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检测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919980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2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2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2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检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2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检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 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检测试题卷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检测试题卷 一基础知识运用与积累(25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A默契(q) 系绳(j) 锲而不舍(qi) 踌躇(zh) B挪窝(nu) 蝉蜕(du) 义愤填膺(yng) 懊悔(hu) C叮嘱 (zh) 哺育(b) 气冲斗牛(du) 花圃(p) D彷徨(png) 澎湃(bi) 心会神凝(n) 赫然(h) 2下列词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2 分)( )A狂澜 五彩斑谰 羁绊 一反既往 B脉搏 博学多识 怪诞 铤而走险C憔悴 鞠躬尽粹 习惯 大彻大悟 D毕竟 锋芒必露 气概 尽态极妍 3依次填入下

2、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她_不住内心的喜悦,一双聪颖的眼睛显得更加炯炯有神。人民法院经审议,认定该裁决_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应当予以撤销。开展信息服务工作,既要考虑服务质量,也要考虑经济_。A掩盖 违反 效益 B掩饰 违反 效率 C掩饰 违背 效益 D掩盖 违背 效率 4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被细雨浸润、滋养的江堤苏醒了。新柳夹道,枝头舒展,一片鲜嫩的绿色。这可爱的年轻的垂柳, 像妩媚倩巧的少女,温柔轻盈;_。 A像垂披纷散秀发的古代美人,婆娑起舞;万般风流,像凌波微步的仙子。 B婆娑起舞,像垂披纷散秀发的古代美人;万般

3、风流,像凌波微步的仙子。 C婆娑起舞,像垂披纷散秀发的古代美人;像凌波微步的仙子,万般风流。 D像垂披纷散秀发的古代美人,婆娑起舞;像凌波微步的仙子,万般风流。 5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 分)( ) A西湖之美在于精致而大气,她宛如江南女子尽显柔美情怀;又像热血男儿袒露宽阔胸怀。B今天,无偿献血已经成为金华一道亮丽的风景。在人民广场献血点,许多市民纷纷走上鲜血 车献上自己的一份热血。C既然大自然赐予我们无比高贵的大脑,为何不带着希望,登上峰顶,去迎接朝阳呢? D诗人白居易曾这样说:“遇物尽欢欣,爱春非独我。 ” 6文学常识填空(3 分)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的作者是法国短篇小说

4、巨匠 。 小弗郎士是法国著名作家都德写的短篇小说 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散文集 。 7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旬。(只选做三小题)(3 分) 马上相逢无纸笔,_。 (岑参逢入京使) 夜发清溪向三峡 _。 (李白峨眉山月歌)_,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深林人不知,_。(王维竹里馆) 8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3 分)_人类有着一种把知识传下去并将它发扬光大的愿望,教育就注定会是一个永恒的事业。 _在道理上人人都明白,效益最高的投入是教育,_实际情况是,我们对基础教育的投入 远远不够。 9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3 分) 随着我国与其他各国的频繁

5、交往,使人们清楚地看到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我们 的学校要争取各种机会培养在职人员,尤其是中青年在职人员的业务水平,这是教育局发言人就人才问 题发表的电视讲话的部分内容。这番讲话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一些想大展身手的人听了之后 产生了既自信又激动的感觉是难以形容的。 10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接写句子,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3 分) 真诚是那轮悬在苍穹的太阳,一天天迸发出灿烂的希望;是戈壁滩上一棵白杨树,一寸寸谱写着生 的伟岸与执著; _ 。我爱真诚,爱它如兰亭集序般率真,爱它如 飞檐回廊般玲珑 , 。 二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118 题。 (27 分) (一)“柿把儿柿

6、把儿”老老师师 “柿把儿”老师本姓赵,个子很矮,比拿破仑肯定还矮几公分,满脸的青春美丽豆,小小的眼睛上罩副 近视眼镜,厚厚的嘴唇上蓄着两撇小胡子。 上第一堂语文课时,他自我介绍说:“我嘛,就这副尊容,是吧!好也好不到哪里去,差也差不到哪里 去,是吧!”有同学做了统计,就那一堂课,他总共说了 180 个“是吧”,平均每分钟 4 个。于是,大家暗地 里给他起了个绰号:“是吧”老师。因“是吧”与“柿把”谐音,而这里多的是柿子,因此,同学们管他叫“柿把 儿”老师。 以后上课,他在讲台上说一个“是吧”,同学们在下面学一个。有时,他还没说“是吧”,同学们就先说 了。他很生气,却不好发作。谁叫他满嘴的“是吧

7、”呢!有一次,他真的生气了,一摔教鞭,训斥大家:“以 后,只许我说是吧,不许你们说是吧,谁再说是吧,就滚出去!”“柿把儿”老师从来没发过这么大的 火,这一招倒把大家给镇住了,教室里变得鸦雀无声。谁料,他最后又来了一个“是吧”!“哄”的一声,教 室里笑成一片,气得他两撇小胡子一抖一抖的。这时候下课铃响了,他走出教室时,向同学们告别,竟说 成了“老师再见”!同学们嘴张开了,还没出声, “哄”的又笑了。 他的口才可以说比较差,可写作水平却出奇地好,还是市作协的会员呢!同学们常在报刊上拜读他 的大作。老实说,在同学们心里某个角落,还装着对他的敬意呢!可一旦上课了,听到他一个个“是吧”, 就又嘻嘻哈哈起

8、来。每堂课上完,他小小的鼻尖上尽是细细的汗珠。 “柿把儿”老师课讲得不好,在婚姻上也是失败的。快 30 岁的人了,至今孑然一身。谈过的不少,没一 个成功的。近日,又有好心人介绍了一位,是文学青年,长得特好看,又是某局局长大人的千金。姑娘因 喜欢他的文章而爱屋及乌地喜欢上了他。姑娘打算让他调到某局办公室,以后朝政界发展,前途无量啊! 他一听,急忙向姑娘解释:“让我考虑考虑,是吧!” 局长大人千金的出现,使故事情节发生了变化。 那一天,姑娘像一朵云,笑盈盈飘进了他的寒舍,打探他的考虑结果。他低着头,对姑娘说:“我还是 不能离开我的学生,离开他们我就没有灵感了,是吧!”听了他的话,姑娘气红了脸,大喝

9、一声:“去你的 是吧!”说完转身“噔噔噔”叩响高跟鞋走了。他望着姑娘闪动的红色背影,嗅着姑娘留在屋子里的余香, 眼泪快要流出来了。 同学们知道这件事后,一个个感动得直掉泪,真想亲他两口。 第二天,他去上课,发现讲桌上亭亭玉立着一个细脖儿空罐头瓶,瓶里插着一把鲜艳的野花,花茎上 系着一张“忽啦忽啦”抖动的纸条,上面写着:“赵老师,我们全班同学都爱你,我们不能没有你。我们再也 不叫你柿把儿老师了,我们以后要好好听你的课!” “柿把儿”老师痴痴地望着纸条,眼睛一眨也不眨,半天吐不出一个字。突然,嘴一张,迸出两个字: “是吧!”这一刻,教室里静悄悄的,没一点儿声息。 11本文主要讲述了“柿把儿”老师三

10、方面的事情,请你用简要的语言分点概括回答。 (3 分) 12以下是有关“柿把儿”老师的描写,根据文意,分别指出其表达作用。(4 分) 每堂课上完,他小小的鼻尖上尽是细细的汗珠。 他望着姑娘闪动的红色背影,嗅着姑娘留在屋子里的余香,眼泪快要流出来了。 13 本文结尾“柿把儿”老师半天吐不出一个字。突然,嘴一张,迸出两个字:“是吧!”这一刻, 教室里为什么静悄悄的,没一点儿声息?请简要分析其原因。(2 分) 14 “柿把儿”老师是文中的主要人物,请你对他作出评析。注意从文中选择典型材料,进行分析和归 纳。不超过 60 个字。(6 分) (二)鸟中诸葛鸟中诸葛 乌鸦的名声不好,有人厌恶它,视其为不祥

11、之物,认为“乌鸦叫,祸来到”。其实乌鸦是鸟中诸葛, 不过鲜为人知。 鸟类学家研究发现,乌鸦的聪明机灵令人吃惊。在欧洲的一些公路两旁,常常可以看到乌鸦,因 为每当载重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时,地面震动往往迫使地下的虫子爬出地面,这样,乌鸦一伸嘴便可把虫 子吃掉。乌鸦还会把核桃扔在路上,让汽车替它们把壳压碎,它们再吃壳里的果实。 在英国,乌鸦吞食耗子很有趣。乌鸦站在猪背上“值班站岗”,因为它确信,在猪圈干草堆中爬来 爬去的耗子,绝不会留意哼哼叫个不停的肥猪,于是乌鸦从猪背上猛然往下跳,便可以把耗子叼到嘴里。 乌鸦看到狗在吃东西,往往会有几只飞去啄它的屁股,待狗反身攻击时,另外几只即迅速将它放 下的食物抢

12、走。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渔民常常把鱼竿搁在冰窟窿中钓鱼,乌鸦会利用渔民不在的机会,用嘴叼 着钓鱼线,把线绳子拖着,直到鱼钩上出现活蹦乱跳的鱼,美餐一顿后叫几声便飞走了。 如果有一只乌鸦在某个地点落入猎人的网中,那么,即使猎人改用其他完全不同的圈套,也不能 诱骗第二只乌鸦中计。 有许多小鸟都是由亲鸟哺育,长大后便各飞东西。而乌鸦却不同,小乌鸦长大后不但不离娘而去, 并且对自己的父母十分孝敬。老乌鸦飞不动了,小乌鸦便到处寻食,衔回来一口一口地喂。老乌鸦一旦病 死,小乌鸦还召集亲友为其送葬。有时群集数以千计,众乌鸦哀鸣着盘旋数圈,向遗体告别后将死乌鸦放 入深坑。 荷兰一位动物学家“领养”了一只 1

13、8 个月的乌鸦,把它饲养到 8 岁,这只乌鸦视他为“父亲”,他 一踏进门,乌鸦便会手舞足蹈向主人鞠躬致意,其亲昵之态令人动情。 乌鸦的模仿能力也很强,它能重复各种各样的声音,甚至也能学人说话,有个别乌鸦可掌握百余 个词呢!新喀多尼亚岛上的乌鸦还会用树叶和细枝制作捕捉昆虫的“工具”。它们折断一些钩形小枝以脚 固定,除去树皮和叶片,用喙把钩部整理成像鱼叉且带有倒钩的工具,然后用这种工具设下陷阱引诱并 捉住猎物。草原上的乌鸦还会衔着充满膻气味的羊粪“空投”于狼爪下,给狼报信和“导航”,饥饿的狼跟踪 乌鸦找到羊群,乘牧羊犬疏忽之时叼走小羊。狼饱餐之后,乌鸦再飞来吃“剩饭”。 但有一些人认为,碰见乌鸦是

14、不祥之兆,说它是“报丧之鸟”。其实,乌鸦并非不祥之鸟,报丧之 谜已被揭开。乌鸦喜欢吃动物尸体腐烂之物,其嗅觉特别灵敏,能在很远的距离嗅到尸体分解出来的微 弱气味,从而竞相飞至,久病垂危的病人临终前会释放腐败气味,人尚未死,乌鸦早已闻息而来,这也许 是人们厌恶乌鸦的原因。 15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在文中具体指什么?(2 分)然后用这种工具设下陷阱引诱并捉住猎物 16上文介绍了乌鸦哪些特征?请分点概括回答。(4 分) 17为什么人们说乌鸦是“报丧之鸟”?(2 分) 18下列判断,哪些是错误的?指出来,并简述理由。(4 分) 如果有一只乌鸦在某个地点落入猎人的网中,那么,猎人改用其他完全不同的圈套,也不能成 功诱骗其它的乌鸦。 所有的乌鸦能重复各种各样的声音,也能学人说话,它们能掌握百余个词呢!鸟类学家研究发现,乌鸦比我们人类还要聪明机灵,真是令人吃惊。 三(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922 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 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 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 也久。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