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地理必备考点之世界地理之两极地区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934544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高考地理必备考点之世界地理之两极地区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4年高考地理必备考点之世界地理之两极地区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4年高考地理必备考点之世界地理之两极地区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4年高考地理必备考点之世界地理之两极地区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4年高考地理必备考点之世界地理之两极地区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高考地理必备考点之世界地理之两极地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高考地理必备考点之世界地理之两极地区(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世界地理分区之两极地区世界地理分区之两极地区一、一、考纲透析考纲透析 1重点掌握南极洲的位置,两极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及战略意义。 2两极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科研价值,南极洲的自然环境保护3、多以区域图为背景材料,结合时事地理内容(南北极科考等)考查两洲的地理特征 4两极地区的区时、距离如何计算? 5如何判读极地俯视图上地理位置、气候与风向? 6如何根据资料判断两极地区的极昼极夜现象、环境特征、战略意义? 7两极地区的环境问题如何? 二、二、体验高考体验高考 (2008 上海高考)今年 2 月 28 日,中国首次大学生北极考察队从北京出发,前往挪威斯瓦尔 巴群岛进行为期半个月的考察。考察期间获得

2、的资料 材料一:材料一:“冰雪之都”奥斯陆以前 2 月的平均气温是2,而今年 2 月的极端最低气温仅2 3;去年的几个星期,从挪威海域通过北冰洋,再到白令海峡,出现的无冰地带,比前些年同时 期宽了不少。 材料二:材料二:北极上空存在臭氧洞,科学家预测未来 1520 年 臭氧洞还将扩大。 材料三:材料三:北极熊的栖息地日益缩小;冰鸥、贼欧等极动物 在近 20 年中数量锐减;北极熊体内积累的多氯联苯等物质 使其免疫力、繁育能力每况愈下。在考察期间队员们没有 见到一只北极熊。 1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国家名称: 2考察队乘飞机到达奥斯陆的当地时间为 2 月 28 日 20 时 20 分,此刻北京时间是

3、 2 月 29 日 3 时 20 分。则奥斯陆 当地时间应是 (经度)的地方时。 33 月 2 日考察队到达北极圈内的特罗姆瑟,该市每年约 有 2 个月的极夜与 2 个月的极昼。在考察的半个月中,特 罗姆瑟市的昼夜情况是 ( ) A处于极夜时期 B处于极昼时期 白天逐渐变长 D黑夜逐渐变长 4黄河站是我国在北极地区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黄河站位于特罗姆瑟市的 方向。这 里寒风凛冽,风向大多为 5北极上空臭氧洞的出现,会使地球上的生物更容易受到 的伤害。臭氧洞出现在大气 垂直分层中的 层。 6北极熊的数量明显减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 ( ) A全球气候变暖造成其生存环境恶化 B海水变的越来越咸导

4、致其饮用水源缺乏 C有毒的污染物通过事物链富集危害其健康 D考察人员使用的交通工具产生的噪声危害其生 存 7根据资料,概括考察队获取的全球变暖的证据是 (2009宁夏)南极中山站(692224S,762240E)时间(区时)2009 年 2 月 2 日 9 时 25 分,我国在南极最高点附近建立的昆仑站(802501S,770658E)正式开站。据此完成 89 题。 8昆仑站与中山站的直线距离约为( ) A820 千米 B1020 千米 C1220 千米 D1420 千米 9与中山站相比,昆仑站所在的地点( ) A年降雪量较大 B气压较高 C年太阳辐射较强 D年均风力较小2(2012江苏卷)阅

5、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读图,图中是我国第 28 次南极科考航线和 P 大陆自然带分 布示意图。 材料二科考队在南极冰盖之巅冰穹 A(海拔 4093 米)的昆仑 站成功安装了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南极巡天光学望远镜 AST3-1, 用于对超新星、太阳系外行星、瞬变天体的研究。 10昆仑站所在地区大气透明度极佳,其原因主要有 、 、;该地在 时期,可以用光学望远镜 24 小时不间断地 对星空进行天文观测。 11我国南极昆仑站建有象征国家权益的地理测绘标志,可精确测 量该标志地理坐标和海拔高度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12科考船往返中山站和乌斯怀亚港之间可能遇到的困难有 等。 三、自建基础三、自建基

6、础 1南极洲 (1)位置:几乎全部在 内。四周被太平洋、 、大西洋包围,未来南半球大洲横越 南极空中交通的惟一中间基地 (2)地形:平均海拔 的一洲,平均 2000 米;冰层最厚,冰层平均厚 2000 千米,有“冰雪 高原”之称世界第五大洲;文森峰是最高峰,5140 米 (3)气候 特点: 、 、 原因: ; ; ; 暖季:11 月次年 3 月 (4)资源和科研宝地 淡水资源:体积占冰川体积的 90%以上,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周围海洋上多冰山 矿产资源: (维多利亚地) 、 (印度洋沿岸)储量最丰富 生物资源: 、鲸、海豹、企鹅 原始的自然环境,最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最好考察时间:每年

7、 ,极昼、暖季 我国的南极考察站:长城站(不在南极圈内) 、中山站(在南极圈内) (5)南极条约:利用只限于和平目的,禁止一切军事活动和任何核爆炸或处理放射性废物等 宗旨:保护南极环境,和平利用南极2北极地区(1)北极地区位置:主要由 、周边陆地以及 组成,而所有陆地分属俄罗斯、美国、加拿大、丹麦、挪威、冰岛、瑞典、和芬兰 8 个环北极国家。北冰洋虽然海运困难,但其上空是重要空中要道和捷径(2)北极地区的特征浮冰世界(3)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寒风、 ,天气易变,但没有南极那么 。原因: ,接受阳光少; 阻止了热量交换。(4)北冰洋突出的特征世界上面积的 大洋;世界最寒冷的大洋; 面积辽阔;北冰

8、洋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5)北冰洋地区主要的矿产资源3主要有 、 海底中的 以及些金属矿等。(6)科学考查站北极黄河站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中国北极黄河站在(7855N,1156E)的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建成并于 2004 年 7 月 28 日投入使用。选址原因: 较少,是科学研究的天然试验室;这里是一个国际平台,便于国际交流。 四、总结提高四、总结提高 南北极地区地理特征的比较地区北极地区南极地区纬度位置北极圈以北南极圈以南海陆位置以北冰洋为主体,被亚、欧、北美三大洲所包 围以南极洲为主体,被太平、大西、 印度三大洋所包围地表状况60 %以上为海洋绝大部分为陆地昼夜状况411 月

9、为极昼,11次年 4 月为极夜,极昼 时间长于极夜411 月为极夜,11次年 4 月为 极昼,夜时长于昼时地 区北极地区南极地区气候类型 及特征沿岸苔原气候为主,冬季长寒,夏短温,降水 少、集中夏季。格陵兰岛内陆为冰原气候 绝大部分为冰原气候 酷寒、大风、 干燥自然带苔原带和冰原带冰原带矿产资源煤、铁、油气、各种金属矿等煤、铁、各种金属矿等生物 资源植物:苔藓、地衣等 动物:北极熊、驯鹿等主要动物有企鹅、鲸、磷虾等【技巧点拔技巧点拔】 1距离的测算地球实地距离的测算主要是以经线上每一个纬度差的距离约 111 千米为依据,求出题中要求的 两地间的纬度差距,以此来估算。 2极地俯视图上进行方向的判

10、断先确定大方向,是自西向东还是自东向西。然后确定行进过程中方向的变化。找到极点位置, 观察行进过程中方向的南北变化。 3考查极昼极夜现象从极点到极圈,极昼或极夜的范围是渐渐扩大的,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极点上有半年的极昼或 是半年极夜,极圈上只有一天的极昼或一天的极夜。对南北极进行科考的最佳时机是当地的夏半年,处于极昼期间,高考中往往以船的行进日期来 考查行走过程中极地地区或是考察站所在地昼夜长短的变化。 4区时与时区的计算重点掌握我国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及黄河站所在的经线位置,换算成相应的时区。 5.极地气候与风向常以科考站房屋门窗朝向或是描绘极地风向为基本内容。可借助画图掌握:以极点为中心,

11、画 出气压梯度力方向,再根据南北半球的地球自转偏向力,即可正确的画出风向。 6环境问题多考查南极地区出现臭氧空洞的时间或季节、原因及其带来的相关影响;以现实生活的变化为 例说明引起臭氧空洞的原因、臭氧空洞的危害及解决措施。4五、精题砺剑五、精题砺剑 、基础自测、基础自测 一、单项选择题2009 年 10 月 11 日,中国第 26 次南极科考队,从上海乘坐“雪龙号”考察船奔赴南极 。据图 回答 13 题: 1.图中 a、b 为我国的两个科学考察站,下列叙述正确的( ) A.两个科学考察站都有极昼和极夜现象 B.此时北京时间为 6 月 22 日 2 时 C.在盛行风的吹拂下两站国旗均飘向西北方向

12、 D.此时长江正值汛期 2.有关 a、b 两个科学考察站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 站面临的是太平洋 B.a 站面临的是印度洋 C.b 站位于南极半岛上 D.b 站隔麦哲伦海峡与南美洲相望 3.与 a 站相比,b 站所在地( )A.白昼时间长 B.自转速度慢 C.自转周期长 D.正午太阳高度大2004 年 7 月 28 日,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中国北极黄河站在北纬 78 度 55 分、东经 11 度 56 分的挪威斯瓦尔巴群岛的新奥尔松建成并投入使用。2008 年 2 月 26 日“植物界诺亚方舟”仓库也在西斯瓦尔巴岛正式落成。 读图,回答 46 题: 4.“黄河站”与北极点的距离

13、大约是( ) A.1 200 千米 B.1 000 千米 C.800 千米D.600 千米 5.斯瓦尔巴群岛的海岸线曲折破碎,最主要的形成原因是( ) A.流水作用的结果B.海浪作用的结果 C.风力作用的结果D.冰川作用的结果 6.“植物界诺亚方舟”仓库选址的主要因素是( ) A.寒流流经此处,气候寒冷 B.冷高压控制之下,气候严寒 C.人烟稀少,安全性好 D.国际航运便利读“北极地区图”,回答 78 题: 7.北冰洋沿岸各国纷纷对北冰洋地区进行深海探测,其主要原 因是( ) A.全球变暖有利于各国沿海滩涂的开发 B.寻找人类失落的文明 C.该区域自然资源和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D.探测海水深度,

14、填海造陆 8.A 半岛多峡湾,其形成的原因是( ) A.流水侵蚀作用B.板块活动 C.冰川侵蚀作用D.地壳活动读“南极洲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回答 910 题: 9.仅从等温线的分布规律看,等温线的数值可能为( ) A.-15 或-25 B.-15 或-35 C.-35 或-25 D.-35 或-45 10.南极洲的等温线大致呈同心圆状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洋流 C.太阳辐射 D.大气环境 11.下面是四个同学凭想象描写南极地区的画面,请判断哪一位 描写得最准确( ) A.到处绿树成荫,鸟儿欢叫,鲜花、野果漫山遍野 B.深 山老林,狂风呼啸,阴森恐怖 C.洁白的世界,冰积如山,狂风暴雨 D.冰山 漂浮,企鹅漫步 1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太阳直射图中 M 点时,一艘考察船从某国 N 港起航,此刻正5是 月 日 时(北京时间)。 (2)N 港是该国第一大港,中国南极长城站大致位于它的 方向。 (3)考察船去南极长城站行驶过程中,船员经历的下列哪些是真实可信的?(双选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