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三语文第五次月考试卷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923284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高三语文第五次月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2年高三语文第五次月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2年高三语文第五次月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2年高三语文第五次月考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2年高三语文第五次月考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高三语文第五次月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高三语文第五次月考试卷(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楚雄州民族中学楚雄州民族中学 20112011 年至年至 20122012 年年 上上 学期学期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理科)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理科)学科:语文学科:语文 满分:满分:150150 分分 考试时间:考试时间:150150 分钟分钟 第第卷卷 阅读题阅读题(共共 70 分分)甲甲 必考题必考题一、社科类现代论述文阅读(一、社科类现代论述文阅读(9 9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 13 题。 (每小题 3 分)新儒学与书院讲学 中国社会由唐以下,因于科举制度之功效,而使贵族门第彻底消失。同时亦因印刷 术发明,书籍传播方便,更使文化大流益易泛滥,渗透到社会的下层去。到五代、宋初,

2、 雕版印书术正式应用到古代经典上来,书籍传播日易日广,文化益普及,社会阶级益见 消融。 到了宋代,新儒学崛兴。他们讲的是万物一体之道,故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他们的工夫则从“存天理,去人欲”入手。他们的规模与节目,则为古代大学篇 中所举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项。他们大率都 像范仲淹那样,为秀才时即以天下为己任。他们都抱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而乐”的胸襟。他们全都是具有清明的理智而兼附有宗教热忱的书生。这一派儒学,从 宋初开始,直到明末清初始见衰替。前后有七百年长的时期,中国近代文化向社会下层 之更深入与更普及,全由他们主持与发动。他们之间出过

3、不少有名的学者,最为后人敬 重的,则如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守仁等。 与这一派儒学相随并盛的,则有“书院制度与讲学风气” 。汉、唐两代,国家的公立 学校,规制颇为详备,学员亦极盛。只有魏晋南北朝时代,公立学校有名无实,严肃的 讲学风气,掌握在佛教的寺院里。宋、元、明、清四代的书院制度,则是一种私立学校 而代替着佛寺严肃讲学之风的。书院的开始,多在名山胜地,由社会私人捐资修筑,最 重要的是藏书堂,其次是学员之宿舍,每一书院,常供奉着某几个前代名儒的神位与画 像,为之年时举行祠典。可见书院规模,本来是颇模仿佛寺而产生的。稍后则几于通都 大邑均有书院。有的亦由政府大吏提倡成立,或

4、由政府拨款维持。但书院教育的超政治 而独立的自由讲学之风格,是始终保持的。在那时期里,政府仍有公立学校,国立大学 与地方州县学均有。尤其如宋、明两代常常采取私家书院规制,模仿改进。但从大体说 来,一般教育权始终在书院方面,始终在私家讲学的手里。我们可以说,自宋以下一千 年的中国,是平民学者私家讲学的中国,教育权既不属之政府官吏亦不属之宗教僧侣了。说到讲学的风气,最先亦由佛寺传来。宋、明儒的讲学,与两汉儒家的传经,可说 全属两事。传经是偏于学术意味的,讲学则颇带有宗教精神。因此宋、明儒的讲学风气,循其所至,是一定要普及于社会之全阶层的。自北宋二程以下,讲学风气愈播愈盛,直 到明代王守仁门下,如浙

5、中之王畿,以及泰州之王艮,他们的讲学几乎全成了一种社会 活动。同时又因为他们号为“新儒家” ,讲的多注重在现实人生与伦常日用,因此他们常 常不免要牵涉到政治问题。如是则私家讲学常要走上自由议政的路,而与政府相冲突。 因此宋、明两代,亦屡有政府明令禁止书院讲学与驱散学员等事,宋代的程颐、朱熹, 都曾受过这一种排斥与压迫。最显著的如明代末年的东林党,他们是一个学术团体,而 同时被视为一个政治集团,他们虽多半是在野的学者,但在政治上形成了绝大的声势。 因此我们若不了解此七百年来新儒家之精神与其实际的活动,我们亦将无法了解近代中 国文化动态之枢纽所在。 (节选自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 ) 1对文中叙述的“

6、新儒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儒学产生在唐以后的中国贵族门第彻底消失之后。 B新儒学以天下为己任,其成员是一群在政治上具有狂热的宗教热忱的书生。 C新儒学从宋初开始,直到明末清初才逐渐衰替,一直延续了七百年的时间。 D新儒学使中国近代文化向社会下层更加普及与深入。 2对中国古代“书院制度”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的教育,先经过国家的公立学校的发展,然后是公立学校有名无实,教 育转到佛寺的寺院里,最后发展为私立学校而代替佛寺教育。 B古代的书院大多修建在名山胜地,原因是这些地方远离尘嚣,便于学生读书,同 时书院选址又体现出新儒学高雅的鉴赏品味。 C由社会私人捐资修筑的书

7、院,一般都有藏书堂,有学员宿舍,还常常供奉着某几 个前代名儒的神位与画像。 D私人建立的书院牢牢控制着中国古代的教育大权,私塾取代公立学校,成为自宋 至清一千年来的中国唯一的教育形式。 3以下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书院讲学所带有的宗教精神,必然发展到让文化向社会各阶层的普及。 B书院讲学所关注的现实人生与伦常日用,常常要走上自由议政的路子。 C汉儒传经是偏于学术意味的,而书院讲学颇带有宗教精神,多与政治相冲突,屡 屡遭到排斥与压迫。 D从书院讲学开始的东林党,本身既是一个学术团体,又是一个政治团体。 二、古诗文阅读(二、古诗文阅读(36 分)分) (一)文言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

8、(19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题。 晋文公重耳,晋献公之子也。献公二十一年,献公杀太子申生,骊姬谗之,恐,不 辞献公而守蒲城。献公二十二年,献公使宦者履鞮趣杀重耳。重耳逾垣,宦者逐斩其衣 袪。重耳遂奔狄。 居狄五岁而晋献公卒,里克已杀奚齐、悼子,乃使人迎,欲立重耳。重耳畏杀,因固谢, 不敢入。已而晋更迎其弟夷吾立之,是为惠公。惠公七年,畏重耳,乃使宦者履鞮与壮 士欲杀重耳。重耳闻之,乃谋赵衰等曰:“始吾奔狄,非以为可用与,以近易通,故且 休足。休足久矣,固愿徙之大国。夫齐桓公好善,志在霸王,收恤诸侯。今闻管仲、隰朋死,此亦欲得贤佐,盍往乎?”於是遂

9、行。 过卫,卫文公不礼。去,过五鹿,饥而从野人乞食。至齐,齐桓公厚礼,而以宗女 妻之,有马十二乘,重耳安之。重耳至齐二岁而桓公卒,会竖刀等为内乱,齐孝公之立, 诸侯兵数至。留齐凡五岁。重耳爱齐女,毋去心。赵衰、咎犯乃於桑下谋行。齐女侍者 在桑上闻之,以告其主。其主乃杀侍者,劝重耳趣行。重耳曰:“人生安乐,孰知其他! 必死于此,不能去。 ”齐女曰:“子一国公子,穷而来此,数士者以子为命。子不疾反国, 报劳臣,而怀女德,窃为子羞之。且不求,何时得功?”乃与赵衰等谋,醉重耳,载以 行。 过曹,曹共公不礼。过郑,郑文公弗礼。 重耳去之楚,楚成王以适诸侯礼待之,重耳谢不敢当。赵衰曰:“子亡在外十馀年,

10、小国轻子,况大国乎?今楚大国而固遇子,子其毋让,此天开子也。 ”遂以客礼见之。成 王厚遇重耳,重耳甚卑。成王曰:“子即反国,何以报寡人?”重耳曰:“羽毛齿角玉 帛,君王所馀,未知所以报。 ”王曰:“虽然,何以报不穀?”重耳曰:“即不得已,与 君王以兵车会平原广泽,请辟王三舍。 ”楚将子玉怒曰:“王遇晋公子至厚,今重耳言不 孙,请杀之。 ”成王曰:“晋公子贤而困于外久,从者皆国器,此天所置,庸可杀乎?且 言何以易之!” 重耳至秦,缪公以宗女五人妻重耳,故晋公子圉妻与往。重耳不欲受,司空季子曰: “其国且伐,况其故妻乎!且受以结秦亲而求入,子乃拘小礼,忘大丑乎!”遂受。缪 公大欢,与重耳饮。是时晋

11、惠公十四年秋,惠公以九月卒。十二月,晋国大夫栾、郤等 闻重耳在秦,皆阴来劝重耳、赵衰等反国,为内应甚众。於是秦缪公乃发兵与重耳归晋。 重耳出亡凡十九岁而得入,时年六十二矣,晋人多附焉。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分) A重耳畏杀,因固谢,不敢入 固:坚持 B重耳安之 安:安于享受 C穷而来此 穷:贫穷 D重耳谢不敢当 谢:辞谢 5.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重耳经历坎坷困苦的一项是( )(3 分) 献公使宦者履鞮趣杀重耳 饥而从野人乞食 齐孝公之立,诸侯兵数至 醉重耳,载以行 过曹,曹共公不礼 成王厚遇重耳,重耳甚卑 A B. C. D.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

12、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因为骊姬进谗言,重耳未向献公告别就逃到蒲城,被追杀时又逃到狄;惠公 即位后,又被追杀,只得逃往齐国。 B重耳逃到齐国后,齐桓公给予他很好的待遇,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并送给 他十二匹马。桓公死后,因齐国内乱,重耳被迫离开齐国。 C重耳逃到楚国后,楚成王以对待诸侯的礼节对待他。当楚成王问他回晋国后 怎样回报时,重耳以“退避三舍“回答,激怒了楚国将领子玉。 D晋惠公死去后,晋国的几位大夫劝说重耳回晋国。在逃亡十九年后,重耳在 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 7把文中画横线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子不疾反国,报劳臣,而怀女德,窃为子羞之。 _ (2

13、)晋公子贤而困于外久,从者皆国器,此天所置,庸可杀乎?且言何以易之! 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 89 题 乱 后 辛 愿 兵去人归日,花开雪霁天。川原宿荒草,墟落动新烟。 困鼠呜虚壁,饥鸟啄废田。似闻人语乱,县吏已催钱。 【注释】这首诗是金末战乱后诗人初回家园时所作。虚壁:空荡荡的四壁。8这首诗第二联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有何作用?请具体分析。 (5 分) _ 9有人认为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喜悲愤”的思想感情。请你联系全诗,对诗人 的感情发展线索进行简要而具体的解说。 (6 分) _ (三)名句名篇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面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每

14、句 1 分) (1)无丝竹之乱耳,_。(刘禹锡陋室铭) (2)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3)_,玉盘珍馐直万钱 。(李白行路难) (4)想当年,金戈铁马,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闻道有先后, 。 (韩愈师说) (6) ,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乙乙 选考题选考题请考生在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请考生在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 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只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只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分) 11、阅读下面这篇小说,完成(1)(4)题。 玩 笑 法莫泊桑 世界上有什么比开玩笑更有趣、更好玩?有什么事情比戏弄别人更有意思?啊!我 的一生里,我开过玩笑。人们呢,也开过我的玩笑,很有趣的玩笑!对啦,我可开过令 人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