,使农村信用社内部资源配置缺乏效率,竞争能力下降,在市场竞争中面临被淘汰的风险,并且也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三)内控制度建设滞后,内控体系不健全,落实不力内控制度建设滞后,内控体系不健全,内控制度落实不力,是

11、导致农村信用社风险损失加剧的一个直接原因。主要表现有二:一是农村信用社领导认识不足,重视不够。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确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商业经营目标日益显现,以致在不少农村信用社出现了“重业务、轻管理,重效益、轻防范”的现象。以业绩论英雄,提拨使用“数字”干部,导致盲目发放贷款、以贷收息和违规搞经营等。忽视了风险的控制与防范。二是内控制度落实不力。农村信用社不严格执行会计“六相符”原则,根据目标任务的完成需要随意调整会计报表。不按规定对抵质物品、有价单证及重要空白凭证进行管理。会计凭证要素不全,职责不分,给会计业务处理留下诸多隐患。有章不循、有规不依、违章不纠,使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流于形式等。

12、(四)会计人员素质较低,会计风险意识淡漠近年来,随着农村信用社代理业务大量增长,金融产品创新不断加快,电子化建设日益普及,但由于现有部分会计人员会计电算化知识缺乏,往往是依靠老员工传、帮、带,会计人员知识结构和知识层次得不到及时更新;农村信用社地处偏远,办公生活设施简陋,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引进不力,导致农村信用社会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因而会计人员业务能力较差,经营意识、法制观念淡薄,使得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内控制度难于落实,会计管理和监督的两大职能长期以来流于形式,从而导致在农村信用社会计核算质量和会计风险防范上难以保证。四、农村信用社会计风险的防范与化解四、农村信用社会计风险的防范与化解防范和

13、化解农村信用社会计风险,提高农村信用社会计核算质量,加强农村信用社会计内部管理,就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一)建立、健全内控机制根据内控制度的要求和合理分工的原则,结合会计业务发展实际,梳理制度流程,规范会计岗位操作,推进流程银行建设,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从源头上堵塞风险产生的漏洞。加快推进会计核算和管理的改革。按照“内控优先,制度先行”的原则和安全谨慎原则建立相应的“岗位责任制度、授权控制制度和职权分离制度”,为防范风险打下治本的基础。加大内部监督检查力度,及时发现、查处违章违纪操作现象,把风险和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实现四个方面的转变,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体系。即方式上,从事

14、后监督向事前、事中转变;内容上,不仅要检查会计凭证的要素,更要监督资金的流向,特别是密切关注大额资金的运行动态;时间上,采用“断电式”的重点检查和突击检查;手段上,加大科技投入,采取指纹识别、密码支器、影像等高科技有效手段防范和化解资金风险。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坚决杜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章有循、有规不依”等不良现象的存在。(二)完善会计核算再监督机制根据会计法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结合农村信用社自身管理的需要,在内部建立一个自上而下的会计行为再监督机制。围绕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完整等内容,引导会计行为合规化,使会计工作有法必依、有章必循。再监督机制要贯穿于农村信用社业务发生、处理的全过程,要检查农村信用社会计行为在每一个环节是否依法守规,监督对象应包括与经济业务有关的所有人员。再监督机制的运作可结合农村信用社会计工作自查、检查和内部审计进行,以此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和会计工作秩序,确保各项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三)建立农村信用社会计行为风险预警系统近年来,农村信用社电子化、网络化设施得到普及,已基本具备了现代化信息处理的物质基础,很有必要在电子化网络的基础上开发预警系统软件,将预警与核算建立在同一个数据平台上,在核算数据录入的同时,预警系统能够及时跟踪分析。跟踪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客户身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