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educationalpolicy论坛forum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6921367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336.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2educationalpolicy论坛forum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102educationalpolicy论坛forum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02educationalpolicy论坛forum》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2educationalpolicy论坛forum(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2 年 8 月 第十五卷第三期102 Educational Policy Forum 教育政策 論壇 壹、前言 二十一世紀是知經濟時代,知的創新與人素質是世界各國決定國家競爭的策關鍵因素。近,台灣在大學院校迅速擴充、出生下及政府有限的經費資源等因素下,凸顯高等教育發展的經營困境。楊(2005)指出,我國高等教育快速擴張,已導致民眾憂慮高等教育之品質下。因此,大學面環境的急遽變化,應如何調整發展目標,提升教學品質,增進學生學習成效,獲取競爭優勢,將成為大學教育未發展的重要議題之一。 教育部為精進高等教育,提升高等教育的競爭,自1975開始實施大學學門評鑑工作。2005成財團法人高等教育

2、評鑑中心基會,專責辦大學院校及整體學校的綜合評鑑。評鑑制發展迄今已近30,其主要目的是藉由各校校務整體發展計畫的研訂,建學校發展的特色以及自我評鑑的機制,針對優缺點謀求改進,並促成教育品質的提升。評鑑結果可提供學生、企業界及社會大眾,做為選校、選才或捐助教育事業之考,亦可將評鑑結果做為學校自我檢討及改進之依據,以及教育部對各大學獎補助及擬定高等教育相關政策等據(教育部高教司,2005) 。 國內外文獻有許多評鑑及績效議題的相關探討,但大多著重在靜態績效指標之探討,對於複雜的因果結關係、各目標和指標間產生之衝突情形、資源限制及時間滯延等現象所產生之動態性複雜的議題,卻很少著墨。現實情況下,管者面

3、對複雜議題時容陷入困境、只關注短期而忽長期目標、無法及時修正資訊回饋、錯誤的策和資源分配,因而經常造成經營效益如預期的結果。而其對事後實施結果的檢討,也具回饋性,無法適時支援策及後續的政策修正。有鑑於此,本研究擬以某國綜合大學為研究對象,建構一套合有效的管績效評估模式。經由文獻探討、資蒐集與訪談等方式,並以系統動態學為方法,運用Vensim軟體建構動態模式,以所建構的模式為管實驗室,藉以試驗未實施政策(或策)對大學績效之影響,俾提供制定政策時之考。 基於上述討,本研究之研究目的如下: 一、依據Forrester系統動態學,建構公大學動態經營績效模式。 二、測試個案學校過去和現在之政策所產生之績

4、效。 三、試驗個案學校未實施政策時,其績效指標變動情形及效果。 林聖薇 建構大學經營績效指標動態模式之個案研究 103 貳、文獻探討 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程,曹翠英(2006)指出概分為五階段:一、停滯期(19481956) ;二、成長期(19561974) ;三、限制期(19741983) ;四、開放期(19831994) ;以及五、蓬勃渾沌期(1994迄今) 。而自1994演進迄今,乃以大學法完成修正為起點,是多元自主的新階段,強調各校應建自我發展的特色,全面放鬆對高等教育的管制,使高等教育快速的擴增。依據教育部(2010)統計資,就學校,公私大專校院從1994學的130所擴增至2010學的

5、163所,增加33所。以在學學生人,從1994學之72萬人增至2010學之134.3萬人,成長1.86倍,激化教育市場的競爭壓。近,面對少子化的趨勢及全球化競爭的影響,高等教育之質失衡,加上政府財政緊縮,導致整體教育資源的排擠,大學運作機制亟需調整,而國際化程足、大學與社會互動及評鑑機制仍有待強化等問題亦亟需加以因應,以發揮高等教育的新功能,全面提升高等教育的品質與競爭(教育部,2001) 。 1970代,美國興起大學績效責任之時期,其評鑑的概影響到我國大學評鑑的實施。楊國賜(2005)指出,為提升與保證大學教育品質,大學評鑑是一重要的措施。因此,教育部為全面提升台灣各大學在全球高等教育的競爭

6、,始於1975進學門評鑑,且自1991起積極推動公私大學中程校務發展計畫之相關訪視活動。於1994大學法施細則第2條通過相關評鑑辦法後,在1997舉辦大學綜合評鑑試辦計畫 。2004推動全面大學評鑑,係針對全國一般大學院校、師範校院、體育學院、軍警校院等76所大學院校所進之校務評鑑,評鑑對象依學校性質分為國一、國二、師範組、藝體組、私校一、私校二、私校三、醫學組及軍警組等九大校務組。此外,考學術域博大、發展快速,遂將專業域依大專業組進評鑑(台灣評鑑協會,2004) 。2005成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 ,專責辦大學評鑑。建國內大學與學術界對大學評鑑的共與做法,其目的在藉由評鑑以幫助各大學自我定位,發展自我特色,建未發展方向,全面提升國內高等教育之品質(教育部高教司,2005) 。 Kellaghan與Stufflebeam(2002)認為,評鑑是針對某一對象之目標、設計、執和結果的優點、價值的描述性、判斷性資訊的敘述、取得、提供和應用的程,並以此做為改進決策的指引。蘇錦(1997)認為,評鑑是有系統地採用各種有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