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高二人教版历史必修三课时达标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来源学优高考网79360]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924955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高二人教版历史必修三课时达标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来源学优高考网79360]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3-2014学年高二人教版历史必修三课时达标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来源学优高考网79360]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3-2014学年高二人教版历史必修三课时达标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来源学优高考网79360]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3-2014学年高二人教版历史必修三课时达标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来源学优高考网79360]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3-2014学年高二人教版历史必修三课时达标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来源学优高考网7936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高二人教版历史必修三课时达标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来源学优高考网79360](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4 页检测检测课时达标课时达标【基础组基础组】1.智者运动是西方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智者学派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自然环境对雅典的影响B.知识与美德的关系C.雅典工商业的发展方向D.人在社会中的作用2.(2012大连高二检测)公元前 5 世纪,希腊城邦孕育出一个新的思想流派智者学派,他们的主要观点有( )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从认识社会转移到认识自然提倡怀疑,反对迷信以培养公私兼顾的好公民为自己的任务A.B.C.D.3.(2012湖南学业水平测试)“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这一名言出自( )A.普罗泰格拉B.柏拉图C.亚

2、里士多德D.伏尔泰4.(2012海南学业水平测试)他提出“人要认识你自己这一至理名言,意在教导人们善是人的内在灵魂,在于认识自己的理性和智慧” 。这位真理与自由的殉道者是( )A.普罗泰格拉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5.(2012武汉高二检测)苏格拉底率先“把哲学从天上请回人间” 。这主要是指他( )A.首先对客观的自然界进行哲学思考B.强调个人利益,创立智者学派C.把讨论的重点从自然转移到社会D.把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引向理性道路6.“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表明亚里士多德( )A.体现了人类不断追求真理、了解未知的人文精神B.把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C.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D.崇尚真理

3、,认为真理高于一切7.“究天人之际”是思想家们永恒的追求。下列人物与其评价不一致的是( )A.普罗泰格拉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B.苏格拉底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C.柏拉图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D.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最博学的人8.“我们全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这句话强调的是( )A.英国人是古代希腊人的后裔B.英国文化缺乏原创性C.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D.近代西方法律、文学与宗教之间存在内在联系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仁者,爱人。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材料二

4、 “未受考验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 ”苏格拉底材料三 公元前 800 年至公元前 200 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 。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虽然远隔万里,但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德国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核心思想,并说明其对于今天建设和谐社会所具有的借鉴价值。(2)据材料二,概括苏格拉底的核心思想。他的思想与智者学派相

5、比,有何异同?(3)据材料一、二,指出材料三中所说的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相通的地方” 。(4)据上述材料,从思想和政治两个方面分析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思想对东西方社会产生的影响。【提升组提升组】第 2 页 共 4 页10.(2012赣州高二检测)古希腊人崇尚人体美,无论是雕刻作品还是建筑,都必须按照人体各部分的式样制定严格比例。这充分体现了古希腊人强调( )A.数的对称是艺术的价值取向B.万事不以神的尺度为标准C.以人的尺度来衡量世间万物D.外在的美胜于内在的美德11.“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 ”这段材料阐

6、述的哲学观点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B.美德即知识C.认识你自己D.人人生而平等12.(2012宁波模拟)普罗泰格拉被视为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 )A.“美德即知识”B.提倡怀疑精神,强调人的价值和地位C.尊崇理性,批判传统,强调道德作用D.珍视个人自由,强调集体荣誉至上13.苏格拉底认为,没有理性的知识,勇敢是无益的。如果勇敢不是基于知识和智慧, “勇敢”到无法无天、无所畏惧,那就会变成“鲁莽”这种罪恶。苏格拉底认为“勇敢”是( )A.品德B.节制C.自由D.智慧14.(2012临沂模拟)苏格拉底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美德即知识” 。他强调这一命题的主要目的是(

7、)A.阐释智者学派的主张B.重建社会道德价值观C.普及人文哲学知识D.反对直接民主制度15.(2012浏阳高二检测)古希腊一位哲人说:“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 “知道的越多,才知知道的越少。 ”有关这位哲人的说法正确的是( )A.认为世间没有客观的评判标准和永恒的真理B.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C.唯一真实的世界是永恒存在的理念世界D.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6.(2012北京高二检测)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 ,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A.仁政和道德教育B.王道和民主政治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D.实行人治和法治1

8、7.(2012合肥模拟)苏格拉底的思想和智者学派的思想就其产生的背景而言,都属于同一时代古希腊民主政治的产物。关于两者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都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B.都否定神的意志,强调人的价值,都属于人文主义的范畴C.智者学派重视道德,苏格拉底重视教育D.苏格拉底的思想是对智者学派思想的发展和完善答案解析答案解析1.【解析】选 D。智者学派出现的时代背景是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智者学派将研究的对象转移到人类社会,他们特别强调人的价值。故选D。2.【解析】选 B。智者学派将研究的重点从自然界转移到人类社会,故表述错误,应排除。3.【解析】选 A。本题考查普罗泰格拉对人

9、的价值的阐述。根据所学可知,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4.【解析】选 B。与材料中的“人要认识你自己”“善是人的内在灵魂” “真理与自由的殉道者”等内容相符的只有苏格拉底。5.【解析】选 D。A 指的是自然哲学家的贡献,B、C 与智者学派相符。苏格拉底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体现了人的理性精神。故选 D。6.【解析】选 D。亚里士多德非常尊敬老师,但并不因此放弃自己的独立思考,上述名言说明他崇尚真理。7.【解析】选 C。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柏拉图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美德即知

10、识”是苏格拉底的主张,故 C 符合题意。第 3 页 共 4 页8.【解析】选 C。从材料中的信息“根源皆在希腊”可以看出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这句话很显然是强调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A、B、D 都背离了原意。9.【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第(1)题可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进行概括。第(2)题注意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苏格拉底和智者学派的主张的异同。第(3)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他们都重视人的作用,重视道德建设。第(4)题可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答案:(1)“仁” 。互相爱护,融洽相处;待人宽容,立人达人。(2)尊崇理性,知德合一。同:都强调理性,否认绝对权威。异:苏格拉底弥补了智者学派忽视道德、

11、追求功利的弊端;反对智者学派的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认为真理应有其客观标准。(3)注重人的作用,强调伦理道德。(4)儒家思想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成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苏格拉底的思想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源头,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思想源头。10.【解析】选 C。从材料中“都必须按照人体各部分的式样制定严格比例”体现了古希腊人强调以人的尺度衡量世间万物。11.【解析】选 A。智者学派的基本哲学思想是感觉主义、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的认识理论。认为知识就是感觉,断言各个人的感觉都是真实的,把个人的感觉作为真理的标准。普罗泰格拉的著名命题“人是万物的尺度”是这一思想的典型表述。12.【解析】选 B。

12、A 是苏格拉底的主张;普罗泰格拉强调人的感觉是万物的尺度,不尊崇理性,忽视道德建设,C 错;普罗泰格拉并不强调集体荣誉,D 错。故选 B。13.【解析】选 A。苏格拉底认为没有知识的“勇敢”就会变成罪恶,可见苏格拉底强调的是“勇敢”的道德意义。14.【解析】选 B。苏格拉底认为善是人内在的灵魂,强调美德的重要性,实质上有利于建设社会道德观念。15.【解析】选 B。从题干材料判断这位哲人是苏格拉底。A 指的是智者学派,C 是柏拉图的主张,D 与亚里士多德相符。只有 B 与苏格拉底相符。【规律方法】正确认识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1.基本含义(1)人的现实的、具体的道德行为是有矛盾的,具有相对性,

13、也就是说既有善又有恶。但是道德作为知识,却是绝对的、永恒的。(2)人们只有认识了美德的含义,也就是真正懂得了美德,才可以做出符合道德的行为。通过教育可使人具备美德的知识,从而成为有道德的人。2.重要影响(1)进步性:苏格拉底把美德与认识、知识与行为结合起来,一方面把道德行为知识化和科学化,另一方面又把知识判断和价值判断相联系。这种从认识论上、从科学上来了解道德本质的做法,是积极的,很有启发意义。(2)局限性:苏格拉底把美德绝对化、永恒化,当他完全排斥道德的具体性、历史性和现实性时,就走向了唯心主义。【变式备选】苹果公司原总裁说:“我愿意把我所有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 ”因为苏格

14、拉底认为( )A.“人是万物的尺度”B.“人生而自由平等”C.“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D.“追求财富是上帝的恩赐”【解析】选 C。A 是普罗泰格拉的命题,B 是启蒙思想的内容;D 是宗教改革家加尔文的观点。只有C 是苏格拉底的主张。16.【解析】选 A。孟子主张实施“仁政” ,苏格拉底强调道德教育。B、C、D 与二人的主张均不符。17.【解析】选 C。智者学派强调人的感性,忽视道德,追求功利,而苏格拉底强调人的理性(美德),重视教育;苏格拉底的思想是对智者学派人文精神的发展和完善。A、B、D 表述都正确,只有 C 表述错误。财富与道德的关系是古今中外思想家探讨的重要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回

15、答问题。材料一 子曰:“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 论语材料二 对于那些以财富自夸,认为不需要受教育,财富会成就他们的心愿,使他们能受到人们的尊敬的人,他就教导他们说道:“只有愚人才第 4 页 共 4 页会自以为不用学习就能够分辨好歹,单凭财富就可以取得自己所向往的并能做出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只有呆子才会认为,尽管自己一无所知,但由于有财富就会被认为是个有才德的人,或者尽管没有才德,却会受到人们的尊敬。 ”古希腊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材料三 我们的好胜心会表现为两种不同品质:一种是目空一切的野心和毫无掩饰的贪婪;一种是谦逊有理和公正正直前者

16、促使每一只飘忽不定的眼睛去注意它;后者除了非常认真、仔细的观察者之外,几乎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大部分人都是财富和显贵的钦佩者和崇拜者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1788 年(1)概述材料一中关于财富与道德的主要观点。(2)材料二反映了苏格拉底的哪一思想?(3)孔子与苏格拉底在财富与道德的论述上有许多相似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共同的社会原因。(4)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谈谈你对财富与道德关系的认识。【解析】本题以财富与道德为主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题可结合材料内容概括得出。第(2)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苏格拉底强调知识与道德的关系。第(3)题可结合二人所处的时代背景来分析。第(4)题注意现代人对财富和美德的认识误区,并阐述出自己的正确认识。答案:(1)追求富贵是人的本能,要以合乎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