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巩固提升(人民版):专题14-1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含解析)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931147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巩固提升(人民版):专题14-1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巩固提升(人民版):专题14-1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巩固提升(人民版):专题14-1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巩固提升(人民版):专题14-1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巩固提升(人民版):专题14-1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巩固提升(人民版):专题14-1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巩固提升(人民版):专题14-1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对应学生用书 P223 解析为教师用书独有)(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 ”材料指出了( )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B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C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基础 D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解析 A 本题考查新航路的开辟。根据题干中“向外猛冲的推动力”说明西欧积极向外扩张。 “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说明了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条件。宗教动力是指

2、基督教,思想动力是“寻金热” ,经济活力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技术进步是航海、天文技术的提高。2 “1492 年 10 月 12 日发现新大陆的消息传遍整个西班牙以后,他变成了闻名全国的英雄。当他返回西班牙时,国王和王后以最高的礼仪迎接他,并在宫内设宴招待”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英雄”是指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B西班牙王室率先组织了海上探险C “发现”导致美洲大量金银被掠夺D “壮举”结束了世界各地孤立状态解析 C 从时间“1492 年 10 月”和西班牙国王可以判断,材料中提到的英雄是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新大陆指美洲,由此判断答案为 C 项。3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曾对 15501650

3、年这一时期有过如下描述:“近代世界编年史上,从未存在过对商人、投机者和暴发户来说如此持久、如此可贵的一个良机。 ”该“良机”出现主要得益于( )A文艺复兴运动 B新航路开辟C宗教改革运动 D启蒙运动解析 B 本题考查新航路的开辟。根据题干信息“15501650 年”分析,应是新航路开辟后,1516 世纪欧洲开辟了新航路,对商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文艺复兴是 1417 世纪发生的,宗教改革是 16 世纪兴起,启蒙运动是1718 世纪发生的,三者属于思想领域的变革。4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下面表格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形成表中价

4、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 份1475152115551558155915951597价格指数100167270370407515685A.生产萎缩使产品供应越来越少B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C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D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已经确立解析 C 材料反映的是 15、16 世纪,这时西方国家进行新航路开辟活动。伴随新航路开辟,西方国家进行殖民扩张,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西欧市场的金银持续贬值,商品价格直线上升。51517 世纪在欧洲被称为“扩张的时代” 。用全球史观审视“扩张”所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A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B为西欧国家进一步扩张提供了条件C打破了世界各

5、地相对隔绝的状态D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 解析 C 材料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注意题目中“用全球史观” ,是从对世界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故 C 项正确。6史学家黄邦和在通向现代世界的 500 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一书中说“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给美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这一评价( )夸大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 立足于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 是为西方殖民行为开脱的言论 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重大历史事件A B C D解析 D 本题主要考查对于

6、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的理解能力。评价的内容与事实吻合,所以提法不符合题意。评价的内容与客观事实基本吻合,所以提法不符合题意。排除, “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可以判断出,这一评价是站在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而发表的。所以这一评价与传统站在新航路开辟带来灾难性后果批判的角度是不一样的,所以这一评价告诉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重大历史事件。所以正确,故选 D 项。7 “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而它一旦起飞,必将扫清海路,不可阻挡地向全球扩张。 ”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哥伦布、达伽马

7、发现新航路的历史不可信B欧洲向全球扩张的目的是为了“扫清海路”C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D新航路的开辟对西方经济起飞的作用微乎其微解析 C 题干中的观点主要强调的是西方经济发展必然要求开辟新航路以及对外侵略扩张。哥伦布、达伽马等人仅仅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而已。A、D 两项所述在材料中无从体现,B 项将因果关系倒置了,且不符合材料中的原意,故符合题意的答案应为 C 项。8从整体史观讲,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世界近代史上这种“融合”和“统一”实现的主要方式是( )A西方的殖民掠夺B东西方的借鉴学习C正常的文化交流D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的碰撞解析 A

8、 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是在新航路开辟后,此后,西方殖民者疯狂地进行殖民侵略,把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纳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9马克思指出:“几乎独占了东印度的贸易及欧洲西南部和东北部之间的商业往来。它的渔业、海运业和工场手工业,都胜过任何别的国家。这个共和国的资本也许比欧洲所有其他国家的资本总和还要多。 ”材料描述的是( )A18 世纪的英国 B17 世纪的荷兰C18 世纪的法国 D16 世纪的葡萄牙解析 B 注意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根据“独占商业往来” “海运业胜过任何别的国家”可知,此国海上运输业发达。10有人说哥伦布的抱负和思想反映出中世纪的衰落,也反映出理

9、性主义和资本主义新时代的兴起。以下最能反映“中世纪的衰落”的根本表现是( )A美洲的发现促进了新旧大陆之间的沟通和联系B美洲的发现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步伐C美洲的发现冲击了西欧教会的威信D美洲的发现有利于不同文化的汇合和民族融合解析 B 把握关键词“根本表现” ,可判断应选择生产力、经济方面的内容,即 B 项。11马克思说:“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都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上述言论反映马克思的观点是( )肯定了殖民掠夺对殖民地客观上的进步作用 认为殖民掠夺对殖民地人民带来

10、巨大灾难 肯定殖民掠夺促进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认为殖民掠夺对殖民地具有双重影响A B C D解析 C 本题考查对马克思观点的理解。从材料看,马克思的话主要表明的是殖民扩张对殖民地的灾难,如“土著居民的被剿灭” ,同时也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如“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据此可知马克思的观点具有双重性,即既给殖民地人民带来灾难,也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发展。121516 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 “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人和所有民族都并入欧洲文明” 。1984 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 。1992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 500 年

11、”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上述改变( )A淡化了哥伦布发现美洲的历史贡献B反映了欧洲文明国际地位的下降C忽视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和差异性D充分体现了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解析 D “两个大陆相遇 500 年” ,实际是站在全球的立场上尊重各地区不同的文明,承认文明的多样性,因此,体现了新的史学观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13 题 20 分,第 14 题 20 分,共 40 分)13阅读下列材料: 在当年麦哲伦遇难的地方,菲律宾马克坦岛北岸,建有一座奇特的纪念亭,亭中耸立着一块石座铜碑。碑上载有这样的文字:拉普拉普。1521 年 4 月 27 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

12、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费尔南多麦哲伦,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在这块墓碑的反面,刻着另一段文字:费尔南多麦哲伦。1521 年 4 月 27 日,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他在同马克坦岛酋长拉普拉普的战士们交战中受伤身亡。麦哲伦船队的一艘船维多利亚号,在埃尔卡诺指挥下,于 1521 年 5 月 1 日升帆驶离宿务港,并于 1522 年9 月 6 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请回答:(1)曾经的敌人处于同一块墓碑的两面,这种现象是否自相矛盾?为什么? (4 分)(2)麦哲伦船队实现环球航行以前,人类航海史上还有哪些远航活动?(4 分)(

13、3)简要分析欧洲人在 1516 世纪能够开辟新航路的客观条件。(6 分)(4)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 1500 年前后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分水岭,从此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请说明原因。(6 分)解析 本题考查对同一个历史事件从不同角度进行评价的能力,第(1)问注意从不同角度进行评价,第(2)(3)问结合教材进行回答,远航活动包括中国的和欧洲的,第(3)问注意抓住关键词“客观条件” ,第(4)问实际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答案】 (1)不矛盾。对拉普拉普和麦哲伦船队活动的记录,反映了维护民族主权尊严和缅怀人类文明进程具有同样重要意义。(2)郑和下西洋;迪亚士到达好望角;哥伦

14、布到达美洲;达伽马到达印度。(3)欧洲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发展;地理知识的提高;罗盘针应用于航海及火药武器技术的进步。(4)新航路开辟,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及美洲等地的联系,结束了各地相对孤立状态。各地文明发生接触与碰撞,开始汇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西班牙一开始就对美洲殖民地实行杀鸡取卵的短视政策。它不像后来的英国,不知道怎样对北美殖民地实行那种有系统的榨取,也不知道怎样使殖民地成为宗主国的工业品市场和廉价原料供应地,而是一味贪婪地搜刮美洲的金银财富。当然,这种政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客观条件所决定的:一方面,美洲有大量金银可采;另一方面,西班牙国内的经济发展还没有达

15、到向殖民地提供工业品的水平。材料二 商人一旦富有,所渴望的是取得地产,购买贵族头衔,借以分享贵族的特权,对投资工业则望而却步。美洲金银的大量涌入,对工业发展也起了消极作用甚至破坏作用:金银数量的激增造成通货膨胀,工资上涨,工业成本随之上升,产品因而无力在国际市场上竞争。这样美洲金银的榨取,与国内工业的落后形成恶性循环。同时,精力充沛的西班牙人都奔向美洲去做发财梦,相应的忽视了发展国内工业。材料三 西班牙国内工业落后,再加上它的航运业落后结果在对美洲贸易中,荷兰、英国商人排挤了西班牙。其原因主要在于:西班牙对于美洲的榨取,使得西班牙的半封建的、以土地为基础的贵族经济和社会的重新改组成为不必要的了

16、。均引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班牙对美洲的主要掠夺方式,并分析其原因。(6 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殖民掠夺对欧洲所产生的影响。(8 分)(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对美洲贸易中,荷英排挤了西班牙的原因。(6 分)解析 第(1)问“方式”从材料一中归纳答案,根据“一味贪婪地搜刮美洲的金银财富”即可作出判断;“原因”从材料中归纳即可。第(2)问要注意限定,既要根据材料,又要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可以提炼出:造成通货膨胀,忽视国内工业发展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殖民掠夺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第(3)问要从材料中概括,同时注意运用所学知识,两者对比即可得出原因。【答案】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