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学生学习方式转变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6931029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感于学生学习方式转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有感于学生学习方式转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有感于学生学习方式转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有感于学生学习方式转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感于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感于学生学习方式转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有感于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可见,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传统学习方式必须转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现代学习方式,并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一、培养学生独立学习数学现代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就是独立学习,只有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才能有可持续发展学习和进行终身学习可言。如何让学生表现出我能学,非得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不可。1、预习。养成学生预习习惯,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一大良策。布置预习时,可以要求学生:(1)阅读课本

2、内容;(2)把能学懂的、一知半解的、不能理解的知识点分别作下记号;(3)可根据条件查阅资料并设计好在课堂上要提的问题;(4)做好学具(或准备)。这样做的好处有:(1)有些学生在预习时即能学到、掌握新知识;(2)课堂上便于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使教师成为学习的共同体;(3)实现学生自我解读知识、自我领悟规律、自我突破难点,使学生的知识既牢固,又能灵活运用。2、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难得多。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多提问题,然后再循着问题共同讨论、探究,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发现者、探索者和研究者。除了安排学生预习时提问题,还可以在学习了新知识后质疑问难,更提倡在实

3、践中提出疑议,使他们的数学学习“不是靠知识来消灭问题,而是通过传授知识质疑问题。 ”做到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又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形成和培养了学生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于学习过程中的主线,以及通过学习形成问题,把学习看作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们的问题意识形成了,自学数学的能力也就提高了。3、发现。引导学生善于观察数学问题,摸清学习数学的规律,2通过发现、探究,总结出学习数学的方法,也是发展学生独立学习数学的门径。例如,在趣味数学课上, (1)让学生先笔算 1515= ,2525= , 3535= , 9595= ,(2)让学生讨论、发表

4、意见。(3)寻找规律,得出结论。再如,在学习时,同样可以引导学生发现(1)两41 31,72 32,32 52,52 32,31 21个相加减的分数分子相同, (2)两个分母是互质数, (3)和与差的分母是两个分母的乘积,分子是两个分母的和(或差)乘以原分子的积,用字母表示为。发现这个规律后,学生在学习abcba bc ac)( 分数乘法后要解决这样的题目就是小菜一碟了。421 301 201 121 61 21二、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个性数学课程标准提到:“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再说,独特性又是现代

5、学习方式的重要特征,这就要求数学时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把它视为一种急待开发和利用的教育数学资源,努力实现学生学习的个体化和教师指导的针对性。例如,在问题数学时,就可以安排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提出一般问题、实质性问题,同时,在解决问题时也予以区别,让水平较一般的学生解决普通问题,让尖子生或水平较高的学生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又如,在完成课后作业时,也同样可以分层次布置。这样,既防止了“一刀切” 、 “一锅煮”的做法,避免了好的学生“吃不饱” 、学困生“吃不了” ,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3心,又使学生们有融洽的学习氛围中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还从中实现了师生情感的沟通。再如,在学习“100

6、克油菜籽可榨油42 克,2100 千克油菜籽可炸油多少千克?”时,就可充分发展学生个性,进行开放性教学。学生列出的算式可能是(1)210042%, (2)42(2100100) , (3)2100(42100),(4)42, (5)2100(10042), (6)2100, (7)=1002100 42100 42100 X2100等,对于每一种解法,教师应予肯定,并认真组织评点。这样,新课程“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这一理念就充分得以体现。三、引领学生实践数学学习实践、体验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它既强调身体的参与,又重视直接经验。为了让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体验,可

7、从这几方面入手。1、操作。动手操作是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的良方,也是开发学习智能的有效途径。它使抽象的数学学习具体化,使枯燥的数学学习生动化,使隐性的数学概念明朗化,使深奥的算理浅显化。如,新教材第一册要解决连减问题时(如右图) ,如果让学生摆一摆,就可以很快了解决问题了。再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和圆的面积计算时,就可以让学生剪一剪、拼一拼来达到学习目的。其间,既培养了学生把未知转化成已知的数学思想,降低学习难度,又拓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因为在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时,学生不仅按书上把圆转化成长方形的方法,还把它转化成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方法把公式同样推导了出来。2、活动。数学学习时,组织

8、学生进行游戏等活动,是发掘童真、童趣,体现新课程价值的最好做法,也是调节紧张学习解除疲劳的一剂良药。如,新教材第一册中有动物园中的动物结对找朋友,还有“一窝鸟共 8 只,第一次飞走 2 只,第二次飞走 3 只,窝里还有4几只鸟?”的练习,就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角色来进行。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知识学到家,达到玩中学,学中玩的境界。此外,像爬雪山、夺红旗、登长城,方位的教学都可以根据具体情境设计游戏与活动,效果是显著的。3、实践。通过实践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能力是立竿见影的做法,也是兑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新课程理念。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可视具体的教学内容确定实践活动。如在教学“左右”这一内容

9、时,在学生领会“左与右”这两个概念并进行一定练习、游戏巩固后,可以把全班学生分成两半带到公路上进行具体实践,使“行人靠右走”这一交能规则得到很好的教育与训练;又如,3 个钉子椅子的练习,只要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况下实践后,能说出长、中、短 3 个钉子都可以用的理由就算是掌握了;再如,还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实地测量、布置市场经营调查等,那要解决“一个老师带 79 个学生郊游,派学生到小卖部买饮料,单盒每盒 2 元,40 盒一箱 9 折计价,50 盒一箱 8.8 折计价,得选择那种购买方法更科学、更合理?”这样的问题就水到渠成了。以上所提及的学习方式转变的三个方面,在实际教学中并非独立的、单一的、一成不变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包含的,只有通过整合和灵活的调配,才能使学习数学的方式转变落到实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